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君恭恭敬敬向老子施了一礼,说:“多谢先生及时赶至,解我秦国之难!”
    又一叹:“若不是先生,本王将铸成大错啊!”
    老子保持微笑:“秦王无需多礼,不过......李耳还有一言,请秦王斟酌。”
    秦君忙说:“先生请讲。”
    老子乃曰:“秦王乃一国之君,需怀有仁义道德之心。”
    “要无为而治,以德化民。”
    “不论朝中如何变化,切不可再掀起血雨腥风了。”
    ......
    城楼之上。
    尹喜倒吸了一口冷气:“几万大军,兵不血刃,就这么退了?”
    弹指间劝退一军!
    这就是圣人吗?
    简直都不敢置信啊......
    但是下一刻。
    尹喜就像突然想起来什么极其重要的事情似的,飞快下了城楼,往老子那个方向跑去,同时大呼:
    “先生!先生留步!先生请留步!”
    老子本来也要走,听到身后的呼唤,便命牛儿顿了顿,待尹喜来了,只问:“关令何事?”
    尹喜郑重一拜,说道:“先生退去秦国数万大军,使函谷关免遭屠戮,使万民免遭水火!”
    “尹喜,代函谷关上下、大周百姓,谢先生之恩!”
    老子听说,抬了抬手,只说:“将军快快请起,无需多礼。”
    “天地之间,万事万物自有定数,秦军退去,也自有其缘法,非我李耳一人之功。”
    尹喜不住点头,又说:“先生,您可是要西去了?可是先生如此大恩,我等尚未回报啊!”
    李耳:“不必,不必,我只是途径这里......”
    话音未落。
    “咚”的一声!
    尹喜已经是重重地跪拜下去:“先生,您若不答应我,我就在此地长跪不起!”
    那执绳的年轻人看到了,出声劝道:“将军,何必如此呢?”
    尹喜说:“先生大德,便是尹喜可以不谢,函谷关百姓岂能不谢?”
    又说:“我自幼读书,所见的有学识之士亦不少,唯先生这般贤德。”
    “如不能听讲先生的大道之学,尹喜......平生抱憾!”
    老子听说,自思这是个传播大道之学的机会。
    ——他主张无为,但素来对于想要求学问,向自己请教的人是尤其宽厚的。
    是以,在这里耽搁几日,似乎也是无妨......
    ......
    尹喜一时劝住了老子,迎入官舍。
    老子在函谷关居住,应尹喜之邀,开坛讲道。
    函谷关群众闻说,也常来听讲。
    每人讲坛下之人,纷纷兮如海之潮。
    沈坚也来听讲。
    这以无为思想为主的大道之学,与那太清圣人的无为之道相似,却区别很大,颇有青出于蓝胜于蓝之景象。
    老子在函谷关居百日,尹喜以疾辞官,复迎老子归楼观本宅,斋戒问道。
    老子感其精诚,收为记名弟子,传他无为之方,修心养性之道。
    而后不久,老子复请辞。
    尹喜万是不舍,甚至出言:
    “老师一定要走,弟子也不好阻拦。”
    “只是老师之学弟子得尚不过万一,日后何以替老师传扬这大道之学?”
    “还望老师慈悲,授弟子以书简,以承大道!”
    老子闻说,想起自己所著之书简,早在离周之时,便传与周天子,如今哪里还有书简传下?
    只说:“我已将书简都赠送给天子了,你要是想看,可以到典藏室去看。”
    尹喜想了想,说:“老师的大道之学,有言‘圣人不仁而一视同仁’,为何老师却产生了分别之心呢?”
    老子感到疑惑:“这......此话怎讲?”
    “老师的大道之学,乃天下人之大道,老师为何将书简留与王室又只想到西地去传道呢?”
    尹喜复问说:“难道这天底下其他的人,就不想听老师您的大道之学了么?”
    紧接着,又说道:“老师的大道之学,应广播天下,以教万民!”
    “使人清净无为,平息妄心,安居乐业,让天下受益!”
    “弟子,再次恳求老师,将您的大道之说,编成典籍,流芳万世!”
    “这......”老子有些意动。
    因为先前赠予周天子的书简虽也是记录着大道之学,可那是以前写下的......
    如今他自周而来,一路上颇有些感悟,对于学问又有些精湛的研究。
    只是......
    先前的那些书简,书写下来足足花费了十几年的光阴岁月,如今......——这便是老子犹豫之所在。
    尹喜观老子犹豫,猜到他心中纠结之所在,立即言说:
    “那就请老师讲大道之学中的一些重点写下吧,这样不会耽搁老师太多的时间啊!”
    “于老师要西行的计划,也不会有所妨碍啊!”
    闻言。
    老子沉默良久:“好吧。”
    .......
    是夜。
    老子静坐室中。
    执笔书文。
    下笔时,天生异象:
    紫气冲霄,祥云万里!
    开篇寥寥数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一经书下,一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那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有中天梵气斗姆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圣德天尊自天宝阁出,摆驾凌霄宝殿。
    玉皇大天尊问:“斗姆何来?”
    斗姆元君一身神威浩荡,曰:“人间圣人大道将成,吾乃紫气之尊,合该助其一臂之力,特请大天尊御旨!”
    大天尊知她说的是谁,如今亦知那老子乃太上老君转世,乃说道:“大善!有劳斗姆!”
    斗姆元君即来至南天门外。
    现三目、四首、八臂法相。
    化生智慧九苞,放无极之光明!
    其慧聚力,会太阴至气以融月华,照耀函谷关内之圣贤老子。
    这时。
    老子已写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被那月华照耀,更添灵感。
    下笔更是快捷,不一会儿,写至: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写到此处。
    那祥云已延绵之千万里。
    天地之间,有紫气冲霄,更有紫气缭绕......
    下一刻。
    老子已写至: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其时,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此不再是圣贤之象,而是那无量伟业,功德成圣之象也!

章节目录

开局吞了六魂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小小索罗亚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小索罗亚克并收藏开局吞了六魂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