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铭淇想到什么了?
    当然是煤炭取暖的神器——蜂窝煤!
    许多年轻人没见过蜂窝煤,但它却是直到九零后都有的记忆。
    北方的许多城市的小平房,直到二十一世纪许多人都在用蜂窝煤,甚至就包括首都的民众!
    就更别说它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在老百姓的生活里占据的重要程度了。
    基本上有一个说一个,所有大小城市,家家户户都在用蜂窝煤来烧水煮饭做菜。
    这个情况要到了九十年代,天然气的普及后,蜂窝煤才渐渐的消失在了城市之中。
    但许多不通气的地方,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还是会用蜂窝煤。
    一个产品几百年了都不会被淘汰,由此也可见蜂窝煤是多么的方便和耐用。
    本来蜂窝煤的优点就很多。
    除了蜂窝的形状有利于燃烧、并且释放更多的热量外,它也更加容易保存和堆放。
    甚至是还节省煤炭原料——毕竟里面有两成多一点都是粘土和生石灰。
    加入粘土的原因是为了让蜂窝煤的形状强度更加稳定,燃烧起来不会垮塌。
    更加讲究一点的会加入生石灰,原因是为了析出煤炭里面的硫,让蜂窝煤燃烧起来减少刺鼻的二氧化硫。
    同时,加入生石灰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和二氧化碳起化学作用,最后燃烧完毕的残留物,便形成了稳定的caso4,也就是硫酸钙。
    硫酸钙很多人不知道,但如果加水进去,它就是生石膏,生石膏加热到一百五十度到一百七十度之间,就会成为熟石灰。
    生石膏和熟石膏的作用都很多,也是制作水泥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这个用途在现代是用不上,毕竟水泥厂家肯定不会收这些。
    但恰好苗炎不是要准备重新修建御道吗?
    柳铭淇正好可以把石膏拿出来给巫夜霜添加,看看这样的三合土会有什么更好的效果。
    老百姓们还真是幸福啊。
    花钱买了蜂窝煤,还能把烧剩下来的残渣再卖出来给柳铭淇,这样四舍五入基本上蜂窝煤就花不了什么钱!
    这也就是柳铭淇了,要换成另外的奸商,打着帮他们清理垃圾的名义,这么多的石膏就能白嫖,顶多花一点人工搬运。
    倒不是说柳铭淇多么高尚。
    和最底层的老百姓争利,赚他们的钱,也只有那些不要脸的人才做得出来。
    ……
    裕王府里面各种工匠都有。
    柳铭淇回去之后,首先便调集了一个铁匠,让他打造那种单体式的压蜂窝煤机器。
    直接把煤炭、黄土、石灰和水混合的粘稠胚体塞进器具里面,再摇动机器把手一压,一个蜂窝煤便成型了。
    时间总共都不用花费一分钟。
    然后拿着蜂窝煤放到通风的地方,等它自然风干,吹干了水分后就可以使用。
    而制造蜂窝煤的胚块更简单,煤炭锤成粉末过后,几种材料用适当的比例混合,然后用水调和成粘稠状就行。
    比例柳铭淇大概试了十来种方法,觉得煤炭、黄土和石灰的比例大概是七二一,这样加水做出来的蜂窝煤形状最为牢固,燃烧得也更加充分,不会垮塌。
    按照一个蜂窝煤两斤重计算,煤炭价格才一点六八文,加上石灰和不值钱的黄土,成本价不到两文。
    而蜂窝煤取暖不但能燃烧更加充分、火力更加大,一个五口之家一天烧水做饭取暖,总共用五个便绝对够用了。——快烧完的蜂窝煤拿到房间里,也是可以散发热力一段时间的。
    柳铭淇心真的不黑,他准备一个蜂窝煤卖两文钱。
    这可不是不挣钱。
    因为之前算的两文钱一个的成本,是按照市场价格来算的。
    我裕王府进货五千万斤、一亿斤的煤炭,价格能和零售价一钱二分银子比吗?
    肯定不可能的!
