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
    一个音节,从朱瞻基的嘴中发出。
    瞬时,四方阵官兵踏步。
    “虎!”
    “虎!虎!虎!”
    甲胄板荡,金石之声发出。
    四方阵变成了一支箭阵。
    “虎!”
    “虎!”
    “虎!”
    一声声豪迈的军号响起,震荡着整座徽州府衙。
    虽只有百余人,却踏出了千军万马的澎湃气势。
    地面似乎在颤动。
    刚刚昏厥了过去的徽州知府杨安平,浑身一颤,软泥似的睁开双眼。
    一睁开眼,杨安平迷迷糊糊的,好似看到了有一支铁军,从深渊之中升起,在他涣散的瞳孔之中迅速放大。
    “啊……”
    “啊啊啊……”
    杨安平几乎是神魂俱灭,肝胆破碎,宛若癫疯一般的惊呼尖叫着,双手作脚,连滚带爬的滚到了一旁的墙角。
    刀身带有一条红线的,形似绣春刀的幼军卫军刀出鞘。
    徽州同知连忙带着人躲到一旁,他们还算是没有忘记府尊大人,将府尊大人团团围住,小声的安抚着。
    箭阵前段已经踏出府衙。
    如同他们来时一般,没有任何的言语。
    徽州同知丢下知府杨安平,赶忙跑到箭阵边上:“太孙!太孙!如今城外动乱,还请太孙暂留此处。待我等探清城外情形,再来禀报太孙。”
    唰!
    箭阵停止。
    “你们同地为官,现在该为汪弘业备上一副好棺木才是。”
    朱瞻基说了一句,自进到徽州府衙最长的一句话。
    徽州同知目光闪动,他在细细的品味着太孙这句话深处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朱瞻基的目光已经探望了过来,他见徽州同知一副深思熟虑的模样,心中不由冷嘲一声。
    “或许,你们还可以找块足够大的坟地……”
    说完之后,朱瞻基再也不管,这些一心扑进钻营的大明官僚们。
    他觉得自己说的已经很清楚了。
    汪弘业与他们都在徽州府为官,互为同僚。不论过往有何恩怨,也该是人死事消才对。
    为汪弘业准备一副好棺木,有错吗?
    为汪弘业选一块风水宝地,有错吗?
    难道,他们是觉得,要给他们埋了?
    幼稚!
    箭阵出府衙。
    再也不管身后,那些蝇营狗苟的官僚们如何作想。
    “他们会有用不完的时间,让他们去想这些事情。”于谦忽然说出了这么一句。
    朱瞻基微微一笑,拍拍谦儿的肩膀。
    “走!让我们看看,这徽州府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
    百余人的队伍,直奔歙县城墙而去。
    此时,城门被新安卫接管,城墙上也散布着不少新安卫官兵,然而却不是在戒备城墙,反倒像是在防备着城墙上的歙县守城官兵、差役。
    城外。
    漫山遍野。
    无数的光亮,点缀在天地之间。
    如九天银河投射大地。
    星星点点的光亮连在一起,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一种朦胧的视觉感受。
    那是大明的百姓!
    他们用手中的火把,照亮前方,如星汉银河。
    然而,他们的前路究竟是否正确?
    “愚蠢!”朱瞻基脸色很不好看:“百姓愚昧!可真正该死的人,却是那些在背后挑动他们的人!”
    于谦微微侧目:“既然他们动了,想必罗千户他们也已经动手了吧……”
    “罗向阳断然不会让我们失望!”
    朱瞻基斩钉截铁的说着。
    银河越来越近了。
    这些徽州百姓的目标很明确,直指城墙下最开始被看押起来的五县百姓。
    新安卫动了!
    一面面沉重的盾牌落在地上,砸出一个个凹坑,盾牌紧密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面盾墙。
    在盾墙后面,是一杆杆红缨摇曳的长枪,如寂静等待猎物的巨龙一般。
    只待最后。
    枪出如龙!
