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面无表情地让她们退下。
    御花园清静宁逸,没有下人在,秦氏看爱媳逗弄小鹿,继续刚才的话题:“蝶舞呀,不管你爱不爱听,母后还有几句话要和你说。”
    “母后有话尽管教导,儿臣听着就是。”君蝶舞放开小鹿,垂手肃立。
    “不用这么拘束,”秦氏拍拍她,“母后知道你和蕴儿琴瑟相和,恩爱得很,他为了不纳侧妃也是机关算尽,我们阳明朝皇家子嗣单薄,你父皇一直盼着抱皇孙,可你偏偏生了个女儿,令皇上颇感失望。你记着,要想独占男人的心,除了要对丈夫的大事有帮助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儿子傍身!你呀,一切都好,就是有些过于正经,要不要内务府派几个老嬷嬷去府里教你一些……”凑到她耳边悄声说了几句。
    “不,不用……儿臣……多谢母后教诲。”太子妃粉面通红。
    “你也不用不好意思,母后今天说的可都是真心话。”
    “是,母后。其实您端庄高雅,蕙质兰心,儿臣一直以您为榜样呢,父皇后宫佳丽如云,可他对您二十多年仍然恩宠有加,真真羡煞旁人。”
    秦氏苦笑:“蝶舞啊,你是聪明人,母后也不瞒你,你父皇封我为后,这还不是母凭子贵?如果蕴儿不争气,挣不到那么大的军功,又和安疆王私交甚笃,这太子和皇后的位子,还不是会被那高凌母子夺了去?哪里还轮得到我们母子?”
    “母后说的哪里话来,您才是左右了如今这天下大势的人。太子还不是子凭母贵,若没有您让皇上言听计从,恐怕他都没有机会建功立业。又是您让十殿下嫁予了安疆王,用一箭双雕之计牵制了两个最大的威胁,高蕴才能顺利坐上太子之位,儿臣也才能与他结缘……”
    “呵呵,真是个嘴甜的孩子,怪不得蕴儿对你爱逾珍宝。”秦氏淡淡一笑,尽力掩饰愁容。如今皇帝除了初一月半按制到皇后宫里过夜,平日里甚少登门,常常在年轻貌美的妃嫔那里流连忘返,就连以前日日一起商量的国事,如今也时常以“后宫不得干政”为名严拒秦氏插手,令她倍感失落。
    小鹿一点不怕生人,边嚼着嫩草叶儿,边用刚刚长出两寸长短的鹿茸蹭着她手臂,痒痒地舒服极了。
    君蝶舞扯了根柳枝轻拂鹿背,假装不经意地问:“母后,听说宫里每天都需要新鲜的嫩草,原来是养了鹿啊。”
    “还不是因为王淑妃养的这几只鹿!要吃草,又怕啃坏了园里的景致,才让每天从外面送来!”说到这两只小畜牲,秦氏恨不打一处来,袁峥和高凌以庆祝王氏晋升为四妃之首的淑妃为名,送给她一群活鹿为礼物,皇上现在为了能喝到新鲜鹿血以再壮雄风,一个月总有大半日子住在淑妃宫里。秦氏曾经以皇后的身份斥责她不知爱惜皇上龙体,却反被皇帝护下,整整一个月不入皇后寝宫以示不满。如此一来,王淑妃便开始不把皇后放在眼里,借着又怀上了龙种身体不适,经常不来请安,其他妃嫔不像王氏膝下还育有皇子,更是敢妒不敢言,皇帝则睁一眼闭一眼,无视后宫纷争。
    君蝶舞再次摸了摸小鹿油亮的皮毛,丢下柳枝,挽着秦氏步入附近的小亭坐下:“母后不必郁闷,王淑妃得宠只是一时之事,何况十二弟尚在稚龄,她再母凭子贵,生下再多皇子,也成不了气候!等她腹中孩子出生,两个一起送去皇子所,王淑妃想要见孩子,还不是得来求您?皇上除非废了您的后位,否则也不能干涉皇后之权。如今能独当一面的十皇弟远在西北,且不可能再事争储……母后您根基深厚,皇上想扶别的妃嫔上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您平安,太子就平安……”
    秦氏点头:“你明白就好。母后何尝担心她能掀起什么波澜,只是不愿意见那些狐狸精人前人后不一般的嘴脸。平日里寂寞罢了,你以后常进宫来陪我吧。”
    “这是儿臣该当的。”君蝶舞笑笑,“只是儿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第 147 章
    “又没有外人,你尽管讲来。”
    “是。母后,听说吴贵妃自从在赏菊会上失礼挨罚之后一直闭门不出,都快一年了,连过年时的宫宴都不见人影?”
