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她也只是弯了弯嘴角,冲着太子妃一施礼,并没有言语什么。傅林秀其实也知自己方才在庙门前的冷淡实在是有些小家子气了,看飞燕这反应,心内也是有些尴尬,当下也不好再说什么,恰好庙内的主事已经安排好了新的平安道,便领了侍女拾香移步去了他处。
    飞燕依着规矩敬香,同时上祭了糕饼后便是来到了院后的树下去选择娃娃。
    在那一圈各色的娃娃里,飞燕左右审视,最后挑中的乃是个挂着“安康”二字的女娃娃。
    如今朝中风云突变,政局不稳,自己与这腹内的胎儿也是前途未卜,世间便是有金山银海,做母亲最盼着的也不过是孩儿“安康”二字。
    惟愿自己的孩儿不必再像自己这般,经历这么多的腥风血雨,一辈子无忧长大才好!
    单说太子妃,因着娘娘庙内的不愉快,也是兴致全无,待得拾香抱了个“福禄双全”的娃娃后便匆匆回转了太子府里去。
    回府的时候,恰好太子有事出府,与他们正撞到了一处。那拾香在娘娘庙里受得的委屈,一路来发酵得愈加浓烈,当下跟太子请安后,太子随口问道:“去娘娘庙祈福如何?”
    太子妃还来不及阻拦,拾香便是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委屈尽是吐了出来。
    太子初时听了还好,待听到皇后为那骁王府的弃妇准备了金盏花道时,那眉头便是拧了起来。他将马鞭甩给了一旁的马童,命太子妃随着自己入了内室。
    “母后为何如此厚待那妇人?”太子的目光急切,焦灼地问道。
    傅林秀见太子神不对,心知此事甚是重要,便是不再迟疑,将飞燕手上带着那枚母亲亲传的戒指也一并说了出来。
    听了傅林秀之言,霍东雷的眼睛越瞪越大。母后素来与老二不睦,可是如今却如此亲待老二家的弃妇,这葫芦里到底是卖了什么药?
    若是母亲一心想成为贤后,善待自己的孙辈,自然不必多言,可是若是……
    自从霍尊霆回京以来,太子就开始寝食难安,他直觉得长久以来本该是自己的储君之位,可是稳如泰山的事实,如今已经是摇摇欲坠。
    父皇的龙威难测,母后的态度陡变,都让他每日如履薄冰……如果,没有这个弟弟,是不是他的日子便能好过些了?这是夜深人静时,总是闪入太子脑中的一个念头,这执念随着朝堂之上与老二明争暗斗的愈加激烈时,也萌芽破土难以抑制,问了太子妃后,太子重新备马准备出府,一路策马,来到了京外的折柳亭台。
    今天是王玉朗返回淮南的日子,因着查办军饷一事不了了之,他自然也是要打道回府了。太子前去给驸马爷践行。
    对于这个驸马,太子还是满心感激的,最起码在老二拼命地栽赃陷害时,他王玉朗可是拼尽了力气替储君消除罪责。
    二人在长亭寒暄作别,挥退了左右后,王玉郎低声对太子道:“殿下可知局势已是危如累卵?”
    太子眼神中闪过一道阴仄:“二弟近来确实有些咄咄逼人,不过却又能奈我何?”
    王玉郎停顿了一下,额角伤疤微微有些跳动,不一会又归于平静道:“殿下,臣说的不是骁王,而是当今圣上。”
    太子一愣,哑然失笑道:“驸马却是错了,本王了解父皇。二弟现在如此强势,父皇心中是十分不悦,等父皇发作时自然有他的好看。”
    王玉郎见太子如此说,微微冷笑,:“恕臣直言,殿下以为圣上当真不知道粮饷克扣一案是太子的手笔?
    北疆一战关乎国本,若是圣上认为殿下居然为了为难骁王而置大战于不顾,实在是不分国本轻重,铸下了大错。可是圣上明知殿下所为却是为何不予责罚?”
    这一问,可是正是问到了太子的心结之处。这些时日来,他也是在无人时,反复琢磨着父皇的心思,却是始终难以成法。如今听了王玉朗提及,一双眼睛顿时眯缝了起来:“难道……驸马窥得圣心?”
    “爱之深,责之切。圣上先前经常责罚殿下,正是寄望甚殷。现在殿下铸下此大错,圣上不但不责罚,反倒时常褒奖,怕不是出自对殿下的喜爱,而是……稳君之计。”
    太子脸色大变,瞪着王玉朗,嘴唇抖动却是没有说出话来,他有心申斥王玉朗,可是驸马爷的话却是与他心内的猜忌契合得严丝合缝,实在是自己都难以辩驳。
    王玉朗不动声色地看着太子的脸色继续说道:“骁王能征善战,功勋卓著,军中多为其部下,朝中也威望甚高。如今与殿下不睦,且愈演愈烈。圣上真的一点都不担心如此发展下去,坏了大齐的根基为免日后兄弟阋于墙,却不能外御其侮,必要压制一方。
    而如今一方是兵权重威望高的骁王,一方……是根基薄弱全赖圣上扶持的殿下您,孰易孰难,对圣上来说岂不是显而易见?”
