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了凌振上山,梁山泊小胜一场,士气得到恢复。朝廷众将在凌振被擒之后,一个个相互埋怨。
    尤其是提议把凌振请来的呼延灼,更是抱怨道:
    “凌振来的时候就险些被梁山泊劫了,今日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擒。”
    “若是被朝廷的人知道,还以为我们有内鬼、在配合梁山泊呢!”
    说着他心中一动,看向关胜的眼神,有些捉摸不定起来。尤其是想到这些日子梁山泊经常有人送来书信,关胜却没有再让自己再看,呼延灼道:
    “听说关将军和梁山泊常有书信往来,不知有没有找到内应?”
    “如今凌振被擒,想把梁山泊贼寇从水泊里引出来,只能靠内应了!”
    关胜闻言愕然,哪想到呼延灼会提到内应,道:
    “我和梁山泊的书信往来,不过是询问郝思文兄弟安危罢了。”
    “从没有找过内应,这话从何说起?”
    呼延灼却是不信,道:
    “既然如此,关将军可否把书信给我和史教师看一看。”
    “前些日子便有朝廷军官反正来归,不信梁山泊头领中,没有人想投朝廷。”
    强行向关胜索要书信,看他和梁山泊到底是何往来。
    听出呼延灼对自己的怀疑,关胜闻言大怒,又觉得自己和梁山泊的书信没有什么不能见人的,傲然冷笑着道:
    “呼延将军若不信,可以和史教师一起过来观看。”
    “只怕你从信中,也找不到内应!”
    嘿嘿冷笑数声,关胜带着兵马,直接返回账里。
    呼延灼同样冷笑,回营找到史文恭,和他一起到关胜帐中,要他拿出书信。
    将自己和梁山泊的书信往来都给两人观看,关胜自觉信中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呼延灼和史文恭看来,信中大片被涂抹过的墨迹,简直是明晃晃地惹人怀疑。
    冷笑一声,呼延灼道:
    “信里面涂抹的是什么,关将军说出来吧!”
    “都是为了破贼,何必隐瞒我们?”
    关胜闻言更怒,本不欲理会他们,却又碍于呼延灼是将门世家出身,比自己更受朝廷信任,强忍怒气解释:
    “信送来时就是这样,我若有所隐瞒,何必把信给你们?”
    “再说我是三万兵马主将,难道会和梁山泊有勾结?”
    说得呼延灼、史文恭同时皱眉,想着关胜作为朝廷兵马主将,实在没有理由和梁山泊贼寇勾结。唯一值得怀疑的,也就是他养寇自重,想趁着剿贼机会,掌握三万大军。
    但是这种怀疑,却无法拿到台面上说,呼延灼、史文恭在关胜斩钉截铁地保证和梁山泊没有勾结后,也只能按下怀疑,私下里悄悄商议:
    “听其言,观其行。”
    “且看关胜作为,观察他是否和梁山泊有勾结。”
    定下这个结论,两人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更仔细地观察关胜一举一动,查看他和梁山泊的书信。
    梁山泊中,朱武从镜像空间中看到三人动向后,顿时大喜不已,心中有了定计:
    “本来只是闲棋,没想到真能发挥作用。”
    “如果能让呼延灼、史文恭和关胜分开,接下来的战事,就会更好打了。”
    朝廷这次征讨梁山泊的兵马共有四万,其中有三万在关胜麾下,另外一万则是呼延灼和史文恭各领五千。
    如果能让呼延灼、史文恭和关胜不合,甚至因此导致三方兵马分开。梁山泊在单独面对三人麾下的兵马时,就会更容易了。
    所以朱武在知道呼延灼、史文恭对关胜有了猜疑后,立刻决定从这一点突破,离间这三个人。
    唤来宋江,让他继续以梁山泊名义和关胜通信,同时在送信的时机上,也把握得更为精准。
    呼延灼、史文恭很快发现,每次在接到关胜调令调动兵马后,两人都会遇到梁山泊小股兵马偷袭。而且在偷袭之前,梁山泊和关胜之间,都有书信往来。
    这个发现,让呼延灼、史文恭愤恨的同时,对关胜的怀疑与日俱增,先前对他养寇自重的判断,也转向了打压异己:
    “本以为他只是养寇自重,没想到还在打压异己。”
    “我们两人若继续和他的兵马在一块,迟早被梁山泊打垮,被他一口口吞掉。”
    气愤愤地说着,呼延灼对关胜的不满,已经溢于言表。将自己这段时间的损失,都归结于关胜和梁山泊勾结。
    呼延灼都有不满,史文恭自然是更不快。这段时间被梁山泊偷袭下来,曾头市已有五百多人伤亡,虽然在总数上看着不多,其实却占到了曾头市派来兵马的十分之一。
    作为私兵,又有许多人是乡里乡亲,这五百多人的伤亡,已经让曾头市士气不振。许多士卒都认为没必要和梁山泊过不去,远道而来征战。
    就连随他前来的徒弟曾涂等人,在听到这么多曾头市人抱怨,又认为短时间无法剿灭梁山泊后,同样认为应该率兵马返回曾头市,修整一下再说。
    故而,在听到呼延灼都认为关胜在打压异己后,史文恭道:
    “征战良久,曾头市有许多人思乡。”
    “我想带曾头市兵马返回,等到来年开春后,再带兵马前来!”
