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宫里出来以后,霍嬗从等在府门口的霍平手里拿上礼品,然后直接就去了隔壁的长平侯府。
    在舅祖父家吃了个早餐,然后出来直接去了公孙贺府邸,和他聊了聊天,然后出来后又去了一趟丞相府。
    后勤补给有小李子,问题不大。
    在丞相府里没待多久,和石庆以及他最喜欢的次子石德聊了一会。
    历史记载这个石德就是石庆侯位的继承者,就是因为石庆喜欢他。
    他日后还当了太常,不过他没有他老爹的智慧。
    至于他的大儿子,霍嬗没啥了解,好像是在宫里当郎官。
    和他们没聊多久,霍嬗看了看时辰不早了,就请辞离开,然后回了一趟府里,带上三份礼品,直接往戚里的霍府而去。
    三份礼品,霍光一份,刘据一份,倪宽一份,霍嬗不想回府了,一趟一趟跑,太费事,索性都带上。
    反正都是自家叔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怪罪霍嬗。
    霍嬗来到霍府门前的时候,管家早已等候多时,笑呵呵的把霍嬗迎了进去。
    “叔父在正厅?”
    “回小君侯,正是。”
    “嗯,那你不用管我了,忙你的去吧,小李子,你也跟着一起去吧。”
    霍嬗说完后让身后的小李子提着礼品,跟着管家离去。
    “诺。”
    管家应答一声,带着小李子两人说说笑笑的离去了。
    霍嬗看着小李子的身影,自言自语了一句:
    “小李子这,个子不见长,倒是越来越胖了,再长两年,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胖墩,不行,得让他练练。”
    碎碎念后,霍嬗一路往正厅走去,对着路上行礼的仆人点点头。
    一路来到正厅,还没进去呢,霍嬗就喊了起来。
    “叔父~叔父~”
    厅里听到声音的霍光不由的叹了一口气。
    下一刻,霍嬗从厅外跑了进来,然后扑腾一声跪在地上,霍光差点就没忍住拉霍嬗起来,他怕把霍嬗的膝盖给磕坏喽。
    “侄儿为叔父,叔母贺,侄儿祝叔父人强马壮,心想事成,顺理成章,步步高升,祝叔母快乐多多,烦恼少少,健康相伴,平安笼罩。”
    “哈哈,子侯快快起身。”
    霍光这个叔父还没来的及说话呢,东闾氏这个叔母连忙起身扶起了霍嬗。
    霍光二十七,东闾氏比霍光年轻两岁,今年二十五。
    长得很是温柔贤淑,但是性子却是非常大气的那种,人挺好的。
    对了,霍光有些耳根子软,受不了枕边风,算不得怕老婆,他只是怕念叨。
    至于霍光的继氏妻子霍显,她现在还是个东闾氏身边的小侍女。
    历史记载很有心机的一个女人,胆子也是大破了天,霍家在霍光逝后被满门抄斩,她脱不了关系。
    霍嬗本来是想找到她的,但是没找到,霍显的霍是赐姓,显是婚后的名字。
    几十个人,跨度十几年,性子都不一样,这还怎么找?
    分不清啊!
    霍嬗又不想大费周章,就算告诉霍光,但这么荒缪的事,他也不会同意。
    先放着去吧,等日后显露了踪迹再说。
    霍光夫妻俩很恩爱,但一直没有孩子,霍嬗等了三年,也没啥响动。
    为了避免触及这个心伤事,霍嬗一直没提过这茬。
    但霍嬗知道,并不是他俩有问题不能生,历史记载,他俩就生了一个女儿,嫁给了上官桀的儿子。
    霍嬗调查了一下,上官桀的儿子才两岁,估计快了,先等着吧。
    接下来到了饭点,一家三口人吃了午餐,然后聊了一会天,东闾氏离去休息,霍光和霍嬗两人来到了书房坐下。
    “何事啊,这么神秘,还要瞒着你叔母?”
    霍光调侃到,霍嬗连忙反驳:
    “我没这个意思,叔母又不懂这些。”
    “你咋知道她不懂?”
    霍嬗撇了撇嘴,起身从怀里掏出《千字文》,递给了霍光,然后回来坐下。
    霍光打量了一下霍嬗,然后接过布帛问道:
    “什么东西啊?”
    霍嬗抬抬手示意他自己看,霍光打开看了起来。
    只见第一列正中写着两个大字,蒙学,第二列正中是三个大字,千字文。
    霍光抬头看了霍嬗一眼,轻笑着问道:
    “蒙学籍册,从哪找来的?看这布面,嗯,挺新啊!”
    霍嬗不理他,起身端详起了书房里的一个玉台摆件,霍光接着往下看。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嚯,头起这么大,这么高!”