    太子听到此处,脸色苍白,猛然低喝:“大胆,父皇君心岂是尔等能妄自猜测的,你可知道你说的是株连九族的妖言吗!”
    王玉朗却是微微一笑:“臣只知忠于大齐,要为天下苍生着想,那骁王虽然战功赫赫,实在是个妄自尊大,阴狠邪佞之辈,若是他一朝君临天下,岂不是百姓之苦?然殿下却是不同,心怀慈善,恭敬孝道实在是大齐百姓之福。所以臣就算拼得一死,也要为殿下登基效犬马之劳……殿下想要看明圣上的心思也是简单。只看殿下现在朝中的势力有无增减便可知。”
    王玉郎的话音未落,太子的脸色已是刷的一下变得苍白起来。太子这些年在朝臣中发展起来的势力越来越大,工部刑部礼部侍郎都已投入门下,吏部,兵部因为太过敏感,骁王宗部盘根错节不宜打入,但也有自己人在里面探听耳目。
    只是因为粮饷克扣一案,自己在户部的势力几乎一扫而空,而前几日吏部侍郎的小舅子强抢民女致人死命,刑部将告状者打出府衙一事不知怎么就捅到圣上那里,圣上大发雷霆,在吏部部刑部撤了不少人,其中多是自己的部下。这几个月里,自己在各部的宗系因为种种事情被裁撤不少,这真是细思则惶恐,难道父皇真的要……
    王玉朗走上前去,凑到太子的耳边低语:“太子,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那一日,王玉朗与太子共饮了三杯酒后辞别,离了京城。
    虽然驸马离了京城,可是乐平公主却被皇后留在了京中。依着乐平公主的意思,她是想随了驸马爷一起回转淮南的,但是皇后以凤体欠安为由,留了乐平在京中,每日都要入宫请安奉茶。
    再过几日,便是初春时节了,虽然挨过了冬天,可是这入了春,天气陡然转凉,皇后的肺病一直不见好,御医说这个时节正是泛着地寒之时,若是能去京外不远处的鹤岗温泉行宫里将养是再好不过的了。所以皇后就向皇帝请求出宫,暂居行宫。
    如今帝后二人是貌合神离,霍允自然是允了。于是皇后带着乐平一同去了鹤岗行宫。
    到了行宫的门前乐平隔着马车的棉帘,便看见一辆小马车停靠在了宫门前,不一会,便看见一个兜着紫狐大氅的妇人被几名宫女搀扶着下了马车。
    乐平用鼻子哼了一声,心道:竟是通了什么门路?被二哥扫地出门了,排场倒是没有减了分毫!这一身的紫狐软绒,应该是北川国的特产,那紫狐生在极寒之地,所以这一身柔软的皮毛也有些精妙之处,若是在阳光下晒上一会,竟是自己会生出热度来,能保持两个时辰呢。偏偏只有刚刚诞下幼狐的母狐的皮毛才有这功效,是以得了一身皮毛就意味着一窝幼狐痛失母亲,所以紫狐的数量急剧减少。北川国的新王笃信佛教,悲天悯人,所以下令禁止捕杀紫狐,从此再无紫狐皮朝贡齐朝……
    她倒是得了什么门路,竟是穿了这一身的紫狐皮?
    这么想着,乐平下了马车,来到了飞燕的近前道:“怎么你也来了这里?”
    飞燕微微颔首道:“奉了皇后的旨意前来侍奉。”
    乐平瞟了一眼飞燕手上的那一枚戒指,又是冷哼一声:“原是听说你被二哥赶了出来,本是想得了空子去看看你,贴补下你这无依无靠的,现在一看本宫倒是白白操心了,你这日子过得,竟是比我这个大齐的公主还滋润……这身紫狐皮竟是从哪里弄来的?”
    飞燕倒是颇为了解这个乐平,那张嘴是一百个不讨人喜欢的,性子也娇蛮豪横得很,但是若说她背后下绊子使坏,实在是没那个心眼子。她此时说要“贴补”自己,还真是备不住动过那样的心思,可是如今却是被这一件衣服又勾起了嫉妒之心,当真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当下便是展开大氅道:“民女的一点子小伎俩,倒是让公主一时看走了眼。原是在淮南的时候,因为生产紫竹盐,看着府里的皮匠用它配料又加入了特制的紫琼花来染色,染出的效果甚好,便是将方子记了下来。前些日子翻箱子,翻出了件旧的皮大氅,寻思着丢了怪可惜,便是依着法子叫人染色,这颜色倒是鲜亮,公主若是喜欢,民女也给公主染些送了去。”
    乐平伸手一摸,果然不是带热的紫狐皮,当下有些释然,不过心内却是难免有些轻视之意,以前在二哥的府上锦衣玉食,如今竟是沦落到了染色翻新旧皮货的地步,真有种落魄了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的嫌疑。
    当下眼角飞扬了起来:“本宫的紫狐皮披风少说也是有三件的,哪里需要这等子的穷酸染色?要是被别人看了,还以为本宫竟是穿戴不起了!”