    向呼延灼表达了这个意思,呼延灼大惊不已。他如今和关胜对抗的底气就在于和史文恭联合,一旦史文恭离开,在面对关胜时说话如何有底气。
    所以,不管曾头市兵马的实际情况如何,呼延灼都劝说道:
    “曾头市出兵的事情,童枢密和高太尉都是知道的。”
    “史教师这时候带领兵马返回,如何面对童枢密和高太尉。”
    极力劝说史文恭,让他留在这里。
    有心建功立业,史文恭对曾头市兵马损失并不看重,但他却难以违逆士卒军心。将自己的为难之处告知呼延灼,带兵经验丰富的呼延灼顿时道:
    “这件事情好办!”
    “可以派部分兵马护送伤员返回,再从曾头市剩余兵马中,调遣人来替换。”
    “我再从步军太尉段常那里多讨要些粮草,让教师赏赐留下的人。”
    给史文恭出了这个主意,呼延灼保证用自己颜面多讨要些粮草,让史文恭用厚赏留下更多的人。
    对于兵马损失本就看得不重,史文恭在听到呼延灼的意见后,立刻决定按他的想法实行。
    只是在他把这个想法告知曾涂后,曾涂却担心道:
    “近日多有粮草被卢俊义所劫,万一被梁山泊得知曾头市护送伤员返回的消息,卢俊义一定会带领兵马,劫下这批伤员。”
    “护送的人少了,恐怕挡不住卢俊义!”
    史文恭闻言皱眉,同样觉得这件事有可能。思索一阵之后,忽然向曾涂道:
    “既然如此,就用这个机会把卢俊义引出来。”
    “若能抓到卢俊义,就断了梁山泊一臂!”
    又去找呼延灼商议,约定双方合力护送曾头市伤员返回。如果卢俊义敢来,那就并肩齐上,争取拿下卢俊义。
    对这件事情并非很赞同,曾涂却难以违逆史文恭和呼延灼命令。只能把一千多鼓噪着要返回的士卒挑出来,护送着数百伤员,大张旗鼓地返回曾头市。
    史文恭和呼延灼则率领其余兵马,暗中护送他们。两人都对关胜存着一丝怀疑,又觉得这次立功的可能非常大,故而把事情向关胜隐瞒下来,只说是带领兵马巡视。
    关胜不疑有他,继续带大军和梁山泊兵马隔着水泊对峙,等待唐斌到来,充实麾下实力。
    梁山泊,朱武在史文恭和呼延灼定下这个计策时,就已得知此事。见到史文恭和呼延灼的一万人和关胜的三万人分开,登时哈哈大笑,知道已有了破敌机会。
    和晁盖、宋江、吴用、许贯忠等人商议此事,这些人同样认为破敌时机已到。梁山泊完全有机会,断去官兵一臂。
    “我愿带兵打曾头市,支援卢俊义兄弟!”对曾头市最为愤恨,晁盖当即请命道。
    朱武虽感他志气可嘉,却摆手道:
    “何必劳烦晁兄弟!”
    “曾头市如今有战力的兵马不过三千多,呼延灼那里则不到五千。”
    “卢俊义兄弟有六千马军,陈达兄弟在独龙冈训练数年的五千民兵,加起来一万一千人的军队,足够拿下呼延灼和史文恭的八千人!”
