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东校对于学生的管理相对松散很多,走读生不会强制你上晚自习,如果你学习成绩优秀的话还可以偶尔逃逃课。文超就是奔着这宽松的制度去的,自从确定了转学的事情以来他一直在关注着网上的租房信息,幸运的是终于被他找到了一处好的房源。
    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不安的因子和追求自由的欲望,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法律、规则、纪律有形的无形的各种各样的约束力紧紧的束缚着你,你可以选择逆来顺受,也可以越雷池一步,只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即使这样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还是要尽可能的减轻这种束缚,这是人的潜意识,不可抗拒。
    文昌小区距离一中东校只有二百米的路程,老式的六层住宅楼,每层门对门两户,在这里租房子的学生很多,大多数是高三的学生高考冲刺挑灯夜读;还有就是伴读的家长。
    文超踩着和房东定好的时间点来到小区,看见小区门口站着一位中年妇女,上前礼貌的打招呼。
    “您好,是黄阿姨吗?”
    中年妇女打量了一下他说道,“我姓黄,你是文超?”
    “是的黄阿姨,就是我要租房子。”
    黄阿姨向文超的身后望了望,见没有其他人问道,“你自己租?”
    “是的。我自己住,我们先看看房子吧。”
    黄阿姨没再细问转身带头走去,“跟我来吧。”
    小区的绿化不错,树很多,虽然毗邻热闹的小吃街,但是小区内的环境相对幽静。当走进单元楼的时候文超的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满墙密密麻麻的小广告,能让密集恐惧者直接晕倒,铁铸的楼梯扶手油漆块块的剥落,彰显着岁月的沉淀。
    出租房是在三单元的三楼,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楼层都属于上上之选,租金却比其他的房子便宜了很多,这是文超看重它的理由。进入房间看了之后,文超的心里疑惑了,两室一厅水电暖家具齐全,只要带上日常用品就可以入住,只是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价格这么便宜?
    “房租押一付三,暖气费上个住户已经交了,只是每月的水电费要另算的。”黄阿姨说道。
    文超点点头,说实话他很满意这个住所,“黄阿姨,我想问问你的这套房子条件都很好为什么价格这么便宜。”
    买东西嫌价格便宜?这要是让别人知道肯定会骂他神经病或者败家子,但是黄阿姨脸色有些犹豫,支支吾吾的说,“我们一家在市里做生意,没时间和精力在这套房子上浪费太多,只想着赶紧租出去算了。”
    文超注意到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睛不时的瞟向门口的方向,心里更加的疑惑,也没有多想,“成,这房子我租了。”
    既然决定了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直接付了半年的房租,黄阿姨又交代了一些事情,留下钥匙就走了。
    文超站在客厅里环顾着周围,这可是今世第一个自己的空间虽然是租的,心情很舒畅,第一件事当然是收拾房子打扫卫生,上个住户走的很潇洒,没用的东西像垃圾一样扔在地上,这可就苦了文超了。
    直到中午房间还是没有打扫干净,文超瘫坐在沙发上终于明白了家政服务存在的重要性。掏出手机给王帅家里打了个电话,不叫援军是不行了。本来他想给吴超梁超打电话帮忙的,想到他们一来肯定知道自己转学的事情,就放弃了。他可是打算给侯琳一个惊喜的。说道惊喜好像貌似侯琳还欠自己一个惊喜呢,嗯,这事要早点兑现,过了保质期就亏了。
    王帅来的很快,两人草草的在小吃街吃了点东西。当王帅知道文超要转学的时候,惊讶的不得了。
    “你要转学?!这也太突然了。”
    “别往外瞎说,这事目前只有你知道。”
    “你一走我怎么办?”王帅幽怨的看着他。
    文超一阵恶寒,“好办,先帮我把房间打扫干净了。”
    王帅的加入战斗力瞬间得到了提升,即使这样天擦黑了才把房子收拾干净,找了一张旧床单把垃圾还有废弃物一包两人抬着就下了楼。一下午的体力劳动把两人累得够呛,找了个鸭血粉丝馆每人要了一份鸭血粉丝,又点了些鸭脖和鸭头。
    “明天做什么?”王帅问道。
    “明天买些生活用品,装个电脑安上宽带。”
    王帅撇撇嘴,羡慕的道,“神仙般的日子呀,放了学在家打个游戏,啧啧,真是腐败。”
    文超没有解释,他买电脑可不是为了打游戏,他的心里年纪已经过了对网游痴迷的阶段了,电脑是用来以后查资料学习用的。
    点的东西上来了,两人迫不及待的大吃了起来。
    “对了,王成昨天给我打电话了。”王帅一边啃着个鸭脖一边说,“他和朱彤闹了点矛盾。”
    “怎么回事?”
    “朱彤不是和咱们班的女生们关系很好吗?王成想要追咱们班的吴敏,就想通过朱彤要她家的电话号码寒假的时候能多沟通沟通,朱彤其实有吴敏的电话但是没给王成,王成知道了很生气。这事朱彤做的有点不地道了。”
    文超听了他的讲述无动于衷,继续挑着粉丝里的鸭肉。
    王帅瞄了他一眼,“你没什么要说的?”
    “说什么?”
    “朱彤明显做的不对呀?”
    “没有什么对错,说白了朱彤和王成还有朱彤和吴敏那都是友情,王成要电话号码的行为是在让朱彤出卖他和吴敏的友情,而朱彤只是做了一道选择题而已,最终的结果肯定会有一方不满意,王成就属于不满意的一方。”
    王帅不能赞成他的观点,“兄弟之间的感情就敌不过一个电话号码?”
    他的这句话就有问题,刻意的凸显了兄弟感情,用“一个电话号码”淡化了朱彤和吴敏的友谊。人总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去强调重视的事情而淡化轻视的东西,这是人的通病,也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
    文超咂咂嘴,“你现在是在一厢情愿的认为兄弟的感情大于一切,很多事情是应该站在别的角度上去看待的,你的主观不代表别人的意愿,也许对于朱彤来说和吴敏之间的友谊大于和王成之间的友谊呢。”
    这样的选择题很简单,比媳妇和妈掉进河里先救哪个简单多了,朱彤的心里肯定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只是不被男性朋友所接受罢了。
    “你到底是哪头的?”
    “我是在客观的和你讲道理。”
    “那你认为朱彤做的没错?”
    这件事情无关乎对错,在吴敏眼中朱彤做的是对的,在王成的眼中简直不能容忍,衡量的标尺的朱彤的心中。只要自己觉得是对的就行,一道选择题收获的是吴敏的信任失去的是兄弟的情谊,正应了那句话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

章节目录

九年一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上头的刺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头的刺猬并收藏九年一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