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唐 作者:骊影

    第二十六章 画与有缘人

    第二十六章画与有缘人

    “顾恺之作画线条飘逸灵动,其笔下人物更是每每有画龙点睛之笔。你瞧这幅画,其布局虽然差了些,但笔力、笔法明显是极佳的,虽然没有提拔,但当世能做出此画者,怕是不超过十人。”

    藏虚书画行的掌柜今日很开心,他在扬州城开这个店铺已经十三年,因为字号老,往日里的主顾也算不得少。

    但今日这仿若集市的景象,是他十三年来从未敢想象过的。

    透过人头攒动去看墙上那幅画,掌柜不由得想起自己交上好运的那一天来。

    说起来,那还是三日之前的午后。

    就像方才所说的,店里的生日往日并不太多,有小厮和吴供奉在这里打理着就已经足够,所以掌柜并不会将自己的时间耗费在店中。他已经老了,剩下的时间应该多用在听听小曲、含饴弄孙上头,再为生意心太多,已经没有那个必要。

    他像往日一样来店里随意瞧瞧,刚刚露面,却被店里的吴供奉神神秘秘的拉进了后堂。

    瞧着吴供奉慌张中掩不住喜色的表情,掌柜的不禁笑骂了一句:“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什么风风浪浪的没见过,怎么如今倒急成这副模样,也不怕让那些小的看了笑话。”

    “哎哟,我的掌柜的,笑话不笑话的怕是没人管了,咱们店里来好画啦”吴供奉激动难持,连声音都比平素尖锐了几分。

    “哦?什么好画值得你高兴成这副模样?是郑如慡新画雨荷了,还是沈雁南又拿好画来卖了?”

    掌柜口中的郑如慡和沈雁南,都是扬州当地比较有名的才子。前者家境极好,画完的画便随手赠人,所以经常有人拿着他的画来店里买卖。而郑如慡又极好荷,尤好雨荷,所画雨荷也是名噪一时,在市面上没有一副画的价钱下的了百金。

    而沈雁南未有什么专长,不论是山水神魔还是花鸟人物,他都能画上一画。但他的家境不大好,平素又惯于挥霍,除了一些舍不得卖的画之外,许多画都是他亲自拿出来卖的,所卖之价倒也与郑如慡相差无几。

    在藏虚书画行里,能够过手最好的书画,也就是这二人的大作。所以吴供奉一开口,掌柜的就将目标锁定了下来。

    “都不是,都不是”吴供奉连连摆手,道:“单从笔法上论,画这幅画的人,可要比郑如慡和沈雁南高明的多了”

    “扯淡”掌柜的笑骂了一声,摇头道:“我做书画行做了一辈子,咱们是多大的店铺,能收什么层次的画,我还能不清楚?比郑如慡和沈雁南的层次还高?那还卖到咱们这里做什么?”

    说到这里,掌柜的也起了疑心,皱眉问道:“老吴啊,你在书画行也做了半辈子了,按理说眼光都是极好的,不会是被人骗了吧?那卖画之人要了你多少钱?”

    “三十贯”吴供奉伸出三个手指头。

    “三十贯?能有什么好画?老吴你这是在耍我吧?”掌柜的哑然失笑。

    “不是那小子不识货”吴供奉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道:“掌柜的,我怀疑这画是那小子偷来的。按理说,这种浑水咱们不应该趟,但那小子出手的价钱实在是太低,要是咱们转手卖出去,三百金可是唾手可得的”

    掌柜的一口茶差点喷出去,哭笑不得的道:“老吴,你最近是缺钱了还是怎么了,连郑如慡和沈雁南的画,最多也就是百金出手。三百金?这是什么人的画,值得如此价钱?”

    “没有提拔,没有加印,没有款识,”吴供奉摇头道:“但是,只要掌柜的你看上一眼,你就会知道我老吴所言非虚”

    “好,那你就拿过来给我看一眼。”掌柜的只当是玩笑,笑着摇头。

    于是,吴供奉就将那画小心翼翼的拿了过来,生怕伤及一星半点的、慢吞吞的展开。

    而画展开到一半时,掌柜的就已经再也坐不住,手中的茶盏打翻在地,整个人也在震惊中站了起来……

    此时看着一干文人对着画卷点评,看着他们最初惊鸿一瞥的震撼,掌柜的不禁想起自己当时的震惊,笑了起来。

    人生真是,不知何处便柳暗花明了啊

    只要今天这幅画卖出去,这差价几乎就抵了这铺子十年的利润,自己便可以就此退休,回去享清福了罢

    想到这里,掌柜的不禁笑了起来,坐在柜台后面捧着茶壶哼小曲,好不悠然快哉。

    可惜这画必须要今天之内卖出去不可,毕竟是来路不明之物,万一被这画的主人或是官府查到了,自己这字画行恐怕还得受牵连。

    哎,可惜了,若是再好好为这画造造声势,别说三百金,炒到五六百金也不是不可能的……罢了罢了,能赚些钱就好,何必那么贪婪呢?

