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投的月票过一百,加更一章,4k(相当于两章了),感谢肥田麦欧巴的大力支持!】
    ……
    等唐赛儿端着个深口水杯回来的时候。
    现场只剩下朱瞻基一人。
    “小锦鲤呢?”
    于谦的小锦鲤名号,如今已经是名传四方。
    朱瞻基摇摇头,接过唐赛儿手中的水杯,慢慢的喝了一口水。
    手握着水杯,放在船舷上。
    水杯中的水,随着在海面上上下起伏的船身,同步晃动着。
    先前两只求偶的海鸥,已经消失不见。
    大抵是飞向某个僻静的小岛上,为族群的壮大默默繁衍,贡献着自己的微弱力量。
    船身的波动,一直很强烈。
    尽管从海面看上去,是风平浪静的样子。
    但是在船底,海面下面,却有无数的暗流在涌动。
    这是南海特有的属性。
    一股暗流,再次勇猛的撞击在数十丈的宝船船底,几乎是想要将整个宝船掀翻拖进深渊之中。
    整个宝船,几近临空。
    唐赛儿惊呼着,游鱼一般的钻进朱瞻基的怀里。
    将自己固定在男人和船舷之间的安全区域。
    水杯很有自知之明的,自己投身进了大海之中。
    “你不该去应天的。”
    感受着鼻间传来的发香,朱瞻基低声说着。
    唐赛儿翩然回首:“怎么?怕我和你藏在宫里面的那些个妖精争风吃醋?我唐赛儿就不是那寻常女子,断不会小气到和她们争抢什么!”
    朱瞻基有些无语,不安分的手用力一捏,也不管唐赛儿的埋怨和娇哼。
    直接说:“如今有消息过来了,山东那边的白莲教,已经被朝廷围追堵截,几近消亡。他们已经成了丧家之犬,成了一群疯狗。你这个时候回去,难道是要找不自在?”
    这番话,唐赛儿听懂了。
    自从之前她与教内发生争斗,带走了小半人手。
    白莲教内就将她视作叛徒了。
    如今教内被朝廷打压清剿的损失惨重,而她唐赛儿却是混得风生水起。
    教内必然会眼红。
    凭什么你唐赛儿就能吃香的喝辣的,我们却成了丧家之犬?
    难道就因为你背叛了圣教的大义,躺在了明廷的床榻上?
    现在我们不好过了,你也被想好过!
    大抵还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人之常性。
    然而唐赛儿却是凤眼一凝:“京师重地,那帮鼠目寸光之辈,以前不敢,现在还敢跑进应天城杀我?”
    朱瞻基很认真的想了想。
    如今应天城,几乎可以用龙潭虎穴来形容。
    在协办锦衣卫的皇太孙带领下,锦衣卫砥砺前行,勇于创新,敢于办事。如今的应天城,防御几乎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若不是如今不兴面子工程。
    只怕锦衣卫衙门外面的墙壁上,都要被百姓们自制的锦旗给挂的满满当当。
    然后只见他点点头:“如今有锦衣卫看着应天城,想来他们也进不去城里。”
    然后他又想了想,接着说:“不过你还是不要多待,早点回来南疆。这片眼下,鄂宏大已经大军开拔了,南疆诸宣慰司多年的积攒,可都是好东西,你该好好发展一番。”
    唐赛儿心里变得甜滋滋的,有什么事情,能比得过自家的男人,会帮着自己的事业出谋划策,来的更加浪漫。
    “那您说,南疆这边该怎么发展?”
    朱瞻基不假思索,立即开口:“南疆是大明的,你就老老实实的做些营生,多弄些地。不过你手上的白莲教,倒是可以往恒河那边发展一二,说不定还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
    就在这短短的瞬息之间,朱瞻基忽然很是期待,若是从恒河平原上,来一场大明版的十字军西征,该是怎样的情形。
    唐赛儿高举着圣教的旗帜,将手中的镰刀挥舞想西大陆那片蛮夷之地,斩尽那片土地上的野人。
    想想就带感。
    说者无意,听者有意。
    因为朱瞻基,如今已经自立一方的唐赛儿,心中顿时大动。
    随口的说了声不要打扰她,然后就蹦蹦跶跶的钻进宝船上,属于皇太孙的船舱。
    朱瞻基讪然一笑。
    方才不过是一句闲扯,只要能让唐赛儿后面不想着留在应天,他就心满意足了。
    至于想到的什么白莲圣教西征,不过是个玩笑而已。
    海底的暗流逐渐平复。
    海风习习。
    天空中。
    一只白鸽出现。
    很是突兀,单单只有这一只。
    不知是迷了路,还是落了单。
    它先是扑扇着翅膀,寻着气流上升到了足够的高度,然后张开一双翅膀,便在空中保持着固定速度飞行。
    它的身子不懂分毫,脑袋却是格外灵活的不断向着四周探视。
    两只眼睛,像是一对探照灯一般,静静的巡视着海面上的一切动静。
    忽的一下。
    翅膀后橼突然斜向上空,整个飞行姿态,在眨眼间开始调整成俯冲的状态。
    空中似乎是传来的轰鸣声。
    如同轰炸机一般。
    朱瞻基呆若木鸡,直愣愣的看着这只鸽子,如同深水炸弹一般,俯冲进海水中。
    砸出了一个漂亮的水花。
    就在他以为,这只鸽子,是不是在殉情的时候。
    海面上,突然溅起一片巨大的浪花。
    一抹洁白闪现。
    竟然是那只鸽子。
    它成精了!
