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 作者:采枫

    分卷阅读484

    之外最大的特点便是——年轻!

    年轻代表着他们又无限的未来,同时也代表着这两人经验不足。

    即便是看到孙策的曹操心里也直打鼓,毕竟徐州能否守住关系着他们在平定各族叛乱后能否将袁氏兄弟顺利扎口袋。

    这样重要的事,让两个弱冠之龄的青年来做,曹操当真不放心对谢知非再三询问:“青州孔融能撑三月已是幸事,局时徐州危如卵石,太傅当真以为孙策与周瑜能坚守徐州半年?”

    谢知非点头道:“某的将士某清楚,人多手杂反生祸乱,他二人已足够守住徐州。倘若徐州失守,某愿与之共担责!”

    话已说道如此地步,见谢知非坚持起用周瑜同孙策,曹操也只得同意:“贤弟既如此坚持,那便依贤弟的意思。”

    最重要的两个人定了方向,当下众人立刻动了起来。

    调兵募粮,制谋定策,不久荀彧同郭嘉便将谋划好的大蓝图交给谢知非他们:请大佬过目!

    在荀彧同郭嘉对接下来大战的谋划上非常清楚的写了附近有哪些混蛋需要收拾,作为要在这个南图上盖戳的人,刘协一把接过来看:“凉州羌人……并州乌恒……并州匈奴……”

    读到匈奴的时候刘协顿住了,将视线从绢纸上挪到谢知非身上,满是疑惑:“匈奴自去年已恢复向朝廷的进贡,堪为表率,为何还有匈奴?”

    刘协的话让谢知非同曹操一阵沉默:这孩子怎么这么好骗呢?

    为何有匈奴,这必须有啊。知起知伏,居然还知道进贡,这匈奴分明是大祸之源!

    见曹操同谢知非神情纠结,刘协忍不住气弱:“朕可是……说错了什么?”

    何止有错,简直大错特错。

    然而无论曹操如何想刘协传递暗语,刘协依旧不明白,没法的曹操只得转身便命史官去找自光武皇帝登基以来大汉同匈奴之间交战的记载。那史官领命跑去室内翻找,不一会儿便抱着几卷竹简小步急行而来。

    刘协忙不迭拿起来快速过目,谢知非在一旁也顺手拿起一份看。

    随后,傻眼的不只是刘协,还有整个人三观被刷新了一遍的谢知非。

    这几卷竹简记载非常清楚:汉庭初期,匈奴在对汉庭的战争中一直占据着上风。

    后来朝廷采取了以夷制夷和妥嘉靖政策,给边境制造各种矛盾,给势弱的部族送去恩赐鼓励他们同匈奴怼,通过各种方法让这些氏族打来打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匈奴天天不得消停。

    在汉庭的持续输血下匈奴的确是趴了,尤其是北匈奴更因天灾人祸等原因直接跑路。

    可是羌人、乌恒、鲜卑、南匈奴……这些个如今的刺儿头都是当年汉庭以夷制夷时打北匈奴功劳最高打得最厉害的那些。

    “……”谢知非手持竹简,久久不能言语。

    这分明就是为了打垮一个敌人,给自己培养了无数个敌人!

    以夷制夷的政策玩得贼顺手的是李唐前期,靠着自己实力牛逼将周边的玩得团团转还被尊为老大哥,但是实力不行的时候玩这个那就是玩火。

    以夷制夷玩得最差的就是赵宋,北宋靠着这个政策养金灭辽,金灭辽的过程中顺手灭了北宋。南宋接过这个大旗养蒙古灭金,蒙古灭金顺便把南宋也灭了。

    感情在错误的时候使用这需要实力做后盾的政策不是宋朝独有啊!

    谢知非手持竹简内心久久不能平复,许久之后这才放下竹简,憋了半天的谢知非终于将骂人的话憋回肚子里,面向曹操委婉的询问:“哪位大才,在朝廷势弱的时候想出的此良策!”

    曹操:“……”说是班超你信么?

    见谢知非已经在暴怒的边缘,当下刘协赶紧转开话题:“普通的小伤,这些蛮夷是记不住疼的,必须要伤筋动骨的大疼才能让他们不敢叛汉。”

    若对每一个都使尽全力的打,那结果必然是这些人合在一起奋力反抗。最好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对着其中一个穷追猛打,在对其他人恩威并施:“相国与将军以为,杀鸡儆猴当对谁下手?”

    前一刻还在说匈奴的谢知非同曹操异口同声转向另一个边:“羌人!”

    刘协:“……朕记得……曹仁将军驻兵凉州……”

    “陛下有所不知……”曹操长吁一口气,有人驻守还时不时搞事,不打羌人打谁?

    自从羌人不给匈奴打工自己单干开始,凉州的羌患就没停歇过,最严重的时候羌人直接把军队开到了长安城外的霸陵,并且在那里盘旋数月。

    若景帝泉下有知,只怕早已气得活过来。

    朝廷同羌人之间可谓是大打三六九,小打天天有。

    凉州一度成为大汉在黄巾军出现前收割军功最好的地方,董卓便是靠着打羌人发家致富!

    按理说,凉州就那么一块地就那么一点人,这么长的时间大汉没道理解决不了一个羌族。更何况羌族不同匈奴,同汉军的装备差的不是代沟,是鸿沟。

    然而当谢知非同羌人接触过才知道,他们之间的确有鸿沟,但不是在兵器上,而是在习性上!

    谢知非入驻长安之后不久便有数量可观的羌人叛乱,当时的谢知非本着仰视羌人同大汉长达百年作战的光辉历史,小心谨慎的派出以赵云为首,曹仁、典韦、夏侯淳并进共六万人的豪华阵容应战。

    在谢知非的计划中,本以为这次平乱好歹也要半年,哪知道赵云他们去两个月转一圈就回来了,同时押回来的还有投降的羌人,以及马腾归顺的上表书。

    谢知非当时疑惑:这羌人同朝廷打了百多年了,没道理赵云去一次就搞定。

    然而就在谢知非诡异打量赵云,怀疑这家伙是否如韩信那样是个绝世帅才的时候,赵云同曹仁等人眼神飘忽神情恍惚的同谢知非解释了为什么。

    如乌恒这般的,那都是战一场失败了再战,直到实在打不下去了才投降。

    然而羌人不是,在同东汉百来年的摩擦里羌人非常有默契的保持了一个习惯,那边是吃了败仗二话不说立刻投降,只要羌人中有一人说降,不一会儿所有人都放下武器说肯降!

    而这世上讲究杀降不祥,往往一场战才开了个头便见羌人举军投降的赵云只能收抢作罢,将这些人绑了弄到长安来。

    这些人说着投降的话贼溜,在这些人的话里又是误会又是受人挑拨的,似乎他们没想过叛乱,叛乱那都是错觉,他们就是因为误会而做了错事的良民!

    面对这些降军,以往的办法都是内迁。然而长安的地界只有这么大,这些羌人不事农耕留在司隶只会惹来麻烦。

    因此对着数万投降的羌人,刘协同谢知非他们讨论之后只能表示:既然你们知道错了那算了,回去后好好过日子不要搞事了。

    当场

    分卷阅读484

    -

章节目录

[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采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采枫并收藏[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