    霍光先是惊讶了一下,然后接着往下看,但是紧接着他脸上的笑容就没有了。
    霍光越看越认真,越看越震惊,直到他看完最后一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还没有反应过来。
    霍嬗等了半天没声音,正想看看他这是咋了,突然,霍光面色激动的一拍桌子,大声说道:
    “此乃是蒙学圣典啊,四字一句,句句压韵,朗朗上口,孩童蒙学之良品啊,著作之人真乃大才,子侯,此乃何人所做?”
    霍嬗被吓了一大跳,连忙矜持一笑,然后说道:
    “后面有署名!”
    霍光连忙展开一看,只见三个大字缀在后面——霍子侯。
    霍光面色一僵,然后满脸怀疑的打量着霍嬗。
    ‘还有其他人叫霍子侯?’
    你要说霍嬗写了一部兵法,那他信,坚定不移的那种,无他,霍家人就有这天赋。
    就像是他自己一样,晦涩难懂的兵书,他霍光看一遍就能看懂,再研究几遍就能了解透彻个二三。
    用不用的出来,咱先不说,大多数人看都看不懂。
    但是你要说让他写了一本蒙学著作,他写不了,他估计到老也写不出来。
    这不光是你把一个个字拼在一起就行的!
    至于说霍嬗写的,呵,不信。
    “叔父这是啥眼神,不信?”
    霍光坦然的点了点头。
    “照实说吧,谁写的,人在哪?”
    ‘你这意思就是我找了枪手呗,我就想问问,谁家的枪手能写出这东西来?’
    霍嬗被噎了一下,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反应过来后,抓狂的喊道:
    “真是我写的,我写了三年多好吧。”
    霍光凝神仔细打量着霍嬗,发现他没骗人后,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小心翼翼的重新打开布帛研读了起来。
    期间连连感叹,时不时用羡慕、嫉妒的复杂眼神看一眼霍嬗。
    “千字文千字文,这才六百,也不够千字啊,还不如叫六百言。”
    霍嬗又从怀里掏出一张布帛,递给了霍光,霍光小心翼翼的接住。
    霍嬗走上前指了指:
    “加在这一句后面。”
    霍嬗取字都是根据内容取字的,取了这些字,也能保证非常通顺的读下去,没有丝毫问题。
    本来就没涉及到多少人名的问题,钟繇这几个人物,也只不过是为了引出后面。
    霍光看完后沉默了好一会。才抬起头问道:
    “是不是还有两百字?”
    霍嬗听到这话,上前拿起布帛,答非所问的回答道:
    “用时三年时间,我编写了六百字,叔父编写了两百字,剩下的两百字实在是编写不出来了,所以……”
    懂了,霍光听到这句话立马就懂了,这是想藏拙啊。
    对于霍嬗的这个想法,霍光一万个赞同,并不是因为他能得到好处,而是真的为霍嬗着想。
    同时他也想到了,这是一个拉交情的好事情。
    ‘武人杀伐,总是免不了被非议,若是有一帮子文人转圜、吹捧,那可真是好太多了。
    能文能武,总是要比单独一项吃香,若是再有一帮子志同道合的朋友,那天然就有了大优势。’
    他可以说是处处为霍嬗着想,一点也没想到自己。
    “子侯准备找谁?”
    “御史大夫倪宽、太子、太子太傅卜式,太史令司马迁,再加上叔父五个人,叔父可以再去太学请几个韵律大家。”
    霍光仔细思量了一下,发现处理的非常好。
    倪宽有名望,太学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顺便还帮太子扬了名,稳固了地位。
    而且霍嬗能想到的问题,霍光自然也想到了。
    董仲舒虽然闲赋在家,但也是大汉谁也不可忽视的人物,他只要活着一天,那就是一天儒家的掌门人。
    不说其他,他只要说句话,执掌大势的公羊儒必定遵从。
    若是有董仲舒,那就是真的稳了。
    就是这个司马迁……
    “子侯,为何要喊上这个司马迁?”
    霍嬗笑了笑,淡淡的说道:
    “我和他是朋友,据我了解,他正准备编写一部史书,从上古一直写到今朝……”
    霍光听完后一愣,紧接着摸了摸胡子:
    “子侯想……”
    霍嬗听出了意思,立马摆摆手:
    “没有,这部史书是他们家族几代人的努力精血,这种得罪人的事,不能干。”
    没想到霍光有些不以为然:
    “一个太史令而已,得罪了便得罪了,他又能怎样?”
    霍嬗直接就是一个白眼。
    “能怎样?能让我霍家遗臭万年!”
    霍嬗只不过是故意吓唬他,功绩是磨灭不了的,就算史书记载抹黑,也总会有明眼人辩解,但是,总归会有些影响。
    而且,司马迁人还不错,因为后世影响,霍嬗心里还是很尊敬他的。
    “有这般严重?”
    霍光皱着眉头,有些怀疑。
    霍嬗认真的点了点头:
    “有。”

章节目录

汉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命未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命未康并收藏汉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