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持成圣之后不再外出讲善论道,而是呆在山洞里著书立说。
    他要为唐国的启蒙学校编写教材,也要在各大学校宣扬他的至善论。
    不久之后,至善论风行大唐,他的力量也开始大增。
    王持的力量是继承了夫子的人间之力,但是也注入了他自己的心血。他称之为人间至善之力,力量形成和汇聚的过程会造成大量的元气波动。元气的波动开始漫过唐国向全天下辐射,所有的修行者都能感受到。
    随着这种元气波动,他的至善论也开始向全天下渗透,
    他的圣人之名是继朱寿长的圣人之名后。
    世人慢慢将他称为第二位圣人,威名传遍天下。
    西面那个缩地成寸的人,受到王持的影响,终于离开大陆,向着极西的大陆走去。
    他曾是月轮国悬空寺的讲经首座,也是后来隐身寺的隐世强者。
    如今的他什么也不是,他早就离开了隐身寺,自从填海造陆运动开始。
    他就在新建的土地上转悠,寻找新的土之力。
    如今新人以及崛起,像他这样的老人已经不愿再去和他们争抢。
    为了避免将来的纷争和接触,他来到极西的无名大陆。
    他垄土成寺,题写土元寺为名,其实就是一间土屋。
    他开始常年在这里悟道,继续隐世不出。
    每日里都是联通大地,寻找更多的土之力,他的力量也渐渐的增强。
    他的大地之力将整块无名大陆连接在一起,向更深的土层演进。
    这样的力量已经超过他以前的境界,又有了新的意境。
    虽然他的力量还没有办法穿过无尽海。
    但是那股元气波动也被世上的五境之上的修行大家所感知。
    这股元气波动明显不是普通的第七境,世上又有一位大贤出世。
    但是也有许多人知道,他就是以前的讲经首座。
    相对于极东的大山里,那个将自己埋在土里的人。
    讲经首座看起来还算一个正常的人,知道建房舍,住在房舍内。
    那个将自己埋葬的人,却不知道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一个人躺在大山里,土层还有很多原始属性的力量。
    对于昊天世界的修行者来说,相信吸收炼化这些力量,无疑是一剂毒药。
    但是他毕竟是老观主,是一个活过很多年的人,连讲经首座都不怕,他也肯定有自己的方法,或许他能能炼化这些混沌元气,或许这些混沌元气不能对他造成伤害。
    也许他正在想办法,将自己身上的尘埃云化去!
    他或许也在利用这一点,混沌元气不容易被炼化,也不容易被世人看透,这样就让他躲在了不在可监视的范围,他或许早已金蝉脱壳。
    他一点动静也没有,连他的人是不是在这里也没人清楚。
    但是世人绝不敢小看他,也绝不敢小看这片极东的山脉。
    和王持,讲经首座一样,这里应该也有一个无形的力场。
    北方的冥王教,教众并不严谨,干什么的人都有。
    有的做着小生意,还兼任着祭司。
    有的做着一族之长,也兼着祭司。
    有的是亡命徒,有的是小偷,这都是宁缺以前的力压所致。
    可如今他们却是冥王的真信徒。
    也是余帘的真信徒。
    他们无论平时去做什么,总是要抽出时间去总坛拜见余帘。
    哪怕是远远地看着她玩耍,或是远远地参拜一下她也好。
    因为靠近她就能获得一只透明的飞蝉的亲近。
    有的人甚至能够带着飞蝉回家,或者隐在他们的皮肤之下。
    一旦遇到危险,飞蝉就会帮助他们御敌。
    没有敌人能够抵得住飞蝉的攻击。
    但是也需要他们经常的回到总坛去参拜,这样飞蝉才会一直留在身上。
    否则的话,飞蝉在身上停留一段时间就会消失或者飞走。
    九先生和十先生对此也都无可奈何。
    他们想带余帘回到书院,余帘也不肯离开这里。
    他们要解散冥王教,余帘的飞蝉也会阻止他们。
    这种情况只能维持现在这个样子。
    但是余帘的力量却在日益增强,甚至可以簇拥大量飞蝉去上天入地。
    九先生和十先生为了防止余帘玩得太过惊世骇俗,只能在总坛建立宽阔的围墙。
    既不让这里的奇迹外传,也不让人来随意拜访。
    两位先生自己也不敢轻易离开这里。
    好在余帘对书院的人还是很亲近,她的飞蝉也不会伤害到书院的先生。
    反而是两位书院先生的琴箫之声渐入佳境,动人之极。
    不仅教徒们喜欢听,余帘也喜欢听,飞蝉也喜欢。
    琴箫之声慢慢的可以和蝉交流,能够引导飞蝉的活动轨迹。
    随着琴箫之声和飞蝉之间互动得越来越紧密,两位先生还能利用琴箫之声布置出飞蝉大阵,大阵不仅将余帘的力量禁锢在院落中,不让余帘的元气波动太过剧烈,还能促进两位先生对音乐之道修炼,随着时间推移两位先生的修为也日益加深。
    但是整个北方总有一些零散的飞蝉活动,许多人开始对冥王教更加敬畏。
    世间也在传言,北方之地蝉现,是有一位绝世强者在北方修炼。
    南面的光明岛上,张天自从得到七色光便开始长期闭关。
    南海观的教徒也都专心修炼,除了少数人往返知守观,大部分人都是往返隆山派。
    教徒们各有各的选择,新经典的昊天道信仰却慢慢没人当回事。
    大家都在想着自己的修行之路,信仰自然没人管。
    除了一些老得不愿意动弹的人还在坚持。
    世间已经很少有人在传播新经典的昊天道信仰。
    随着张天的修为日益加深,他的光明也日益增强,不仅照亮了静室,还照亮了庭院,不仅照亮了庭院,还能照亮整个光明岛。
    张天终于领悟了七色光的力量,突破了第七境界。
    可突破了第七境界的他也没有停止修炼,因为北方的几大元气波动都超过了他。
    于是他继续修炼闭关,不断要稳固境界,也要完全吸收七色光的力量。
    天上地下不断出现不一样的光线,他们围绕着光明岛飞舞。
    不仅限于光明岛,开始向岛外飞舞,向南海群岛飞舞,充斥南方的整片天空。
    世人也发现了这里的奇迹,修行者将这里称作光之领域。
    张天也被世人尊称为新的大贤者,新的绝世强者。
    联系天下间的变化,人们发现昊天世界各个方向都有这样的绝世修行者。
    北方是冥王教的余帘,南方是光明岛的张天。
    中间是书院的新圣人王持,西面是原来得讲经首座。
    于是天下称这四个地方为天下四域。
    又有传闻老观主在东极大山,隆山派圣人在天外神山。
    于是天下就有六大域,都是修行界最神秘的地方。

章节目录

将夜之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南瓜秋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瓜秋士并收藏将夜之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