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
    人头攒动。
    但是。
    却鸦雀无声。
    普通老百姓听不懂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但是他们却感觉这首诗一定是好诗。
    因为好诗的话。
    听起来,就让人感觉十分舒服。
    而现在,他们就感觉很舒服。
    这是精神上的一种享受。
    至于读书人。
    自然懂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好诗,真是好诗啊”。
    许多的书生,纷纷拍手称赞。
    “子恒兄大才,我等佩服的五体投地!”
    “子恒兄诗才绝顶,将来必定能够达到诗仙诗圣的高度”。
    许多的书生,纷纷向苏毅作揖,看向苏毅的目光,充满了佩服。
    “苏公子真是文曲星下凡啊”。
    无数的普通人看到这些读书人都那么佩服苏毅,对苏毅就更加的敬重了。
    而苏毅发现,自己的文气,竟然开始大幅度的提升起来。
    之前他的文气提升速度就很快。
    如今,提升的速度竟然提升了一倍之多。
    这就是名望提升的好处啊。
    所以。
    出名要趁早。
    这句代代相传的名言警句,还是很有道理的。
    苏毅说道,“诸位实在是折煞在下了”。
    张兴泽则是笑着说道,“子恒兄当得上我等的称赞,如今子恒兄与子善兄还有这位神婆庙的小神婆一起杀妖有功,真是一大美谈”。
    许多的书生,都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手持灵笔,写下一首战争古诗,杀妖诛魔,何等的快意潇洒?
    不过,若是无法考中举人的话,外出杀妖的机会并不多。
    因此,现在对于这些秀才而言。
    杀妖。
    也仅限于想象之中。
    这些书生,还真的有些羡慕苏毅等人,能够诛杀妖蛇。
    借此机会,养名养望,何愁科举不中?
    周彬则是说道,“诸位,时间不早了,我们得敢去衙门了,若是太晚,知府大人休息了,再去打扰知府大人就不太好了”。
    众人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然后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朝着知府衙门行去。
    大概听说这件事情的人越来越多。
    所以,汇聚而来的老百姓也越来越多。
    来到知府衙门的时候,外面的守卫看到这么多老百姓到来,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呢。
    周彬前去交涉。
    对方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师爷公孙晏这个时候已经听到了下面人的禀告,快速赶了出来。
    看到知府衙门前面街道上那条长达五十米的妖蛇,也不由极其的吃惊。
    苏毅是认识公孙晏的。
    公孙晏虽然只是秀才。
    但却是知府杨广孝的亲信。
    因此所有人对公孙晏都是很尊重的。
    苏毅作揖道,“公孙先生!”。
    公孙晏笑着说道,“子恒不用多礼,刚刚我已经吩咐人去通知大老爷了,现在便让人将妖蛇抬入知府衙门后院吧!”。
    “是”。
    苏毅应道。
    在衙役的带领下,这些渔民将妖蛇的尸体抬入了知府衙门的后院之中。
    普通老百姓显然无法擅自进入知府衙门的。
    就算有功名的读书人,也不能擅自出入知府衙门。
    大家都只好在外面等待着。
    每个人都议论着这件事情。
    不久之后。
    杨广孝来到了后院。
    看到了这头妖蛇之后,杨广孝也微微诧异。
    杨广孝虽然十分儒雅。
    但实则上,早些年,也是一尊杀神。
    自当年杨广孝考中举人,得了举人文位之后。
    便加入了军营之中。
    前去杀妖杀蛮。
    他最为擅长的便是《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这是一首攻击力极其强大的古诗文。
    在举人能够掌握的古诗文之中,属于最为顶尖的古诗文。
    据说。
    举人也只能掌握三分力量。
    想要将《易水歌》的威力完全的发挥出来。
    起码需要进士级别。
    作诗杀妖这种事情,让杨广孝仿若回到了青年时代一样。
    “这头妖蛇实力不俗,寻常的战诗战词可破不开妖蛇的防御,按理说,你们不是妖蛇的对手才对,你们是如何杀死的这头妖蛇?”。
    杨广孝看向苏毅三人问道。
    周彬说道,“是苏毅作了一首诗,击杀了这头妖蛇”。
    听到苏毅作诗杀妖。
    杨广孝顿时来了兴致。
    对于苏毅的诗才。
    杨广孝还是颇为欣赏的。
    比如之前那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让杨广孝极其喜欢。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气势何等惊人?
