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嬗笑呵呵的点点头,回头看着王纬:
    “干的不错,给你记上一功。”
    王纬知道霍嬗不爱听套话,所以就嘿嘿傻乐的挠了挠头。
    他心里松了一口气,这拼了小命抢来的差事总算没办砸。
    霍嬗又看了看那些针线,试了试打火石,完事以后拍拍手,回过头看着欲言又止的王纬问道:
    “军粮足够吧?”
    “回小君侯,够五千人的分量。”
    “那这些东西你做了多少套?”
    “回小君侯,现在有三千两百套。”
    十几日没洗澡,刚才烤了烤火整个人热了起来,头皮有些痒,霍嬗挠了挠,然后吩咐道:
    “给你半月时间,再准备八百套,凑够四千套,军服就不用做了,没问题吧?”
    王纬拍了拍胸口,一脸自信:
    “没问题,臣再多做两百备用。”
    “那就好。”
    正好此时,孙尚在门外敲了敲门。
    “讲。”
    “回小君侯,水烧好了。”
    “知道了。”
    霍嬗看着扭扭捏捏不愿离去的王纬,叹了一口气:
    “想跟我一起去?”
    王纬一脸期待,连连点头。
    霍嬗又出了一口气,苦口婆心的劝道:
    “还是回去吧,带不了你,西域的消息想必你也知道了,应该能猜到一点吧?你可以去西域那边。”
    霍嬗给他出了个主意。
    王纬先是失望,然后惊喜,然后接着又是失望。
    “回小君侯,这次机会就是我好不容易抢来的,再来一次,怕是……”
    霍嬗呵呵一笑:
    “那是你的问题。”
    紧接着想了想,王纬用着挺顺手的,其他人除了沈宁以外,都不太适合做后勤。
    而沈宁五十了,还是在长安休息的好,要给年轻人机会嘛。
    虽然王纬也三十了,但相对来说还很年轻,正是精干的时候。
    霍嬗眼珠子一转,脑子里冒出一个主意:
    “我有个办法,就看你舍不舍得。”
    王纬眼睛一亮,立马躬身行礼:
    “请小君侯为臣解惑。”
    霍嬗点点头,沉吟了一下:
    “你刚不是记了一功嘛,不要奖赏,不升官,只要一个去西域再次为大汉奋斗的机会,就看你舍不舍得了。”
    说完后霍嬗拍了拍他的肩膀,拉开门走了出去:
    “火盆里加点炭,别让火灭了,出来的时候记得关上门。”
    至于火盆走烟问题,窗子有留缝。
    不得不说,霍嬗是越来越有上位者的行事手段了。
    本来就想用他,还得让他拿功劳换机会,也真是……
    不过,这对霍嬗也没啥好处,反正奖赏的人是刘彻,关他啥事。
    也要看王纬自己的想法,这个功劳换个机会,立一个更大的功劳。
    不过以刘彻的性子,听到他这么说,肯定会很高兴,所以奖赏不缺,机会也不缺。
    霍嬗算是帮了他一把,等他想明白自然会感激霍嬗。
    收了收王纬的心,这算是好处吧?
    “诺。”
    王纬条件反射应了一声,然后仔细想着霍嬗的主意,觉得确实可行。
    一拍大腿:“就这么定了。”
    然后他跑去火盆边,加完炭往中间拨了拨,让火能燃烧更久,让火炭不要掉出来烧到地板。
    至于火盆底下的地板,有两层镂空的石板垫着,那是烧不到的。
    宫里的火盆就是底下放着羊毛,那也是烧不起来,但是这儿条件简陋,火盆那是真的火盆。
    ………
    三天时间转瞬即到,霍嬗去参加了渔阳郡官员和几郡的大户们举办的宴会。
    霍嬗还看到了历史上第一位确定了职位的幽州刺史。
    刺史他并不是第一位,第一批都不是,十三州刺史制度在确立之前就有刺史了,只不过不常设。
    是刘彻觉得御史不称职,命丞相派往各地巡视监察之人的职位。
    霍嬗来了后先是虚与委蛇了一圈,然后在他们感觉差不多,想要明知故问开口询问此行霍嬗的目的的时候。
    然后借着这个由头再问问霍嬗有没有啥要帮忙的,表表忠心,看能不能跟着混点功劳的时候……
    霍嬗先开口了。
    他没时间和这些人扯来扯去,以他的身份,也没必要和他们多聊,直接吩咐就是。
    霍嬗笑呵呵的看着他们说道:
    “我要两百的向导,熟悉匈奴的所有情况,还需要请诸君多帮帮忙。”
    大家都明白,霍嬗所说的向导,那不光是引路的。
    除了引路,你还得会看马蹄印、狼爪印、各类野兽印迹,还得会寻水、看天象、分辨方向等等才能。
    至于会看野兽印迹,并不是防备它们,大军出行,它们躲都来不及。
    这也是为了寻水,在野外动物比人知道的多。
    当然,全会的,这种人世间少有,所以基本上有一项才能,那就是一个合格的向导。
    出行一般都是几家联合起来,组个团队。
    这种人这些大户基本各家都有几个。
    也是前几十年兴起来的,那时候一穷二白啥都不懂,这几年都培养了一批,就是大户们为了走商队。
    公孙敖和苏武父亲苏建等人就不懂得利用这个优势,他们也不想想,为何这些大户们从来就不迷路。
    至于李广,他倒是看的很清楚,向导带的也多,因为讲义气,游侠风范,性情中人,所以跟随的人也多。
    但是架不住他是个迷路体质啊。
    而且他常年在北地,挡住了太多次匈奴进攻,名声太大,成为了招祸体质。
    出去一次,要不就是迷路,要不就是被匈奴盯住往死里打。
    武帝主动出击战他参与了五次,三次迷路,两次被覆没……
    他还领着一群游侠一样的兵……
    而且带兵还喜欢以自己为中心。
    而且他还看不清形势,身为朝廷的臣子,私自接受了梁王的印,也真是……
    还有他私自斩杀了霸陵尉……
    军勋家族出身,每次出征都有他。
    卫青还把他儿子李敢送到霍去病身边,犯了错卫青也没直接斩杀他,反而问他怎么回事,刘彻和卫青对他够器重吧?
