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风起飘萍
    “贤婿随我到后院武场,把平日所练刀法演示一遍,为父看是否有暇瑜?”戚纲话虽然说得客气,可是其自负之意还是磅礴而出。
    戚家的武场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戈、镋、棍、槊、棒、矛、钯十八种兵器。如果要加上弓箭、火枪等其他武器,规模足有二三十种,不愧为传统的武将世家。
    戚纲把自己随身所用的佩刀递给张浩明。
    “好刀!”张浩明拿到手里有点沉重感,随意舞了几个刀花,大声赞道。
    戚纲的佩刀是正宗的戚氏军刀,是戚继光专门针对倭寇使用的倭刀所改良制造的武器。明朝军队所用的刀在与倭寇交战时,经常被倭寇的倭刀砍断。戚继光吸收倭刀的长处,对中国军刀进行改良,带有明显的rb风格,刀刃弧度加大,刀刃宽度的缩小,刀尖带有一个小小的弧度,刀刃中间起一条镐线,刀背也有一条栋线,刀尖保留和刀身基本相同的厚度,刀背有采用削栋,减轻刀刃整体重量但是不减少刀刃的强度。
    而戚纲的佩刀明显是此中极品,用精钢层层锻造,细细打磨而成。
    “好!”戚纲却是看见张浩明解开衣服,为他露出满身的腱子肉大声叫好。想不到此子外表文质彬彬,身体竟然如此强壮有力。
    张浩明朝戚纲施礼说道:“下面的刀法是小婿自己所创,取名血战八势,请岳父大人指教。”
    说完径自把血战八势由慢及快细细演练三遍,他也想借此机会让以刀法武力闻名军中的岳父指点一番,看哪里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戚纲目露精光,盯着场上犹自挥刀演练的张浩明诧异不已。不为别的,他是精于行伍的老军人,不知道张浩明的杀气从何而来。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又事实存在,那是胜利的保证。“气”——战斗的勇气、战斗的士气、战斗的杀气!
    自己这个女婿少小富贵,别说上战场,估计跟人搏斗都没有机会。而且他的刀法全然没有花架子,都是战场厮杀的实用招式,这才是他不明白的地方。
    “贤婿刀法重势,充满一种惨烈勇往直前的气势,有我无敌,不愧血战二字。如果配以骑射,为父即使盛年也未必是你对手。但你的刀法招招都是与人生死相搏,特别气势要足,一旦展开很难控制,希望你慎用。”戚纲眼光老辣,点评精辟入理三分。
    “是,谨遵岳父教诲。”张浩明鞠躬行礼。
    “至于你的刀法为父指点不了,但世上的很多事,并非一定要靠武力解决。所以,没有必要凡事较真,遇事较劲。将心胸放宽些,该马虎时就马虎,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图一时之快,结难解之怨;不要为赌一时之气,添几多烦恼;不要为争一时输赢,输全部心情。其实顺从没那么难,不争是一份清醒,随缘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戚纲害怕自己女婿年轻气盛,今后凭借武力恣意妄为,所以谆谆教导。
    “谢岳父,定铭记于心,不敢有片刻忘却。”不是关爱于心,绝对没人愿意说这些,句句忠言啊!张浩明自然要谢过。
    “另外为父听说你们张家要组建护卫队,对于如何挑人老夫有些见解。最主要的条件是:必精神力貌兼收,因为武艺差可以教习。对于选来的士卒,要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发给他们兵器,不同之人用于不同兵种,如藤牌宜于少壮便健,狼筅长牌宜于健大雄伟,长枪短兵宜于精敏有杀气之人。为父其他帮不了什么,唯有两个家将长期追随老夫,现让他们跟你,方便你时刻咨询。”
    岳父戚纲和大伯张松荣交好,两家又是姻亲,故对于外面是机密的事情,在戚纲面前却不是什么秘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知晓这孩子的心意,自然要倾力相帮。
    张浩明大喜,这可是最实在的帮助了。虽然自己有信心做好这些,可是每件事情都要亲力亲为,这好铁又可以打几颗钉呢?如果有懂行的帮助,这效率和速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出了戚府大门,张浩明哼着小调,感觉天蓝地绿心情畅快无比,不虚此行啊!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佳人在手无虞,大业上目前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十年忍耐磨一剑,如今总算可以破茧而出。
    回首过去那种有心无力的感觉,父母耳提面命,家人管教约束。张浩明不禁感叹万千,对于忍耐两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立身处世,忍耐为第一功夫,要活着,就得耐烦。
    表现在外,是低头下视,蕴藏于心,是沉着默照。忍受与耐烦的人,能够包容一切人事物境的纷攘,不怕责难,不怕干扰。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人要忍受,才能有人缘。做事要耐烦,事业才能水到渠成。
    接下来的日子,张浩明忙得跟一个陀螺似的,所有的人都被他指使得团团转。采买原料、建造宿舍、伐木烧炭,流民、家丁、张府各人等全部围绕着三个作坊转。
    出于保密的需要,张浩明把钢铁、玻璃、水泥三个作坊安排在不同地方。虽然这样管理起来有些不方便,可是安全性无疑却增加许多。
    六月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许多鸟兽虫鸣难觅踪影。可是水泥作坊工地上却是欢声笑语,一众流民和匠户在异乡找到了家的感觉。
    少东家仁义,随着水泥窑炉完工,几排大平房也拔地而起。分配方面很公平,有老有少的一家人居住在一起。单身一人的则三人一个大房间,关键的是少东家说谁如果有女人可以组成家,立马盖一套新房,在100平方米内费用少东家与你平摊。至于谁有能力可以盖豪宅,大伙一则没有想过,二则也不好意思开这个口不是?
    与大家感恩戴德相比,张浩明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功劳。地不用钱,到处是无主之地;木头漫山遍野,他没有付出一分辛劳;现在盖房子都是用泥土筑墙,同样没有他什么事情。他提供的只不过是这些人口粮而已。
    水泥厂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没有什么技术活,又没有后世工业化的机器替代人工,所以聚集石陂卫所乡下的流民、匠户有200人之多。
    伟人说得好,人多力量大。张浩明只是把这些人组织起来,让每个人都有事情做而已。年老的婆子们负责煮饭;年轻女子负责浆洗;部分青壮负责伐木;部分负责筑墙;哪怕是年老体弱之人也有用处,那就是平整土地,种种青菜、红薯总可以吧?只不过工作性质不一样,大家的俸禄不同,但吃的目前则完全有张浩明提供,大家统一吃大锅饭。
    可就这样,已经让流民、工匠们感激涕零,包吃包住还有工钱可拿。有些厚道的人已经私下跟张浩明说可以不用工钱的,或者降低一些,让张浩明仰天长望,强忍着不让泪水留下。
    这就是华夏民族千年来百姓的心声,能吃饱,有衣穿,有个地方避寒即可。
    为什么上苍要如此不公,视天下百姓为刍狗。既如此,自己就要打破这些坛坛罐罐,誓把日月换新颜!
    ;

章节目录

铁血续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故土难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故土难离并收藏铁血续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