    “我等要带回家人!”
    “还我父母!”
    “官府无道,百姓受苦!”
    “还我父母兄弟!”
    “……”
    上万的徽州百姓,他们披星戴月,足沾尘土,衣带露水,气势汹涌的压向了歙县城下。
    张天面带紧张。
    但凡是个正常人,都该知道,这上万的百姓,汇聚在一起会形成多么大的破坏力。
    谁也不能小看了这些泥腿子乡野村夫。
    他们创造了这个世界!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如今的万里华夏,锦绣山河,大明江山!
    张天握着刀柄的手心,悄无声息的渗出汗水,他的喉头耸动了一下:“太孙,是否下令新安卫,迎上去,分割乱民?”
    这是正确的做法。
    至少,从军队作战角度来说,一个整体的敌人,远比被分割成小块的敌人强大。
    可是,朱瞻基的目光却是一缩:“乱民?他们是大明的百姓!”
    张天一颤,赶忙单膝跪地,底下头颅。
    他说错了话!
    朱瞻基没有看张天,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着城外不断逼近的徽州百姓。
    “本宫说了,百姓愚蠢,可不该死。他们的愚蠢和愚昧,乃是教化的失责!
    这天下,谁都会错,但这些百姓不会错!他们只会选择对他们好的人!他们也只会拥护对他们好的人!
    这天下,永无乱民,唯有乱臣!”
    他的手心亦是在出汗。
    但他不是在担心这些百姓会造成怎么样的破坏。
    他是在担心,事情会发展到不可控的局面。
    若是这些百姓发起狠来,新安卫也只能是无奈镇压,届时势必会造成人员伤亡。
    到时候,无论死的是徽州百姓,还是新安卫官兵。
    这个罪过,都是他这个大明皇太孙造成的。
    光是朝廷和天下的非议责难,就够他受的。
    稍有不慎,他们大房只怕是真的要回老家养猪了!
    城墙下。
    新安卫亦是紧张起来。
    有火箭射出。
    如一道流星,划破夜空,奔袭而去,扎进扑过来的百姓前方。
    这是警告!
    啪。
    一只沾满泥水的草鞋,将火箭踩到,践踏进泥地之中。
    他们选择了反抗!
    噔噔噔。
    城墙阶梯,传来密集的脚步声。
    站在朱瞻基身边的于谦,悄然回头。
    只见徽州好女婿,徽州同知等着一干官僚,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待他们走上城墙,先是对背对着他们的太孙,恭敬行礼,然后走到城墙边上。
    众人表情不一。
    徽州同知手掌连连拍响城墙,咬牙切齿:“糊涂!糊涂哇!他们……他们……怎么能如此行事!”
    “刁民!”
    “乱民!”
    “他们是在造反!他们是要在作乱!”
    “他们难道是想要向官府施压吗?是要威逼官府做出错误的决定?”
    “放肆!”
    徽州同知,一连串的唾沫,几乎是将这些治下百姓,给钉在了大明朝的耻辱柱上。
    朱瞻基嘲讽着轻笑一声。
    “同知大人如此急切,何不出城劝退徽州府治下百姓?”
    拐弯抹角的拿眼激老子,当老子听不出来?
    这些百姓,所为何事?
    到底是来向谁施压,向谁威逼?
    呵呵……
    徽州好女婿顿时坐蜡。
    现在让他去城外?
    您是在开玩笑?
    正在徽州同知陷入进退两难的时候,朱瞻基呵呵笑出声来。
    “玩笑而已,同知大人切莫当真。”
    徽州同知闻言,当即如释重负,默默的长出一口气。
    朱瞻基的声音却是紧随而来:“眼下局势,徽州府该当如何解决?”
    这是太孙的考校?
    徽州同知目光一闪,觉得自己抓住了一个机会。
    一个通向南京城的机会!
    此时府尊大人正在府衙之中养神,此处徽州府官员以他为尊,这个机会他必然要抓住!