    “哈哈,”秦氏冷笑一声,“吴贵妃她想赴宴,也须走得出她的储秀宫大门才行!”
    “莫非……”太子妃眨眨眼睛,“您把她软禁了?”
    “本宫从未下过这道懿旨,太监和侍卫们不让她出来,关本宫何事?”秦氏事不关已地欣赏围栏上的雕花。
    太子妃一笑,绕到后面借着给秦氏轻捶肩头,凑到她耳边低声道:“母后胸怀宽广,岂会下这等旨意!不过儿臣看吴氏挺可怜的,身居冷宫,唯一的儿子又远在千里之外,今生也休想再见面,看在同是为人母的份上,求母后大发慈悲,教训教训那些不知尊卑的奴才。毕竟在身份上,她仅次于您呢,让奴婢们都骑在头上也实在有些不妥……”
    秦氏扫她一眼:“今儿个怎么想起替她求情了?母后知道你心善,不过你是没见到吴氏当年的嚣张样儿,要不是她母子咄咄逼人,蕴儿早就顺利坐上太子之位,又何必亲赴边关浴血涉险?害得他浑身伤痕累累;害得母后……担心得夜夜难眠……”竟是越说越气,眸中泪光闪烁。
    君蝶舞赶紧蹲下,用丝帕为她拭泪:“母后,您不妨这样想,如果不是被逼无奈送子亲征,您也难以晋封皇贵妃独掌后宫;如果高蕴没有立下赦赦战功,岂能如此顺利登上太子之位?又怎么能让高凌下嫁安疆王府,永无翻身之日?”
    秦氏长叹一口气,收了泪。
    君蝶舞紧追不舍:“如今吴氏也已经受够了教训,量她也不敢再冒犯于您,不妨让她也见识见识您母仪天下的胸襟!”
    秦氏沉默不语,君蝶舞在她旁边坐下:“高凌虽然有孝心,但身在西北回不来,她一个人在宫里出不去,再泼辣又能怎么样呢?放了她,才能安抚高凌情绪,让他投鼠忌器,不得不按我们的意思办事。高凌设计让安疆王纳不了妾,不能有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而袁岳则娶公主生儿子,将来就是安疆王位的接任者。此事必定会让袁氏兄弟失和,也让袁峥对高凌忌恨,两人即使面合,心也不会和,相比之下,袁峥会更信任有生死之交的太子。我们就可以不用担心西北兵临城下或者高凌拥兵自立了!只要高凌不介意他母妃和奶娘的性命,就算现在有一部分兵权在手,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只不过一旦他的亲人出了事,让他无所顾忌与袁峥联手拼死相博的话,天下大局也很难说。母后……您就答应放了吴氏吧?”
