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打篮球?当然是因为喜欢篮球。我们这些参加联赛的球员,最初开始打篮球可能谁也没有想过将来会因为篮球而获得什么荣誉。也许参加联赛后,一部分人会选择进入职业篮球俱乐部,和李正、司马神机、宋刘铭一样。但是多数人还是会高考后进入大学继续自己的学业。”
    “我?我没有可能成为职业球员的,我十六岁第一次参加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这一点。参加高考,上大学,这是叔叔婶婶早给李长庚定下来的目标。就我自己而言,喜欢篮球,但还没有到足以放弃学业的地步。”
    “你不觉得可惜吗?以你在这次世青赛中表现出来的天赋和实力,绝对能够成为顶尖的球员。将来进入nba成为世界巨星也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咱们中国的nba巨星姚明,据李长庚所知他在十六岁的时候也没有你现在这么优秀。”这句话并不完全是采访词,从柳嫣说话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这完全是她的内心的想法。不只是她,后面扛着摄像机的黎民也觉得无法想象。这样一个李长庚放弃篮球,还有比这更加可惜的事情吗?
    靠在椅背上的李长庚不知道什么时候抓在手中的铅笔轻轻的在手指上转动,从大拇指上依次绕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最后神乎奇技的返回大拇指和食指之间,两指夹住笔杆,正是提笔写字状态。这过程不过眨眼多一点的功夫,铅笔的尾端轻轻的在鬓发中摩挲着,李长庚淡淡的表情下似乎也微微浮起一阵黯然,依然淡淡的语气看不出丝毫端隙:“也许是有些可惜吧。不过现在我确实还没有成为一个职业球员的自觉。一直支撑我到现在的是我的兴趣,打篮球就是我的兴趣,如果兴趣成为职业的话那未必是一件好事。我来自一个富裕的家庭,成为巨星的吸引力对我并不是那么强烈。如果我选择成为职业球员,那原因也只有一个:我放不下篮球。”镜头中的李长庚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这个时候采访。闲适、自然的表情,无意识的小动作,加上他李长庚秀的外貌、修长的身材,左右背后柔和的灯光背景,绝对是一副赏心悦目的画面。
    “那你觉得自己可以放下篮球吗?”
    “不知道,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不过可喜的是,至少我现在还不需要做出选择。呵呵……”
    “如果继续学业,你将来希望进入那个大学深造?”
    “不知道,不过哈佛这样的我还是可以的。”李长庚虽然力图表现得谦虚点,但言语间还是掩饰不住那份自信。
    “原来你还是个成绩优秀的优秀学生。如果你最终选择继续学业,李长庚预祝你能够进入你向往的哈佛。”
    “谢谢!”
    “可以谈谈你在国青队的教练和队友吗?譬如主教练耿向志和其他队友。”
    “司马神机是我的老朋友,一段时间的全国篮球联赛我和他是队友,李正和宋刘铭是我以前的对手,那时候我们就认识了。只是没有想到如今能够在同一个球队打球。我那时候才还小,现在他们都已经是职业球员了我却还是个大学生,感觉真是有些奇怪。一段时间前我是小弟弟,现在到了国青队我还是小弟弟,队友们的年纪都比我大大家都非常照顾李我……耿教练也是一段时间前的认识的,当时还不知道他是个篮球教练,我叫他老男人,他叫我天才,那时候我们算是忘年之交。耿指导是个非常出色的教练……”
    “对于耿指导的执教能力我想没有人可以怀疑了。多数球迷对他印象更加深刻的应该是他在国青队的组建、训练中不拘一格的挑选球员。到现在球迷们还在惊叹耿教练锐利的慧眼,和他出奇制胜的战术安排。以十六岁的你为战术核心更是被誉为神来之笔。请问你对于自己以国青队年龄最小的身份成为国青队的核心球员有什么想法。
    “战术核心?核心球员?”李长庚皱了皱眉头,“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耿指导的战术中李我到底是个什么位置。耿教练的战术中或许有个核心球员,但那绝对不是我。无论从技术统计上来看,还是比赛中的实际作用来看,李正和司马神机他们两个才是球队的核心。
