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大孔代最大的一个问题:雷之国到底是怎么坚持住的。
    时代早就不同了。
    早在路易十四的年代,决定战争胜负的就不再是将领是否优秀,士兵是否够多,装备补给是否充足。
    并非说这些因素不重要,而是说这些都没有战争资金是否充沛重要。
    荣耀,信念,不管什么时代都会有真正的猛士追求着这些,并且愿意为了它们粉身碎骨。
    可是猛士之所以是猛士,就因为其他的绝对大多数不够猛。
    想要那么不相信荣耀没有信念的家伙上战场,金钱才是最好的刺激。
    土之国是大国,哪怕波旁王朝为了复辟连续十年支付了大量的条约赔款,土之国依然是大国。
    就算雷之国没有参与新大陆的纷争,节约了一大笔的开销,威廉一世每年收的税也没有需要支付赔款的路易十七多。
    水之国的战争援助笑笑就好,左手进右手出的把戏,在稀缺物资上无偿赠送,在大宗商品买卖里把钱转回来。
    雷之国与土之国的战争终究是两个陆权国家之间的战争。
    家底更厚的路易十七都需要召开三级会议了,那么威廉一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大孔代觉得如果能破解这个谜题,赢得战争易如反掌。
    可惜时局维艰,前线数百万军队要吃饭,要补给,要军饷,大孔代只能先处理当下最紧要的国务————三级会议的召开。
    大孔代进城了。
    没有鲜衣怒马欢呼游行,没有土帝路易十六的三请三拒。
    在首相黎塞留五世卑微的求见后,大孔代直接去了丹枫白露宫。
    之前根据各种报告,大孔代认为黎塞留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
    然而真正的见了黎塞留这个人,听了他的话后,大孔代改变了想法。
    黎塞留五世没有他的先祖,那位红衣主持黎塞留的能力,却和废物挂不上钩。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繁杂的国事报告遮蔽了大孔代的双眼,塔列朗的片面之词也误导了大孔代的思路。
    黎塞留在成为首相后,虽然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成绩,却也没有令土之国滑向衰败的深渊。
    左右逢源?
    千夫所指?
    能将一人之下的首相干成毫不起眼的小透明,黎塞留是一个顶级的裱糊匠。
    所有人都对他不满,但是所有人的不满都没有积蓄到要他下台的地步。
    如果不是这场该死的战争,黎塞留有可能甚至超越他那位先祖担任首相的时间,成为土之国有史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
    西线的战争是逐步升级的,如果全力厮杀五年,土之国早就破产了。
    黎塞留向大孔代透露了那些文件报告不会记载的数据,告诉了大孔代真实的土之国政权现在面临的困境。
    如果一个月内拿不出十亿土郎,前线的物资供给将无以为继。
    如果三个月内拿不出五十亿土郎,土之国将输掉这场战争。
    因为按照惯例,对于士兵薪饷的拖欠,是每个月半薪,三个月结清一次。
    保皇党大肆敛财,并非全部中饱私囊,至少在路易十七的默许下,黎塞留应付过去了这一次的欠饷危机。
    然而凡尔赛能榨的油水早就干了,三个月后怎么办,首相大人已经放弃思考了。
    黎塞留向大孔代“投诚”的目的很简单,活命而已。
    他一点也不眷恋首相的位置,但是他也不敢向路易十七提出辞职申请。
    大孔代愿意接这个烂摊子对黎塞留而言简直是天大的利好消息。
    只要大孔代愿意放他一马,哪怕财产缩水百分之九十黎塞留也愿意。
    总比人死了钱没花完强吧。
    可是大孔代拒绝了黎塞留的提议。
    黎塞留虽然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位顶级裱糊匠透露的信息依然补全了大孔代对于某些问题的猜想拼图。
    路易十七这是玩砸了呀!
    借着国家战争的绝对正义性,年轻的土帝试图推进中央集权。
    大孔代甚至怀疑路易十七是否与威廉一世存在书信往来,两位国王又是否签署了什么不能见光的秘密条约。
    不然无法解释战争爆发后头三年的漫不经心。
    但是路易十七明显是被摆了一道。
    真正的幕后黑手水之国还在海对面没有直接介入战争,雷之国与土之国却已经死伤了数百万人。
    那么最重要的问题就来了。
    雷之国图个什么。
    是什么样的利益能够令雷之国如此不顾一切的给水之国当狗?
    答案只有一个,大雷意志地区!
    大孔代得出这个推论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觉得水之国的玛丽是脑子被驴给踢了吗,居然敢做出这样的允诺。
    但是很快大孔代就反应过来,水之国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决策。
    水之国支持雷之国不过是希望雷土两国互相消耗而已,如果雷之国真的攻陷了凡尔赛,那么水之国一定会转头支持路易十七,放下所有的矛盾用最快的速度组织针对反雷同盟。
    正因为所有的证据所有的数据所有人的判断都是雷之国不可能依靠本国的力量正面击溃土之国。
    所以所有人都不会去设想这个可能性,这个雷之国准备灭了土之国称霸大陆的可能性。
    如果不是黎塞留向大孔代透露了土之国面临的财政破产危机,大孔代也不会往这方面想。
    那么问题又来了,雷之国凭什么觉得自己能赢,以至于在这场战争里下如此重的赌注。
    大孔代在送走了黎塞留后,一个人默默的看着地缘政治图。
    田之国?
    不可能,田之国的哈布斯堡家族绝对不会将希望寄托在威廉一世身上。
    如果田之国支持雷之国,土之国造就赢了。
    因为水之国会掉头支持土之国,火之国会立刻进攻田之国。
    火之国?
    没用的,哪怕火之国背弃盟约,与雷之国同盟,雷之国会开放国土让火之国的军队到雷之国的西线来与土之国打仗吗。
    风之国?
    只要火之国没有放弃对风之国的领土占有欲,那么随时能够提供陆地水上两线支援的土之国怎么都比需要翻山越岭的雷之国看起来更适合当盟友。
    那么威胁来自哪里,是什么促使雷之国如此不合常理的与土之国血战到底。
    大孔代若有所思的同时又觉得自己实际上毫无思绪。
    所以大孔代醒悟了,为何要陷入敌人的节奏当中。
    面积更大,人口更多,国家整体实力更强的是土之国。
    只要击溃雷之国的军队,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大孔代想通这一切后,立刻前往了丹枫白露宫,他拒绝了王太后希望他接任首相的要求并且保了黎塞留一手,转而想土帝路易十七索要了象征土之国最高军事指挥权的三色勋带,成为了帝国元帅。
    从路易十七口中得到了三级会议当中波旁家能让渡/出卖的权力底线。
    大孔代立刻放出风声,三级会议提前召开。
    就在三天之后。
    一朝大权在握,大孔代却毫无欢欣可言。
    王太后玛丽与土帝路易十七近乎言听计从的情况下,却异口同声的拒绝了大孔代的一个要求————赦免巴士底狱的某些人。
    在土之国战力不如人的情况下,不靠忍者阶级的优势取胜。
    这一仗该怎么打。
    大孔代陷入了沉思。

章节目录

未曾设想的世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无能的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能的王并收藏未曾设想的世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