季歌连连点头,心想还好家里雇了个婆子。“洪大娘你炖好骨头汤,让三朵看着点火候,你先去把厢房收拾出来,一会我娘他们会过来,还得让你带着我娘和大妞去趟普济堂。”
    “嗳,好。”洪婆子应了声,和三朵去了厨房。
    ☆、第121章 121
    当天下午大郎把季母大妞二妞接到县城,当即送着季母和大妞去了普济堂,大夫仔细把了脉,检查了番,各开了四包药,每日两次,三碗水熬成半碗趁热喝下。四天后,季母和大妞都止了咳嗽,人也精神了不少,尤其是大妞,小孩子恢复快,生龙活虎劲头十足,家里的大人,悬在嗓子眼的心可算有着落了。
    四天的时间,季父那边情况不是特别好,毕竟年岁大了,身子骨弱了些,暂时只能呆在医馆里,还不能挪动,大夫说,依这情况来看,须得在医馆精心养上十日方能挪移。
    原先是大仓和一朵轮流守着,后来季母精神好些了,便是三人换着来。中间季歌去看过两回,大郎早晚都会去看看。费用方面,季家暂时能撑住,只是真的将家底都给拿出来了,甚至是棺材本也掏出来了。
    在季母眼里,钱财没什么,只要人好好的就行。大半辈子都过来了,别临了到老,却余了她一个人过,便是守着再多的钱财,都是空的。她这回是吓坏了,时不时的会骂二儿子,大抵意思就是,往后老二是死是活都不管他了,这是造的什么孽,生了这么个寒心窝的儿子,白费了这么多年的粮食。
    整整十天,直到季父能挪动,没什么大碍,季母收拾收拾准备归家时,季有粮都没有出现过,一直没有出现过。季母骂骂咧咧的好几日,后来她就没有再骂,那是,打心眼里对这二儿子死了心,这回真的是伤透了。
    “娘再住个两日吧,稳妥些。”听说娘准备回家,季歌让阿桃三朵看着孩子,连忙跑去了厢房。“家里有大哥大嫂在,定会拾掇的妥当,用不着你操心。再说,大夫说了,爹这身子骨得细养着,在家里不比在这里方便,多住两日稳妥些。”
    家里伙食确实没有这边好,季母听着有点心动,钱都花光了,回家后,得勒紧裤腰带过,就是想把伙食搞好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是,在女婿家好吃好喝唠扰了整十天,她这里着实有点不是滋味,特不自在,老脸有些臊的慌。唉,家丑都扬到女婿家来了。
    “那我带着两个小的,就在这边再唠扰两日。”思来想去季母到底是没有拒绝,都到这地步了,索性就不要这张老脸了,总得把老伴顾好了,别落了病根。
    大郎夫妻俩在县城呆了五天,眼看地里积了一堆活,没得法子,他俩只好回家紧着农活。老三老四也给带上了,季母放了狠话,这俩要是再偷懒耍奸,就甭给他们吃饭,让他们饿着,什么时候懂事了什么时候再给吃的。
    老三老四平日里躲懒惯了,听了这话千万个不愿意,可季母下了决心要整顿两个儿子,就怕他们越长越歪学了老二的坏。知道大儿木讷镇不住两个调皮的儿子,还特意跟一朵说,让她别顾及自个,放手管教着两小叔子,来狠点,她不说半句。
    夜里大郎回家时,发现丈母娘对自己越来越和蔼,说话的时候,眼里的笑跟春风拂面似的透着暖意。他稍稍一琢磨便知是怎么回事,心里有些暗暗欣喜,忙里忙外的张罗,总算是换来了一份温情,想来媳妇也会很开心。
    “媳妇,你发现没,娘现在看我,比待大仓还要热情两分。”大郎躺在床上,搂住媳妇软软的身子,心里滋生一股久违的满足感。
    这两天不知怎么回事,安安和康康忽的又愿意睡婴儿床,可把大郎高兴坏了。
    季歌眼角眉梢都透着笑,理所当然的答着。“那是自然的,出了事,是你这个当女婿的在撑着,比儿子顶事多了。”难免露了些得意神态。
    大郎见媳妇欢喜了,他心里美的有些找不着北。“我看娘对大妞二妞也上心了些。”
    “应该是看开了点。”季歌想了想应着,又说。“大郎我心里有个想法。”语言间带着犹豫。
    大郎亲了亲媳妇的下巴。“媳妇想说什么便说,我都无妨的。”在他心里,最最重要的便是媳妇了。
    “经了这事,季家算是掏空了,爹往后也不能太劳累,二哥又是那般模样,三弟四弟能不能掰过来还是未知数,家里算是要靠着大哥大嫂撑着,那么大一家子,他俩肯定吃不消。”季歌边想边说着。
    “确实是这么回事。”大郎接了话,认真道。“媳妇我跟你说,这两天我也在琢磨这事,你有什么好法子没?”
