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造纸术
    对付世家大族,光靠武力,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反而还会引起一些不好的后果。
    虽然强行打压,也能对他们造成一定的严重后果。
    可这样带来的弊端也会不少,毕竟这些世家大族不仅掌握着许多的书本和文人,还有各种各样的势力。
    所以想要对付这些他们,得从根源入手。
    仅靠武力强行镇压,也只是解决表面问题,不能够解决本质上的问题。
    否则的话,历朝历代的皇帝,又怎么会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些世家的问题。
    而在李恪眼里,对付世家大族,实际上就要简单许多。
    他多少还是懂点历史,非常明白,历史上的世家大族是如何衰败的。
    说白了,世家大族就是底蕴深厚。
    要想要瓦解他们,就将他们的底蕴变得不那么重要就行了。
    而他们的底蕴,显然就是多年来累积的书本资源。
    有了书本资源,世家便可以制造出一批文人,文人对这个世界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所以隋朝时期便出现了科举这样的制度,而唐朝之所以沿用科举制度,也是想要通过科举制度来制造更多的寒门学子,为朝廷所用。
    这样一来的话,朝廷就可以少用一些世家的人,而朝廷上世家的势力,自然也就小了一些。
    但是纵观历史上的整个唐朝,世家大族依旧一直昌盛,原因是朝廷虽然开设了科举,可普通人都很少有读书的。
    他们自然也没有多少人能去参与科举。
    就算有,也会被世家大族们在朝廷中做官的人,进行各种暗箱操作,继续把这样的一些势力,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所以历史上的唐朝,尽管拿出了很多的政策想要对付世家,可几乎都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哪怕是科举,也并没有体现出特别大的优势。
    说白了,还是读书人太少,而读书人少是因为读书成本大。
    普通人不像世家大族,有书有资源,有时间,有财力去支撑他们读书。
    大多数的普通人都需要养家糊口,别说书本,可能连一日三餐都未必温饱。
    于是乎!
    要解决世家大族,必先解决书的问题,让天下人可以读书。
    好在,作为一名穿越者,李恪比任何人都要明白书本是如何制作的,无非两点!
    造纸和印刷!
    在这个时代,造纸的技术非常落后,成本也非常的高,纸这种东西,也不是普通人可以用得起的。
    所以,单纯以纸来看,这书本的成本就已经非常高了。
    至于印刷这一块。
    在唐朝初期的时候,也仅仅只是出现了雕版印刷。
    顾名思义,便是将字雕刻在木板之上,刷上一层墨来进行印刷。
    这种成本也非常高。
    毕竟要一页一页的进行制作雕版的模具。
    有多少页,要雕刻多少个雕版,而这本书不印了,这个雕版也就废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人工抄录。
    无疑成本也非常高。
    纸张和印刷这两大难题,导致书本的制作成本非常高,这也是为什么书本都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上的原因。
    回到皇宫后的李恪,整理思绪后,便在一次早朝上,对众位大臣提出了要制裁世家大族的想法。
    当时便有一些官员站出来反对李恪的这个决定,而这些官员都是文臣。
    前面说了,世家大族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文人,他们也掌控着许多的文人,天下不少的文人,要么就是出自于世家大族,要么就是师从世家大族。
    在李二时期,不少文官,甚至就是世家大族的人。
    虽然现在是李恪做皇帝,不过朝中还有一些人,跟世家大族有关系,这也在所难免。
    李恪并没有在乎这些人的声音。
    直到有人提到书本之事,李恪才冷笑一声。
    接着直接将工部尚书叫出来,在大殿之上,口述了一套造纸术。
    他所说的造纸术,本身和现有的并没有太大区别。
    只不过,这时候的造纸材料多以麻类为主。
    李恪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一些种类的树木和树皮也可以用来造纸。
    并且,还提出了一条生产线的理念,同时提出造纸工具的改革……
    这个问题,李恪当众细致的说了,工部官员们纷纷震惊。
    虽然造纸术已经初具规模,但李恪还能如此完善,让大家吃惊。
    工部官员们都很激动,这完善的造纸术,显然会让造纸事业,大大提升。
    当李恪将造纸的具体完善之法,告诉众人之后,大家以为这就完了。
    然而,李恪却继续看着大臣们,似乎还要提出什么!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签到大唐:开局就造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陈家枫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家枫少并收藏签到大唐:开局就造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