    他流露出沉思的模样,沉吟良久。
    朱瞻基也不急切,哪怕眼前,上万百姓已经将新安卫给包围了起来。
    良久,徽州同知终于开口:“百姓此次所为,皆在于……”
    他看了一眼朱瞻基身边的于谦。
    然后才再次开口。
    “五县百姓,乃是为了歙县‘人丁丝绢’之事,他们担心这笔歙县交了五十年的赋税,会被分摊到他们的头上。
    所以,下官以为,若要安抚此处五县百姓,劝其返乡,只需太孙亮出身份,言明‘人丁丝绢’任由歙县承担,以正视听,五县百姓必会退去。
    太孙抚平徽州动乱,维护朝廷五十年的规矩,当为贤明之举,朝廷知晓,亦会褒奖。”
    于谦冷笑两声。
    朱瞻基也笑了,却是灿烂的笑着。
    他的视线里,多出了一道星河。
    “该问徽州府,徽州地广多少?”
    徽州同知微微一愣,随即作答:“徽州府东西五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
    朱瞻基轻笑着:“当真不小哇!徽州府当真是个好地方!”
    徽州同知笑着点点头。
    忽的,朱瞻基脸色一变,稍显阴沉。
    “该问一句,如此距离,眼前这些百姓,又是如何做到,这般迅速的集结?
    徽州府十里不同乡,群山峻岭,山连着山,水连着水,百姓散布其中,他们又是如何能同时而来?
    难道?
    他们是飞来的?”
    徽州同知脸色突变,一片煞白。
    漏洞!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个一个浅显的漏洞!
    太孙前脚刚到歙县,五县百姓刚被围困城下,眼下城外的那些百姓,便这般快速的到来。
    该死的!
    这一刻,徽州好女婿的内心深处,已经将某些人给划入到了愚蠢的队伍里。
    朱瞻基露出一丝讥讽:“不知,今日让你们找的坟地,可曾寻好了?可够大?”
    汪弘业还能有副棺木。
    而在背后推动这一切事件的人,大抵只能挖个坑随意埋了……
    一队锦衣卫,从远处而来。
    往日里整洁的飞鱼服,变得肮脏不堪。
    然而,他们的表情却无比的激昂。
    为首的锦衣卫千户罗向阳,昂首挺胸,雄赳赳气昂昂的踏着步子。
    在其身后,一众锦衣卫,正羁押着一大批形形色色的人。
    老老少少,男男女女。
    城中,一批幼军卫,同样是羁押着一批人,正向城墙上走来。
    张天手指塞在唇边,一声嘹亮哨声响起。
    城墙下,新安卫动了起来。
    盾甲阵阵。
    巨大的盾牌,将城门前的百姓给推开,留下一道口子。
    “开城门!”
    城墙上,幼军卫千户张天,震声嘶吼。
    歙县城门,在咔嚓声中,缓缓打开。
    罗向阳率领着满载而归的队伍,缓缓驶入城中。
    不多时,原本还显得很是宽敞的城墙,徒然变得拥挤起来。
    满满当当的,城墙上挤满了人。
    徽州八大姓之人!
    整整齐齐,徽州府八大姓之人,一家不少。
    城墙上,一片狼嚎。
    其中,尤以锦衣卫带来的那些人,哭嚎的最为厉害。
    从他们的脸上、身上的模样,便能看得出,这一路,他们过得不是很好。
    而城中幼军卫带来的人,则是显得镇定了不少。
    有老者脸色震怒,目光寻到朱瞻基身上,顿时沉声开口,震耳欲聋。
    “该问太孙,我等所犯何罪,要被如此对待?”
    “朝廷优待文人士子,宽仁持政,太孙如今却在我徽州,行此暴戾之举,是要致大明体统于何处?”
    “闭嘴!”
    朱瞻基脸色狰狞,怒视对方,沉声逼问:“你再说一遍,这是谁的徽州?是你的?还是你们徽州八大家的?”