    绝对能够振奋军心。
    杨广孝甚至想着找个机会,将苏毅这首诗举荐给曲阜文院。
    如果曲阜文院,采纳了这首诗,文院的半圣们,以文院圣人之力为这首诗加持圣力。
    那么。
    这首诗就可以用于战场之中。
    到时候,苏毅必然名声大噪。
    对苏毅养名养望,有极大好处。
    当然。
    除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诗之外,最近杨广孝还听到了另外几首诗。
    也都是苏毅所做。
    比如,《早春》,《寒门崛起》,《诵汴州》这些诗。
    都是好诗。
    杨广孝甚至觉得,《早春》这首诗,也有资格登上圣刊。
    《诵汴州》虽然好。
    但是批判性太强了。
    这首诗无法举荐给曲阜文庙。
    在省文院那里估计就无法通过。
    “速速吟来!”。
    杨广孝摸了摸胡子说道。
    对于一名读书人而言。
    没有比听到一首好诗词,好文章,再让他们兴奋的事情了。
    周彬看了苏毅一眼,苏毅示意周彬来吟诵便可以了。
    周彬有些激动。
    在知府大老爷面前吟诵诗文。
    这还是第一次。
    余杭府那么多书生。
    有此殊荣的,又有几人?
    稳定了一下情绪之后,周彬开始吟诵起来:
    吾辈生当作人杰,纵死亦要为鬼雄。
    此去黄泉召旧部,旌旗百万斩阎罗。
    “好诗!真是好诗!此诗,气势磅礴!绝对可以登上圣刊!成为战诗!”。
    周彬吟诵完之后,杨广孝连连称赞。
    他自己不由在院子之中独步。
    同样吟诵起来:
    吾辈生当作人杰,纵死亦要为鬼雄。
    此去黄泉召旧部,旌旗百万斩阎罗。
    当杨广孝的声音落下之后,所有人都感觉到,院子之中涌出一股可怕的肃杀之意,仿若有千军万马要从虚无之中冲出来一般。
    苏毅震惊,果然不愧是拥有进士文位的读书人。
    杨广孝甚至未曾动用文气,只是单纯吟诵出来这首诗,便已经产生了这样可怕的压迫气息。
    若是他动用文气,这首诗的威力,不知道会被发挥到何等惊人的程度。
    “苏毅,吾欲要将你之前所做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及刚刚这首诗举荐给曲阜文庙,你可愿意?”。杨广孝看向苏毅。
    这是好事啊,因为举荐上去,若是这两首诗登上圣刊,并且得了圣人之力的加持,这两首诗的威力将会大增。
    而且,作为这两首的作者,苏毅使用这两首诗杀敌的时候,威力才是最为强大的。
    其余人使用,威力则是会比苏毅使用差上一两个等级。
    这是当年孔圣人制定的一种规则。
    所以哪怕这两首诗被别人使用,苏毅也不用担心别人用他的诗,释放出来的威力比他还要强大。
    到时候苏毅反而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他的战诗,因为学习他战诗的人越多,他受到的文气反馈就越多,他文位提升的就越快,他的名望就越高。
    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
    这两首诗真若是登上圣刊。
    那么对他将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好处。
    养名养望是其一。
    关键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战诗,乃是精神力量方面的战诗,军队大规模战役,气势是很重要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军队的气势越强大,那么战斗力就越加强大,历史上那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多是胜在气势的运用上。
    如何提升气势?
    这个时候,精神类战诗战词就会起到巨大作用。
    所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战诗可以运用于大规模战役之中。
    到时候。
    因为这首诗。
    苏毅觉得。
    自己在军队之中,都会建立很大的名望。
    在军队之中建立名望,在任何时代。
    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

章节目录

儒神在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秋风揽明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风揽明月并收藏儒神在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