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时间,《织锦》以147万套的销量和2352万的版税傲视群雄,不仅以绝对优势占据了作者年度收入排行榜的榜首,更是以黑马之势冲入作家财富排行总榜前十,站在了第八名。
    在阿九之前,上一位能在第一年就冲破百万销量大关的新人作家还是三年前,而那位笔名为刀客的年轻作者,在发行实体书之前已经就在网络上进行了连载,笼络了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所以才有了发书第一年就狂销四百多万册,次年更是增加到了将近六百万的记录,位列迄今为止的销量记录榜第二位。
    要知道,在这个纸质书籍极度萎靡不振的年代,一般作者的实体书能卖出几十万册就足可以谢天谢地了。
    虽然听上去阿九只销售了147万套,似乎远远逊色于刀客的四百多万册,但是别忘了,这是147万,套!
    而一套,是有两本的。
    所以真要算起来,两边的销量差距其实也没有太过悬殊。
    然而《织锦》的销售才仅仅是第一年,有几位业内人士非常肯定的说,第二年的销量至少会在147万的基础上翻上那么一两番……
    而且,刀客的《月色星辰》迄今为止是一个系列共计五本之多,阿九的《织锦》可是只有两本一套!
    另一方面,路寰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版税收入,绝对是得益于那份合同,百分之二十呀!
    因为作为出道四年的一个老作者,已经写了一个系列共计五册的刀客今年的海内外销量仍然破四百万,就算是只有百分之十二的分红,算起来也有一千四百多万的收入!
    最初外界还奇怪,不过就是卖了一百多万套,不到三百万本,怎么可能收入两千多万?
    结果出版社把那份马赛克掉了签名的合同一曝光,大家看完这堪称冒险的条条款款,再次掀起惊涛骇浪!
    别的不说,这个阿九的胆子也太大了点!
    要是有个万一,不光该部书的收入会大打折扣,估计以后出版社也不会继续跟她合作下去了。
    但是,没有“要是”,事实就是阿九成功了,这份合同自然也就成了众多作者羡慕仰望到脖子都痛了的模范样本。
    要知道,就算是个热门作者的分成,也不过是在百分之十四五上下徘徊……
    书卖得火,出版社自然是乐的合不拢嘴。
    要知道,当初惜败给对手出版社,眼睁睁的看着刀客被人挖走大火,薛则他们真是多少次做梦都哭醒啊!
    不过现在好了,我们也有大红了,而且头一年就在收入和轰动性上碾压你们,嘿嘿!
    有这个销量和人气做基础,他们绝对可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联系人开始筹备拍摄影视剧了!
    另外,出版社已经开始进行《织锦》的翻译工作,今年将试发行共计两百万套的外语版本和繁体版本,以应对海外粉丝们的迫切需求。
    因为《织锦》大火,华国竟也迅速刮起了一股复古的风潮,各种古色古香的服装和配饰大行其道,其中更以巨星徐曼为代表。
    粉丝们惊喜的发现,自家偶像似乎又有了一位得意的设计师,因为这一年来她身上频繁出现各种精美的刺绣,什么斗篷啦,披风啦,大氅啦,围巾啦……
    素日明星脸上多了副眼镜都能在第一时间被挖出来呢,徐曼如此巨大的变化,广大媒体们怎能不在第一时间抢上去挖掘?
    怎奈徐曼似乎打定了主意要吊大家的胃口,每次被问到都会笑而不语,最多只是在众人苦苦恳求的情况下狡黠的眨眨眼,“时机未到。”
    有粉丝突然灵光一闪,在talk上面问徐曼,“今年大火的《织锦》就是古典风啊,曼姐你是不是也看了那部书啊?我觉得你这两天穿的那件迎春花纹缠枝连毛斗篷非常像《织锦》中提到的风格呀!”
    对此,徐曼只是回了个笑脸,然后神秘兮兮的说,“你们猜。”
    对她这种反应,粉丝们的心思各异,一部分人认为《织锦》的书迷们已经有点得意忘形,不过是一部小说而已,怎么外面的什么动静都往那上面想呢?
    而且徐曼什么人什么地位什么消费水平呀,怎么可能仅仅是为了一部小说就折腰呢?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说不定还真让他们猜对了!因为按照徐曼素日的行事风格来看,如果不是的话,她绝对会非常干脆的否认,而这次却是迟迟不肯给出明确的答案,明显就是媒体们一贯的营销策略嘛!
    于是大家顿时又有了一个惊人的猜测:
    莫非,阿九是徐曼的熟人?她这是在为朋友低调的宣传?
