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华录 作者:沧海惊鸿

    分卷阅读171

    杨谨沉默了许久,在听到提到父母的时候,有了强烈的反应。那段屈辱的身世,到底是她心底里最深的痛楚。

    宇文棠意在开解她,然后正确地疏导她。她喜欢杨谨刚强、纯澈的性子,实不愿这样一个好苗子毁在上一辈的恩恩怨怨之中。

    “若世人都如你一般,沉湎于父母长辈过往的恩怨中,那么当年,先帝被景太后接入宫中的第一件事,就该是毁了武宗皇帝的陵墓,拎出来鞭尸,才解气。”宇文棠又道。

    武宗皇帝晚年糊涂,因着某件事,险些灭了孝怀太子满门,还逼死了太子的生母任皇后,以至于身为孝怀太子的独生女儿的先帝,襁褓之中差点儿死于幽禁之所。而因着武宗的错,直接造成了北郑伪政权的建立,引出了后来的明宗皇帝宇文哲殒身北郑等许多悲剧。于国于家、于公于私,武宗都可称是罪魁祸首。

    这些事,在大周并不是秘密,差不多读过些书的,都晓得。杨谨亦是清楚的。

    令杨谨别扭的,不是这些陈年旧事,而是那个与这些事牵扯在一处的人——大周先帝宇文睿。她从没有忘记,就是这个人,同石寒曾经有过一段感情纠葛。

    若说父母身世是她身上撇都撇不开的原罪,那么,宇文睿与石寒的那一段,便是烙在她心口上的祛不掉的疤痕。

    听着女帝身为局外人的侃侃而谈,杨谨极想大声质问她:父母恩怨选择不得,那么感情之事呢?

    她们,一个两个,所谓自幼失怙失恃,所谓历尽不幸苦楚,可她们都是皇帝,都是万万人之上的人,她们得了许多人的宠和奉,又怎会明白自幼流落江湖的苦楚?

    她们,号称身世凄楚,号称流落民间,生身父母却要么是太子、亲王之尊,要么是郡主、贵女的身份,又怎会明白生父因叛国而死,生母出身秦楼楚馆,还是被生父欺侮而孕的痛苦?

    还有,她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身边或有无数的男男女女爱慕,怎会懂得心中只恋慕一人,那人却心有所属,而那人所属,还是自己血缘上的姑姑的酸楚?

    杨谨霍然起身,再也不想听女帝说下去了。

    宇文棠微愕,顿住话头儿,抬眸瞧着她。

    姚佩琳是同杨谨相处过几个月的,见此情状,心中暗道不妙。

    “我知道你想劝我,或许……是为了我好……”杨谨垂眸,眼底皆是痛意。

    她突地看向宇文棠,眼中晶莹闪烁,颤声道:“可你是皇帝,你不是我……你不会懂……”

    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口的痛意,撇开脸去,不肯让宇文棠看到自己没出息的样子——

    “你也不必说了,也请你……不要再插手我的事……”杨谨咬唇,几乎出血,“没有你们的参与,我本可以活得……很好……告辞!”

    她说罢,拔腿便走。

    作者有话要说:  小杨快憋爆了(摊手

    今天母亲节,祝全世界的妈妈们,永远健康舒心,一直辣么美丽~

    新文《三世·江山》,三生三世,相爱想杀,欢迎收藏品尝~

    第116章

    “哐啷”一声门响, 杨谨走了。

    宇文棠如梦方醒一般,气圆了眼睛——

    “她、她就这么走了?”她气哼哼怒地向姚佩琳道, “她真敢就这么走了!”

    遍观天下, 敢对大周女帝这么甩脸子甩门的, 杨谨称得上是独一份儿。

    姚佩琳也颇为无奈,“陛下息怒。”

    “息怒?”宇文棠瞪着眼睛反问道,“她这副样子, 你倒是说说, 朕怎么息怒?”

    “朕好心好意引她上来认祖归宗,好心好意地劝导她……她呢?就没给朕一句好话!要么就是闷头闷脑的死样子!你倒说说, 朕如何息怒!”宇文棠犹气道。

    姚佩琳无语, 只好软下声音来顺女帝的毛儿——

    “陛下的好意, 臣都明白, 想来谨儿她静下心来回想的时候,也会明白的。”

    宇文棠被姚佩琳拉着坐下来,双手撑着腿, 鼓着腮帮, 斜看向姚佩琳:“你觉得,那小丫头子,她会明白朕的苦心?”

    不待姚佩琳回答,她又自顾自赌气道:“她能明白才怪!!哼!小小的孩儿, 也不知在哪儿学的这死倔脾气!”

    姚佩琳与宇文棠一同长大,没有谁比她更了解这位女帝的性子。她见女帝如此神情,忍下笑意, 道:“陛下是天下之主,心怀宽广,自然不会和一个小孩子一般见识的。”

    她暗自担心杨谨的倔强真惹恼了女帝,那对杨谨和石寒而言,绝非好事。

    宇文棠闷哼一声,觉得姚佩琳说得很有道理,自己就该宽容大度,才是为君的度量。不过,转念想想杨谨方才的那副死样子,还是愤愤的,心中难平。

    过了一会儿,姚佩琳见女帝痛饮了两盏热茶,情绪平复了许多,才开口劝谏道:“依臣拙见,陛下有一点儿性急了。”

    宽慰女帝,于私而言,是身为友和枕边人的情分;而面对主君的过失,善言劝谏,这是身为臣子的本分。纵是与女帝已经做了亲密无间的事,姚佩琳也无法对自己的职责视而不见。

    宇文棠闻言,擎着茶盏的手顿在半空中。她睨向姚佩琳,道:“朕性急?你是说朕好心好意地引宇文谨来,是性急了?”

    姚佩琳听她言语间特特加重了“好心好意”四个字的语气,又是欣慰,又是好笑。陛下是因为十足地信任自己,才会在自己面前如此放任地孩子气。

    姚佩琳于是暗自决心,此生就算是做不成长孙皇后,也要学着如长孙皇后一般直言善谏,不令主君走了歪路。

    “是,臣确实觉得陛下略心急了些,”姚佩琳顿了顿,又不忍心道,“陛下的心思是好的,对幼妹更是好的。”

    宇文棠不是不明是非之人。她之前见过杨谨醉倒街头的“不争气”模样,深恨她忝为宇文氏子孙;今日在楼上又听得宇文斐当街认亲,便又急又气——

    她气石寒对杨谨的极力呵护,不令杨谨沾染一分尘埃的小心翼翼。她气杨谨堂堂宇文氏子孙,竟没出息到要靠着昔日杨郑伪朝廷的公主来保护的地步。她看不下去杨谨“堕落”如斯,亦愤然于宇文斐行为的失分寸,遂脑子一热,把三个人提上楼来,一一教训。

    对于相王府,宇文棠始终是存着戒心的。不止是因着宇文达殒身之事,更因为,相王一支,几乎代代有逆上作乱不安分的。对于宗室,宇文棠不想黑下脸不留情面,所以她借着杨谨之事,来了个投石问路——

    她就是要看一看,相王府在知道了杨谨的事之后,会作何反应。若是依旧安分守己,她便保留着相王的宗政之职,养着他们;若是敢有旁的异动,那就怪不得她不顾宗室之情了。

    分卷阅读171

    -

章节目录

昙华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沧海惊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沧海惊鸿并收藏昙华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