    飞燕被当场下了面子,却是宠辱不惊,微微一笑,其实这紫狐皮的皮货,骁王一早便命人给她备过,那一箱子走私的皮货价值连城,足足可以制出五件来,可是飞燕却是命宝珠锁了箱子,弃之不用。
    人无皮毛而需御寒,便是只能向带毛的生灵索取,如同饿了要食鱼肉一般,乃是天道循环。可是这紫狐的皮毛却要搭上一窝小狐的性命,实在是让人不喜。
    飞燕闲暇无事,想起那染色的方子,所以才拿来一试,贵人深爱紫狐,不一定是为了那散热御寒的功效,更多的是爱那代表尊贵的颜色,若是皇室贵族带头,自然便是成了京中的风尚。
    她在淮南时,穿戴的每一样,都被淮南贵妇纷纷效仿,却想不到如今一番好意却被解读成了寒酸落魄。
    飞燕微微叹口气,心道也难怪男人们纷纷争权夺势,所要的不一定是锦衣玉食,更多的也许就是这份一言九鼎,人人纷纷争而效仿的满足之感吧?
    说话间,二人已经是一同入了行宫的大门。乐平方才言语争了上风,心内颇为受用。其实她心内一直甚是喜欢亲近飞燕,加之后来听说了她隐秘的经历,更是觉得她乃是不一般的女儿家。
    可是自己乃是大齐的长公主,同这蕙质兰心的奇女子一比,竟是一无是处,连女人最起码的生育也是不能了!想到王玉朗以前恋慕于飞燕,心内便是隐隐的不好受。
    可是现在,再有才情美貌的女子又如何,明明怀了身孕,却被二哥无情的抛弃了。那边二哥歌舞升平,左拥右抱;这边落魄的下堂妾苦哈哈地穿着自己翻新染色的皮货,努力置办整齐,支撑着门面……
    这么一想,乐平在飞燕的面前顿觉平衡了许多,竟是有些同情飞燕,先前在淮南的不愉快觉得能翻过一页了,于是喜滋滋地拉着飞燕的手道:“你是要住在哪个殿内?不如离得我近些,我们也好在一起说话解闷……”
    飞燕回头时正瞟见自己的侍女宝珠听了公主的话后,脸冲着殿柱忍不住地翻着白眼,便是瞪了宝珠一眼。可是心内也是对着乐平的喜怒无常,有些哭笑不得。
    这时李嬷嬷来传皇后的口信,说是沈后已经安顿一会子话。乐平听了也想跟过去,却是被李嬷嬷婉言拦下了。
    飞燕在宝珠的搀扶下,入了行宫的主殿,此处因着挨着温泉,那地砖都是热的。若是有痛风症在此处将养是最好不过的了。
    飞燕本来就有寒症的毛病,入了这殿内,竟是觉得每每一寸肌肤都是舒爽的。
    此地不光是温暖,因着水汽的缘故,空气也温润了许多,沈后觉得连日来发痛的喉咙一下子畅快了许多。
    于是便躺在软榻上,将将喝了半碗冰糖雪梨的汤水,。才放下茶盏,就看见飞燕进来了,微微点了点头:“听李嬷嬷说,这汤水是你一早便熬煮调配好备下的,倒是有心了。”
    飞燕行礼后,被李嬷嬷搀扶着在垫了软垫的靠椅上坐下,笑道:“原也不是什么精巧的,不过是秋日积攒了些北疆特有的秋梨,入京后便熬制成膏装成坛子,赶在雪前埋在了屋檐下的土内,近日冰土解冻,才是起出来,配了些润肺的药方子,幸而正对路子,听李嬷嬷说,皇后饮了几日后,倒是止了咳嗽……”
    沈后难得觉得身子爽利,精气神儿倒是好了不少,靠着软垫,拢着佛珠道:“一个是你这汤水调配的滋补,二是远了京城里的那逼仄的宫殿圈子,少了些谋算坑害的奸佞,本宫的身子自然就爽利了……”
    这话里大有深意,飞燕心中一动,莫非沈后这病情不断加重乃是有人刻意为之的结果?
    她不敢再问,便是低头不语。

章节目录

旧时燕飞帝王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狂上加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狂上加狂并收藏旧时燕飞帝王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