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儿,娘知道你怪我和你爹,怪周家对不起你。可你摸摸良心,打你一出生不能言不能动,我和你爹就没想过扔掉你。就是送走你,也千辛万苦的给你找了个心善懂事的男人,就冲这些你就欠我和你爹的,欠我们周家一辈子的恩情。爹娘也不求你什么,可现在真的没有办法了,出来劝你男人,让他去找你大哥回来,就当还清了你欠我们周家。。。。”
    话还没喊完,秋儿就从书房里开门站在门口,赵岂越过怒气冲冲对书房门喊的周母,环着秋儿的肩膀。忍不住对秋儿的怜惜,这个世上最伤人的就是人心,亲生父母的这些话,简直是往人心口上插刀子。从周家人来到现在,就异想天开的让他去找周福,把人平安的带回来,世上怎么可能有这么顺利的事。
    在赵岂担心秋儿难过时,秋儿仍旧淡淡的看了眼噤声的周父周母,转而抬头和一直望着她的赵岂对视,见他此时虽面无表情,眼神却透着紧张和担忧,摇头漠道:
    “她说的对,他们没有欠我什么,我也的确欠着周家的生恩和几年的养恩。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先去京都找人吧,还清欠周家的情分再去云游也不迟。”
    之前一直不肯吐口的赵岂,点了点头,仔细观察了一番秋儿的神色,见没有伤心难过和在意,才真正的松了口气。他知道秋儿有自己的不平凡的秘密,可还是会时时紧张她,处处的关心她。就算是有着无数的秘密,赵岂也把她当成需要呵护的柔弱小媳妇。转头恢复了之前的笑意,对周父笑道:
    “既然这样,有没有其他信息,我也好知道去京都哪里找人。周花儿有没有跟嫂子提过,那个男人是谁?家住在京都的具体位置?多一条消息也多一份找到人的希望不是。而且秋儿也正好要继续寻医,京都的大夫肯定比县城的厉害,跟我一起去就好,不劳烦伯母和嫂子们照顾了。”
    赵素珍对这些也不清楚,周花儿根本就没说,只是一再强调,只要到京都就能找到那个男人。不说赵素珍觉得自己非常蠢,被几句话给糊弄住,就是周父周母也气的厉害。没有其他消息,赵岂和秋儿去京都寻人,无异于大海里捞针。周花儿和周福甚至可能在去京都的路上,说不定就走错了方向不知道拐到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就算是异世的古代,也一样交通不便利,消息不灵通,甚至远行也没有GPS和地图。
    而周母说话虽不中听,可却是实实在在的实话,从秋儿出生后,周家老两口或许不喜欢她,但也绝对没有想过让她消失,心里的想法就是个人的良心问题了。秋儿不喜欢欠人人情,既然周母已经说了条件,那秋儿绝对要找到周花儿他们两人。以周花儿能重生的运气,就算脑子不怎么灵光,也肯定能顺利到京都。
    路上根本不需要留心,只要直接到京都去找就成。以周花儿两人步行速度,就算是提前了两三个月去京都,未必有赵岂赶马车先到京都。第二天一早起床吃了饭,赵岂才不紧不慢的赶车先去了镇上,跟钱掌柜招呼一声,请钱镇长开了户籍证明后,在钱掌柜对新型马车的惊叹中,顺利的在县城城门观上前到了县城。
    先置办了些调料和必备的行头,在衙门里使了银子,得到了去京都的路线图。一般京都道各个县城都有官道,平民是勒令不准行走,错综复杂的地理形势,不先搞清楚路线迷路是必然的。更何况去京都找人,一路上也能遇到不少的美景和城镇,赵岂对秋儿的了解,书籍和笔墨这些都是必备的东西。
    吃食方面简单一些,有银子哪里都能买到,稍微带一些够秋儿吃的就好。其他东西倒是不需要多少,以两人的身手,只要有山有水的地方,就不愁找不到东西吃。
    第160章
