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燕赶紧向骁王施礼,然后低声问道:“天色将晚,不知骁王殿下来民女这里有何贵干?”骁王神态自若地进了粥铺,一股淡淡的檀木素香夹杂着男人身上独有的汗味肆意地袭向了她的鼻息,看来这骁王应该是刚刚练兵归来,此时天气凉爽,他的衣服前襟却是有一片汗渍。
    他听闻了飞燕的低问也不出声,深邃的一双俊眼紧盯着尉迟飞燕不施粉黛,有些微湿的素净脸庞,慢慢地挽起了自己的衣袖,又解了自己的领口……
    眼见着面前素巾裹头的清丽佳人慢慢瞪大了眼儿,他才半弯着腰板,就着飞燕方才用剩的那盆洗脸水,哗啦啦地洗起了脸来。
    这般跳脱常理的举动真是让人无语到了极致,飞燕只觉得若是羞恼似乎有些小题大做,可是却又种说不出口的郁结……便只能垂手立在一旁。
    骁王酣畅淋漓地洗完了满脸的汗渍后,自然地从里怀掏出了一方巾帕,擦拭着脖颈脸颊。飞燕在一旁看得分明,他手里的那个巾帕正是她卖到千绣斋的一样绣品。
    骁王将脸擦拭干净后,便将巾帕放到一旁,坐到了一张桌子旁,悠闲地说道:“来一碗粥。”
    第7章
    飞燕勉强一笑,说道:“骁王来得不巧,粥铺里的粥老早就卖光了。”
    骁王扣好了衣领,薄唇微抿,平静地说道:“姑娘的意思,是希望本王明日再来?”
    飞燕可不愿这煞星日日到访吓到了弟妹,连忙接道:“但是民女倒是自留了些,原是准备着打包回去给家人食用,殿下要是不嫌弃这民间小食腌臜,民女这就热来与殿下。”
    说着她打开了一旁放置的食盒,利索地将那大碗里的粥又重新倒回到小锅里,添了些水,就着炉膛余火将粥煮沸,噼里啪啦冒出气泡……
    一时间,粥铺里静谧得只听闻到柴草的噼啪声,阵阵米香萦绕。
    骁王端坐在桌边,拿起茶壶自斟自饮,一双深眸顺着茶杯的边沿,不动声色地打量着锅灶边那个干练娴熟的小女子……
    尉迟飞燕却是无暇顾及那身后男子放肆的眼神。如今的她,早已经不是五年前那高门小姐了。虽然在白露山上有鸳鸯随侍,可是行军时的劳苦是身在闺阁的安逸不能比拟的,倒是生火做饭不在话下,只是现在这般情形,连她自己都有些觉得造化弄人。
    倘若是放在两年前,尉迟飞燕真是打死也想到,自己居然会有给这骁王二殿下亲自热粥的一天。回想以前,那骁王在一次领兵围剿白露山时,采取不战而屈的围困战术,将整座山头围得水泄不通,立意要活活饿死山上的义军。那时,山上的粮草所剩无几,又是冬季满山寸草不生的时节,连挖野菜草根都是不能,将士们每每饿极了,便眼望山下骁王大营,眼冒恶光,恨不得能拆解了这霍尊霆之骨肉,炖上一锅喷香顶饿的。
    后来她想出了一招“感同身受”,得了飞鸽传书的情报后,又利用当时的三日大雪,派出一对骁勇的精兵,穿着木片削制的雪鞋,从本来无法下山的陡坡一路滑下,在敌人最薄弱的包围带快速突围,一路疾驰,绕到了齐军押解粮草的必经之路,在官道上浇上了水,隆冬时节,滴水成冰,这官道立刻变成了溜光水滑的冰场。