    蹭蹭蹭。
    一柄柄红线长刀、绣春刀亮出。
    城墙之上,满是杀气。
    老者被逼问的连连后退,一口气血淤积在胸口。
    身旁,有中年男子搀住老者,怒视朱瞻基:“族老年事已高,经此突变,早已神志不清。太孙往日仁厚,却为何如此咄咄逼人?”
    旁边,亦有人站出来:“自太孙到徽州,徽州便满地动荡,太孙究竟是要作何?是要彻底搅乱了徽州府?”
    “我等虽未入仕为官,却也在这徽州府,耕读不息。太孙若是不给一个解释,为何将我等视作那囚犯,押至此处。我等必联名上书,向朝廷,向陛下讨要个公道。”
    朱瞻基冷笑着,撇撇嘴:“于谦,你和他们说。”
    于谦早就看不惯这帮子满嘴仁义道德的假仁假义之辈。
    他走到最前:“歙县县令汪弘业暴毙,经查为歹人下毒。经锦衣卫探查,乃是徽州府汪家仆役,受徽州八家指使所为。”
    于谦话音刚落,便有一名身穿汪家仆役装束的人被带到城墙上。
    这人已经是浑身站满血水,一张嘴已经被抽的一片模糊。
    待看清此人,八大家之人顿时暴怒。
    “你放屁!”
    “此人我等并不认识!”
    “此人并非我汪家仆役!”
    “你于谦血口喷人!我汪家,又为何要毒杀本家子弟?”
    于谦微微一笑:“自然是有证据的……”
    于谦说完话,押着那仆役的幼军卫,便掏出一份按满了手印的供状。
    屈打成招!
    李戴桃冠!
    死囚假状!
    朱瞻基看着脸色大变的八大家之人,心中不由为前人留下的成语点赞。
    这人不过就是个从歙县牢房之中弄得一个准备秋后问斩的死囚而已。
    又有人从城墙下上来。
    成堆的供状,堆在八大家之人面前。
    朱瞻基指着这些供状,沉声道:“这些,是城外百姓供出,他们乃是受了你们的指示,才会来此作乱,意图压下‘人丁丝绢’之事!”
    就算城墙下的五县百姓并非是受八大家指示,但外面那上万百姓,也必然是受了指示的。
    朱瞻基不在乎,眼下的这些所谓证据,是够具有真实性,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强势镇压徽州地方,取得主动权。
    至于真正的罪证,有的是时间去搜寻。
    堂堂大明皇太孙,要搞两个人,还需要充足理由吗?
    当以泰山压顶之势,镇压一切宵小不臣之人!
    任你百口狡辩,我自一力化万千。
    眼前这些人,自然是要整整齐齐的待在一起,不能捣乱就好。
    但是有了这些还没完,他必须要在徽州,取得一方支持。
    而现在,这个机会,八大家的人也送到了他的面前。
    朱瞻基走到城墙边,看向城外的百姓,大声喊着。
    “徽州府的乡亲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城墙百姓茫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谁。
    他们只记得,来的时候,有人和他们说,朝廷要加他们的税。
    不过府衙不愿意答应,但要他们先做出动作,要聚集起来,好让朝廷的钦差知道整个徽州府的人都不同意。
    所以,他们来了。
    朱瞻基摇摇头,几乎喊道:“我乃大明皇太孙朱瞻基,我来这里是为了告诉你们,朝廷要减免你们的赋税!
    而他们!
    我身后的这些人,他们却不想让朝廷这样做。因为这样,他们的利益就会受损!
    所以,他们在鼓动你们,让你们来捣乱,让你们当替死鬼。
    现在,我只问你们一句。
    你们是不是受了这些人蒙蔽和指示,不要朝廷减免你们的赋税?”
    纳尼?
    不是要多收我们赋税吗?
    怎么现在又变成了减免赋税?

章节目录

天下第一逆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风味饮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味饮品并收藏天下第一逆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