    嘴里叼着一条已经变得气鼓鼓的河豚。
    鸽子飞在空中,不停的对气鼓鼓的河豚,做着抛开、接住的动作。
    显然。
    它上头了。
    “我没有看错?”
    朱瞻基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于谦的声音,再次从身后传来。
    “你不觉得这一幕很生动吗?”朱瞻基回头,看向脸色越发苍白的小锦鲤。
    于谦摇摇头,然后又点点头:“这本该是雄鹰才能做出的行为,谁能想到一只迷路的鸽子,也能做出这般神奇的举动。”
    朱瞻基却是摇起了头:“你只顾着看鸽子,那只气鼓鼓的河豚,有注意到吗?”
    于谦愣了一下,然后说:“河豚有毒,水中颇多鱼类,却是喜好食用河豚,甚至成瘾。想来,这只白鸽也是成瘾了。”
    朱瞻基再次摇头:“你没觉得,这只河豚,就如同大明的那些腐儒清流一般吗?”
    君子六艺是好的。
    仁义礼智信也是好的。
    这些就如同河豚的肉一般鲜美。
    但是那些人,却不是好的。
    他们就像河豚身上的毒一样。
    道理是相同的,但是用的人不同,所产生的后果,就会有天壤之别。
    不能因为菜刀能杀人,你就不让王屠夫剁肉。
    这是不讲道理。
    朱瞻基觉得自己是个讲道理的人。
    他始终认为,儒学是有益的,至少对于他现在所处的统治阶层来说,是大有益处的。
    但是掌握儒学解释权的那帮子腐儒清流,却是坏坏的。
    他们不但敢于用所谓的真理,去对抗统治者,还会用那些歪曲了的言论,去麻痹带坏百姓。
    大大滴坏!
    于谦似有所感,他默默的看着皇太孙:“您要对山东那家动手……”
    于谦的声音很小。
    且带有着浓浓的惊恐。
    若是当真动了那一家,他不敢想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也不该想,这天下间,靠着那一家吃饭的人,会被激起多大的怒火。
    只怕,奉天殿都要被再次点燃……
    “谁说我要对那家动手了?”朱瞻基翻了个白眼,鄙视的看着于谦:“你们这些人,到了要对付某个人的时候,为什么总是会想着要从肉体上消灭他们?”
    难道不是吗?
    胡破明、胡复南那些交趾前朝余孽,难道不是被从物理层面被肉体消灭了吗?
    于谦一时无语,却无可奈何的摊摊手道:“下官这辈子,大概是都绑在您身上了。您那些想法,下官大约也明白了些,您说不对付那一家,下官却是不信的。”
    我都是您的人了,您还不交心?
    当真就光走肾了?
    于谦委屈而又含蓄的提醒着皇太孙。
    朱瞻基眨眨眼:“我也没承诺,不会动一动那家人。但一直以来,大多数人都想错了方向。我觉得,我们可以换个思路,从根源上消除那些影响。”
    说着话,朱瞻基也在默默的关注着于谦的变化。
    于谦是纯正的不能再纯正的儒家学子。
    他们家就是干这个事情的。
    一家子的经学大家。
    严格来说,也算是靠着山东那家吃饭的。
    所以,他想要知道自己身边这些人的看法,或者说会选择怎么站队。
    幸运的是。
    朱瞻基并没有从于谦的脸上看到反对的表情。
    甚至……
    有些兴致勃勃?
    于是,朱瞻基默默的点点头。
    赏识的看着眼前的少年人。
    还是一身热血!
    还是大明的爱国青年!
