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仔仔细细,检查了山海关,这座关城不光修建得坚固牢靠,光是瓮城就有多达三层,毫不夸张讲,这就是铜墙铁壁,金汤固若。
    除了牢固的防御体系之外,山海关还囤积了相当数量的粮草军需,可以用来发起进攻。
    这也恰恰是长城的根本用途所在。
    一条长城,足以防范小股敌兵袭扰,保护内地安全。
    而一旦决定发起攻击,长城沿途的关隘又能提供兵营粮仓,包括宽阔的长城,也能起到直道的作用,传递消息,调拨物资,顺畅无比。
    立在山头之上,眺望长城,俯视大海,凝望北方……山河壮丽,虎踞龙盘。
    赵桓心情大好,“王中孚,这座山海关你修的有功啊!”
    王中孚点头,“谢官家夸张。”
    只说了这句话之后,他就不言语了。虞允文看得都着急了,“小王将军,官家的意思没明白?圣人可是要赏你的。”
    “赏?”
    王中孚很迟钝……赏什么呢?官职,金钱,貌似都没什么兴趣,能让官家赏自己离开吗?他也不敢说,因此就愣住了。
    虞允文直翻白眼,这小子可真是个铁憨憨。
    倒是赵桓,他很了解王中孚。
    “你来投军,是因为宗老相公,驱逐胡虏,恢复燕云。如今老相公的心愿达成,你又不爱慕功名,不喜琐事……留在军中,着实浪费人才了。”
    官家的话倒是说到了心坎上,王中孚当然是这么想的,可问题是他也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想干什么?
    貌似还不如留在军中……
    “行了,朕给你谋个出路,我出二十万贯,给你弄一个船队,可以让你纵横海上,探幽访奇,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就写信给朕……这么说吧,算朕花钱,买一双眼睛,如何?”
    王中孚先是眼前一亮,可又无奈摇头,“官家,臣,臣语言笨拙,也不会写文章,只怕会让官家花钱买个睁眼瞎。”
    “哈哈哈!”虞允文实在是忍不住了,“王统领,官家是让你带一个船队出去,可不是让你一苇渡江啊!”
    王中孚这才想明白,连忙点头,喜滋滋接下了任务。
    倒是赵桓想起一件事,“对了,传说达摩老祖一苇渡江,从天竺来到中原传法……对了,达摩祖师是什么时候的人?”
    这时候德高望重的吕好问沉声道:“回官家的话,是南北朝时候,达摩浮海而来,自南向北,到达北魏洛阳安居讲法。”
    赵桓颔首,“这么算起来,也有六百多年了……对了吕相公,我大宋立国以来,可还有天竺僧人?”
    吕好问愣了一下,道:“或许有吧,只是中土佛法愈发完备,却是没有那么多外来僧人的用武之地了。”
    赵桓点头,复又道:“那眼下的天竺,又是如何?和当初是否一样,佛门可还兴旺?”
    连续发问,几位重臣互相看了看,都满脸为难,说来惭愧,他们还真不知道天竺怎么样了?
    吕好问只能用疑惑的语气道:“或云天竺佛法已经衰败,臣等却是不敢断言。”
    赵桓一笑,“朕提到佛法,却不是说朕要重视和尚……朕只想说,在南北朝时候,众多僧人前赴后继,离开家乡,前往中原传法。唐朝一统天下,大臣使臣前往各地,便是僧人也不远万里,前往天竺,求法学佛。”
    “时至今日,海外僧人不来,我等也不出海,尤其重要,便是连好奇心也都没了,全然不知海外情况如何。你们说,万一有哪一天,从天竺出现一个强国,自南向北,席卷大宋,再来一场靖康耻,又该如何?”
    张浚忙道:“回官家,自古以来,威胁皆来自北方,却从未有来自南方的时候,臣斗胆以为,官家过虑了!”
    赵桓把眼睛一瞪,冷哼道:“是朕过虑了?还是你们太懒散了?朕把话都说到了这份上,你们还不懂吗?”
    张浚老脸通红,连忙道:“回官家的话,回头臣就安排人,去探查各国情形,不只是天竺,还有其他诸国,悉数在内。”
    赵桓用鼻子哼了一声,“这就是了,每年都要安排专款,还有设立奖金,鼓励百姓,也悬赏外人,让他们把各种情形,上奏朝廷。只要核实了,就给赏赐,这点钱朕还是能出的。对了,也别只是枢密院,还有礼部,翰林院……尤其是只知道读圣贤书的废物,让他们出去瞧瞧,替朕好好看看,圣贤道理,是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赵官家的这番表态让王中孚大喜,他的确有些迟钝,属于反射神经有点长……但他却不笨,甚至可以说很聪明……废话,不聪明哪来的中神通啊!
    去天竺瞧瞧,貌似也不错。
    那些僧人能跑到中原传法,中原为什么不出海传教呢?