    “现在调兵上岸,很容易引发和关胜的兵马大战,山寨大军还是要以稳为主,和关胜的三万兵马对峙,防止他去救援!”
    定下这件事的基调,宋江担心地道:
    “卢俊义兄弟的六千马军战力不用怀疑,陈达兄弟的五千民兵能够用吗?”
    “若是中途崩坏,恐会牵连全军!”
    一直难以介入梁山泊的军务,宋江对独龙冈的民兵并不了解。朱武道:
    “独龙冈的民兵已经训练四五年,许多骨干都曾前来梁山泊训练,兵器甲胄更是丝毫不缺,与梁山泊兵马无异。”
    “这些人对抗朝廷的精兵或不足,但是对抗曾头市的私兵、或者呼延灼从各地州县拼凑来的兵马,那是一点没问题。”
    “只要这五千民兵能挡住史文恭或呼延灼的兵马一阵,卢俊义兄弟的六千马军会将另一路迅速吃掉,再去帮助他们。”
    “如今唯一可虑的,是陈达兄弟那边没有能挡住史文恭或呼延灼的头领,万一这两个人打开,伤亡恐会很多。”
    “必须要派一位实力高强的头领,挡住史文恭或呼延灼。”
    早就心中痒痒,鲁智深、林冲当即道:“我去!”
    都争着要下山,立下这桩大功。
    对林冲的武功更加信任,朱武道:
    “林冲兄弟能骑马,有利于快速赶去独龙冈。”
    “就请林冲兄弟和史进兄弟一起下山,把这件事告诉卢俊义和陈达。”
    “我会派遣戴宗,随时通报消息!”
    派了林冲、孙立前去,朱武又通过飞鸽传书提前把这件事传到独龙冈,让卢俊义和陈达召集兵马,为接下来的伏击做准备。
    得到这个命令,卢俊义和陈达二人,都是大喜不已。尤其是在独龙冈练兵数年的陈达,更是觉得自己立功的机会已经到来。和杜迁一起召集独龙冈民兵,随时准备出击。
    卢俊义见陈达这一路兵马将领甚少,虽知林冲和史进正在赶来,却仍派遣韩伯龙,前去帮助陈达、杜迁。
    两日后,林冲、史进悄悄带着亲兵星夜兼程赶来,正式向卢俊义和陈达下达梁山泊的命令。同时在陈达麾下听从调遣,为这一路兵马挡住史文恭或呼延灼。
    卢俊义在看到独龙冈民兵的战力后
    ——————请在半小时后观看——————
    “只要这五千民兵能挡住史文恭或呼延灼的兵马一阵,卢俊义兄弟的六千马军会将另一路迅速吃掉,再去帮助他们。”
    “如今唯一可虑的,是陈达兄弟那边没有能挡住史文恭或呼延灼的头领,万一这两个人打开,伤亡恐会很多。”
    “必须要派一位实力高强的头领,挡住史文恭或呼延灼。”
    早就心中痒痒,鲁智深、林冲当即道:“我去!”
    都争着要下山,立下这桩大功。
    对林冲的武功更加信任,朱武道:
    “林冲兄弟能骑马,有利于快速赶去独龙冈。”
    “就请林冲兄弟和史进兄弟一起下山,把这件事告诉卢俊义和陈达。”
    “我会派遣戴宗,随时通报消息!”
    派了林冲、孙立前去,朱武又通过飞鸽传书提前把这件事传到独龙冈,让卢俊义和陈达召集兵马,为接下来的伏击做准备。
    得到这个命令,卢俊义和陈达二人,都是大喜不已。尤其是在独龙冈练兵数年的陈达,更是觉得自己立功的机会已经到来。和杜迁一起召集独龙冈民兵,随时准备出击。
    卢俊义见陈达这一路兵马将领甚少,虽知林冲和史进正在赶来,却仍派遣韩伯龙,前去帮助陈达、杜迁。
    两日后,林冲、史进悄悄带着亲兵星夜兼程赶来,正式向卢俊义和陈达下达梁山泊的命令。同时在陈达麾下听从调遣,为这一路兵马挡住史文恭或呼延灼。

章节目录

从水浒开始修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明德道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德道人并收藏从水浒开始修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