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 作者:采枫

    分卷阅读140

    表示:打西夏很麻烦,打宋完全没问题。我们年年打,月月打,年年有赢,月月有胜,我们打得相当顺手!

    于是辽太后表示,既然他们大宋不愿意讲道理,那么我们就同他们讲拳头:开战!

    只是辽太后可不傻,既然要打仗那就肯定不会预先通知,让宋朝准备。

    为了干扰视线,辽太后还非常好心的给赵祯再书一封国书,讨价还价:既然这样,我们就只要河套后套和乌池。

    这边赵祯再接到辽太后国书之后,以为辽国被自己的国书吓倒了,

    第二日意气风发,将辽太后国书拿到朝会上讨论:“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众臣纷纷表示:绝不割让国土,请陛下严词拒绝!

    身为枢密使的谢知非看着朝堂上一群人认真讨论如何回复为好,只得仰天长叹,站出来做那个吃力不讨好的人:“陛下,臣以为,辽军或许已经压境了。”

    一人顿时冷笑:“一国太后又岂是不通礼数之人!”

    众人纷纷赞同:武将就是武将,没有头脑,不识好歹!

    面对众人调转枪口,一致的口诛笔伐,谢知非默默的闭上嘴:“……”果然还是赶紧收复徒弟,收了徒弟走人吧,这里太可怕了。

    见此热闹情形,杨轩头一偏,懒洋洋的说道:“诸位大人之言,轩实在不敢苟同。昔日名扬六国的秦宣太后,威震朝野的汉吕太后,似乎都不止是不通礼数而已啊。”

    于是众臣子的枪口又对准了杨轩:这家伙就是文人中的叛徒,上啊,撕了他!

    可杨轩是谁,年少成名、宰相弟子、当朝榜眼、清谈大家,同人辩论起来一个顶八都不止。一张嘴活似张仪在世,苏秦重生,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对杀一双。

    反正已经得罪人了,自认为是为了美色什么不都怕,把面子泼出去的杨轩火力全开,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大杀四方:动他保护的人之前,又问过他的意见吗,找死!

    于是一场好好的大朝会,在众武将和赵祯懵逼的看着杨轩徒手撕逼文臣的过程中度过。

    大朝会的主题早已经偏离了一开始的内容,连站在殿外的带刀护卫展昭也已经忘了今日要做什么,出宫回到开封府,见到白玉堂的时候展昭还是晕的,拉着白玉堂说:“白耗子,我这是醒着的,还是梦着的?”

    白玉堂好笑的捻起展昭的脸颊掐了一把,掐的展昭吃疼才放开:你说呢?

    等到宋边疆各关口发现的时候,辽军已经尽数压阵,开始冲关了。

    于是乎,成为枢密使的谢知非在好不容易习惯了自己的公务之后,得到北方边防八百里加急:辽国二十万大军压阵,各关均传信告急,请求支援!

    谢知非立刻将这军情递给了还在御花园赏花的赵祯,面对大怒的赵祯,谢知非表面垂眉掩眸,心里却意气风发:当初我说什么来着的,让你们不听,到底是我不通礼数还是你们太蠢?

    沉迷于同辽太后讨价还价的赵祯发怒之后表示自己已经心碎:“……”

    果然蛮夷,无耻之尤!脸真的好疼,感觉被辽太后当着天下人啪啪啪的打了几耳光!

    就算再怎么生气赵祯却也不能骂出来,本来就已经被骗了,没了里子至少还要给自己留一点颜面,至少还有风度不是。

    禁军快马加鞭,半个时辰以内,中书省和枢密院众人均集聚议事殿,辽军大兵压阵定然要派人调重兵前去抵抗,只是派谁人去作战成了大家头疼的事。

    整个大宋朝廷中最有名的武将就是谢知非,即便议事殿众人口中不愿承认,心中却明白只要派谢知非去就一定能抵挡辽军的进攻。

    可谢知非已有攻打西夏,开疆辟土之功,若是再有抗辽之功,功高震主这样的事不能说出来,但大家心照不宣。

    更何况,如此功劳必要升职,谢知非已经是枢密使,总不能升谢知非成为当朝宰相吧!

    无论是议事殿中的其他人还是赵祯,心里在一开始就已决定,除非逼不得已,否则不会让谢知非上前线。

    于是,枢密院副使在思考之后便提议道:“臣以为右司谏韩大人虽有败绩,但也是常打胜仗,次方让韩大人带兵也可让他戴罪立功。”

    韩琦这人还算有能力,昔日在西北领军的时候也打下不少胜战。

    只是这好水川口之战影响太大,当年长达一里的招魂队伍跟着韩琦,黑烟蔽日,震惊天下,如今过去还不到两年,赵祯下意识的便不想启用韩琦。将目光对准一直不做声的谢知非,这个人是最先提出辽国会扣边的人,赵祯问道:“枢密使可有人选?”

    谢知非点点头:“有!”

    这时候的狄青还是韩琦的部下,虽有能力却没施展的机会。虽然厌烦宋廷对武将的打压,可谢知非依旧希望在他走后,天生就有大将之才的狄青能无缝衔接,坐上枢密使的职务,因此谢知非对赵祯建议道:“臣举荐延州指挥使,狄青!”

    这天下间,小人结朋君子结党,官官相护实是常态,更何况在宋朝这个优待士大夫的情况下,虽然文人相轻,但面对外的时候确是一致的。

    听到谢知非举荐一个自己不知道的人,其他人原本还有所迟疑,毕竟韩琦这人胜绩不小,败绩也很大,此时也立刻复议起枢密副使起来,列举韩琦诸多优点。

    枢密副使熟悉各军将领,自然知道狄青是谁,不过是个犯罪之后刺字充军的农家子,即便有些战功又岂能是能统帅大军的人选。

    枢密副使冷哼一声,皱眉道:“一个无名小卒,何以担此大任!”

    众人意见分为两批,赵祯一时为难起来: “……”

    狄青指个人既然能得谢知非举荐,就说明这人只有点本事,可他实在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可韩琦实在不是好人选,只是除了韩琦又没有其他人可选,这实在是为难。

    赵祯直觉晴天霹雳:难不成,他大宋真快到无将可用的地步了?

    杨轩并不在议事殿,否则此刻又会将所有人的炮火吸引在自己身上,没有杨轩助阵,谢知非只能自己想办法来劝赵祯:“陛下,领兵与领军有极大的差异,韩琦韩大人可以领兵,但却不能领军。”

    整个议事殿,论带军,纯以军工居职枢密使的谢知非虽然话语权微小,但含金量很大。赵祯听后虽觉疑惑,不知其中区别,但也问道:“此言何解?”

    为了训练谢知非抗炮火能力,杨轩私下没少拉着谢知非清谈,清谈这东西类似于是辩论。

    杨轩曾告诉谢知非,只要自己弄一个让对手很难驳斥的论点,并让别人跟着自己走,那便赢了。因此谢知非直接搬出一个玄之又玄,辩无可辩的天赋论,对赵祯道:“领兵可凭学识经验,可以带万余人前线作战,并常有胜迹。而领十万

    分卷阅读140

    -

章节目录

[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采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采枫并收藏[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