    这样大批量的进价,价格连一钱银子都花不了。
    包括石灰也是如此,那几乎等于不要钱了。
    还有本身就不要钱的黄泥,帝京府的山上、地上到处都有。
    综合起来,即使是加上了人工,成本一定会下降。
    哪怕最后柳铭淇只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一个冬天,卖一千万个是多少钱?卖一亿个是多少钱?卖十亿个是多少钱?
    只要总基数高,那么一定赚钱就会多。
    你没看到农夫山泉的老板就成了我国首富吗?卖水都能这么挣钱的呢!
    关键柳铭淇定下这么低廉的价格,就决定了他是在打价格战。
    这样的规模、这样的配比,才能做出最好最便宜的蜂窝煤。
    别人没有像是裕王府这样砸下几十万几百万两银子去进原材料,做出来的单个成本一定不可能低于两文钱。
    做出来比卖的还要贵,那做蜂窝煤来卖又有什么意思呢?
    除非是他们搞假的伪劣产品,比如少加煤炭多加黄泥。
    但遇到这种情况,苗炎只会谢天谢地,然后就率人过来抓捕他们,慢慢的敲罚款。
    ……
    任何一个时代的老板,都喜欢有执行力的下属。
    像是柳铭淇这样,第一天说了自己可以做一种更加经济更加方便的燃料,第三天就把东西搬到了皇宫里的人,任何一个皇帝都会高兴。
    为了给景和帝展示用途,柳铭淇还做了一个蜂窝煤炉,
    蜂窝煤炉就是小时候大家家里都有的那种——一个圆柱形的六十厘米高的双层炉子。
    光是有蜂窝煤,没有蜂窝煤炉子,这样的人生是绝对不完整的。
    皇帝叫了苗炎和在乾清宫商讨国事的好几个大臣一起来观看。
    柳铭淇熟练的点火生炉子,迅速的把蜂窝煤烧了起来。
    那么高的蜂窝煤炉,只塞一块蜂窝煤是不现实的,等到第一块烧红之后,柳铭淇迅即的又把第二块压在了上面。
    为了试验效果,他提前叫御膳房的厨子带了一口锅和材料,架在了上面,开始了猛火熬汤。
    足足一个时辰的熬汤之后便是炒菜。
    等到连续炒了五六个菜,柳铭淇又把炉子下面的通风口给关闭,这样火苗就渐渐的弱了下来,变成了保温。
    一群人围在周围吃着东西,直到午饭结束之后半个时辰,都没有看到蜂窝煤燃烧殆尽。
    之后大家伙儿就转到御书房谈论国事,蜂窝煤炉便放在了正中间,让大家感受其中散发的热量。
    又过了两个时辰,热量大幅度的消退了,柳铭淇才打开下面的通风口,掏出了一些蜂窝煤煤渣,继续的又塞了一块新的蜂窝煤进去,把烧得差不多的蜂窝煤压在了下面。
    蜂窝煤炉继续又散发出了热量。
    当然了,全程窗户都是打开了一扇。
    外面宦官们一直紧张的看着里面,只要有人有点昏倒的迹象,他们便会开门冲进来救人。
    直到此时,皇帝和一群大臣才连连点头,对少年是称赞不已。
    身为朝廷第一人,丞相曹仪首先给予了肯定:“我朝最能治理国家朝政的人不一定有第一,但是论到发明这些实用的小东西,相信裕王世子天下第一,这个事实是没有人能反对的。”
    “两块蜂窝煤又是炒几个菜,又是保温,都能用上四个时辰左右,一天下来五个蜂窝煤应该是够用了。”苗炎更为实际一些,“只是不知道殿下的这个蜂窝煤,造价如何?”
    可恶的苗黑子,想骗我说造价?
    柳铭淇笑着说道:“苗大人,一块标准蜂窝煤大概是两斤左右,我们测试了一下,效果比同样的两斤煤炭要强三成左右,时间也会多燃烧一倍。主要是燃烧得更加充分,热量释放得更多。”
    苗炎埋头算了算柳铭淇说的,慢慢点了点头:“不错,刚才的效果我也看到了,相信裕王世子不至于作假。但是价格到底是多少呢?”