    就在掌柜的想入非非,哼出的调子正唱到“新妇好梳妆,池莲几妖娆”的时候,他便看到一队鲜衣怒马的少年在自己店铺门前下了马,多少有些霸道的推开了围着那副画的人群,让为首的那名少年能够观赏到画的全貌。

    这一行人自然就是李隆基他们,从刺史府出来后,他们在随意闲逛间看到了此处的热闹,便好奇的打马过来一窥究竟。

    “嘿,我还以为是看什么看的这么热闹,原来是看美人啊不过三哥啊,这画里的人又不美,年纪小不说,又不够丰满。咱们武周朝讲的是丰而不腴,又不是汉时,要讲求什么被风一吹就倒的赵飞燕么?”

    其中的一名少年一开口便是出言不逊,这言论刚刚说完,就赢得周遭一片的斥责声。

    边上的这些书生,本就被方才的推搡弄得有些义愤填膺,此时再一听说如此的不懂门道的言论,更是咽不下心中的怒气,顿时三言两语的喝骂起来。

    武唐的书生与其他朝代比起来,多少是有些不同的,或是被尚武的习气所感染,这些书生也不会向宋时那样文质彬彬,更不会像明清那般手无缚**之力。

    这时候,投笔从戎者并不少,一言不合拔刀相向虽然不大可能,但是你若是让一名书生忍气吞声,似乎也不符合这时的风骨。

    盛唐武周,这时的子民都有些傲气的。

    “不懂就不要乱说真是煞风景”

    “就是,空有一身蛮力,连画的好坏都看不出,真是四肢发达、头脑……”

    “喂你说谁”

    “小唐,不要闹”李隆基呵斥了一句,“不懂就是不懂,不懂装懂算什么英雄?丢人现眼的很好看么?”

    “哦,知道了。”出言不逊的少年悻悻的拉拢了脑袋,有些悻悻的退了下去,只是虽然失了气势,这小子还没忘狠狠的向人群中瞪了几眼。

    听到了李隆基的呵斥,书生们的火气多少灭了一些,但仍有不少人不喜欢李隆基他们一行人的做派,不免在下面嘀咕几句,多少有些难听的话语在里头。

    李隆基全都听得清楚,倒也懒得计较,只是兀自背着手看画,面上的表情不由自主的柔和起来。

    “沐猴而冠,一帮武夫,这画的好坏,你们能看懂么?”有人不屑的嘀咕道。

    “我们虽然看不懂,但不代表我们三哥看不懂”终于有小子忍不住了,站出了一步高声道:“方才那句话是谁说的?只敢在下面嘀嘀咕咕,不敢站出来么?”

    这一嗓子怒气尽显,周遭书生的气势不免一顿。

    这些书生的年纪虽然要比李隆基一行大上不少,但毕竟不是舞刀弄枪之辈,这帮小子把平日里教习场练的状态拿出来,自然足够镇上他们一震。

    李隆基摆了摆手,示意那小子退下,而后又转向那掌柜,问道:“掌柜的,这画多少钱,我要了。”

    扬州城里的富家子弟,掌柜的也见过不少,但他看向李隆基,总觉得是有那么点不同的。似乎,更具威严了些,也更加让人不敢违逆了些。

    这倒也并不是说李隆基有多么的咄咄逼人,只是举手投足间的通身气派,多多少少有些压人的。

    “这画,只售这一天,没有定价,价高者得。”掌柜的急忙站起身来,赔笑着答道。

    “哦……”李隆基回过头看身后的一干众人,扬了扬下巴,道:“我出五百金,各位可有出价更高的?”

    众人一片大哗,他们多是来凑热闹的学子,连一百金的雨荷图都买不起的,又哪里出得起如此高的价钱。

    那掌柜的也吓了一跳,他对李隆基虽然没有什么好感,但也未曾觉得厌恶,总觉得这位郎君与那些个欺行霸市的恶少不同,故而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那个,这位郎君……”

    “怎么,嫌少?”

    “不是不是不是”掌柜的连连摆手,“这幅画的价值,大概只在三百金左右,收您五百金的话……”

    李隆基笑了笑,仔细的打量了这掌柜一番,笑道:“在我眼里,这幅画就值五百金。元志……”

    “三哥”

    “取五百金给他,画拿走。”

    “是”

    片刻之后,一张价值五百金的宝昌银票落到了掌柜的手中,而李隆基一行人以带着画打马扬长而去。

    书画行中的众人又是一顿议论,有人说那些少年挥金如土,不知是谁家的二世祖的。也有人说五百金买心头爱,是真本色真爽快的。

    众说纷纭间,这人群便也渐渐的散了。

    这时候,一道身影方才出现在书画行旁边,他面上的笑容温柔的如同三月春风。

    看了看书画行的名字,又看了看李隆基一行人的背影,穆子秋问身后人道:“可知道那一行人的来头?”

    “不知。”即便是身处于闹市中,雌雄莫辩的陆子潞也仍旧安静的如同睡莲。

    “呵,是大人物。”穆子秋笑着,“是当今陛下的亲孙子,临淄郡王李隆基。”

    “哦。”陆子潞应下来,声音平淡如水。

    第二十六章 画与有缘人在线阅读

    第二十六章 画与有缘人

    -

章节目录

临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骊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骊影并收藏临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