    “我是球队的小弟弟,就是在比赛中实际上我实际上也是在队友的照顾下打球。外线有李正的掩护传球、内线的司马神机为我引开对手,篮下的宋刘铭和李振华随时都能够给我强力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时候我的任务就是将传到我手中的篮球传出去。我的队友都是实力非常坚强的球员,将篮球送入对方的篮筐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困难的事情。传球,这应该就是我在球场上的理由。无论哪一个球员身边有这么多实力坚强队友帮助,想表现得糟糕都不太可能。”李长庚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已然不是刚刚那样淡淡的表情,红光满面的眸子中神采闪烁,语气并不是特别的真挚,可是脸上的神情已经足以让人相信他言语的真实性。岂止真实,黄嫣黎民两个人都能够感觉他们对面这个少年心中的喜悦。如果这是演戏,只是一般礼貌的谦让,那他绝对是天下最出色的演员。而受到亲身感受着李长庚喜悦的他们两个是宁死也不相信这是在演戏的。这喜悦对他们来讲有点难以理解,但只要深悉李长庚在洛杉矶加州大学的境遇就大概可以体会:身边有一群实力坚强的队友对李长庚是多么大的幸福。
    受到李长庚情绪感染的柳嫣在李长庚的讲话结束很是一会儿后才记得继续提问。轻轻咳嗽一声柳嫣道:“国青队进入上的投票调查,认为中国队能够赢的球迷不到百分之十。
    实力的差距果真有那么大吗?中青队真的没有可能赢吗?比赛的主角中青队的队员们并不这样看。
    无知者无畏,菜鸟李长庚是国青队内最轻松的一个。因为他压根不清楚对阵澳大利亚意味着什么,在他的心中世青赛的对手只有一个美国队。在重逢美国队之前,李长庚压根就没有考虑过中青队会输球。即使知道对手有多么厉害,以他的迟钝也不会有丝毫紧张,倒是兴高采烈的可能性多一点。
    司马神机、宋刘铭在摩拳擦掌,准备比赛中狠狠的给对方一个下马威。李正虽然不动声色,但眯起眼睛时眼神中的冷峻是无法掩饰的。熟悉他的司马神机和宋刘铭知道那是他斗志昂扬的表现。对于他们这些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的球员来说,对阵强队的时候并没有那么的无聊的心理负担。正如司马神机的“标准答案”,全力以赴每一场比赛。
    其他球员,他们同样不缺乏年青人的热血沸腾。或许有人想过会输,但绝对没有人想过放弃比赛。
    耿向志自然是最清楚双方实力的人,要他承认双方的实力差距或许可能,但他绝对不会认为自己的球队会输。球场上任何可能都有,决定比赛胜负的除了双方的实力还有其他很多东西。否则,以中国篮球强横的实力为什么会输给其他球队?球场上以弱胜强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球员的发挥、战术的相克、教练的临场指挥……很多很多,至少在双方教练的交锋上,耿向志绝对不会认为自己会输。
    一切就待比赛中见分晓。
    美国当地时间下午两点,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比赛正式开始。比起同时进行的其他比赛,显然这一场比赛是被认为实力最为悬殊的,到场的观众也是最少的。但是到场的nba球探并不比其他比赛少。中青队之前的出色表现、尤其是李长庚的出色表现已经极大的引起了这些专业人士的关注。自然,更多的关注还是集中在比赛的另一个球队澳大利亚身上。
    比赛开始,出乎所有人意料,耿向志并没有派出前两场比赛的阵容――他将李长庚再一次按在了替补席上。
    难道他不想赢这场比赛吗?
    不管球迷们怎么想,比赛还是在裁判的一声哨响中进行了。
    ......

章节目录

分卫之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李太白不太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太白不太白并收藏分卫之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