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类大踏步的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就开始陷入文明的困境无法自拔。一些人,不可一世,在他们飞扬跋扈的背后是某一日的飞黄腾达。其实这些人内心中充满了紧张、恐惧和不安,因为得宠和受辱都给人的内心带来巨大的震撼。生活在春秋时代的老子,见过的宠辱纷争多不可数。老子认为“宠辱若惊”它使人类滋生自命不凡的心里,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得宠”若惊,那么“受辱”自然不能不惊。
    湖南,沱江之畔的有一块墓碑上刻着一行小字:照我思索,长眠在此的便是寂寞一生却无怨无悔的沈从文。沈从文在文坛上几十年沉浮,前期专注文学创作,后期倾心文物研究。
    早几年在中国的文坛上几乎没有沈从文的位置。然而他的代表作《边城》展现出的一幅民风淳朴的风俗画,令读者为之着迷。
    当人们对他在文学史上的“沉浮”感到不平时,沈从文却笑道:“那未必不是塞翁失马。”1978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后,沈家从门庭冷落又回到门庭若市,沈从文的文学成就被重新评价。对此他宠辱不惊,他淡然地说:“那都是些过时了的东西,不必再提起。”
    沈从文墓碑上刻的是“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他的朋友画家黄永玉在其墓碑上写下的“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也正是大师真实的人生写照。
    12月28日是沈从文百年诞辰,拜谒先生墓地,但见江水安流,墓石质朴。令人备感欣慰的是,经过“一个曲折的历史性的艰难过程”后,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地位终得确认。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得宠和受宠都感到惊恐,就像重视大祸患一样重视身体。怎么说宠辱都会患得患失呢?两者相比较,得宠是上等的,受辱是下等的,得到宠爱感到惊恐不安,失去宠爱也感到惊恐不安,这就叫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重视身体就像重视大祸害一样?因为我们总是忧患自身,所以我们才会总是觉得患得患失。但是如果我们不顾自身,把自己托付给天下,以爱自身的态度去对待天下,我们会有什么忧患呢?
    按道理而言,人生在世平凡之人无外乎对物、对名对利的追求,但是这样可能做到心境平和吗?我们应该抱有的的态度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淡泊处之。但又岂能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毕竟红尘滚滚、尘世喧嚣,世上已无陶渊明。但是拨开天上乌云浮尘,擦拭心中浮沉,消却胸中欲念,你仍旧能够看到一片世外桃源。

章节目录

老庄的醒世仙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茶叶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茶叶卿并收藏老庄的醒世仙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