    秦氏看着正抱着自己胳膊轻摇撒娇的儿媳,一丝笑意从眼底浮起:“你这张嘴呀,真会说。好了好了,母后听你的!真是个聪明孩子。”
    金秋十月,西北,远郊,兵营外围。
    一眼看不到边的农田把营区、训练场和通往城郊的土路完全隔断开,远远望去,大片大片高大的作物在风中矗立,风吹过,碧绿宽大的叶片摩擦发出沙沙的声浪,喜庆悦耳。与军营处隐隐传来的口号声、冲杀声交相呼应。
    走近了才发现,田中种植的除了西北主粮高梁以外,还有着相当一部分从未见过的作物。那作物外形与高梁甚有相似之处,只是并非杆顶上长籽,而是每棵秸杆从上到下都结着一个个棒槌似的果实,顶上还露着一撮金黄微黑的细穗。剥开包裹着果实的浅碧纱衣,露出一串串排列整齐的金黄或莹白小粒,如珍珠般可爱。指甲轻轻一抠,雪白的浆汁便溅了满手。一队队军士们双手不停地从杆上把果实掰下扔进脚下的大筐里,更远处的地上则爬满了藤蔓,将土层刨松用力一拨,每根藤竟然都能带出一堆沾满泥块的不规则椭圆形块茎来,也摘下放入大筐。另一队军士则将装满了的筐放上一辆辆牛车,往伙夫营运去。
    采摘半天,被丰收的喜悦包围着的人们坐到田埂边稍事休息。不难看出,这些卖力劳作的人们虽都穿着士兵号服,但大多数都伤残在身,有断臂也有拐腿的,干干不太剧烈的农活还行,真要上阵打仗,估计是不成的了。
    有个身体壮实,却瘸了条腿的年轻黑汉子边掀衣角擦汗边向身旁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询问:“扎德力大哥,俺知道那边长在地下的东西叫土豆,可是咱这大块地里种的东西到底叫什么名字来着?我老也记不住。”扎德力举起随身的皮水袋喝了几口:“伊达,你小子咋这么笨哪,十殿下不是说过,这东西叫珍珠米!你看它长得像不像一排排珍珠?”那叫伊达的瘸汉抓了抓脑袋:“俺是穷娃子,从来没见过珍珠长啥样儿,哪儿记得住!这玩意儿是番邦人的粮食,和汉人的麦子一样好吃又能填饱肚子,吃剩下的渣还能当饲料喂牲畜,尤其是喂奶牛,比光吃草的牛产的奶更多更浓。俺看呀,管它叫番麦得了,多好记。”
    众人尽皆附合。扎德力看看大家歇得差不多了,一挥手:“弟兄们,咱加把劲儿,把这块地的粮都收了,免得晚上下雪全给冻坏了,明天还有西边那块地呢。”所有人都很兴奋:“多亏十殿下英明又善心,今年冬天,营里可就不怎么缺粮食啦!咱也不用半饥不饱地熬日子啦!更不用担心身子残了,打不了仗被退回家,如今种粮食给兄弟们填饱肚子,一样是为西疆军效劳!睿郡王千岁!王爷千岁!”(注:军粮不足的情况下,肯定是先满足作战部队需要,后勤等是排在最后的。)
    远处的练兵场上热火朝天,训练一向不遗余力的西疆将士今日尤为卖力,动如猛虎静若处子,军令所到之处无不迅速准确贯彻,各将军指挥得也是得心应手,轻重骑兵、轻重步兵、
    弓弩手、盾牌手、器械兵、斧兵……等尽数出场,各兵种间配合极为默契。
    早在前两天,各营主将便已知会手下所有兵丁:今日大练兵,除了王爷、十殿下、岳副帅和各大将军和以往一样会来巡视以外,安疆王世弟、三公子袁岳和他的夫人――楼兰公主斛律澄华也会陪同前来。澄华公主虽然早已下嫁安疆王府为妃,但她手中却仍掌握着楼兰国相当一部分的兵权,在西北各国也是名声赫赫的巾帼丈夫。她那十万大军此刻正驻扎在西疆边境处,与此地遥遥相望,双方将领也时不时地有所往来,相处得甚是友好。然而即便不说争强好胜是所有雄性生物的通病,在娇滴滴的邻国公主面前,怎么也不能坠了自家王爷的威风吧,还有相当重要的一点――王爷亲口承诺所有千夫长以下的佼佼者皆可以得到十殿下赐予的大惊喜!因此就算好奇,也令所有将士上下一心,整个训练场上杀声震天,令闻者尽皆振奋。
    演练已毕,表现尤为突出的两千士兵果然得到一份极其优渥的奖励――睿郡王亲口宣布:视家乡路途远近给予半个月至一个月的回乡探亲假期!且更出人意料的是,所有回乡的人还可以各带一大袋珍珠米和一大袋土豆回去!十殿下还当众强调不能只顾一时口腹之欲,至少要留一半作为明年的种子!而且第二年收成之后,只要是种的这两样东西,不论收成如何,这两千人的家庭都可以不缴农田税,但必须无偿分一部分种子给村里人共同种植!