    少年举起了两根手指:“售价两文。”
    “多少?”景和帝失声问道。
    “只要两文就可以买一块蜂窝煤。”柳铭淇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一群人面面相窥。
    苗炎的呼吸马上就紧促了,胸腹不断的起伏,显然是很激动。
    两文钱连买两斤煤炭都买不到,裕王世子卖这个价格,难道是做好事儿的?
    不不不!
    裕王世子虽然为人善良,但做生意是不愿意亏本的。
    那么他卖这个价格,肯定还是有挣的。
    但为什么卖价低于成本价,还能赚钱呢?
    苗炎一时间想不通了。
    还是工部尚书巫愚最有相关领域的常识,他问道:“殿下你这蜂窝煤里面,不单单是煤炭吧?我曾经也见过炭粉,它们根本没办法揉捏做出这样稳定的形状。”
    “还加入了别的东西。”柳铭淇爽快的点头,“不过制作秘方暂时保密。而且想要让我卖出每个蜂窝煤两文钱的价格,朝廷还得从煤炭的价格上面给我降价,不能卖一百斤煤炭一钱二分银子的价格。”
    这才对嘛!
    皇帝和一群大臣这才解开了疑惑。
    我就说没有这么便宜嘛!
    还是要原材料降价才可以做到这个价格!
    “你想要什么价?”景和帝问他道。
    旁边的内务大臣张翔呼吸一下子就紧促了。
    煤炭跟铁矿一样,都是属于皇帝的私人产业,都不用缴纳税赋的,每年收入都是直接入皇帝的内库。
    这也是皇帝小金库的来源。
    不然隔三岔五的就拿钱拿物出去救灾,皇帝的钱从哪里来?
    张翔便是内务府的大管家。
    如果裕王世子狮子大开口,报一个很低的价格,皇上又同意了,他才会哭。
    事实上,许多在场的大臣都是这么想的。
    然而,柳铭淇却说道:“小臣只要市场价的八成就够了。”
    “八成!?”景和帝皱了皱眉头,“铭淇,你前几天的话提醒了我,不能靠你亏本或者白忙活来救人,这个可是不能长久的。”
    听到这话,张翔本来松下来的心,瞬间又提了上来。
    我的皇上哟,您还在这儿大方什么啊,咱们能节省点不就节省点吗?
    幸好柳铭淇没有变卦,“八成够了,做蜂窝煤这个生意,最重要不是赚钱,而是救人。如果救人都要赚那么多钱,小臣身为大康皇室成员,必然应该深深的羞愧。”
    “好!”
    景和帝一拍御书桌,欢喜的笑了起来:“铭淇啊,我就知道你是好孩子!好!就按照你说的做!”
    柳铭淇道,“那好,小臣马上就命令工坊开工,尽可能快的普及蜂窝煤的用法知识和标准。”
    苗炎问道:“殿下,普及用法知识我懂,但普及标准是什么意思?”
    “蜂窝煤是我发明的,我裕王府出产的蜂窝煤,都能达到今天给皇上和诸公展示的效果,一旦买到的蜂窝煤不是这样的,那么他很有可能买到了伪劣假冒产品。”柳铭淇道:“那个时候,苗大人您就可以依照法令,去抄掉他们的制造工坊,重重的处罚他们了。”
    苗炎眼睛一亮,望向柳铭淇的眼神越发的炙热。
    好哇。
    裕王世子果然是我的知心人,知道我现在缺钱,又给我找来可以罚钱发家的道儿了!
    苗炎这个人不贪财不好色,为人更是刚正铁腕。
    但为了能赚到更多的钱去救数十万的老百姓,他求之不得找人开刀,越有钱越好,越有势越好。
    和苗炎的反应不同,旁边的几个丞相大臣微微皱了皱眉头。
    丞相曹仪直接问:“殿下,您这么做不是太霸道了吗?您做了之后,就不允许别人也做这个东西赚钱?”
