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抓了二三十个,没收了五十几万……
    搞出这么大的阵仗,原本村民们以为这事杨明怕没那么容易善罢甘休。
    最起码,以后大家想打牌打麻将之类,怕是不成了!
    但让人意外的是,杨明除了将那五十几万丢给孙正平,让他负责把路修好之后,其它居然什么都没说。
    眼见杨明驾车离开,一群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杨明这么一番,到底几个意思。
    事实上杨明对这事,还真没什么别的意思。
    毕竟在他看来,有钱打打牌,娱乐娱乐……
    只要不是被人骗,或者是打太大,那都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而先经过这事,为人进村拿村民当猪宰这事,应该没什么可能发生。
    再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也懒得多费口舌。
    毕竟说到底他只是村长,不是谁的爹妈。
    用不着事无巨细的操心。
    “杨总!”
    看到杨明过来,黄令依李向阳第一时间赶到,表示现在有点验钞机,电子表,闹钟甚至收音机方面的订单,厂里运转顺畅,而且一直都在盈利。
    所以杨明完全没必要再给厂里钱,而且一给就一千万这么多!
    杨明没有回答二人的问题,只是道:“蛙岛那边准备集全岛之力,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相关这事,你们听说了吧?”
    现今国内的消息非常闭塞,比不得往后。
    更别提他所说的蛙集电现在也才处于先期筹备阶段,项目都还没落实。
    科技部门相关人员都未必能知道消息,就更别提黄令依和李向阳了。
    因此二人听到这话,那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也似。
    杨明也没指望二人知道这个消息,他只是想借这个话题引申出别的话题而已。
    也是因此,杨明丝毫没在意二人摇头还是点头,只是自顾自的按照自己的思路说下去道:“美帝那边有威软,岛国那边有东芝索尼,去年棒子开了三星厂,现在蛙岛又准备开蛙集电——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刚刚到华芯半年,而且在之前从未接触过相关专业的李向阳依旧一脸懵逼。
    倒是黄令依点头道:“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一定是数字化,智能化,而想要做到这点,低成本,低能耗以及更加小巧,可靠的集成电路,就必不可少——相信南棒发展三星,以及蛙岛现在开始大举筹备什么蛙集电,应该都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想要赶在这场新技术革命开始之前大举投入,并在将来占据先机!”
    “不愧是专业人士啊!”
    听到回答的杨明满意的点了点头道:“那你现在,应该知道我为什么要给厂里这么多的钱了吧?”
    黄令依的脸色很难看。
    这可不是说她不认同杨明的决定。
    相反他是打心底的拥护杨明的决定。
    毕竟作为一个从业人员,明白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改变整个世界。
    她又岂会不希望自己所在的企业加大投入,以求将来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呢?
    只是想归想,但黄令依更明白其中的难度有多大……
    毕竟无论是时下行业的翘楚威软,东芝索尼这些,还是南棒的三星以及蛙岛正在筹备的蛙集电。
    这些企业,哪个背后不是都有着国家的支撑,要钱给钱要人才给人才?
    可华芯呢?
    华芯就是一家个体啊!
    一千万看起来虽然多,但相比想要在整个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所需要的投入,那简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她实在是不忍心杨明将好不容易搞来的钱,都投入到这无底洞中。
    杨明当然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就算再能赚钱,也不可能比的过微软之类有国家支持的企业。
    之所以拼了老命的都要将华芯建立起来,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也有自己的优势。
    一来背靠国内这个百废待兴的市场,只要自己做好了,他敢肯定自己的华芯根本不愁没有生意做。
    二来则是因为作为一个穿越者,即便在芯片方面完全是个门外汉,他却也有足够的把握,保证华芯在未来研发的过程中,比别的企业少走很多很多的弯路。
    足以保证自己能投入最少的钱,获取最大的价值!
    “我知道这是个无底洞——可这事要我们不做,那国内怕就没人去做了!”
    杨明道:“这一千万是今年的,你省着点用,从明年开始,我保证每年给厂里投入两千万,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还可以追加——总之一句话,只要有我在,钱的方面你不需要担心,你们这边,只需要保证研发就行!”