    这阵子正是这两样作物收获的季节,将士们都曾品尝过它们的美味,比高梁和小米可要香得多!烹饪的方式也多。只是还没有大量推广种植,光靠军营附近试种,数量较少,当不得军中主食,得和高梁掺着吃,唯有节日或者得了嘉奖才能放开肚皮吃个够。此番各带一袋回家乡,既能让家中亲人一享口福,又省了来年一部分的种子钱和税金,令所有人艳羡不已,暗中发誓下回拼了命也要得此殊荣!
    西疆军士气高昂,帅台上同样喜气洋洋。袁峥是满意兵们的表现;袁岳是赞叹大军的雄壮;高凌则是对澄华公主感激不尽:“从今年春天起,朝廷拨付的粮草就远少于往年,若非公主说服令皇兄,使楼兰提供种子和种植经验,西疆军士们这个冬天可能就得捱一阵饿,或者遣散大批在战场上流过血受过伤的将士们回乡了。”
    澄华公主秀眉一挑:“自家人不用客气,我也就是给皇兄去了一封信罢了,何况你开出的价钱着实令人心动,这种互利互惠的事儿,何乐而不为?”
    袁岳笑嘻嘻地接过话头:“就是,要道谢也是我哥和妹夫这两个三军统帅,轮不到你。”
    袁峥闻言回头一瞪眼:“怎么轮不到他?现在除了军务,民政可都是高凌在管,当然是他的事!对了,还有一个你。”
    岳崧扫他们一眼:“行了啊,别谢来谢去的,都是一家人,用得着嘛?都这时辰了,走走走,吃饭去,一大早起来忙得没停过,饿死我了!”招呼了孙贺率先离开,一群人解散了兵将,乐呵呵地往帅帐行去。
    此后的一段日子,西疆很多穷乡僻村都来了几辆挂着安疆王府标志和旗号的马车,拖着大包大包的珍珠米和土豆种子。赶车的人都穿着公服,召集乡绅和村长训话后,给村民们发放了一点儿吃食:有金灿灿的玉米面饼子,和烤得焦黄喷香的土豆块,老人小孩们还有浓香味扑鼻的玉米粥和煮得酥烂的土豆泥,拌上细盐末子……又饱腹又新鲜好吃。最后免费送每户愿意种值这两种作物的人家一部分种子,并教他们种植方法。这天上掉下来的好事让百姓们大赞王爷兄弟和十殿下真乃天上菩萨显灵,一时间歌功颂德之词不绝于耳。公差还给所有村庄传达了必须挖地窑存雪以作干旱之季灌溉之用的官府公告。
    第 148 章
    西北边境,一队人马正向与楼兰接壤之处缓缓前行。为首的是三骑骏马,马上端坐二男一女,女子绣衣朱冠,轻纱蒙着半张脸,露在外面的双目端庄中难掩灵秀,披的杏黄罩袍描龙绣凤,竟是楼兰皇族独用之标志。左右两个年轻男子,一个头戴阳明朝郡王冠,银甲戎装,剑眉朗目却不乏儒雅贵气;另一个锦衣玉冠,满身温文祥和之气。正是高凌和袁岳、澄华夫妇。
    紧跟着他们身后的除了贴身侍卫石小四和朱砂儿以外,则是西北五虎将之司擅和周阿根两员大将率领五百精兵押着几十辆大车一路护卫。
    高凌轻踢马腹,笑着对澄华说:“公主可还记得当初在京城初见时的邀请?”