    “我不公布配方和秘诀,没有人能做得这么好,他们也不可能在同等的质量下,卖出两文钱的价格。”柳铭淇道:“如果老百姓花一文钱,买到的只是掺杂了一点点炭渣的蜂窝煤,买回去根本没有任何保暖的效果,导致了他们一家人冻死的惨剧,那么这个责任该谁来负?
    丞相您是怪老百姓贪图便宜,还是怪那些用伪劣产品赚黑心钱的人?
    我这个价格已经不赚什么钱了,纯粹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这个冬天好过一点而已。”
    旁边的巫愚点点头,“同等价位,的确不可能再比裕王世子殿下的质量好了,这一点下官可以确定。”
    景和帝心中自然有杆秤,“铭淇说得对,便宜不是最重要的,便宜又有好的效果,才是最好的蜂窝煤。……苗爱卿,就按照铭淇的标准来。如果卖得比裕王府蜂窝煤便宜,但效果却差了许多的,一律按照伪劣仿造品来算,可以予以抓捕和判罚。”
    “遵旨!”
    苗炎弓腰领旨。
    见到皇帝都下旨了,向来不喜欢和皇上对着干的曹仪便不再开口。
    既然他已经打了退堂鼓,柳铭淇就不用给他解释,什么叫特殊的环境下,国家强势垄断带来的巨大稳定作用了。
    裕王府的蜂窝煤其实就承担着这样的作用,直接用最便宜的价格,弄出效果最好的取暖用品,从而拯救无数人的生命,保证整个大康朝的稳定。
    大康朝稳定了,裕王府才会好,柳铭淇才会好。
    这是柳铭淇赖以发展壮大的根儿,他绝对不会主次不分。
    ……
    几人说话之间,副相钟昶已经围着蜂窝煤炉转了两圈。
    此时他问道,“殿下,你这蜂窝煤炉是有讲究的,必须要配合它,才能把蜂窝煤的效果发挥到最好,对吧?”
    “对!”
    柳铭淇笑了笑,走到蜂窝煤炉旁边,在众目睽睽之下,直接把手放在了外面的铁皮上。
    “小心烫!”
    景和帝的这个叫喊才喊出口,却看到柳铭淇面不改色的又换了一个地方摸。
    奇怪了!
    钟昶干脆也试着摸了一下,发现只是有些热,却远远没有到滚烫的地步。
    柳铭淇解释道:“这个蜂窝煤炉,我一共分成了三层,里面一层是粘土,可以保证蜂窝煤燃烧。
    中间一层是添加了大量的隔热材料,既能保证热量不会散发出来,增加燃烧的热度,又可以保证整个蜂窝煤炉外层不会烫伤人。
    至于最外面的铁皮包裹,则是为了让它比较坚固耐用,抗击住外面的各种撞击,免得摔坏。”
    钟昶点点头,又问道:“那这底下的小口呢?有什么用处?”
    “实际上蜂窝煤中间是空的,底下的小口就和这个中间想通。”柳铭淇道,“当打开小口的时候,因为蜂窝煤有孔,所以里面和外面的空气就能流通,这样便会加速充分燃烧,让火烧得更大。
    如果闭上小口,空气不能流通,燃烧就会不充分,从而就缓慢燃烧,实现慢慢释放热量的过程,也就是可以拿来保温了。
    炭渣堆积得多了会堵塞空气流通,燃烧不充分,这个时候打开小口,用小铁钩把炭渣给勾出来,让炉子里面重新有了空隙,便可以让空气继续的流通,又会燃烧得旺了。
    这些都是我会教给民众们的使用方法,牵涉到了一些物理知识,也就是我现在教方磊的,以后我也会教给巫夜霜霜姐。
    大家越能学习得多,就能集思广益,做出更多的新奇玩意儿来,如此也能改善民生,让我们自己和老百姓生活过得更好。”
    景和帝也在旁边听着,不知不觉也在点头,“嗯,你先试验一下看看,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让更多人来学习。”
    几个大臣又是互相望了一眼。
    方开岳的儿子、巫愚的女儿,都已经成为了裕王世子的徒弟啊。
    如果我们的子弟也能拜裕王世子为师,是不是也能发明像是肥皂、白糖、花香精油这样的好东西呢?