    他自己承受不住压力,或许也是知道自己犯了死罪,自杀保家族。
    戎马一生,封不了侯确实可惜,但是这怪的了谁?
    只能怪他自己。
    说回正题。
    霍嬗要向导,这些人自然是满口答应。
    他们怕的不是霍嬗开口,怕的是你霍嬗不开口,看不上他们。
    你只要开口,那就好办。
    但他们的心思,霍嬗怎么能不明白,所以他又笑呵呵故意用开玩笑的口吻说道:
    “那些你们各家族子弟和没本事的人,就不要给我送来了,我要是迷路在了匈奴,那……”
    霍嬗这就是明晃晃的威胁了,我要是迷路了,你们就等死吧!
    但是不给点好处,他们虽然不敢说什么,人也会安排好,但是总归是个隐患。
    朋友就应该多多的,敌人就应该少少的,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这并不是怕了他们,霍嬗一句话就能扫平他们,但这有啥好处?
    平白惹了恶名,让其他人不愿与他合作。
    当然,你要是惹了我,那自然是不会让你好过。
    “两百人最多两成啊。”
    说完这句话,霍嬗直接起身就走了,一群人连忙相送。
    他还得回去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去百里外的乌桓单于庭那边看伊即利选人呢。
    而等到霍嬗离去,众人就开始欢庆。
    他们的目的,本就是插一些家族子弟进入霍嬗这次的军中。
    他们也没想着其他过分的事,对于他们来说,能跟着霍嬗走一遭就行。
    只要霍嬗立下了功勋,那就是名声。
    而他们要的就是这一点名声。
    而像进入羽林军啥的,他们不敢奢望。
    你也不看羽林军中的那些关系户,身后那个不是两千石或者实权将领。
    他们只不过在渔阳几郡有点小势力而已,不敢奢望。
    一句曾经随着冠军侯征战沙场,那就够用了。
    ………
    次日一早,霍嬗就带着亲卫营前往了乌桓单于部。
    三天时间,各郡合格的乌桓勇士早已集结到了渔阳单于庭这边。
    这时候的乌桓没有后世分的那么清,也没有分裂。
    像什么上谷乌桓、右北平乌桓啥的。
    他们现在是一部,那就是乌桓部,听命于乌桓单于。
    而乌桓每天的生活和草原无异,但是可比草原好过多了,养的牛羊有地出售,那点赋税卖些牛羊足够了。
    更别提他们还有地可种。
    他们现在算是介于两者之间,游牧农耕文明。
    而整个乌桓部在战时是听命于护乌桓校尉。
    平常护乌桓校尉的职责就是在各地巡视,掌生杀大权,让他们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别给我起异心。
    至于这次来参加招选的乌桓将士人不多,就两三千人。
    本来消息刚传下去以后,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只要是个带把的,谁不想给冠军侯效力啊!
    但是霍嬗的要求提下去以后,就剩这么点人,这还是他放宽了要求,毕竟总体单兵素质能跟羽林不多,并不是你长得壮就行。
    其他人想要来一睹霍嬗的风采也不行,不是战时,各郡乌桓是不能聚到一起的。
    这可能就是他们后面分裂的缘故,不过这是好事。
    足足选了三天时间,在伊即利和方朔的帮助下,选定了八百人选,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简单的培训。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转眼间来到了二月十五。
    终于是要出发了!

章节目录

汉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命未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命未康并收藏汉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