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后的一个月,时间过得很快,农历除夕和上元节先后到来。
    租界外的sh县城和毗邻租界的繁华街市上热热闹闹,这样的气氛同样感染了生活在租界里的西洋人。
    杨柯居住的旅馆也挂起了一盏盏红色的灯笼。
    晚上的时候,窗外还能不时的看到租界更深处升起的满天礼花。
    然而,掩藏在一片太平盛世中的却是中国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深重的危机。
    一八九五年二月初,威海卫被日军攻占,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全面战败,为期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也标志着所谓的“同光中兴”已变成梦幻般的泡影。
    失去了远东第一大舰队的守卫,中国又回到了有海无防的最初起点。
    而中华民族的未来也陷入了一重重拨不开的迷雾中,沉睡的巨人如同结束了一场臆梦一般,跌跌撞撞的不知下一步将走向何方。
    这就是杨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从租界的各大报纸上得到的消息。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杨柯每日坚持看报,了解时势,寻觅良机。
    同时在自己套间的书房里开了一个小小的补习班,教杨狗子他们识字读书。
    向他们灌输民主自由的思想。
    而为了改善他们的身体条件,每天在饮食上杨柯就要花掉大约两英镑。
    一个月过去,口袋中的五百英镑就缩水了五分之一。
    面对租界区高昂的物价,为了减缓花钱如流水的情况,杨柯在一个月的租期结束之后,决定带着三个孩子迁出租界,到外面去住。
    他花了一千银元在与公共租界隔了两条街的地方买下了一栋占地五百多平米的宅子。
    宅子拥有一个主屋,主屋内部分成四室两厅,后面是厨房,前面两侧则是东西厢房,各拥有两个单间,中间是天井和院子,大门口有一间门房,原本是看门人居住的地方。
    杨柯自己自然是住在主屋,而杨狗子则是住在东厢房,陈有钱和刘富贵住在西厢房。
    门房暂时闲置,堆放柴火等物品。
    在安置完所有人之后,杨柯便开始着手寻找工作。
    他并不是那种坐吃山空的人,在山穷水尽之前,他必须为自己找到一份稳定的收入。
    在入住新家的第二天,杨柯就从新买的《泰晤士报》上看到了一则招收英文通事的布告。
    通事,换句话说就是翻译。
    而杨柯正是英语专业毕业,在穿越之前也正好是sh某家跨国公司的翻译。
    因此对于这样的工作他还是得心应手的。
    但是当第二天他欢欢喜喜地去应聘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由于那则招聘布告标明不需要华人员工,所以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杨柯便带去了巡捕房和工部局联合签发的身份证明。
    看到这个东西,那个英国老板却突然喜出望外的拍了一下桌子。
    并且表示自己在伦敦的时候和迈彻尔子爵是同班同学,在杨柯小的时候还抱过他。
    这么一来真是李鬼碰上李逵,吓得杨柯连忙以当时年纪小,记不清为由辩解一番,然后又借口上厕所急匆匆的逃离了那间公司。
    这件事之后,为了安全起见,杨柯决定再也不到英国公司应聘。
    但是,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杨柯却没有再在报纸上发现过招聘翻译的布告。
    他只能整日的呆坐在院子里,看着杨狗子等人识完字又开始按照自己的计划锻炼身体。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每日大鱼大肉,这三个孩子身体明显发福。
    但是杨柯可不希望他们变成一个个的小胖墩。
    身上长肉是好事,但是也区分肥肉和肌肉不是?
    四月初的一天,正当杨柯因为没处赚钱而烦恼的时候。
    一则招聘启事出现在《申报》末版的夹缝里。
    “sh周记商行急招英文通事一名。”
    但杨柯听着杨狗子一字一顿的将布告念出来时。
    整个人一下子跳了起来。
    这几天他闲得无聊总是让几个孩子将他买来的报纸一遍一遍的念给他听。
    也算是对于他们功课的考核。
    但是就算他们念的再怎么好,杨柯也从来没有这么兴奋过。
    “周记商行!就是你了!”
    杨柯一把夺过报纸,将上面的地址小心翼翼的撕下来,如同宝贝一样的踹在口袋里。
    第二天,杨柯满怀着希望找到这家周记商行。
    他这时才发现,这家商行经营的主要是食品生意。
    由于租界的洋人需要大量的食物补给,所以和租界也有来往。
    因此需要一名英文通事负责与各个租界内主顾们的谈判。
    看到布告登报的第二天就有人前来应聘,商铺的掌柜自然是相当高兴。
    他亲自接见了杨柯,并且简单的考察了一番杨柯的英文水平。
    杨柯在上大三的时候英文就已经过了八级,口语笔试统统一流,大四的时候通过了雅思考试,准备出国留学,但是因为别的原因搁置下来。
    因此仅凭一个十九世纪的华人小掌柜,想考倒自己除非是做白日梦。
    面试顺利的通过。
    不过掌柜的表示还要向大老板汇报一下情况,然后由大老板亲自签发任命状,杨柯才能正式上岗工作。
    这时杨柯才明白,这个周记商行是sh滩的一个连锁公司,公司的拥有者叫做周楚材。
    而这家店面的掌柜名叫周清,是周楚材的远方表弟。
    由于已经基本确认了聘用的结果,现在只是等待走程序下来。
    所以杨柯在周清的引导下,先行熟悉起商铺的情况来。
    此时,商铺中共有员工二十几人,一个账房,两个站柜台的伙计,十五个搬运工,外加四个保镖。
    账房姓张,名叫张仪化,是sh本地人,年纪在六十岁上下,年轻的时候考中过秀才,但是想要再考举人,先后三次都失败了,后来由于家族里被查出有过依附太平天国的长毛贼,所以连秀才的名分也被革除了。因此这才沦落到这间商铺中,做了个管账的。
    两个柜台伙计,一个叫李成柱,一个叫王栓子,一个是杭州人,一个是苏州人。两人在江南水乡长大,皮肤很白,长得斯文,秀气,总是穿着长衫。他们的工作主要就是和上门购货的顾客打交道。
    搬运工人数太多,杨柯记不过来。
    只知道领头的是一个叫裴文庆,来自辽东,操着东北口音。
    总是上身赤膊,不喝酒,不赌博,不诳窑子,不抽大烟。
    话不多,但是非常尊重读过书的人。
    四个保镖,是来自sd的结义兄弟,从老大到老四都跟了老板的周姓。
    分别叫周老大,周老二,周老三,周老四。
    一个个生的五大三粗,虎目浓眉,不怒自威。
    四人的穿着短马褂,腰间总是插着一柄锋利的斧子。
    寒光闪闪,令见者自觉退避三舍。
    ;

章节目录

清末商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凰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凰墟并收藏清末商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