    一想到这种可能,他们的心顿时火热起来。
    连钟昶和苗炎都不能免俗,觉得自己的子弟能学会这个,不敢说富贵逼人,造福天下,但至少可以让自己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啊。
    思虑过处,苗炎跟着问道:“殿下,蜂窝煤大家都能买得起,但这蜂窝煤炉不可能那么便宜吧?得多少钱?”
    柳铭淇轻飘飘的道:“不要钱,送。”
    “嗯?这是何故?”
    “当然不是白送,而是买一百个蜂窝煤便会送一个。”柳铭淇悲天悯人的道:“老百姓都这么不容易了,我怎么能还在这方面赚他们的钱呢?他们自己做肯定做得五花八门,效果不一定好,还会有安全上的隐患,不如我亏点钱,一并做好送给他们好了。”
    皇帝和众臣都是齐齐颌首,眼中充满了赞赏之意。
    一百个蜂窝煤价格才两百文,还白送这么一个制造一看就不简单的蜂窝煤炉,这不叫善心可贵叫什么?
    要知道,要送的蜂窝煤炉,才不是什么几百个几千个,而是几万个啊!
    单是这个裕王府至少就要亏上万两银子。
    靠着一个两文钱的蜂窝煤,他们要多久才能赚回来?
    钟昶对柳铭淇今天的举动很有好感,闻言笑着跟皇帝拱手鞠躬:“陛下,宗室有这样的子弟,何愁我大康未来不兴旺发达,再创一个汉唐盛世呢?”
    景和帝哈哈一笑,故作谦虚的道:“铭淇这孩子能力是有的,但也太过浮躁,很多事情不知道分寸。诸位爱卿平日里多帮朕点醒和教育他,这样他才成长得更快,才能为我大康贡献更多!”
    这已经是明目张胆的在告诉众臣,这柳铭淇便是朕选中的未来宗正了,你们可要关照一下啊!
    众臣纷纷应允。
    柳铭淇心中不觉得意。
    任何一个现代人都明白,这哪里是什么善心和悲天悯人?
    这相当于英吉利人当年为其它国家修铁路一样,我是免费给你修,但是以后你制造火车也只能按照我的这个尺度标准来造,不然就跑不了!
    什么?你不会造这种尺寸的火车?
    巧了,全世界只有我大不列颠才能制造这种火车呢!
    便宜一点,加个七八倍的价格卖给你啰。
    不然有种你掀翻所有铁路,再去造一条?
    送蜂窝煤炉是同样的道理。
    我的蜂窝煤炉,只能用我的尺寸大小的蜂窝煤。
    以后大家如果去买别的蜂窝煤,尺寸不符合蜂窝煤炉,不是一样就用不了?
    所以以后他们就会被固定成为了我裕王府蜂窝煤的忠实买家。
    就连蜂窝煤炉坏了,也会出于习惯再来买我的蜂窝煤炉!
    而我付出的,不过仅仅是第一次的一些开拓市场成本而已!
    你们说,划算不划算?
    ……
    注:据高寿仙先生《明朝万历年间京城(替换)的物价和工资》一书中,万历37年,每百斤石灰价格约为0.1两银子,1斤才1文钱,按照2斤蜂窝煤10%石灰计算,才0.2文钱,故而加上煤炭价格也很便宜。
    另外,我国用的蜂窝煤约为两斤半,我修改成了2斤,纯粹是方便计算~~~望诸公谅解。
    ……
    6000字大章!
    叩谢黑面龙王_888打赏的盟主!这么一下我的欠账便突破100章了!
    可是我不怕,现在努力拼,不够的下个月继续还!
    但目前还是要大吼一声,求订阅和月票!!
    月底最后一天,拼了!!
    不怂!!!

章节目录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俊秀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俊秀才并收藏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