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记 作者:岭外阿蛮

    分卷阅读6

    此,宋织云对庶出的姐妹也一向客气。宋织绣除了时不时要刺她一刺,倒也无伤大雅。

    “二姐恢复得差不多了吧?”宋织绣坐在塌前的绣桌旁,问道,“祖母的诞辰就快到了,正需要你的巧手呢。”

    宋织云微微一笑,道:“身体好得差不多了,不过,骨折的手臂估摸还得养一段时间。”

    “你只管安心养伤就好,到时候漂漂亮亮的,金陵城闺秀里第一个,那就是给祖母最好的礼物了。”宋织锦笑着说。

    “说到礼物,我好生苦恼啊。”宋织月嘟着嘴巴,双手托腮,看着宋织锦,道,“我都不知道该送什么礼物给祖母。大姐的字儿写得好看,二姐绣花好看,三姐会画画。可我只会吃好吃的东西。”

    织月不过十岁,还是小孩模样,这般动作十分可爱。“月丫头,你不如做个好吃的给祖母?寿桃啊,五福糕啊,祖母肯定喜欢。”宋织锦笑道。宋织月拍手叫好,又在一旁琢磨究竟还有什么讨喜的食物。

    姐妹四人闲聊小半个时辰后,宋织锦怕扰了宋织云养伤,带着织绣、织月离开了。

    想到祖母的寿礼,织云不觉叹了一口气。她花了大半年的时候,才把握好双面绣的技巧,想趁着祖母寿礼让她老人家高兴高兴。如今看来,恐怕得假他人之手才能全部完成了。

    “折枝,你让联珠把我之前绣的秋桃牡丹绶带鸟插屏带过来。”织云坐在榻上,吩咐道。

    折枝应声去了,联珠片刻就带了绣架过来。织云被劫之前,这副双面绣已经绣了有一个多月,只余绶带鸟尾巴上的七彩花纹尚未完工。织云自小喜欢刺绣裁衣,然而,二太太伍氏担心她弄坏了眼睛,伤了肩膀,便寻了一个手工极好的针线丫头跟在她身边,就是联珠了。

    “联珠,这双面绣法,你可有学会了么?”织云绣双面绣一个月有余,联珠总在跟前伺候。以她在女红上的功夫,应当已经明白其中关窍。

    联珠点头,道:“大致能够绣出来,但恐怕没有小姐的那么活灵活现。”

    “那这刺绣就看你的了。”织云决定做甩手掌柜,道,“你自去做吧,实在做不下的,或者有疑问,再来问我便是。”

    很快,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寿辰前几日,远嫁云南的二姑母带着儿子回到了金陵。又有姚氏弟弟从松江府赶来,宋家族中子侄从苏州赶来,并几个儿媳妇家中亦有人来贺。宋府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更有来自各地的贺礼,门房的管事小厮忙得脚不沾地。

    到得姚氏寿辰那日,刚过未时,宋府门前马车一辆接着一辆,占去了半条街。金陵城里无论勋贵侯爵,还是清流世家,抑或巨商大贾,莫不想着要给姚老太君道贺。

    当此之时,姚老太君的次女淑妃在后宫中地位仅次于端贵妃,与端贵妃一起理后宫事,素有贤名;并育有秦王、鲁王,秦王在剿灭倭寇的数次大战□□勋卓着,深得宗室子弟与东南沿海武将的支持。长子宋非之曾是承宇帝侍读,又是进士出身,自翰林院出来后,从地方知县开始,一路历练,如今已官至工部尚书,极有可能入阁拜相。且自开海禁以来,二十年间,大胤朝广修码头、官道、驿站,官府重视运河、水利、采矿、造船,工部遂成为要害部门。次子宋非言进士出身,任金陵织造,掌管着江南与岭南地区官府布料的生产与供给。三子宋非者垄断了大半个大胤朝的丝绸布料供给,更是海上贸易中丝绸布料的大供货商。

    承宇帝并淑妃娘娘均有贺礼,由秦王、鲁王亲自送至。承宇帝的贺礼,乃是那并人高的王母瑶池贺寿仙山象牙雕,近处是莲花盛开的瑶池,远处是层层叠叠的仙山,诸多仙女衣裙飘渺,捧着贺礼奉给王母。淑妃娘娘送来的,却是上好和田玉雕成的白玉观音。

    陇西李家送来天山牧场里出来的汗血宝马。广州伍家送来及人高的鎏金自鸣钟,比此前大食国使者进贡皇帝的略小。苏州□□阁送来紫檀嵌缂丝百子贺寿图屏风。还有首辅方文成、南越王世子、六部故交、各织造暑衙、漕运海运等各家。库房已经存放不下这许多礼物,不少东西只能暂时放在百宝园里。

    尽管场面极大,大太太李氏却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府中众人。二太太伍氏、三太太楚氏二门处迎接女客。大奶奶陈氏安排各处仆人,厅堂花园各处务必有仆人等候,准备茶水,随时为贵客服务;厨房各处人手要准备何种菜肴点心、何时上菜亦早已列出清单;前院后院各处席面谁人负责也早已分清。二奶奶卢氏则布置好戏楼,安排好赵家班的戏曲,务必求五福吉祥,宾主尽欢。就是几个姑娘,也接到陪客的任务。各家夫人都带了女儿来,务必招呼周到,不使人受了冷落。

    因了今日申时正为吉时,大多数夫人都在未时末到了宋家,给姚氏道贺。姚氏穿了一袭胭脂色寿字纹暗地翔凤云肩通绣织金膝襕圆领袍并深色平安如意万字杂纹织金襕马面裙,又戴了那嵌着红宝石的黑色抹额,披着大红色诰命霞帔,鹤发童颜,精神奕奕。

    诸位夫人小姐给姚氏道贺后,便注意到站在姚氏下首的几个年轻女子。大的已是妇人打扮,端庄大方,眉目间有英气,十分干练爽利。中间两个皆是十五六岁模样,一个像莲花高洁,一个如牡丹美艳。小的不过十岁,却十分烂漫可爱,恰如观音连座前的小仙子。

    “姚老太君好福气!这天下的仙气莫不是都集中到你家来了,家中姑娘都跟仙子似的。”五城兵马司总指挥使赵同的夫人夸赞道。

    “哪位是崖州宣慰使大人进京朝觐之日被挟持的姑娘啊?都是如花似玉的姑娘,那歹人也下得去手。”却是在一片赞叹声中,有人这样问道。一时间,春萱堂里安静下来。宋织云拿着帕子的手指紧了紧,却辩无可辩。

    姚氏寻声看去,是吏部尚书郑挺的继夫人张氏。次辅罗启元年事已高,如今,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最有可能接替罗启元的位置。

    “夫人为我家的孩子担忧,老身在此谢过了。当日,确实多亏宣慰使大人帮助,才在短短一个时辰之内杀了那歹人,救回我家女孩儿。宣慰使大人确实是个人物。”

    “谁说不是呢。在岭南福建一带,这崖州宣慰使便如同天神一般,渔民都对他感恩戴德呢。”兵部左侍郎林甫诚夫人曾氏道。“我随夫君在岭南福建驻守十余年,不过年初刚刚回到京城。驻守地内,这崖州宣慰使真是家喻户晓,众口赞颂。”

    一时间,一屋子的夫人小姐都安静下来,听这夫人说宣慰使的故事。一个月前,那英俊硬朗、满身煞气的宣慰使大人,给京城金粉堆里的夫人小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崖州宣慰使正是英雄出少年。他不到二十岁时,父

    分卷阅读6

    -

章节目录

南海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岭外阿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岭外阿蛮并收藏南海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