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贺小花又跑去沼泽地挖莲藕,刚到地方,就看见白衣像柱子般站在岸边。贺小花奇怪地绕过去,多看了白衣两眼,白衣还是一身白衣,只是衣袖边的缠枝花纹换成常青竹叶。
    “你终于来了?”白衣突然开口吓了小花一跳。
    “你,你在等我?”
    白衣背在身后的手转过来,手心托着一个小盒子,“这是伤药,答应要给你。”只是不知道你家在哪里,唯有在这里等你。
    贺小花摸摸鼻子,已经不疼了,只是红肿未散,摆摆手,“已经不疼了,你拿回去吧。”
    白衣顿了顿,“这药消肿止疼有奇效,而且抹在伤处,伤口不留疤。”手伸得直直的,往贺小花面前送。
    好吧,不要白不要,小孩子有心道歉自己不能不接受好意。贺小花伸手接过来,“那,谢谢你。”
    “不谢,本来是我的不是。”
    两人面对面同时陷入沉默。贺小花见白衣药送过,话又说完,怎么还不走呢?白衣动了动,嘴唇张了张,在贺小花一脸期盼下说了句,“我走了。”转身几次起落,跃过沼泽地往白沙村方向走。
    贺小花看得瞪出来,轻功啊,真正的轻功,前两次看不清楚,这次是看得真真切切,就这么几下功夫,人就飞到对岸去。贺小花羡慕得流口水,要是自己也有一副功夫,怎会被人随随便便就能欺负上呢。
    发了一通感慨,把小盒子放怀里,贺小花赶紧挖莲藕,小心找了块实地,蹲下去,先用竹竿把莲花勾过来,再慢慢往外拉。忙活了半天,收获了四根小孩手臂粗的莲藕,东西丢进葵筐,小花拍拍身上的土,准备回家去。
    贺小花盘算过,这块沼泽地看样子是没人管的,自己连续做几天好吃的,把小虎哄好,给他说说种莲藕,挖鱼塘的好处,等贺老大回来,让贺小虎出面说,把这块地包下来。等春忙过后,选好藕种载到池塘里,到了秋天便能收获莲藕等等一堆实用的好东西。而且莲藕易储存,日后生意做大了,或者县城消化不完的货,还能卖到庆州港去。
    贺小花想得开心,笑得合不拢嘴。背上小葵筐,哼着歌往回走。刚一转身,哎呦,碰上一张熟悉的脸。
    “贺小花。”梁起不敢靠近,远远地打招呼,“我,梁起啊。”
    我知道你是谁。贺小花皱着小眉头。
    “那药油你用过了吗?”梁起一步步慢慢往贺小花身边挪。
    “什么药油?”
    “啊?”梁起吸吸鼻子,空气中若隐若现的药油味令梁起瞬间笑开了,“贺小花,你二哥不说实话,你也不说实话。哎呦,贺小花,你鼻子怎么了?”
    梁起的脸迅速放大,凑到小花身边仔细看小花的鼻子,“又红又肿的。该不是破相吧?”
    贺小花今日心情好,不和梁起计较,摆摆手,“不碍事,回家用冷水敷几天就好。”
    “贺小花,你别怕,我阿爹在府城认识人,我要他帮你找找药,你肯定不会破相的。”梁起一脸紧张看着小花的红鼻子。
    贺小花往村子方向走,梁起紧跟在后面,一脸想讨好小花,又怕自己说错话,像前两次那样害小花跑开,不理自己。思来想去,不知说什么好的梁起,唯有像小尾巴般跟着,眼巴巴看着小花,期盼他回头和自己说话,无论说什么都好。
    一路回到南河村,贺小花直接回家,梁起跟到院子前,一脸失望地看着小花进院子,关门。垂着脑袋的梁起一路踢着小石头,慢慢走回家。小六飞快窜到梁起身后,跟着,时不时回头看两眼贺家关紧的院门,心里想着要不要向夫郎报告。
    秋天最后一个月,杨燕儿出月子,贾杏儿收拾好包袱,和杨大石回家,贾杏儿心里想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和杨大石商量,自然没和杨燕儿提起。贾杏儿不着急,两家什么关系,见面的机会多得是,回家商量好了再来,不怕杨燕儿不答应。
    杨燕儿想把做饭的活接回去,贺小花却不愿意,坚持要多做一个月,让阿么好好休息,好好照顾小四。杨燕儿亲亲小花额头,“小花是阿么贴心的小棉袄。”
    杨燕儿一边照顾小四,一边为小虎小柱兄弟做新衣,衣料自然是沈么么带回来的两块料子。杨燕儿接过料子时感叹,小花真懂事,替哥哥买料子做衣服,自己却不舍得。心里暗暗决定以后要多做两套好衣服给小花
    村子里的日子过得平静,等到秋日已尽,冬日将至。村子里起了一则流言。杨燕儿往村里走了一趟,回来就把自己锁在房里,谁来喊都不应。
    没到下课时间,贺小虎急急跑回家,关上院门,拉着小花到院墙边,紧张兮兮地想说什么。未等小虎说话,小柱匆匆跑回来,挽起的裤脚,脚下满是泥巴。
    “小虎,小花,村里人都在说,去庆州港的船回不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终于来了。
    明天出差,尽量更新,如果赶不及,大家见谅啊。
    34
    34、第34章 ...