    几十辆辆运粮的马车在官道上摇摇晃晃,马掌下的铁蹄更是成了要命的关节,在领头了几辆马车纷纷栽倒在了官道一旁的山坡下后,脚上捆了防滑麻绳的义军们一拥而上,斩杀了押解粮草的官兵,运走了十余车粮草后,将余下的付之一炬。
    而运粮食上山的法子更是巧妙。山上的等工巧将老在就在一侧的悬崖峭壁上安置了滑轮杠杆,当天入夜,她指挥大批人马在山的正面诈攻,吸引齐军的主力部队的注意,声东击西,悄悄然在山后巧妙地借着吊筐将粮食运上了山去。
    待到齐军得到消息知道自己后方粮草付之一炬,为时已晚,紧接着又是满天风雪,道路被封,补给的粮草再难运来。饥饿的滋味依旧,不过却是换成了齐军。只能冒着风雪撤军,被她派出的兵马在后面追赶,又狠狠地打了一顿疼痛难忍的。
    在那次冬日被围解困后,她向樊景建议积极扩张,部队的主力不再局限与白露山,以免再遇被围死在山上的尴尬。而那骁王也是个记仇的,如同吸血的水蛭一般粘着不松口,这几年来,互有输赢,虽然因为近年南方义军的钳制,无暇顾及北方,也没有再大举剿灭,但是将樊景的兵力死死地阻隔在江水一隅,难以扩张……
    如今看来,欠下的饭总是要还的,当年饿得这位骁王不轻,冥冥中便是要一碗一碗的补回来。看来鸳鸯拌的小菜实在是开胃,骁王斯条慢理地吃了一碗后,居然还要再添,勉强刮着锅底又添了一碗。
    食盒子里的粥已经被吃得差不多了,飞燕只能打开米缸淘洗了新米,再重新入锅熬炖。恰在这时,叔伯尉迟瑞满脸喜色地从巷子的另一侧赶来了。他刚从李大人的家中饮酒回来,脸色酒意未褪,脚步微微有些踉跄,人还没如粥铺,便高声嚷道:“飞燕,叔伯为你办了一件大事,你的婚事可是有了着落!”
    等入了粥铺,他虽然瞟见有一个正做着食粥,可是没顾得上瞧正脸,只当是个食客,便只顾说着自己新得的消息:“飞燕啊,李大人有位同僚,家中的儿子年方十九,品貌端正,年龄可是正相当,他的爹爹听闻是尉迟将军的女儿要说亲事,很是欢喜,便要自己的夫人亲自来瞧你,明日你就不要开张了,打扮整齐与叔伯一起去相亲便是了……”
    话说到这,尉迟瑞终于回头瞟见了立在门口的那几个人似乎一动不动,仔细一看似乎都是些侍卫,个个人高马大,心下微顿,再仔细望向那慢慢饮着茶水的食客,顿时七魂八魄吓得四处飞溅。
    “草……草民方才没有瞧见,没有向骁王请安,还望殿下恕罪!”
    骁王看也不看那跪在地上缩成一团的叔父,只是用巾帕擦了擦嘴,然后沉声说道:“哪个在朝为官的李大人,他的同僚倒是顾念着旧情,听闻是前朝将军的女儿竟是那般欢喜,难不成是要凑上满门的前朝忠烈,谱写一曲铁血丹心的佳话?”
    骁王话语里的不善叫个人都能听出来,尉迟瑞急得差点老泪长淌,真真是一朝不慎,祸从口出啊!
    飞燕也瞧出骁王有心刁难伯父,也跟着跪下,不卑不亢地说道:“骁王多虑了,如今尉迟家也不过是靠卖上一碗薄粥维系生计,一日三餐便是人生头条大事,再无旁的精力。叔伯也是一心为民女的婚事考量,一时有些心焦,其实小女身为街头商贾,那样的人家实在是高攀了,想来也是叔伯央求到了别人,又不好退却,舍了叔伯一个脸面罢了,哪里会成?”
    说着又微顿下言道:“骁王似乎还未饱足,民女又煮上一锅新粥,要过会儿才好,不过家中尚有弟妹还未食饭,可否让民女的叔伯先回去照料弟妹?”