    ……
    且不论外界对徐曼的真实意图究竟猜测如何,《织锦》红到发紫,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当然,人红是非多,书红口角多,《织锦》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织锦》的销售有几个明显的高峰期:
    一是出版社卖力宣传,网络预售的时候;
    二就是几位著名评论人看完之后,发表了立场各异、观点不同的评论之后;三么,就是真正的读者们买到手之后,引发的爆炸型流感一般汹涌的推荐狂潮……
    而在这三次中,风波最多,闹腾的最欢的,无疑是第二次,甚至这场风波一直延续至今。
    万事都是有褒有贬的,十多位评论员也大致分为支持和反对两派,而他们的意见自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当部分的读者:支持一方:
    “《织锦》无疑是近几年来少有的一部优秀作品,作者阿九考据严谨,用词谨慎,尤其是在对各种生活细节描写时,非常的贴近实际,值得推荐!”
    “这是一部经得起推敲和考验的小说,作为一名古典文化爱好者和复兴发起人,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书中提到过的建筑、摆设甚至是服装的名称和款式,在历史中都是真实存在的!可见作者古典文化的功底之深厚!”
    反对方:
    “我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带有极强功利性的小说,书中到处充斥着满满的铜臭味,大力宣扬了金钱至上主义,而对真正的情感弃之如敝履,对青少年三观的塑造非常不利。”
    “《织锦》污蔑了爱情!书中主角为了所谓的家族,毅然决然的抛弃了与自己相恋多年的平民女友,转而迎娶富家小姐,这是一场典型的骗局!”
    读者们自然也是分为几大派,喜欢的简直爱到死,不喜欢的甚至拍摄了他们焚烧图书的视频传到网上……
    对此,路寰表示,甭管你们烧不烧吧,我也还是先谢谢你们帮我刷了销量……
    然而就在外界议论如火如荼的时候,连续两年蝉联作家财富排行榜榜首的刀客却突然在talk上发布了这样一条状态:“看了《织锦》,写的很好。”
    他的粉丝瞬间就沸腾了好么!
    莫非,这就是要相爱相杀的节奏?
    但是马上就有刀粉儿哭喊起来,“大人不要啊,你连阿九是男是女,年龄几何都不知道啊!”
    是的,在外界的议论中,有两个最引人关注的热点,那就是:阿九到底是男是女?
    阿九到底多少岁?
    说阿九是男的吧,这家伙却对服装描写的这样细致,貌似很少会有男作者关注这些的吧?
    可要说阿九是女的,就像某评论家说的那样,这人对爱情也忒不屑一顾了点儿,而且《织锦》整体风格非常尖锐,节奏和布局十分紧凑宏大,非一般女作者能掌控的了。
    至于年龄之争么,那就更有看头了。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意见都比较统一,认为阿九的年龄在三十岁开外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六十七。
    理由很充分啊,不管是对历史的熟悉还是对于服饰的研究,甚至是人性的把握,那都是需要时间的呀,更何况作者的笔触十分老练,远不是一般的年轻作者能驾驭得了的!
    但是认为阿九是个年轻人的读者也大有人在,他们的理由听上去貌似也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你们不能这么想当然的就认为阿九是个大龄青年,甚至是个老头了呀,刀客崭露头角的时候才十九,他现在也才不过二十四好么!你们再看看热销排行榜上的其他作者,百分之三十以上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呀,三十五岁以下的比例更是高达百分之七十八!现在的文学界已经涌入了大量新鲜的血液,不再是之前白发苍苍满地荒的惨淡格局了,我们也要客观的来看好吧!”
    谁也说服不了谁,然后大家又开始了新一轮论战,并且有人频繁的各路评论员,甚至是出版社和刀客等同行。
    哦,你也许会问了,那他们为什么不问问阿九本人啊?
    就算他或是她避而不谈,多说多错么,说得多了,总会露出点蛛丝马迹的么!
    尼玛!
    众粉丝简直欲哭无泪,阿九ta,ta,连个公共账号都木有啊,出版社也跟个锯了嘴的葫芦似的,我们倒是想问,可去哪儿问啊!
    外面闹得轰轰烈烈,当事人路寰表示,你只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终于安下心来扬眉吐气来的纪清潭问正乱没形象窝在吊椅里面的路寰,“你真不考虑建一个阿九的账号?薛则跟我哭了多少次了,说大半夜的都有下敲玻璃。”

章节目录

星二代的那些事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少地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少地瓜并收藏星二代的那些事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