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 作者:采枫

    分卷阅读530

    没练成就已经灰飞烟灭了。

    比实实在在有的药方,谢知非明知的选择了虚拟的精神世界:“佛无时间无空间,成佛便于宇宙恒在。”

    拓跋焘继续追问:“如何成佛?”

    谢知非:“……”

    见白衣僧人沉默不语,拓跋焘知晓这事有戏:“还请大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无论大师说什么,朕绝不怪罪。”

    “既然陛下如此想知道,那贫僧便直言以告。”

    谢知非双手合十,缓缓道来,有恒常在的大道似蕴含其中:“万物如梦如幻,一切皆为虚妄,忘却情欲、放下执念、超脱自我,不在此方、不念红尘、了无牵挂便得成佛契机。”

    了无牵挂才得到成佛的契机?

    这下,沉默的变成了拓跋焘:“……”

    按照大师这个意思,岂不是等他获得长生不老的时候,除了长生不老什么都不在意了。

    皇位不在意,权利不在意,他如今看中的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

    拓跋焘:那他的人生就算能活亿万万年又有什么乐趣?

    一时间,拓跋焘一腔热血退得干干净净。

    待从长生不老的渴望中退出来,再来看眼前的白衣僧人,那种无欲无求淡薄世间的缥缈,到是非常像了僧人口中的成佛之韵。

    拓跋焘只听得白衣僧人静溢无尘的声音在耳边飘过,“陛下已有放不下的执念,若真心能放下便得成佛契机。”

    一声叹息,白衣僧人那双清澈的眼眸与拓跋焘对撞在一起,里面是洞察世情之后的明了,那是燃烧之后的隐藏生机的净土,让人无所遁形。

    这便是像……

    拓跋焘整个人被慑住了,白衣僧人这模样同他初见寇谦之时一样,他竟仿佛在这人身上看到了天地之理。

    连白衣僧人说出的话,师傅也牵动着四周的大道契机:“陛下当真放得下这万里江山,求证果位?”

    拓跋焘:“朕……朕……”

    收神,敛眉。

    一串有序的吞吐,拓跋焘沉声道:“朕是大魏的天子,朕的子不能没有朕!”

    拓跋焘舍不得。

    对于拓跋焘这样的人来说,万里江山只要握在手里后到死也不会舍得放手。

    然而当知道自己同佛无缘的时候,拓跋焘心里反倒平静了下来:“或是朕的机缘未至。”

    哂笑一声,拓跋焘一声长吁后又是那个挥斥方遒的北魏天子。

    拓跋焘并非第一次召见佛门高僧,也不是第一次问何为佛,如何成佛。然而眼前的道实大师确实第一个直言相告,他与佛无缘!

    没有任何遮瞒,将事实摆放在他面前。

    有高僧说,杀生会有果报,多捐功德便能修佛,能抵罪业。

    有高僧说,建庙宇修佛像,为他人提供信佛之地便是修佛,能获功德,死后必会脱离轮回前往净土,无忧无虑。

    ……

    只有眼前的僧人告诉他,拿起了放不下,便是身在苦海。

    心有执念不愿消散,便不能脱离苦海。

    成佛,极乐,净土,都是妄想。

    拓跋焘揉了揉眉心,竟笑了起来。

    一个天子,在你面前突然莫名其妙的长吁短叹,然后面有愤怒,随后变作释然。接着又起愁苦,最后笑了!

    这不是疯了就是怔了。

    “……”谢知非不禁疑惑:难不成自己用力过猛将拓跋焘给气裂了?

    可是佛门如今发展,整个平层有四成的土地挂靠在佛门之下。

    即便没有崔浩,朝廷对佛门抬起屠刀也不会迟早的事,谢知非只能在这风雨到来之前,为少林建一块遮风挡雨的盾牌。

    只不过,计划在那里,发展不一定每次都依照着谢知非的先发来。

    曾经谢知非便被丐帮的人坑得一脸血,原本想扮作小白也逼得改了剧本扮苦大仇深龙霸天!

    如果他这用力过猛,将灭佛给提前了。

    ……

    系统【节哀】

    过了约莫一刻钟,拓跋焘摇了摇头,抬眼便看到白衣僧人眼中的关切和担忧,那双清澈的眼睛里似乎还有几分后悔。

    后悔什么。

    后悔将这事实告知他不成?

    拓跋焘还要感眼前年轻的大师,若非这人点醒他,只怕他心中还会抱着死后成佛去净土的想法。

    拓跋焘不但不会怪谢知非,相反,他很感激谢知非。

    “大师无需担心朕,朕只是想到了寇天师。”

    想到此前寇谦之对道实大师的断言,拓跋焘有感而发:“寇天师曾对朕说,大师是心胸坦荡内存明镜,无丝毫杂垢。如今,朕是信了,寇天师所言无差,大师是真正的得道之人。”

    第162章 人间十二禅空

    自从接见寇谦之以后,拓跋焘很少有同佛门僧人聊这么许久。

    拓跋焘只觉眼前的僧人不管说什么都非常对自己胃口,即便这人说他这一辈子都成不了佛。

    拓跋焘:大师毫不虚伪,坦坦荡荡,一点也不做作!

    等聊完了,兴致不减的拓跋焘当下便想在监福曹中给谢知非封个职务,方便他兴致起的时候召道实大师进宫讲佛。

    然而谢知非自认忽悠是个技术活,忽悠多了再好的技术也有拆穿的一天,为了避免那一天到来,还是保持一些距离的好:距离长生美!

    因而面对当今天子突然而至的宠信,白衣僧人不曾应下,只是微笑言他:“贫僧曾闻法显大师携带经书百卷东归,其中有佛戒宪章,贫僧别无他求,唯愿一观。”

    让道实大师去经阁并非不可,只是拓跋焘听这话的意思,似乎有些不对味儿:“难道大师不想不留在平城?”

    当今天下混乱,不依国主,教事难立。

    因而无论僧人还是道士,来到平城之后便不会离开,因为这里是离国主最近的地方,是他们立最容易的地方。

    然而这世间总有些人会例外,惯看了三千红尘后的心中已不在乎这尘世繁华。

    人间平地远如许,头上青天高不多。

    业净六根成,身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谢知非叹道:“入世出世,贫僧当回少林。”

    “大师是得道高人,逍遥天地,是朕孟浪了。”拓跋焘心有遗憾,或许日后他不会再遇到如此与之相契合的高僧大德。

    然而对于谢知非这般修佛的态度,拓跋焘却极为赞赏,当下便答应谢知非的要求,并让宫中护卫带着自己的口谕去了须弥山殿。

    须弥山殿。

    朝廷供奉的佛寺之一,依山而建,凿山壁建佛像,佛寺与山脉连为一体,北魏珍贵的经书典籍在这里多能找到。

    法显千辛万苦带回的经书,也放置在此地。

    南北许多高僧大德也想进入须弥山殿经阁中,即便能在这经阁中待上一日也好,然而此处属于禁地,非一般人能进

    分卷阅读530

    -

章节目录

[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采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采枫并收藏[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