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了解了一下工地上的情况,李治这才走向那些站在温棚外的流民和百姓,开始进行慰问。
    他来到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老者身前,看对方穿的比较单薄,于是关切地问道:
    “老人家,天气如此寒冷,你为何就穿这么点衣衫?要注意身体啊”
    那位老者连忙鞠躬施礼,毕恭毕敬地回道:
    “谢殿下关心,老朽刚才在温棚里干活,里面很暖和,所以脱了外衣”
    “听闻殿下到来,一时忘了穿上外衣,就这么出来了”
    “原来如此!”
    李治点了点头,随即转移了话题。
    “大家在这里干活,每天能不能吃饱?能不能及时拿到工钱?每天的活多不多?”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说出来,我来帮大家解决”
    那位老者躬身回道:
    “蒙医公子开恩,给大家谋了这么一份生计,大家都感激不尽”
    “在这里干活,大家每天都能吃饱,能准时拿到工钱,一文不少”
    “现在大家一心想着,怎么照顾好那些金贵的蔬菜,伺候它们生长,把活干好,把日子过好!”
    话音未落,旁边一个十几二十岁的愣头青突然插话进来。
    “医公子说了,好日子要靠自己用双手去创造,大家也都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这都是最朴实的百姓,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没那么多花花肠子。
    李医给了他们工作和食物、给了他们稳定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生活的希望,他们自然感恩戴德。
    但这些话听在李治耳中,就有点不是味道了。
    站在一旁的许敬宗和几位东宫官员,脸色都有点阴郁。
    陪同视察的万年县令,心情却有些复杂,眼神里隐约透出几分担忧。
    稍顿一下,李治方才点头说道:
    “看来大家对现状都很满意,对生活充满希望,这我就放心了”
    “咱们一起去温棚里看看吧,看看那些蔬菜长得如何”
    听到这话,工地管事立刻走上前来,带着李治他们走进了旁边这座温室。
    刚一进入温室,李治他们就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
    跟这座温室相比,平康坊别业的那些温室就显得太袖珍了,如同小巫见大巫。
    这座温棚的长度足有三十米,宽约十米,面积巨大。
    温棚里搭着四五排木头架子,每个架子又分为四层,从地面直到温棚顶部。
    在那些架子上,摆满了装满土壤和粪肥的木制托盘,每一个托盘里都已种上了蔬菜。
    几日过去,这些托盘里的蔬菜都已发芽,正在快速生长。
    从温棚门口向里望去,满眼都是绿色,宛若走进了春天一般。
    看着这一幕画面,不论李治,还是许敬宗那些东宫官员,都愣在了原地。
    尤其那些之前只听说过温室,却第一次看到的东宫官员,更是被震撼的目瞪口呆。
    转瞬之间,他们的眼眶就已湿润,甚至激动的流下了眼泪。
    他们每个人都经过隋末的乱世,甚至有差点被饿死的经历,自然知道眼前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此时的他们,心里那点盘算已消失无踪,或者说是暂时消失了。
    跟让天下百姓吃饱肚子相比,什么争权夺利、什么庙堂算计,根本上不了台面!
    大约半个时辰时,李治方才离开这处工地。
    相比来时,离开时的他沉默许多。
    通过这次视察慰问,他已看得很清楚。
    就算自己再来这里视察一百次,带来再多关心慰问,也取代不了李医在这些百姓和流民心目中的地位。
    原因很简单,李医教给这些流民和百姓的,是一辈子受用不尽的生存技能,能让他们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自己却给不了这些东西,也没有这个能力。
    那些流民和百姓虽然很尊重及敬畏自己,那只是因为自己是太子,只是对上位者和权力的尊敬及畏惧。
    而对于李医,那些流民和百姓却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乃至是爱,这弥足珍贵!
    想到这些,李治不禁有点眼红了,满眼羡慕,甚至透出几分嫉妒。
    让他羡慕嫉妒的对象,自然是李医。
    即便情绪上有些挫败,李治还是带队去了万年县和长安县的另外几处工地视察,嘘寒问暖。
    在那些工地上干活的流民和百姓,也感受到了来自太子的关怀和温暖,一个个感激涕零。
    但是,这丝毫不能动摇李医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
    ……
    离开延平门后,李医并没有去大唐百货。
    他坐车来到了毗邻皇城的布政坊,停在了一座院落的门口。
    车刚一停下,程伯礼就带人迎了上来。
    “见过公子”
    “免礼,咱们进去看看吧”
    李医挥了挥手,随即走进了这座院落。
    这座院落面积巨大,大大小小足有数十个房间,却荒草丛生,破败不堪。
    由于年久失修,很多房屋的门窗都已腐朽,甚至已坍塌。
    院子里有不少野猫出没,几株大树上栖息着一群乌鸦,呱呱呱地叫个不停,平添了几分阴森恐怖的气氛。
    毫不夸张地说,这里就是《聊斋》故事的最好发生地、是拍恐怖片的绝佳场所,连布景都省了!
    看着院子里的破败景象,李医不禁愣了一下。
    就在此时,程伯礼不解地低声问道:
    “公子,您为什么要这座院子?这座院子虽然占地很广,房屋众多,却是个不祥之地!”
    “这里是隐太子的别业,已荒废十几年,一直没人居住,也无人打理,听说还闹过鬼!”
    说着,这家伙就警惕地打量了一下四周。
    其余几人也一样,全都打了个冷战,纷纷转头看向周围。
    所谓隐太子,就是李建成。
    玄武门事变后,这座属于李建成的别业就荒废了。
    为了避免触及李世民的敏感神经,没人愿意住进这里来,也没人敢住在这里。
    即便李世民想把这座府邸赏给下属,那些家伙也坚辞不受,宁愿住在更小的府邸里。
    时间一长,这里就变得愈发破败,陆陆续续又传出一些闹鬼的消息,更没人想要这座大宅子了。
    久而久之,这座豪华别业就彻底荒废了,变成了一处荒冢般的存在。
    听着程伯礼这番话、看着这个破败的院落,李医的心情那叫一个苦涩。
    “你以为我想要这座鬼屋似得院落啊,要不是老爷子硬塞,打死我也不会要!”
    “就这样一座晦气的院落,还花了我一万两银子呢!”
    心里虽然这么想,李医说出来的却是另一番话。
    “这里毗邻皇城,除了这座宅子,再上哪找这么大的院落?这可是稀缺资源!”
    “我打算把这里好好改造一番,当做公司总部,管理旗下所有产业”
    “至于什么隐太子故居,鬼怪之说,不提也罢”
    “相信过不了多久,人们就会忘了这点,只知道这里是大唐公司总部!”
    这番话是说给李世民听的,或许能去掉他的一块心病。
    程伯礼等人却一头雾水。
    “公子,什么是公司?”

章节目录

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行走的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行走的驴并收藏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