    “当然记得。我说有机会请十殿下到楼兰来作客,如今也算践言了。哈哈!”皮鞭轻扬,马儿一阵小跑,乌亮长发在风中飞舞,说不出的英姿妩媚。
    到得国境处,只见一卷发碧目,一看便知是猛将的大汉也率兵相迎而来,远远地便下马跪接:“臣拓跋宏叩见公主殿下!驸马殿下!”
    三人下马,澄华笑盈盈地为心腹大将引见阳明朝睿郡王殿下,又是一番见礼。拓跋宏亦是性情中人,与司擅、周阿根等也是一见如故英雄相惜。一行人来到楼兰驻边大营稍事休息,澄华带着高凌和袁岳去练兵场观看了一番军队演练。
    楼兰精兵彪悍利落,军令严明,结果令她十分满意。看无人注意,忍不住凑到丈夫耳边低语:“怎么样,我的兵马不比咱哥训练出来的差吧?”大眼睛忽闪忽闪着,妩媚中更添三分狡黠。袁岳轻轻刮了一下她挺俏的鼻梁:“公主巾帼英雄天下无双,不过可别忘了正事儿。”澄华瞪他一眼,把偷偷和司擅比手划脚的拓跋宏叫过来:“是不是想给我们大家展示一下身手啊?”
    拓跋宏脸涨得通红,但向来直爽的性子还是让他直言不讳:“公主殿下,臣一个人比划没意思,早就听说司将军和周将军是安疆王帐下有数的高手,一直无缘切磋,今日既然有缘,不如以武会友。”
    “这……”澄华略有些为难,毕竟此番司擅和周阿根是以高凌的近身护卫身份前来,硬要他们出手,不管谁输谁赢都不好看,自己刚才一时兴奋,确实有些冒失了。
    高凌适时解围:“太好了,袁王爷时常夸赞拓跋将军武艺出众又擅带兵,是他最欣赏的西北猛将之一。今日在下正想见识一下将军的雄风,不如就请司将军下场与拓跋将军比试一番,如何?”
    司擅为人稳重又甚能见机行事,比一根筋的周阿根令人放心得多。高凌和澄华各自叮嘱二人点到为止,千万不可伤了和气。拓跋宏本就粗中有细,当然谨遵公主令谕。
    高手相争,精彩绝伦,两人虽然没用兵刃,但拳来脚往的比斗仍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眼睛,直看得众人眼花缭乱,大赞西疆将领果然名不虚传。二人最后同时收手抱拳,以平局结束,过后竟然开始称兄道弟起来。
    回到大帐休息,公主这才把带来的东西取出交给拓跋宏:“这是我给皇兄写的奏折和安疆王府的礼物清单,有玉石、瓷器、医书、西疆特产的药材、丝绸衣料、植物的种籽等,还有后面车上的二十几位手工匠人和大夫,你派人一起送回京城,告诉皇兄,这些是袁王爷和十殿下对楼兰援助的玉米和土豆种子的谢礼。”
    高凌也表示了感激之情,言下之意是如果楼兰满意,那么接下去便可以继续这类生意,甚至推广到更多的方面。拓跋宏一一记下。双方宾主尽欢。
    西疆首府,布政司衙门。
    帐房里噼噼啪啪算盘声响了很久,其间低低的交谈声中不难听出抱怨和不解。沈捷廷用手势阻止欲通报的府役,凝神听了一会儿才推门而入:“各位辛苦了。”众官员和帐房、师爷们忙不迭地起身施礼:“辅相大人!不知您前来,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沈捷廷笑着挥手让他们免礼:“你们忙你们的,我刚好路过这里,就是想来看看这季的帐目,算好了吗?没完成的话过几天送到我那儿去就行,反正时间还早。”
    布政使荀某立刻捧上总帐:“刚刚算完,请沈大人过目。”
