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觉得这白契并不保险,还需要往官府走一遭。
    他是邳州本地的一个秀才,家在骆马湖西的张圩。
    圩就是防水护田的堤岸。
    张圩是骆马湖西一个不大的小庄子,然后被流民给冲了。
    张凌带着妻儿父母逃进城中,生活了无着落,虽然有师友接济一二,可那明显不是个事。
    这也就给了秦朗招揽之的机会。
    跟曹文彬搭上首尾,那就是张凌的一大贡献。
    在得知秦朗欲在司吾山下置产落脚,还准备收拢一些南下的流民组织乡兵,张凌给出的建议便是走上层路线。
    有银子在,当然可以趁着眼下的机会轻松拿地了。但这地却拿的不牢稳。
    大明官府早烂透了。等到日后局势安稳了,只要有人舍得用钱,轻轻松松的就能从官府手里再拿到一份官契。
    官契指的是打有官印的契约,也称之为‘红契’。对比交易双方自行协商拟订的‘白契’更具法律效应。
    大宗田产交易,为了防有隐患遗留,去官府走一趟那是必然的。
    秦朗虽然知道大明朝已经没有未来了,张凌的这些担忧全然是不存在的,可他还是同意了张凌的意见。
    因为这时候还没人觉得大明朝马上就要完蛋。
    秦德在这点上与张凌是一个看法。
    走官府自然要花费些银子,更麻烦的是户房的书吏。
    有道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条件允许的话,直接见阎王最好。
    更别说秦朗是外乡人,还是一个准备聚拢乡兵的外乡人。
    不把官府摆平了,后患无穷。
    如是,张凌就带着活动资金去运作了。
    他虽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秀才,但也有一份人脉,拿着他老师的帖子成功的敲开了曹文彬的大门。
    曹文彬,陈艾山的心腹幕僚。你可以直接把他看成是陈艾山的师爷,后者在明末这档口正值萌芽酝酿阶段。
    之后的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
    “公子,粮食、布匹、油盐等物质皆已经筹备完毕,就等李大郎带人前来。”
    刘昀向秦朗汇报着工作。
    他是德州人,账房先生,一家五口人小日子过得本是不错的。但再是不错的小日子,随着刘家人踏上了南逃的路,就都一去不复还了。
    台庄外,山穷水尽的刘家人,若不是被秦德挑选上,今后的日子还不定会怎么着呢。
    现在刘昀与儿子刘康,一个跟着秦朗在邳州,一个跟着秦德留在纪庄,后者就是秦德盘下的那个庄子。
    刘康要做的事很简单,就是统计整个纪庄的确切人口,男女老幼各是多少。
    纪庄是没有自耕农的,所有的人全是佃农。
    而刘昀要做的事就复杂多了,他要在邳州城内的大小粮铺、布庄、铁铺等等,进进出出,统计彼此的规模和价格。
    虽然物质这一块,秦朗寄了很大希望于曹文彬身上,后者只要沟通了门路,秦朗这边自然就能跟之搭上关系。
    但什么事儿都不能全指望别人不是?
    而且鬼知道曹文彬会不会伙同商家抬升价格呢。
    这些就都是刘昀要做的事儿了。
    反正他在德州做账房先生,多这些多有了解。
    秦朗放心的把这事儿交给了刘昀,后者也没叫他失望,短短两天时间里就整理出了一份详尽的明细。
    毕竟邳州不是淮安,城内的店铺是有限的。
    秦朗在明细上圈了几家店面,而后刘昀就带着银子上门了。
    二百石细粮,一百匹粗布,五百斤食盐,十篓油,外加棉花、糖、鸡鸭猪羊等肉食,少许的细布、茶叶等物质,总数量言还是很小的。
    可再小那也不是秦朗几个人就能运得走的,何况邳州城外可不太平,到处都是流民难民,最近日子里局面更加混乱了。没有李轩带人来保驾护航,秦朗连去纪庄都不敢去。
    不过按照约定,李轩也该来了。
    纪庄的前主人走的很干脆,整个纪庄完完整整的交到了秦朗手中,六七十户人家,青壮少说也有上百人,加上秦朗他们带去纪庄的流民,人力资源可是不少。
    在秦朗回邳州之前,就让李猛父子着手组织‘护院’。人数暂定五十人,没有刀枪,就是拿根棍棒也行的。
    虽然护院没有一个铜子可拿,但能填饱肚子,一天三顿全是干的,甚至还能见一见油水,就已经难能可贵了。
    而秦朗带去纪庄的(流民难民)其他人,就跟纪庄的本庄青壮一样听从秦德的调遣,或是去司吾山上伐树取木,或是从山上搬运石块下来,加固纪庄的围墙。
    纪庄是有围墙的。
    司吾山以东并不是只有纪庄一个村寨,秦朗之所以选择这里,那就是因为这儿的围墙。
    苏北又不是沂蒙山区,不是所有的村落都有围墙的。
    这些人干活,秦朗管饭。每天两稀一干,足叫所有人都心甘情愿,感恩戴德!
    秦朗带去纪庄的流民难民足有小二百人,还多是青壮,现阶段的护院只能吸纳他们中的小一部分人。加上纪庄本庄的青壮,人口很是不少,但纪庄前东家仓库里存着的百十石细粮和几百石粗粮足够前期的支撑了。
    等到官府摆平了,一切都理顺了,那时候秦朗只管挥洒着银子大肆的屯储物质,招揽人丁。
    纪庄里装不下了,后头的司吾山上有的是空地!
    邳州州衙里。
    “东翁。”曹文彬向陈艾山说起了秦朗一事。
    虽然这事儿根本就不算是事儿,但曹文彬还是要说的,何况人家秦朗还有礼物托他代转呢。
    陈艾山果然不把这点事儿放在心上,秦朗的名字可能都没记在他心上,哪怕眼睛看着曹文彬奉上的礼盒,心思也半点没在内里的寿山石上。
    寿山石是好,很和陈艾山爱印章的喜好,但与他的身家性命比来可就不值一提了。
    “史中丞发来公文,要我整兵备武,严阵以待清虏……”
    陈艾山浑身都在发抖。
    就他,就邳州,还整兵备武,以待清虏?这不是笑话么。
    曹文彬满脸肃容,再没有见陈艾山时的轻松。
    史中丞就是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淮扬的史可法,曹文彬的直属大佬。
    史可法发来的命令,邳州可不能等闲视之。

章节目录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汉风雄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汉风雄烈并收藏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