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 作者:采枫

    分卷阅读137

    …杨轩就是他弟子,陛下你说呢?

    最终晏殊看了眼自己跪在大殿上的弟子,心中也生出许多无奈。这文武之争从未停歇,若要改变如今之局面,必当温水煮蛙,否则定会嫌弃天下文人反对。说不定他这个弟子,今日之后便要被一些文人雅士诽谤不休了。

    此时若任由自己的弟子说下去,指不定还会说出更骇人的来,晏殊立刻站出来对赵祯说道:“陛下!武将呈勇,为天下安定故,防范乃是应当!可臣以为,这防范之法当同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疏不如引。”

    赵祯性格软,脾气更软,遇到大事的时候很难自己拿主意。

    但是赵祯有个好习惯,那就是问策,当他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会询问信得过的人,于是赵祯又看向包拯:“包爱卿,你说。”

    包拯青天之名在民间甚大,被奉为清流之首,他一站出来,众人即便心中不以为然,却也得听一听他的意见。

    只见包拯面沉若水,声同洪钟,不提该如何做,只说自己所知道的:“臣不通军务,但臣却知道杨学士同丞相大人所说,绝非同其他人说的那样道听而来。”

    赵祯:“哦?爱卿请讲!”

    包拯仰头看向赵祯,继续道:“回禀陛下,我大宋军饷年年上涨,可招兵已是一年难过一年,即便在士兵面上刺字,逃兵却是一年赛过一年。”

    说到这里,包拯停顿了下:“据臣查案所知,军中诸多部队都未能招满军士,有些军队名义一万,实则只有七千,而且逐年递减。长此以往,只怕……”

    包拯没有继续往下说,可赵祯却也明白这其中的危害。

    如果士兵都不够的情况下,如何抵御来自其他强国的进攻,如今西夏固然不足为据,可在大宋的北方,还有比西夏更可怕,盘踞多年的辽国。

    “……”赵祯沉默了,杨轩之前那句何人保江山当真是震耳溃聋。

    许久之后,赵祯终于下了决定,缓缓道:“拟旨,升骁勇侯谢知非为枢密使。”

    枢密院,这个同中书省并称二府的宋朝最高国务机关,这个主管理军事机密和边防兵务的地方,终于迎来了一名武将。

    而此时,获得这一殊荣的谢知非则是在街上闲逛。

    战后归来,谢知非便被赵祯以修养为名被缴了兵权,闲置在家。

    为了收徒弟,一身溯雪苍云军服也不换,谢知非直接穿着着自己的漆黑铠甲在开封城里满大街逛,希望能找到可以收为徒弟的弟子。

    如今宋廷数位君王都是重文轻武,民间随之效仿,谢知非逛了一天下来,但凡被系统认定为资质不差的,都是一身儒生打扮,即便认出来谢知非是谁,也会对谢知非露出排斥。

    谢知非默默的将视线从又一个有资质的少年身上挪开:这就是穿铠甲的好处,不必问,也知道哪些有戏哪些没戏,可以省许多口舌。

    ——然而一天下来,一个有戏的都没有!

    谢知非不禁感到疲惫,一边打量街道两旁,一边悄悄的系统说话:“系统,这样下去,任务完不成啊!”

    系统唯有沉默以对【……】

    这能怪他吗,他也很想谢知非早点完成任务,可他没办法造一个人出来啊!

    再次被人嫌弃之后,谢知非脚一拐,决定去举子仓和慈幼局看看,那里是没人要的孩子,说不定能碰到一两个漏网之鱼呢?

    而在慈幼局,谢知非一个天资出众的没看到,一群资质愚钝的倒是不少。出了慈幼局谢知非又往举子仓走,在往举子仓的路上,倒是遇到了有人打架。

    一群小孩围成一团,谢知非路过的时候听到这些人嘲讽的声音:

    “将军,大将军你怎么不还手啊。”

    “将军以前可是日日面见天子的人啊,怎么不说话了。”

    ……

    将军?

    谢知非不由得多看了一眼,那一堆小孩无一例外都有个前缀:皇室宗族子弟。

    宋不同于其它朝代,除了赵匡胤和赵光美的嫡系外,赵匡义这一只除了当今天子血脉有肉吃,其它宗族子弟待遇也就比平民好一些。

    偏偏奇怪的是,除了天子的直系血脉艰难,其它宗族血脉都非常繁茂,这也成了赵祯唯一的儿子是整个大宋的金疙瘩,摔不得碰不得,而赵氏其它子弟则是一条大街上至少能同时出现两个人!

    这类皇室宗族子弟的打架,往往没人过问。

    谢知非本来也不想过问,可是那个被围着打的少年在看到他后就一直盯着他看,似乎在期待谢知非施以援手。

    这让已经抬腿准备转身的谢知非停了下来:要是他今日视而不见直接离开,被传出去别人该如何说,怕是要笑他胆小怕事。

    如今里子不重要,面子最重要,丢了苍云军的面子,谢知非相信已经沉寂许久的渠帅定然会给他发来一封问候信。

    于是谢知非脚尖拐个弯,走了过去:“聚众斗殴者杖二十,京师之地犯事,罪加一等。”

    “你算个什么……”那些少年本想报出自己身份,宗室子弟虽然对大臣无什么用,但是对一般人来说,还是很有用的。可当这些人一抬头,立刻哑火,站在巷子口的那个人即便逆光,面目不太清晰,可那身煞气他认得。

    前些日子谢知非押李元昊回京的时候,他们作为宋廷宗室子弟自然也会去围看那贼子李元昊,便见过这次最大功臣的谢知非。

    武将虽然没什么地位,但一个镇三品武将还是比他们这些唯有空头衔的人有地位的。

    领头那个少年大约十三四岁,脸色变了几下,对被他们围住的那个少年色厉内荏的说道:“算你好运,我们走!”

    等这群小孩走了,谢知非瞥了眼被他救了的少年,瞬间不想脚挪不动了。

    因为同样激动的系统用了八个大字告诉谢知非,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天命所归,气运之子】

    看这八个系统批字,可谓是王八之气四射,不是未来的皇帝就是龙霸天,北宋没有龙霸天,那这个小孩就只能是未来的大宋皇帝了。

    “……”谢知非再看了看这人的名字,然后沉默。她在上个世界虽然接触了许多书,但后来全身心投入同系统斗智去了,拿着一本《诗经》就在没管过其他的书。

    谢知非知道宋仁宗之后的皇帝叫赵曙,至于赵宗实,这是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名字,想来应该是在历史上连水花都没溅起来的人物。

    但这并不影响谢知非收徒弟的心思,七侠五义和正史还是有点区别的,说不定写那小说的人历史学错了,就像那张冠李戴的狸猫换太子呢。

    这个少年还算清秀,身上大约和那些人动手受了伤,捂着腰腹对谢知非鞠躬致谢,那神情甚是仰慕。

    谢知非今天在开封里转了一

    分卷阅读137

    -

章节目录

[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采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采枫并收藏[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