    说完这话,杨明便开始交代黄令依,让她想方设法和诸多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人才来源。
    在这其中,他着重的提到了中科大。
    “现阶段的集成电路已经到了瓶颈期,想要获得开创性的突破,相信必然少不了和新材料的研发应用相关——而在国内,中科大在相关方面,属于各大院校的领先水平!”
    杨明自然不可能告诉黄令依自己之所以着重强调中科大,是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几十年后和芯片相关最顶尖的几个人才,都有中科大背景这事。
    只是强调了新材料在于芯片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希望华芯能在这方面和中科大进行深度合作,以求将来在芯片材料方面,占据先机。
    “如果可能的话,华芯可以和中科大建立合作机制!”
    杨明道:“到时候咱们华芯出钱,他们出名额,送那些有意在这方面进行深耕的人员出去深造……”
    说到此处,杨明微微顿了一顿道:“万一真达成了合作,你注意一下出国名额之中,有没有一个叫夏什么南的——如果有,那么无论他有多优秀,咱们都绝不送他出去!”
    “为什么呀?”
    黄令依奇怪道。
    我们花钱送人出国深造,是希望他们学有所成之后,回来帮助华芯研发!
    而这姓夏的,拿着国家给的经费出去深造,学有所成之后帮着霉国佬研发芯片,转头卡国内的脖子……
    整个就一白眼狼!
    对这种东西,要送他出去,杨明觉得除非自己脑袋上有包!
    除了为华芯未来发展相关奠定基调之外,杨明也没忘了对华芯的生产经营策略,进行调整。
    “之前因为没有四十五所的支持,咱们在光刻机等等方面都面临人才短缺,断档的问题,生产规模,类型,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所以咱们只能小打小闹……
    不过现在不同了!
    现在咱们已经和四十五所达成了合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向他们请教,有什么无法解决的困难,还可以请他们帮忙解决!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咱们就必须要走出去,不能局限于咱们自己产业的这一亩三分地!”
    说完这话,杨明看向李向阳道:“以后,咱们华芯的生产销售模式,将采取给人代工的模式,也就是说无论谁有需求,咱们都可以帮他们代工生产——所以李厂长,你必须尽快建立一个一流的销售团队,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只要有这方面需求的客户,你都给我将订单拉过来!
    只要有订单,咱们就能不断在生产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部族,就能在不断改进自身不足的同时,逐步提升竞争力!”
    而这种竞争力的提升,必然也会催生对更精确光刻机的需求!
    国产光刻机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落后世界先进水平几个代差,除了国家投入不足之外,国内自身需求不足导致的产品没有持续研发动能问题,就能顺利解决!
    完美的循环啊!
    想着这些,杨明甚至都有点佩服蛙岛的那些家伙。
    毕竟要不是事实如此,他是真想不到就蛙岛那帮坐井观天的家伙,居然能想出帮人代工这种绝妙主意。
    看起来虽然是赚的少了点,但人用低廉的利润,换来的可是实打实的技术优势啊!
    开完会,杨明又去车间转了转,和一些技术尖子,产业骨干促膝长谈,询问对方有没有什么困难,对待遇方面有没有什么要求之类。
    华芯厂的待遇,至少在国内是没得说。
    所以在这方面,这些人都没有二话,唯有几个工程师表示自己的家属还在外地,想转过来却没法安置。
    “除了你们,还有人有类似困难的吗?”
    杨明道:“要有的话,立即打报告交给李厂长或者黄副厂长,我保证在半年之内,给你们全部解决!”
    “真的假的!”
    确定是真的之后,一众人员感动的热泪盈眶,表示自己往后,生是华芯人,死是华芯的死人!
    “只要你们好好干,我们华芯,绝对亏待不了你们!”
    杨明哈哈大笑,出门就找了魏广龙,让他转告许中横,帮忙处理相关事宜。
    “这王八蛋,仗着自己有几个臭钱,简直将许县你当成跑腿的了啊!”
    魏广龙喋喋不休的马屁道:“要我说这事咱们就不给他办,看他能把咱们咋样!”
    “你懂个屁!”
    许中横白眼,嘿嘿道:“对姓杨的这种人,我可不怕给他帮忙,就怕想帮忙都没机会——给我立即去处理,我只给你三天时间!”
    “……”

章节目录

我在80年代当村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秋刀鱼的汁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刀鱼的汁味并收藏我在80年代当村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