    尉迟瑞被侄女大胆的行径都吓瘫了,便是忐忑不安地等着骁王发话。
    骁王慢慢转着手中的茶杯,不发一语,只任着那叔侄二人跪在地中。跪了半天才出声言道:“既然是门一味高攀的亲事,那么明日便不要看了,免得累及了旁门倒是不好……”
    说着,放下了茶杯,便站起身来,高大的身形让逼仄的粥铺更是显得喘不过气来。幸好那骁王许是晦气找够了,终于跨出了粥铺,转身上马走人了。
    尉迟瑞长出了口气,可是转念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求来的亲事,被这骁王一搅合顿时鸡飞蛋打,立刻又哭丧起了脸,呆呆地跌坐在了原地。
    尉迟飞燕瞧着叔伯的样子,心里也是不忍,连忙将他搀扶起来柔声道:“叔伯不用在多虑燕儿的婚事,船到桥头自然直,何须劳神,我让鸳鸯去割肉了,一会再打上壶酒,叔伯回去与我们再好好地喝上一顿。”
    尉迟瑞被飞燕搀扶起来,依然有些颓丧,出了粥铺的大门,看着清冷无人的长巷,犹自疑惑的问:“这骁王怎么跑到这来了?莫不是……看上了你?”
    想着之前骁王叫侄女过府的情景,尉迟瑞心里有些敲鼓,难道是因为飞燕模样俊俏,让那骁王动了色心?若是这样,可怎生是好?他虽然觉得自己的侄女样样都是极好的。可到底是前朝破落的人家,何况飞燕的父亲又是个抗齐的名将,怎么看都是不能到一处的。若是入了骁王府,那骁王又是个有人品的,最好的结果也不过一抬软轿将飞燕从小门接入,给个侍妾的名分罢了这……这可怎生是好?
    飞燕却被叔伯的话逗笑,只觉得这叔伯真是多虑了:“那骁王如今贵为大齐的皇子,府里哪里会缺女人,若真是想对侄女不利,那上次侄女恐怕就难以周全了,今儿左右不过是路过,顺便尝个新鲜罢了!”
    尉迟瑞听了,觉得也是甚有道理,便惋惜地一挥掌:“这瘟生的,山珍海味吃腻了?倒是吃饱了撑的跑来喝粥!你叔伯可是下了血本才求动的李大人啊,唉!可惜了我那描金嵌着碧玺的妆盒了,既然已经开口给了李大人,可是不好要回来啊……”
    这下飞燕便恍然大悟,推敲得八九不离十了。她原是听了叔伯之言,还心下纳闷,竟是有这般忠义不怕死的?原来哪是敬仰前朝的尉迟德将军啊?分明是叔伯又掏了床下的箱底子,估摸又是向那李大人炫耀了一番雄厚的私藏。那李大人便是添油加醋地炫耀了一番,引得旁人误以为这前朝的侯府之家,虽然低调可是财力雄厚,是个隐遁的富豪,便是眼巴巴地来相亲了吧!
    当下便是哭笑不得,只当没听到叔伯这一路的碎碎念,回转了家中。
    鸳鸯这时也提着荷叶包着的猪肉,还有一小坛米酒回来了。入了小厨便开始忙碌起了晚餐,一时间,那浓郁的肉香终于冲淡了叔伯大人的愁思,一家人愉快地享用了一顿难得的饕餮盛宴。
    粥铺顺利开张后,飞燕便要忙着安排堂弟入学堂读书的事宜了。这几日一旁书院的先生也来食用了几次粥,她都是有留心,特意盛情接待,免了先生的粥钱,顺带提及了自己的小弟要入学的事情。
    这座书院乃是“钟灵院前的匾额是前朝大儒的手笔,虽然一朝改朝换代,可是书院的盛名却是丝毫未减。书院里的学子莫不是家中有些根基的,非一般人能入学。
    不过那位王先生为人甚是随和,在粥铺的时候,便顺便考了考贤哥儿的功课。尉迟敬贤打小儿是在侯府的私塾中开蒙,由叔伯请来的名师授课,加上他才思敏捷,功底本就不差,只是这几年略有荒废生疏了些,但就算这样,也让王先生频频点头,直觉孺子可教!