    没准还能在天竺成立道门,宣扬道儒……没准还能在天竺弄出来个三教合一……王中孚想到这里,甚至忍不住笑出声了。
    大家伙看了他一眼,却还是把目光放在了赵桓身上。
    “朕在这里,要说的无非是两件事情,其一,要经营好长城,看住国门……第二,放眼四海,弄清楚天下大局。唯有如此,才能从根子上断绝再来一次靖康耻的危险。身为朝臣,万万不可失职!”
    众人齐齐点头,还是那句话,摊上了积极进取的天子,大家伙谁也别想糊弄日子,该忙活起来了。
    从山上下来,赵桓再度返回了关城,这一次赵桓传旨,请来了足足八百多名将士。
    就在城中的空地,摆开了酒宴。
    毫无疑问,他们都是需要去掉军籍,解甲归田的老兵。
    针对安顿将士的问题,赵桓已经处理很多次了。最早的时候,自然是大力抚恤,发放硬通货,给银子。
    再后来,推行授田,给将士们土地。
    再后来,赵桓推行功臣返乡,让老兵在乡下发挥重要作用。
    一直到了现在,很多过去的办法已经不合用了,赵官家还能怎么办呢?
    “朕在这里请客,朕知道,有不少人的心里,一定琢磨着,朕这是要卸磨杀驴,要把大家伙逐出军中,朕想问你们,是不是有人这么想的?”
    众人闷着头,哪敢说话啊!
    赵桓看了一眼,随手指了指最近的一个老兵,正是那个“七爷”。
    “说,朕不想听假话。”
    七爷顿了顿,却是把心一横,“回官家的话,拿惯了刀剑,确实是心里头有怨气。可见到了官家,就什么怨气都没有了。官家能来看大家伙,就是心里有弟兄们……就凭着这一点,别说让咱回家了,就算把这条命给官家,都愿意啊!”
    老兵的话,披肝沥胆,直指人心,许多人都深有感触。
    但是却也有人想法不同,借着热闹的场面,他们把心思说了出来。
    “官家,让咱们杀敌,就算战死了,也心甘情愿。可让咱们回乡,咱啥也不会,跟个废物一样,还活着什么劲儿?”
    “是啊,我们不怕死……我们也不老,还能给官家卖命……官家不能不要大家伙!”
    ……
    这种声音出来,立刻也引起了一批将士的共鸣,大家伙议论纷纷,甚至有人急得哭了起来,委屈得像是被抛弃的孩子。
    赵桓连连点头,“大家伙的心思朕都知道……可朕这里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如果不让一些人离开军中,要么就是兵马越来越多,再度弄出八十万禁军来……要不就是军中都是老人,早晚有一天,大家伙会拿不动刀枪,打不了仗的。”
    “所以无论如何,这一步都必须要走,裁汰将士,新陈代谢,是唯一的办法。”
    “只是朕也清楚,大家伙都是对国家有功的,直接回乡,也确实生活艰难。所以呢,朕有个打算,便是在长城沿线,你们可以挑选地方,准许建立田庄,每个老兵最多可以申请三千亩。而且朝廷会酌情减轻税赋,最多可以免税。”
    这个方略之前也提出来过,主要是针对收复的土地。
    而如今赵桓公然宣布,毫无疑问,这是要落地了。
    最高三千亩,还能免税!
    我的老天爷啊,这个力度不可谓不大。
    许多老兵的怒气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之所以会不满,实在是因为军饷够丰厚,纵然有生命危险,也值得一搏。可回乡之后能干什么?
    均田之后,也不过是几亩薄田,饿不死而已,他们毕竟是出生入死的老兵,不是普通人……有些更是杀过人,立过功,不说人均兰博,也差不多了。直接把上过战场的老兵,扔到社会上,而不加任何措施,那是匪帮才干得出来的犯罪行为。
    可是当三千亩田拿出来之后,情况立刻就不同了。
    让我混吃等死不行,可让我当个小地主,却是没问题的。
    众人的心思立刻活络起来。
    却还是那个七爷,他突然仗着胆子道:“官家,俺,俺不要田。”
    “不要田?”
    赵桓诧异道:“怎么,你怕辛苦?”
    七爷忙摇头,“官家,死都不怕的人,还在乎辛苦?俺,俺是想弄快草场,专门养牲畜,那个挣钱多!”
    赵桓点头,却又道:“可这样一来,你就要在长城以北了,失去了庇护,万一金人来了怎么办?”
    七爷把眉头一挑,傲然道:“当初在临河堡的时候,俺可是差点就杀了兀术!怕他们干什么?再说了,金人太多,俺还能赶着牲畜往南跑……这可比种庄稼方便多了。”

章节目录

宋成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青史尽成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史尽成灰并收藏宋成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