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曹秀言道长大之后要为曹操牵马执蹬,身先士卒,平定天下。
    曹操有所怀疑,曹秀言道大可一试。
    可问题就在这儿,怎么试?
    曹秀狂喜片刻后,按捺住心中激动,仍旧垂言道,“祖父有所不知,孩儿最近遍读古籍史册,又通研了天下各势,确有一些想法......”
    史上曹秀一岁能言,三岁能读,六岁便博览群书,乃是实打实的神童。
    而现如今的曹秀只有有过之而无不及,用博古通今四个字来形容那是最恰当不过了。
    只是曹操虽素来知道曹秀机敏,可他不知道曹秀居然对天下大势也有所衡量。
    六岁孩童,心智尚未长全,却居然对天下有所看法,这谁能相信?
    便是曹操再喜爱这个孙儿,心中也还是有所存疑的。
    于是他半信半疑的看着曹秀道,“秀儿啊,祖父知你聪颖,但越是聪颖的人,越是要懂得谦卑,明白吗?”
    他的意思是,要曹秀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登高易叠重,古来如是。
    再者在他眼里,曹秀刚刚死了父亲,正是悲伤之际,哪有什么衡量天下大势的心情?这些话,莫不是他说出来好叫自己开心的?
    所以曹操对于曹秀的话,大半是不信的。
    这一点,曹秀也知道。
    他本也没想让曹操一下子就相信,毕竟任何事都需要循循渐进,不可一蹴而就。
    特别是在这种事上。
    自己深藏丘壑不假,可这种事既不能继续潜藏,但也不能一下子就全部显露出来,不然曹丕那厮肯定忍不下去。
    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很重要。
    掌握其中的分寸,更重要。
    毕竟活着,才是此时此刻他心中唯一的目标。
    于是他看着曹操,一脸纯真的道,“祖父可以考较一下孙儿。”
    这好比一个孩子向你说自己有多有多厉害,你不信,让他展示一下。
    这种事显然只是为了图一乐,即便曹秀没展示好,曹操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而曹秀若是展示好了,那日后曹秀的前途,可就光明无比了。
    曹操本来也有此意,听到曹秀这么一说,更是觉得有趣,正要出题考较,可谁知荀彧忽的进来奏报。
    “丞相,夏侯将军回来了。”
    他说的夏侯将军不是夏侯渊,而是夏侯惇。
    夏侯惇此次跟随曹操一起讨伐张绣,大败之后,夏侯惇率领青州军逃入乡下,躲了好一阵这才找到机会返回许都。
    夏侯惇乃是曹操的爱将,乃是曹操举兵时最早的几个将领之一。
    此次被张绣冲散之后,曹操曾多次派人寻找,担忧至极。
    此时听闻他回来了,曹操一时大喜,正要起身离去,却又觉得不妥,当即转头看着床上的曹秀道,“秀儿与我一起吧。”
    说着,牵起了曹秀的小手,祖孙二人一起来到了司空府中,曹操与众文武议事的大厅。
    坐定之后,曹秀的小眼睛在厅上微微一转悠,便对在场众人有了初步了解。
    左边起,武将之首乃是于禁,典韦战死,曹家武将中最厉害的便当属于禁了。
    其后乃是曹仁,他是曹操的从弟,地位比其他将领稍高一筹。
    接着便是夏侯渊,夏侯惇。
    而右边,文臣之首,当属荀彧。
    他是司空府老人,又是当朝侍中,更被曹操奉上上宾,身份地位可见一斑。
    其后则是他的子侄,荀攸。
    此人能言善辩,机敏过人,曹操的一众谋士之中仅次于郭嘉。
    而此时的郭嘉,尚未在曹氏集团中展现才能,故此列于荀彧之后。
    接着便是程昱,陈群等人。
    望着这一屋子的文武能人,饶是曹秀也忍不住热血激昂,想要征战四方,一统天下,更何况曹操?
    “司空,袁绍的信。”
    这时,夏侯惇拿出了一卷竹简,递给曹操。
    这是他在返回许都的路上,袁绍派人送来的。
    夏侯惇当然没看过,也不知道信上内容。
    可这时的曹秀却是暗道一声“好戏开始”,对接下来的事格外期待。
    只见曹操打开竹简,刚看了几片,脸色顿时变了。
    在场的文武皆是诧然,唯有郭嘉与荀彧保持着镇定。
    而再过片刻,曹操忽的大怒,直接将手中竹简狠狠扔在了地上。
    “袁绍小儿,欺吾太甚!”
    曹秀见状,这才满意点头。
    原来,曹秀听到这竹简是袁绍送来的,立时就知道了这就是那张引起曹操攻伐袁绍的书信。
    曹操兵败宛城,袁绍写信前来嘲讽,这不是引火烧身吗?
    后来曹操大败袁绍,起因就在此。
    “司空......”
    荀彧刚想询问,可曹操却忽的冷静了下来,目光一转看向一旁的曹秀。
    “秀儿。”
    “袁绍你可知道?”
    曹操当着一众文武不问,居然问起了曹秀。
    这可把曹秀给惊讶的。
    既然你给了机会让我秀,我要是不秀,岂不是对不起这天赐良机?
    诸位,看好了!
    曹秀心中一笑,立时躬身道,“孙儿知道。”
    闻声,在场众人皆是一怔。
    知道?
    一个府中的六岁孩童竟也知道袁绍?
    不愧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啊,名声在外啊。
    可这名声怎么传进司空府的.......或许还需要仔细的思考一下。
    只不过此时众人倒也没有继续深思,而是将目光都集中在了曹秀身上。
    荀彧笑着道,“少公子聪慧过人,想必是从昂公子那里听说的袁绍吧?”
    其他人也都觉得如此。
    连曹操也不例外。
    毕竟除了曹昂,谁会给曹秀说这个袁绍呢?
    然而曹秀却是摇头。
    众人见状一愣,当即莫名。
    接着,曹秀理了理头绪,开口道,“袁绍,刘表,咸有威容,器观,知名现世。然绍鹰扬河朔,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舍礼崇爱,本末倒置,刚愎自负,猜忌自用,潜怀不轨,不足为惧。”
    此话一出,满堂俱惊。
    无论文武,脸上皆是难以置信之色,瞠目结舌,无以为继。
    谁能想到,如此字字珠玑之言竟出自一六岁孩童之口?
    饶是曹操也不由心神巨震,满目惊异。

章节目录

三国之我的祖父是曹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铁骑绕龙城本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铁骑绕龙城本尊并收藏三国之我的祖父是曹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