    他最后对尉迟飞燕说道,若是贤哥儿想要入学,他可以推荐,可是这一年四十两的学费,乃是书院规矩不能减免的,不知她可否拿出。
    尉迟飞燕毫不犹豫,立刻回道这学费是一定会付的,只是不知能不能分成两次上下半年的支付?先生心知这小门小户拿出这些钱银的确不易,便点头同意,嘱咐着敬贤下个月入学。
    待先生走后,敬贤才急道:“堂姐,家中哪来余钱付这高昂的学费?我不去!”
    可是尉迟飞燕却正色道:“钱财之时,你这小儿莫管,只要回去好好的温习功课,将那以前诗书俱看一看,莫入了书院跟不上功课,平白丢了尉迟家的脸面!”
    这位堂姐板起脸来,不怒自威,尉迟敬贤连自己的老子都能顶一顶嘴,却向来不敢跟堂姐争执,只能闭了口,回屋去翻找旧时的书本去了。
    这几日,尉迟飞燕与鸳鸯又是连夜赶工,新出了一批绣品,送到那千绣斋后,飞燕又提出要预支些银两,那掌柜看上一批绣品的确是走得不错,赚得甚是流畅,便点头同意。
    于是飞燕凑足了银两,又觉得这银子太过散碎,怕交钱的时候,让书院的人看轻了堂弟,便去银铺过了小秤,化开了银水浇灌出几锭水纹足两的银锭。一切准备妥当,便一早梳洗赶紧,拿出鸳鸯新缝的本又给了贤哥儿些铜板,课间可以买些汤水,便领了他去了书院。
    只是刚走到了书院门口,便撞见了一位青巾长衫的儒雅生本要低头礼让,可是看清了飞燕了脸后,顿时微微睁大了俊秀的眼眸,低声唤道:“尉迟小姐?”
    尉迟飞燕闻言抬头,与这书生四目相接,也是微微一愣,竟然在这书院遇到了她那退了婚的未婚夫婿——王玉朗。
    第8章
    这王玉朗也算是个当世的才子,写下的诗文流传甚广。他与书院的几位负有盛名的先生都是至交,此来也是寻访好友,没成想就这样毫无防备地预见的尉迟飞燕。
    若是早些时候见到了她,他只怕是喜不自胜,可是眼下见了她,却是让他苦闷的心情更加郁结难当。
    父亲一心要在宦海里的风浪里见风转舵,竟是强硬地迫着他解除了与飞燕的婚约。他天性随和,恪守礼孝,对于父亲的命令自然是不能违抗。想起与尉迟小姐最后一次相见时,孤零零的灵堂里,除了几个老仆,便是她那瘦小的身影,那双总是巧笑嫣然的素净脸庞,只剩下如冬雪一般的清冷,那一幕在几年总是在梦里反复的出现。
    现在毫无防备地突然撞见,一愣之下,便是嘴唇微微发抖,王玉朗本就白净的面庞愈发的煞白。
    飞燕心知,现在这王家公子现在已经与自己毫无瓜葛,更何况那日在骁王府的情形看来,王公子已经贵为乐平公主的未来驸马,更是不可多言了。当下便是依着礼节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便拉着弟弟的手想要进了书院。那王玉朗却似乎有话与她讲,依然立在她的身前,欲言又止,可是千言万语最后只凝成了一句:“尉迟小姐……好久未见,可安好?”
    尉迟敬贤也是识得他的,在一旁冷冷地说:“我堂姐离了趋炎附势的小人,自然活得更加畅快舒心,就不劳王玉朗公子费心了。”
    飞燕看王玉朗因为堂弟的话儿顿时困窘起来,有些手足无措的慌张,便拉了拉贤哥儿的衣袖低声说道:“不可这般无礼。”然后连拉着他走了。她走得匆忙,自然没有看到身后的那位儒雅的翩翩公子依然在痴痴地望着她俏丽的背影。
    带着弟弟见了先生,又安顿料理好嘱咐了堂弟乖乖跟先生学习文义后,飞燕便从学院里出来了。没想到走在门口,居然又遇到了静候在一旁的王玉朗,便是低头准备从他的身旁快速走过。

章节目录

旧时燕飞帝王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狂上加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狂上加狂并收藏旧时燕飞帝王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