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 作者:采枫

    分卷阅读513

    :切莫耽儿女情长,潜心修行方是正道。

    然而紫胤不一样,紫胤已成仙身,是度过三劫天宫有册的仙人。

    好生为难,这事该怎么说:

    你清心寡欲几百年,如今是红鸾星动了。

    息妙华暗自叹气,若她不直言相告,紫胤恐不会明了,只会更为担忧。

    仙人动情并非不可,只要不搅动凡间气运、败坏天规地则,风神飞廉追着自己的轮回的爱人生生世世也不见伏羲皱个眉头,更别说大概连名字也未曾被伏羲记住的紫胤。

    只是如何告知紫胤这是情动,自己也未曾有过恋爱经验的息妙华压力非常大:“紫胤,这件事……这件事或许比较复杂,若紫胤能告诉妙华当时情形,或我能知道测得更详细些。”

    紫胤点头应好,把有关谢知非的情节剔除,将那夜的情形描述了一遍。

    那边的息妙华认真的同紫胤讲你这是动心了,这边还时懵懂的谢知非努力从向雨田身上刷落威望值。

    山林幽篁,风清雾茫。

    墨鬓刀裁的向雨田坐在那里,气定神闲、稳如泰山,一双细长上挑的凤眼中隐着凌厉的光彩:“小和尚你刚才说一切众生皆可证佛,那么为什么佛还要你们在世上说法度众生?”

    林中,白衣僧人笑了:“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神情之温文,风采之潇洒,竟似自西天驾云而来。

    像一颗投入静池的石子,激起一排排涟漪,荡漾开来。

    众生皆有佛性于众生本佛并不冲突。

    既本身便是佛,自当有佛性。

    似乎怕向雨田未曾听清,谢知非又重复了一遍:“众生本佛,受贪瞋痴慢所蒙蔽,自入苦海变为人。”

    谢知非不慌不忙的模样,不像是身处空山幽谷之中说禅,更像是端坐讲经台上说道,他的面前似乎也不是只有个不信佛的向雨田,而是三千诚礼佛的沙门弟子。

    那般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的泰然,即便是大德高僧身上也少见:“佛法度众生是让众生觉悟,悟而成佛,回归本身。”

    这下向雨田更加坚信谢知非绝非一般。

    对于不同常人的人,向雨田不吝啬给予更多耐心:“度众生……”

    不含任何情绪轻笑声响起,被勾起了听禅兴趣的向雨田又问:“小和尚我且问你,何为度?你们佛门总说普度众生,莫不成你是想把这芸芸众生尽数度来出家入你沙门。”

    自然不是,若真那样,灭佛的屠刀一定会抬起得更早。

    都跑去做和尚了,谁种地、谁交税、谁打战、谁织衣……分分钟,正统织衣的佛门就会入了魔门,怎还会有现在民间的盛况。

    谢知非知晓的佛经典籍并不多,引经据典反驳向雨田自然不可能,然而这并不打扰谢知非说禅。

    大道三千殊途同归,儒释道本是一家。

    即便谢知非无法通过佛经来驳斥向雨田的谬论,然而顿悟佛禅的谢知非却可以以禅为题,同向雨田大谈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中心便是:意识是绝对的,吃穿用住统统都靠边站!

    唯心主义说佛那便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打定主意同向雨田谈意识形态的谢知非面不改色,半点也不沾染如今佛门习惯劝人剃度的行为,还是围绕着心和悟开讲:“苦海无边,佛有慈心普度众生脱苦难……”

    燕飞夕阳,迭荡暮色。

    不知不觉已是黄昏晚造,然而林中二人却半点也为觉察的模样。

    只见林中僧人自在安然,敛眉微笑的模样同佛堂之中的菩萨何其相像。

    端坐卧石之上的僧人身上流露出的,是一种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的静谧优雅:“……度立于精神自在,重在心灵解脱,解脱便是度!”

    解度完毕,超逸淡静的僧人像是想到了什么,目光慈爱欣悦。

    “出家念经礼佛未必得到解脱,而获得解脱也并非只能出家寻求,若有佛心常自在,居家的大士会比未得佛心的沙弥更洒脱,更易度离苦海。”

    所以,我们不但讲普度,还讲缘!讲佛心!

    谢知非双手合十低头诵了声佛号:“出家是形式之一,解脱是唯一目的,孰重孰轻,已然明了。”

    随后,谢知非行若无事的抛下一个重磅话题等向雨田来接:“向施主,你可知此时你已身在茫茫苦海之中,不得彼岸。”

    至于谢知非为什么知道,那还得感谢燕飞。

    如果不是燕飞成功飞升,向雨田也不会执著的寻求踏破虚空,这还没踏破虚空,可见向雨田还没有得道。

    没有得道,就是没悟。

    没悟,那便是身在苦海不自知!

    谢知非给自己的逻辑打了一百分。

    对面遭遇瓶颈的向雨田果然非常上道:“我这无边苦海,和尚你准备如何度。”

    当然是不度。

    谢知非自己的度来自于寇谦之的提点。

    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度法,谢知非显然不知道如何点化向雨田,与其不靠谱的装逼还不如装逼的不靠谱:“佛使人自度,自度者方可他度,然他度终不过蜻蜓点水,欲脱苦海,终需自度。”

    “……”向雨田沉默了。

    他觉得有点晕,有点绕。

    他是想看看能不能通过佛的道使自己突破瓶颈,怎么来来去去都是度?

    然而再仔细一想,向雨田又觉得有道理!

    他现在遇到瓶颈,其他人没法帮他突破,只能自己突破。

    如此来看,倒是有几分自度的意味。

    谢知非少观佛经典籍,来这个世界后又没有去法会听人将佛,从而走上了一条全新的路子,也就是他人口中的野路子。

    幸运的是,即便谢知非走的是野路子,到底见过吉百年之后的禅宗,这路子,还不算太野。

    只是此时谢知非同向雨田谈的这些禅,同当今注重循序渐进有外入内大谈唯物主义的印度佛教相去甚远,向雨田乍听谢知非这样的说禅,兴致盎然:“如何自度。”

    自度,唯有悟。

    想到那日悟后的空宁,谢知非抿细的嘴唇和嘴角的笑意尽藏玄机,是一种通彻投契的微笑,无需文字,尽在不言。

    微笑,自度苦海后的极乐。

    心自在,便为永生。

    谢知非心有所感,话自生成:“世间事,世人度;人间理,人自悟。若能明心见性,悟则刹那间至,顿见真如本性,便可成佛。”

    适才那种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氛围,使得向雨田暗自叹息:

    只可惜,他不修佛。

    在汉武尊儒之前并无魔门,那时的道门无为治世,无正统自然无邪宗。

    自汉武尊儒之后,儒为正统,其他皆是旁门。

    渐渐的,旁门中有不少又变成了魔门。

    魔门魔门,有一个魔字似乎整个宗门就变得可

    分卷阅读513

    -

章节目录

[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采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采枫并收藏[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