    去京都历时五个多月,历经二十一个县城,乡镇大小有小百十个,走走停停的到了京都。一路上两人碰到不少事,遇到过不少人,路经时山路还遇到过拦道的山贼,被赵岂黑吃黑给反打劫了不少东西。在土匪窝里,赵岂找到不少好东西,其中有块龙形玉佩,雕刻的栩栩如生,也是上好的玉质,用来做个空间扣再好不过。
    空间扣做好后,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塞了进去,赵岂在最开始时,震惊的嘴巴都能塞下鸡蛋,滑稽的模样让秋儿乐的抿唇浅笑。干脆把龙形空间扣扔给赵岂,让他收着慢慢研究。赵岂小心翼翼的捧着玉佩,反复的看了良久,有在秋儿的指导下,反复的摆弄东西很久。最后摆弄够了,赵岂小心的把玉佩挂到秋儿腰间,让秋儿好好收着。
    这种传说中的神奇东西,赵岂自己拿着总是不放心,还是戴在秋儿身上他最放心。而且那玉佩一看就是好玉,摸起来带着淡淡的温度,赵岂听说好玉养人,也听闻好玉能档宰避难,他希望挂在秋儿身上,能让秋儿健康好运。一路到了京都,京都城门口的两扇门,高高竖起威武非凡,赵岂也惊叹了一阵,秋儿侧躺在马车里,偶尔附和赵岂的惊叹嗯一声。
    别说是城门,曾有一世龙椅都天天坐,城门真的没什么可好奇的。京都属于严守重地,入城都需要严密的盘查和行令。赵岂经过盘查后,收起了和秋儿的户籍书,笑着给城门的守卫塞了一锭银子。要说每日进出城有多少人,有哪里的外地人进城,非守门的守卫最清楚。找他们询问有没有同地方的外地男女来,就算不清楚,也有个大概印象,要是人已经进城了,想想办法早晚都能找到。
    “大哥们都辛苦了,我跟你打听个事,有没有跟我同一个地方来的男女进城?男的比我略大,女的十八九岁模样是兄妹两人。那是我大舅兄和大姨子,离家都快一年没归家,这家里不放心让我出来寻人。人海茫茫又千里迢迢,一路走来也没找到人影,不知道大哥有没有印象。”
    守城门的侍卫小队长,很自然的接过银锭,在衣袖里掂了掂重量,五两银子不多可也不少了,比他一个月的奉银还多二两。对守城门的侍卫而言简直就是意外之喜,偶尔有些想要通融的,也都赛些铜子商人也最多一个银角子,最多也不超过一两。顶头收到的孝敬倒是多些,可那也跟他们没什么事。
    “兄弟仗义,千里迢迢的来寻人。我们轮班的也没多少人,这事我没印象,回头帮你跟其他兄弟问问。”
    赵岂大喜,抱拳笑着感激道:“多谢大哥帮忙,小弟感激不尽。我们夫妻在城里会住上一段时日,找不找得到人,也得给家人一个答复。等我们安顿好,再来寻大哥,等找到人以后,小弟定当重谢。”
    守门侍卫笑容加深,承诺一定会放在心上看着,但最终能不能找到人就不敢肯定了,茫茫人海谁也不知道人能不能到京都,赵岂表示理解。安排好事情,赵岂驾着马车挥手道别后进了城。天子脚下治安和卫生都不是小地方能比的,行了一天多先找个地方住下在从长计议,原本两人就不缺钱,黑吃黑的在山贼窝里就弄了不少银票和值钱的玩意。
    一顿饭的时间,两人就决定干脆在京都里买一套小院子,找到人送回村去,今后云游事想回来住随时都有地方住。秋儿对此没意见,赵岂就负责找房子的事情,趁早不趁晚。吃完饭秋儿回房,赵岂跟掌柜的仔细打听附近信誉好又可靠的中人。掌柜的对此地都很熟,连着介绍两家信誉不错的中人,顺便也告知了位置。赵岂谢过后就顺着掌柜所说的街道,边走便询问最近的中介,顺带的仔细观察人来人往的街道。
    秋儿喜欢清静,他们买房子不仅住的地方要清静,人流也最好少些。两人这么多年的相处,赵岂很清楚秋儿不喜欢同人打交道,尤其不喜是非多的地方和人。到了中人介绍处,赵岂跟接待的中人说了自己想买房的意愿,以及对房子的环境要求,中人沉吟片刻想了想,翻看了资料后,符合赵岂要求的只有两个地方。