    季歌想来想去,也没什么更好的法子。“这样吧,跟清岩洞那边说一声,做果酱的法子,我要教给娘家。”清岩洞那边对刘家很上心,来往甚是密切,情分这东西越深越得注意点,通知一声,好让那边心里有个底。
    “这法子不错,就是成本可能要高点。”家里没有果树,得对各种果子做果酱,利润相对的就小了些。大郎想,有总比没有好。
    “还有呢。”季歌也想到了这点。“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种两棵杏或梨或柿子,到了季节,这几样果子会很便宜,勤快一些,也能挣些钱财。”说着,停了会,才继续道。“第二呢,我想着,咱们先借点银子给季家,佃田总归不是长久的,不如自己买些良田,加上果酱的收入,只要吃的苦,慢慢的日子也就好起来了。”
    大郎有点意外,媳妇竟然想到了这份上,心里头高兴极了,抱住媳妇胡乱的亲了两口,喘着粗气说。“行,就按媳妇说的,这法子特别好。”
    一激动,兴致就上来了,没的心情说这些琐碎事,美滋滋的享受春风一度。
    又过了两日,气温是愈来愈寒冷,才十月中旬,就有种随时会飘雪的错觉。今年的冬好像来的格外早呢。
    季歌思索着,明儿娘又该说起回家的事,趁着这会空闲,屋里只有她们娘俩,便说起了那夜和大郎说的话。
    三朵和阿桃带着大妞二妞在厢房里和安安康康玩,多了两个小伙伴,安安康康可开心了,那笑声,就算在花厅里都听的清清楚楚,听着心情格外的舒坦愉悦。
    见季母久久不语,季歌迟疑了下。“娘,这事我和大郎都商量好了,眼下家里宽松,总不能看着你们过的紧巴艰难,担子都压在大郎和一朵身上,他们还年轻着呢,别早早的就累垮了。”
    “这事啊,我得跟你爹说说。”季母眼睛发涩,喉咙里如同卡了个根鱼刺般。她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家里最艰难的时候,竟然会是出嫁的大闺女伸手帮衬着。她是从来没有想过嘴里口口声声的赔钱货,有一天比儿子还要可靠,一时间,千百种滋味涌上心头。
    “嗳。我就是跟娘说说我们俩口子的想法。”顿了顿,季歌把有些话又吞回了肚中,要说出来的话,总有种说不出的别扭感,还是别说了罢。
    季母模模糊糊的嗯了声,没了旁的话,匆匆忙忙的跑出了花厅。
    季歌却是清清楚楚的看见,季母盛满泪水的眼睛,那是哭了麽?瞬间,鼻子有些酸酸的。唉!
    最终,季父季母接受了大郎和季歌的心意,借了十五两银子,很是认真的让三郎写了个借据。关于果酱的法子,季母也承诺着,除了大儿一家,绝对不会让旁人知晓,她还正儿百经的写了个契书。
    季父季母带着大妞二妞离开的那天,是十月二十,待到了晚间即将响更那会,这天呐,竟然飘起了鹅毛大雪,刹那间,安静的胡同,一下就热闹起来了,闹闹哄哄的,透着股人心慌慌。
    尚未立冬,就飘起了鹅毛大雪!这个年,要难过了。
    隔日一早,洪婆子买完菜回来,边搓着冻僵的手边哆嗦着说。“夫人,菜都涨价了,那木炭涨的飞快,幸好家里存了一冬的炭。”她家托东家的福,也早早的就存了两车炭,在清岩洞铺子里买的,也是比市面少了两文一斤的实惠价。
    “这雪不知什么时候才停,估摸着菜价还得涨,洪大娘这会有点空闲,你要不要回家一趟?”季歌善意的问了句。好在家里的后花园栽种了些菜,便是菜价涨的再高,也影响不了多少。
    洪大娘确实忧心着家里,听着这话,连连点头,也没多推脱。“多谢夫人,我且回家看看,午时前定会赶过来。”
    飘了一夜的大雪,这会是辰时末,那雪厚的,都有一指深了。
    这样的天气,铺子里没什么生意,傍晚大郎早早的就关了店门,回家守着炭盆陪着媳妇儿子嘻闹。
    “家里的炭也够了,柴木却不足,看这情况,得再备些柴木。”季歌一整天都在想着这事,今年这天太反常了,别成了雪灾,该准备的还是早点准备着,就算是想多了,也好过真到了紧张的时候,再要准备就更难了。
    这事啊,大郎心里有底。“柴木的事,明天我上午出趟城,去旁边的村里买两车回来。粮食的事,回来的时候,我去清岩洞的铺子里说了声,会留些粮食给咱们,还有各种干货,等这雪停了,就拉过来。”
    “下这么大的雪,山里都封了,等铺子里的存货卖完了,就让他们来咱们家住一段,等山里通了再回家。”