    贺小花脑袋轰一下炸开,回不来?什么回不来?船回不来,人呢?所有去庆州港的船都回不来,还是只有南河村的?现在回不来,那以后能回吗?
    贺小虎反手握紧小花,“小花别怕,二哥就在这。二哥明天就去打听消息。去舅舅那等。”
    “我也去。小花,俺们兄弟带阿爹回来。”
    “二哥,你哪里听来的消息?”
    “村子里都在说,所有人都在说。”小柱一边跺脚,一边像放炮似地说出来,“村长家的蒋夫郎已经到白沙村打听消息,还有其他去庆州港的,几家富户都派人去白沙村。”
    “到底哪里传出来!谁是第一个说?”三人成虎,要是确定的消息,村长家的夫郎不会跑白沙村打听,那村里传得纷纷攘攘的消息到底从何而来。
    “对,大哥,小花说得对。大家都在说,但谁都不知道消息从哪里出来的。小花,二哥马上去打听。说不准就是个假消息。”小虎像溺水的人捉住一根浮木,握着小花的手用力收紧。
    “啊?假消息?哪家这么缺德放假消息出来骗人。”小柱不跺脚了,握紧拳头,“让俺知道,俺狠揍他一顿。”
    “两小子皮紧了是不是?要不要给你们一顿打。”
    三人顿时吓了一跳,杨燕儿的声音突然出现在身后。杨燕儿怀里抱着小四,阴着脸盯着三个孩子,不知站了多久,也不知听到什么,“地里的活都干完了?工具呢?丢哪了?学堂下课了?还不赶紧做功课去!小花,过来抱好小四,我去做晚饭。”
    “阿么,我......”小柱张嘴要说,小虎一把扯住哥哥,摇摇头。
    贺小花接过小四,挪条板凳坐在堂屋外,小柱垂着头,擦擦眼睛,跑出院子,小虎拿起砍刀出门砍柴。
    怀里的小四睡得香甜,完全不知道一家人心情变化,弯起的嘴角,甜甜满足的笑,香香软软的小身子令小花慌乱的心情慢慢沉淀下来。
    阿爹不会出事的,一定不会,一定不会。头埋在小四身子上,小花闷闷地嚷着,“小四,你还没见过阿爹,阿爹也没抱过小四,阿爹一定回来抱抱小四。”
    小四动动小身子,身子压着重重的东西令小四很不舒服,扁扁小嘴,呀呀喊两声,动动小手小脚抗议着。
    如果消息是真的,阿爹回不来?小花连连摇头,想甩出脑袋,但水路凶险,水寇,风浪,病,等等都能轻易要去一船人命。
    贺小花看着杨燕儿在厨房忙忙碌碌的身影,回头看看贺家老屋三间房子,新建的小房,院墙边新搭建的鸡舍,还有怀里睡熟的小四。贺小花的心犹如压上千斤重的巨石。贺老大是一家的支柱,哪怕他话少,哪怕他下田干活赚得不多,但有他在,这个家就有主心骨。没了他,这家还会怎样?
    不会的,一定不会的,但无风不起浪?贺小花心里像分裂成两个小人,一个说真的,一个说假的,两个小人掐架掐得开心,小花的心情也跟着忽起忽落。
    阴影笼罩下的贺家,杨燕儿挺起纤细的身板,撑起一个家。杨燕儿从房间出来后,没哭没怒,冷静地指挥三个孩子各干各活,该上课的上课,该下田的下田,还要求贺小柱今年必须种出两次邵尾菜过冬,小花养的鸡越来越多,得保证鸡群过冬的食物。小四直接交给小花照顾,杨燕儿第二天早上,包了两块烙饼,跑了一趟白沙村。
    沈么么带着杨丽上门时,贺小花正抱着小四,用小勺子喂米汤。杨燕儿走得急,小四早上没吃东西,小花先喂点米汤给小四填填肚子。小花怕喂得急,呛到小四,一小口一小口地喂,小四半张嘴巴,没了以往熟悉的奶香,换成这种淡淡的水,小四不乐意,含一小口,吐一小口,米汤喂了半碗,小四吃下肚子没小半,多是吐在衣服上。小四扁着嘴,小小声嘤嘤地哭。
    “小花,一个多月大的娃娃,吃不了米汤。可怜见的。”沈么么伸手接过小四,轻轻拍着后背,“前些天还是哭得气儿足的,走出村头还能听见哭声,怎地今天哭得没声,娃儿,别哭啊,你阿爹一定吉人天相,平安回来。”
    杨丽拉拉贺小花衣角,“小花,别伤心,贺叔叔一定平安。”

章节目录

竹林深处是我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柳凤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柳凤如并收藏竹林深处是我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