    一处是郊外的小庄园宅子,一处是被贬放官员的三进出的院落,两者位置和大小不同,但价钱都是差不多的。赵岂跟中人约定好时间,在客栈里好好的歇了一晚,第二天上午带着秋儿一起,边走边逛的去中介,找了昨天的那个中人。那人正等着赵岂,见赵岂来了赶忙迎了过来,叫了马车就带着赵岂和秋儿先看了城内的房子。
    宽敞明亮的三进出院子,要占地四亩地的大小,后院花园小池塘都有,周围都是官户文人,环境条件都符合秋儿和赵岂的心意。就是房子太大,光是打扫卫生都要不少时间,秋儿不喜欢家里有陌生人在,赵岂也不愿意有陌生人打扰他们的生活。犹豫中又去郊外看了中人说的小庄子,自古京都都可谓寸土寸金,土地和房子都比其他地方要贵不少。
    也就十多亩地大小,一层分前后的院子。离京都城门也就二十多里路的距离,赶马车要不了多久就能到达。古人对土地有着莫名的依赖,赵岂也比较偏向郊外的小庄子,秋儿也没意见,就此决定下来要买的房子。一千八百两银子十四亩地的小庄子,就入到了秋儿名下,赵岂直说两人不分彼此,却不肯把庄子写在自己名下。
    房子虽然不算旧,却跟老家的房子条件没法比。赵岂也不嫌弃麻烦,毕竟是两人的家,麻烦一点也住的舒服一些。选好新房准备建的位置,秋儿慢慢的画着图纸。现在已经十月底,天气太冷动工做房子总归不好,天寒地冻的结冰快,影响房子的质量,新房子的事情只能暂时搁置。
    原本的房子赵岂请附近的农人,整理粉刷了一遍就搬了进去,前后也只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在买了小庄子时就把地址告知了守城护卫,守城护卫来逛过一次门,就是为了临走时赵岂送的一小坛好酒,护卫就用心的替他们留意城门口的情况。要知道秋儿特意做的浓度五粮酒,可不是这个时代的酒水,最多也就二十多度左右的酒精。男人对辛辣的烈酒,就有着天生的喜好感。
    庄子上的十四亩地,肯定不能自己种,但要怎么种还是一个问题。秋儿对这些不感兴趣,随赵岂高兴怎么折腾。两人不可能在京都长久居住,最后赵岂去了京都的人牙一趟,直接买了两户死契的佃户。挑人时赵岂挑选的也是农户人,看都能知道做习惯活的庄户人,整家买一是不忍骨肉分离,二也是让他们能感激。就算以后犯错也不怕,一大家子的卖身契都在手中,害怕整治不了吗。
    人买回来就得安排住所,在主宅地的另一头,一家圈了一些位置,让他们合伙先弄个临时住的地方,等冬后来年开春盖房子时,在一起把房子都盖好。两家都有女儿,一家十四五另一家的小一些七八岁,要送来伺候两人饮食起居,被赵岂直接拒绝。他和秋儿都没有使唤人的嗜好,领地意识也很强,对那些人不能够信任怎么可能让他们进屋。
    进了腊月后,天气变得异常寒冷,腊八时就飘起了鹅毛大雪,碳和柴火准备的都充足,也不担心冷到,就算是买来的那两家人,也用木板和泥土弄了两间不透风的房子,大大小小十多个人住在一处,屋里棉被和炭火都不断也不会冻到。只要安心的等着开春,就能慢慢有事情可做。
    秋儿和赵岂窝在房里猫冬,没有多少事情可做,除了必要的练功时间,以及吃吃喝喝以外,赵岂最喜欢躺在柔软的榻上,抱着秋儿静静的看着她看书。岁月静好的日子,让赵岂都忘记他们来京都的目的,秋儿到没忘记找周花儿两人,不过对他们两人的安危没什么好担心的,最多也就是多受些罪罢了。

章节目录

重生清水文里的小日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天蓝宝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蓝宝蓝并收藏重生清水文里的小日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