    “我都跟他们说了。”应在是在花厅里说话,一家子都在呢,大郎克制着没把话说的太过肉麻。
    自己想的丈夫都想到了,并且办的妥妥当当,季歌心里甚是欢喜,这桩心事落了,又想起另一事。“这样的天,二郎他们还在外面呢,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形。”这才是最最要命的。
    ☆、第122章 122
    大郎沉默的怔怔看着窗户发呆,厚厚的窗纸,朦胧了视线,只能依稀的瞅见一片白色,可见那雪有多大。他脑海里闪现一个模糊的想法,待二弟他们归家后,便和他们商量一二,他心里清楚,八成是说了等于白说,纵是这般,他还是要开口。
    “说不定明天就雪停了,眼见今年冷的早,商队应该会早早返程,他们走南闯北的成了习惯,面对意外,应也有相应的对策。”见丈夫久久不语,季歌心知他这会怕不太好受,柔声说着宽心的话。
    大郎把目光落到了竹榻里,竹榻里垫了厚实的毯子,又搁了个暖和的褥子,安安和康康就睡在里头,俩孩子睡的相当好,胖嘟嘟的小脸白里透红,更添几分可爱。他痴痴的看着儿子,思绪有些飘,似是在喃喃自语的道。“大抵是有了两个孩子,忽的就少了股闯劲,瞧着外面的大雪,就想着等二弟他们这趟回来,好好的商量,往后莫跟着商队跑货,把铺子改了,做点别的营生,少挣点钱没事,只要一家子都在,平安健康就好。”
    “现在的日子挺好过,把铺子改别的营生也行。”季歌打心眼里就比较偏向大郎的想法,跟着商队跑货,一走就是半年,让人怪不踏实的,眼下生活稳定,改做点别的营生也好。“其实我那糕点还是挺挣钱的。”只是,铺子是合三人的力买下的,倘若做糕点生意,有点不太妥当。
    大郎想的是另一桩。“用心经营咱们做的不错,在县城里也积了点名声,认真拾掇着,也可以整成一只队伍,就跟佑哥那队似的,初期艰难些,有了一定的规模,接的都是大活,相对来说还算轻松,就是人手要仔细拢着,各方面的工匠都得有,到时挣的钱财,虽没有跑商多,也差不了多少。”
    “也对,用心经营扔着怪可惜的。等二弟他们回来了,你再和他们说说,从长远来看,壮大用心经营要更靠谱些。跑商……到底是存了风险。”季歌点到即止,并没有往深里言说,现在一家子都在忧心着二弟他们,这节骨眼上再说某些话,就有些太没眼力劲了。
    屋里的其余三个,虽说没有插话,可一个个都竖着耳朵在听。季歌发现了,没有出声阻止,阿桃来年就是十岁的姑娘,双胞胎眨眼也都八岁了,这年岁说小不算小,他们想知事,便让他们听着,早早的树立起思想思维也是好的。
    “等雪停了,我去趟柳儿屯吧。”大郎有些担忧,坐马车的话,一来一回耽搁不了多久,他过去看看,也好放心点。
    季家那边的情况不太好,又碰着大雪天,季歌点着头。“去看看也好,这下子想买田,怕是有些难了,价格会往上涨吧?”她不太了解这些,只是觉的如此反常的气温,粮食都涨了,那田地的价格约摸也会有些变动。
    “置办田地的事,倒也不急在这一时。”大郎想着季父的伤,便问着媳妇。“天冷,多买两根筒子骨搁着也无事吧?再去普济堂问问,买些滋补的药材,别落了病根。”
    季歌想了想。“多了也不成的,就买三根吧,耐放的滋补药材适当的多买点,大约是不会备着面脂,到时你拿三盒过去,这么冷的天,硬扛着,也怪受罪的。”
    俩人轻声细语的唠着家常,三朵和阿桃看着是在认真的打络子,却是特别的缓慢,注意力全搁这边了,三郎也是,手里拿着,也不知道他看进了几个字。火盆里的炭添的足,屋里热乎乎的,窗户特意支了条细缝,让空气流通,隐约能闻见,雪的清新冷意,带着透骨的寒。
    时辰差不多,琐碎事也说完了,飘雪的夜,大郎支了个灯笼,送着三个孩子回了厢房,然后才回花厅里,把睡着的安安紧拢在怀里,右手提着灯笼,季歌则是双手把康康护在怀里,夫妻俩慢悠悠的回了东厢。

章节目录

穿越之长嫂如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兮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兮知并收藏穿越之长嫂如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