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下来,大家基本上也都熟悉了。
    师兄罗念祖和师姐罗嘉妮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爱人和孩子。
    值得一提的是,罗念祖有两个老婆,还是姐妹花,让无数男人羡慕嫉妒恨。
    不过也正常,按照罗念祖离开中国的时间算,那个时候还没有实行一夫一妻制。
    女人都是口是心非的,也是最擅长实行双标的人。
    这一点在老太太身上就很明显。
    她自己肯定是不同意老公纳妾,对女儿女婿也一样。
    但是对于儿子,哪有不一样了,老一辈的传统,多子多福。
    不多娶几房妻妾哪来的多子多福?
    要知道,生孩子对女人来说,那是鬼门关。
    富贵人家的女儿,有几个会生起来没完没了的?
    那些一生五六个,甚至七八个的那都是穷苦人家。
    真正有钱的富贵人家,女人没有多生的,三个都算多的。
    在过去的封建王朝,女人很不容易。
    即便是富贵人家的女人,也同样不容易。
    她们虽然锦衣玉食,但是比普通人家的女人更加不容易。
    当然,如果单纯用活着来衡量那她们的生活确实很好。
    人不能光是活着,也许普通朋友家能活着已经不容易了。
    富贵人家,活着不愁,但是他们还有更高的精神生活。
    古代富贵人家的女人,一旦过了四十岁就会自称老妪。
    四十岁之后,夫妻生活基本就没有了,从此开始过上吃斋念佛的生活。
    看古文小说,就会发现,经常有这样的桥段,某某主母在后院吃斋念佛。
    四十岁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龄,哪个愿意从此青灯古佛相伴?
    但是没办法,这些都是古代的礼法逼迫的。
    越是富贵人家,礼法越重。
    古代富贵人家为什么生了孩子要找乳母?
    就是怕奶孩子会让身材变形。
    富贵人家不愿意多生孩子也一样,生孩子多了,容易身材变形,还会早衰。
    所以,富贵人家的女人不是不想多生,是不敢。
    希望能够多保持几年身材,让自己衰老的更慢一点,让自家男人多光顾自己几年。
    至于张俊平如何知道的,自然是听老太太说的。
    老太太很自豪,喝了点小酒之后,吹嘘当年她是如何一下相中了这对姐妹花儿媳妇,又如何帮着自己的儿子,把一对姐妹花娶回家的。
    两位师嫂长相相似,脾气不知道,不过面上还不错,说话做事很大气。
    相处的应该也还行,毕竟是亲姐妹,做事比较默契。
    不过,张俊平也只能偷偷在心里羡慕。
    齐人之福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起的,师兄的日子应该也不好过,才五十多岁,就已经两鬓斑白。
    发为肾之主。
    守着两位美貌如花的娇妻,其中的辛酸外人肯定无法理解。
    最多也就想象一下人家不为人知的快乐。
    吃完饭,张俊平就告辞离开。
    人家一家人好几年没见了,有许多话要说。
    不过,张俊平也和师兄师姐约好,明天带他们去故宫,去长城游玩。
    离开东米市胡同,张俊平骑着自行车来到什刹海。
    这里自从买下来之后,张俊平还没有来住过,只是派了两个保安在这值班。
    这是一套四合院有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倒座房三间,按照规制,这是一套大四合院。
    一般的四合院,正房是三间,有的会带耳房。
    院子不是特别的大,但是很符合张俊平理想中的院子。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里间屋用的是火炕,而不是架子床。
    张俊平虽然不缺架子床,甚至连千工拔步床都收藏了一张,但是张俊平没有改变里间屋的布置。
    因为这个年代,全球还没开始变暖。
    bj这地方,冬天零下十几二十度很正常。
    冬天的风刮在脸上,嗖嗖的,那真和小刀子一样,地都能给冻裂了。
    什刹海这会早已经结冰,冰层能有三四十厘米厚。
    见过穿两层棉袄棉裤的吗?
    在八十年代,穿两层棉袄棉裤真的一点不稀奇。
    在这样一个年代,没有暖气,没有空调,如果再不烧个火炕,冬天真的很难熬。
    所以,这个年代的bj,冬天有两样东西是必须储存的,一个是大白菜,一个是煤炭。
    大白菜还好点,虽然要靠抢,但是不要票。
    煤炭,是要凭票据本购买的,每个人都有定量。
    所以,这个时代的bj户口一样很值钱,没有户口,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打个比方。
    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给你每月二百块钱的工资,但是没有bj户口。
    一个是,给你每月三十五块钱的工资,有bj户口。
    只要是有点生活阅历的,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bj户口。
    这个和后世的房价无关。
    单纯是因为,户口带来的便利,以及一些福利,不是百十块钱的工资可以弥补的。
    比如煤炭,比如粮食。
    粮食,有票的一毛钱二分一斤,没票的黑市粮食四五毛钱一斤,差距就是这么大。
    当然,不能拿张俊平这样的人对比。
    他的钱已经超出了对比范围不需要那些福利,一样可以生活的很好。
    张俊平动作麻利的铺好褥子,两床厚厚的褥子,躺在上面,又软和,又暖和。
    然后往锅里加了水,点上火。
    忙完这一切,张俊平脱了衣服,躺在炕上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这具身体对酒的耐受度太差,中午虽然只喝了八钱酒,但是张俊平依然有些晕乎乎的犯困。
    等到张俊平一觉睡醒,天已经擦黑。
    起来穿上衣服,简单洗漱一番后,张俊平到胡同口的饭店,喝了一碗羊杂汤,吃了三个烧饼,简单解决了晚饭的问题。
    回到家里,张俊平看着被自己扔到炕上的皮衣,琢磨起明天的安排。
    明天的行程没什么好考虑,无法就是长城,故宫,天坛公园之类的地方。
    但是,第一次和师兄师姐见面,师兄师姐可都给自己准备了礼物。
    师兄送了一块百达翡丽飞陀轮的手表。
    师姐送了一件阿玛尼的貂皮大衣。
    总要给师兄师姐回礼。
    回什么好呢?
    张俊平皱着眉头思考着,关键是人家在英国有着庞大的产业,啥都不缺。
    这就有点难办了。
    张俊平突然想起自己仓库里的收藏品,眼睛一亮。

章节目录

重生之大国工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和光万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和光万物并收藏重生之大国工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