    所以,他开口交底:“他们之所以掌握天下文脉,是因为他们掌握着这数千年的经典解释权。想要回溯正流,复辟圣人纯正的言论,需要将他们满口的之乎者也破除。
    要让圣人的教世言论,能原原本本的让百姓听得懂,而不是夹杂着他们那些人的私心。
    所以,我欲行白话!”
    于谦顿时震惊,却也有些不解:“白话……便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话,这……如何能改变眼下局面?”
    朱瞻基呵呵一笑:“届时,从朝廷自上而下,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清楚一件事情。用最简单明了的话,解释圣人的言论。
    往后,若是推进顺利,我还要让科举,也去除那些之乎者也。那些整日里,考了无数遍的圣人言论,要少出现。
    一个个后学之辈,有什么资格去解释圣人的言论?我们都活在当下,科举就该考当下的事情!时事,时政。”
    于谦的嘴,几乎能将整座南海装进去。
    他现在满脑袋,如有一根大棒,在不停的敲打搅动着。
    震得他心惊胆战。
    他无法想象,当皇太孙现在所说的,针对科举要做的改革实现。这大明且不说会不会分崩离析,就是那些儒教、儒家中人,怕是要撞到午门城墙了吧。
    朱瞻基又看了一眼震惊不已的于谦,继续道:“六部三司都要参与出题,分卷分部门参与科举。你想当什么样的官,就去考什么样的题。
    而不是圣人说什么,你就去考什么。
    户部就该出计算钱粮、统筹天下的题目,兵部就该出行军作战、后勤补给、战略思维的题目,刑部必须出大明律法的题目,吏部、礼部、工部,都该如此照办。
    等到这些人都用了白话作卷,针对各衙门答卷做题。
    那一家自然不攻自破!”
    原本于谦以为自己已经彻底清除了太孙的想法。
    他以为,太孙是要破除儒家带来的坏的影响。要将圣人言论的解释权收归皇室所有。
    要天下的读书人,都少些之乎者也,认认真真的去思考,现在的大明,以及未来的大明,该如何发展。
    但是现在,当皇太孙的最后一番话出口。
    他发现自己想错了。
    他还站在山下。
    皇太孙却已经是登上了泰山顶。
    皇太孙的这番言论,是要将整个儒家的统治根基,给彻底的打破。
    以后想要当官的。
    你只能去专门研究各部的卷子,去研究朝廷和各部司衙门如何运营,去理解这大明天下,是如何强盛的。
    而不是凭着记性好、家教好,拥有着对四书五经的解释权,就能高中榜首,就能东华门外唱名。
    这才是真正的,砍在了那些拥护儒家之人的根基上啊。
    皇太孙的思路,直到此时,于谦已经彻底明了。
    先推行白话,减少儒家言论的参与。
    再从科举推行时政的问题。
    最后,便是科举彻底改革,完全剔除儒家四书五经,分门别类的出卷参考。
    这是一场浩大的演变。
    不下于一场改朝换代!
    忽然,于谦觉得自己的眼前,这片寂静的南海,突然变成了一片血海。
    他开始害怕。
    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在这过程中,成为牺牲品。
    成为那些反抗阶层,第一个手刃的对象。
    又会不会,成为皇太孙在最后无力推进革新的时候,第一个被推出去的背黑锅的政治牺牲品。
    于谦很清楚。
    自己现在,是彻底的下不了船了。
    从他今天好死不死的,又踏出船舱,到了皇太孙身边的时候,他就已经彻底绑在了皇太孙的战船上。
    是被火烧连营,还是乘风破浪。
    于谦第一次感觉,现实脱离了他的掌控。
    朱瞻基微微一笑,拍拍年轻人的肩膀,安慰道:“你现在要是说不干了,你们钱塘于家,就去南疆砍树吧!”
    这是安慰?
    于谦当场就想,从这船上跳进海里去。
    朱瞻基又重重的拍拍于谦的肩膀头子:“这件事,要漫长的时间去实现。得一步一步来,温水煮青蛙。先行白话之事,在图谋后续。
    但我需要你,此事做成,我保你一个内阁首辅!”
    这是朱瞻基第一次向人给出承诺。
    于谦听得清楚。
    或是因为已经上了贼船。
    也或是因为眼下的许诺。
    于谦重重点头。
    朱瞻基顿时开怀大笑。
    有于谦这么一个愤青在。
    他便有了一员冲锋陷阵的大将。
    “首辅大人好!”
    “不敢不敢……”
    “下官惶恐……”

章节目录

天下第一逆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风味饮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味饮品并收藏天下第一逆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