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魏冉甚觉可笑:
    “嬴华将军,世之名将。
    统兵六万,尚不能敌。
    可笑你计穷于咸阳。
    狼狈拘押于庸城,几乎无藏身之地。
    现只身来朝,文不能测字,武不能防身,身无尺寸之功。
    竟然说不惧,真是大言欺人也。
    哈哈哈哈!”
    “三公子疯病犯矣!
    哈哈哈哈哈!”
    满朝文臣应和大笑。
    三公子赢天白了一眼太尉魏冉:
    “这不是太尉大人吗?
    你笑得太早了。
    试想嬴华将军被迫挂帅,临时率领未曾训练之师,怎能抵挡赵国、百戎五万残暴之众。
    然而我全军上下一致齐心抗敌,虽历遭惨败仍浴血拼斗。
    咸阳之地虽被围困。而今我秦国兵精粮足。
    咸阳百姓上下一心。
    咸阳城坚墙高。
    赵军、百戎即便是围困数月又何妨?
    可有人却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顾天下耻笑。
    与此相比,我赢天真不愧为不惧外敌之人!
    当年太尉大人在魏国走投无路。
    转投楚国声称楚人。
    因太尉姐姐乃是君父大夫人。
    继而转投我秦国。
    不想如今归顺我秦国后。
    又要劝吹嘘赵军、百戎,于此国家危难之际,谄媚他国。
    太尉大人莫非又要转投赵国、百戎蛮夷?
    如此言论。
    看来是旧病复发也。”
    “你!”
    揭人不揭短。
    三公子赢天一席话语说的太尉魏冉恼羞成怒,竟无言以对,惭愧低头。
    左司空杜挚跟上:
    “三公子赢天,欺人太甚了吧!”
    三公子赢天施拱手礼:
    “杜司空,失敬。
    可有高论?”
    左司空杜挚礼节性的回礼:
    “难道三公子赢天想仿效苏秦、张仪鼓动如簧之舌来游说我们同意不成?
    告诉你死了这条心!
    我们秦国人不吃纵横策士这一套诡辩!”
    言语中尽是对纵横策士张仪、苏秦的鄙夷和不屑。
    三公子赢天一脸尊敬道:
    “杜司空以为苏秦、张仪仅仅是说客吗?
    岂不知他二人是真豪杰也!
    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为我秦国宰相。
    二人皆有匡扶国家之大智大勇,非比那欺弱怕强,苟安避祸之人。
    君等未见赵国、百戎一兵一卒,便闻风丧胆,畏惧不敢领兵。
    如此还敢嘲笑苏秦、张仪么?”
    右司空蹇平起身朗声道:
    “请问三公子以赵军统帅廉颇、百戎统帅和伊玄为何等人也?”
    三公子赢天不屑道:
    “廉颇者,赵国名将,平时虽未有大胜,但未尝一败,有名的防守将军。
    百戎之和伊玄,草原群狼,善于奔袭之战,亦是当世名将。
    此乃天下共知之事。
    又何必问?”
    右司空蹇平反问道:
    “三公子言差矣。
    强如嬴华将军亦不能胜!
    三公子你无名小辈,不识天时,以卵击石,莫非求败?”
    三公子赢天怒斥道:
    “蹇平!
    你可知我?
    本公子虽然从未统兵。
    但谋虑在胸,腹中计谋可胜百万雄兵。
    你何出此狂妄无知之言?”
    右司空蹇平面色难堪:
    “你……”
    三公子赢天豪言道:
    “人生天地之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
    你祖宗为蹇叔为穆公时名臣,世代食秦禄。
    尔等子孙不思报效反怀嫉贤妒能之心,实乃国贼。
    赵国、百戎趁我秦国为难之时偷袭。
    乃不义之军,本应天下共讨之,天下共诛之。
    而公等身为秦臣却在此为敌军张目,岂不是无君无父之人!”
    右司空蹇平被三公子赢天怼的哑口无言:
    “你……”
    三公子赢天转过身去,不再去看右司空蹇平,鄙夷道:
    “此辈不足与语,请勿复言!”
    大夫甘茂站起来攻击道:
    “三公子生有异相。
    确如虎狼。
    要不然怎会做下咸阳弑杀暴虐之事。
    今我秦国大败,该当派一世之名将。
    人虽未至,风声传出,仅以声威,便可令敌胆寒三分。
    想来朝阳出,而日暮归。
    必然大胜。
    三公子你是何人?
    秦候之耻辱,去咸阳前,恶名狼藉,纨绔膏粱,堕落之名传遍山东六国。
    咸阳之后,残暴本性暴露,好色喜酒。
    若论酒色,三公子高明我等。
    可若论打仗,岂能让你这无名竖子再度损兵折将,何足与赵国、百戎联军抗衡哉!
    败坏我秦国威风?
    若你统兵,如送死无疑。
    在下好心,还望三公子知难而退,早些退下才是。
    哈哈哈哈!”
    群臣满意,同时再度耻笑。
    三公子赢天看向世子嬴荡面不改色道:
    “世子,甘茂可是当年寄人篱下籍籍无名的乡野村夫?”
    甘茂在出仕秦国前,乃魏国籍籍无名之辈,不名一文。
    经张仪、樗里疾引荐于秦候嬴霸,才有今日功名。
    世子嬴荡歪头不语,坐看两虎相争。
    三公子赢天走到气红了脸的大夫甘茂之前,安抚道:
    “请安坐,听我一言。
    百里奚本是虞国大夫。
    晋献公假途伐虢后,灭亡了虞国,俘获百里奚。
    作为秦穆公夫人(穆姬)的陪嫁奴隶送到秦国。
    百里奚逃离秦国,跑到楚国宛邑,成为下贱马夫。
    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后,进入秦国成为大夫,人称“五羖大夫”。
    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
    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
    管仲生于贫困之家,为了谋生,管仲做过士农工商之微贱商人。
    与鲍叔牙曾经一同做买卖,他们在分利的时候,管仲总要多得一些,鲍叔牙知道管仲家里贫困,从来不因他多得了钱而说他贪心。
    管仲曾替鲍叔牙办过几件事,可是事情没办好,反而弄得更糟糕,鲍叔牙也并不认为管仲无能,因为他知道事情总有不顺利的时候。
    鲍叔牙并不认为他没有才干,因为鲍叔牙知道他是没遇到赏识他的人,没有得到发挥才干的机会。
    管仲曾经三次参加作战,每次都逃跑了,鲍叔牙也不认为他胆小怕死。
    因为鲍叔牙知道他家有老人要奉养。
    如此一看,管仲生于贫困,无名之辈,重小利而贪生怕死之徒。”

章节目录

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四海翻腾云水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四海翻腾云水怒并收藏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