    沈捷廷翻开看,赞许地点头:“效率不错,我今晚就可以上报睿郡王了,想必会有嘉奖于各位……”抬头看一眼欲言又止的布政使,“怎么了?有话就说,不必顾虑。”
    布政使与手下官儿们对视一眼,鼓足勇气说道: “徐大人,您一向宽厚待人,属下也不想您为难,可是这件事,属下真是不吐不快,就算得罪了十殿下也顾不得了。”
    “哦说来听听,我保证不告你的黑状就是。”
    “珍珠米和土豆在楼兰并不稀有,西疆用贵重物资和人才与楼兰交换为数不多的这两样种子,可以当做顾及小王爷和澄华公主的金面,出了高价也就算了,可是为什么辛苦种植出来的东西不直接充做军粮,而要免费送到百姓手中?不但赔了人力物力、半年的时间,还要搭上运输的车马费,最过分的是居然还要免去明年的农税!这可差不多占了整个西北税收的四成!您也知道的,西疆本就不富足,要靠朝廷的援粮,百姓才能不饿死,这次至少得把本钱收回来吧?可是睿郡王张口就免了一年的农税,而需要上缴朝廷的税却不能少,不打仗了,收到的援粮也是一年比一年少,光靠府库支撑着,下官实在很难做……”
    身为高凌死忠,沈捷廷脸上一点也看不出生气的样子:“稍安勿燥,我今天来呢,还有个目的,就是来解释这条政令的,免得下面的人阳奉阴违。”笑咪咪地按了布政司肩膀让他坐下:“老荀呀,你好歹也是二品大员了,眼光放远一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年表面上看西疆是吃了大亏,让楼兰赚了不少,但是你想啊,现在送这些东西过去既能进一步与楼兰交好,以后就不愁没有好东西送过来了,比如他们的工匠艺人、建筑方式和珍稀物种等,不光这些,就算边境上少了一个强敌也是绝大的好事,打仗就是为了利益,无利可图的战争傻瓜才会打,所以战时甚至可以与楼兰结为盟友,少了多少后顾之忧!而且,西疆和楼兰地理气候相似,他们能大量产粮的,这里一定也可以!这不,第一批试种的成果已经出来了,我着实佩服睿郡王的深谋远虑!珍珠米和土豆一年两熟,产量又高,只要两三年,西北百姓的饥饿状况就能大大改善,军粮也可以自足,不必再看朝廷那帮混帐贪官的脸色!至于税收,头一年肯定是要亏帐的,但这也是让西疆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的机会,一年以后,百姓们能吃饱喝足,有了余钱,还怕收不上税?有了甜头,以后所有的政令推行起来也会顺利得多!这就叫失小利得大利。还有一点你忘了算进去,开通了西疆到中原和西北各邻国的商道,从这里得到的通商税利是以前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仅这些收入便可基本抵了农税上的损失。所以这条政令说白了其实就是以商补农。还有什么想不通的一起说出来吧。”
    沈捷廷一口气说完,再看这些人,已是个个心服口服了。辅相大人这才抱了帐本施施然离开。
    金风送爽,一向清幽的荷田居被西疆的秋景打扮得分外妖娆。圃中各色菊花争奇斗艳,满园树叶如洒了金般温暖耀眼,风中带着馥郁的桂花香气,沁人心脾。鸟儿啾啁中,红桃顽皮地追逐一群肥壮的鸽子,不时快乐地打个滚,压得地上落叶沙沙作响。
    花藤长廓下歪坐着直眉瞪眼的岳崧和韦雁,正拎着酒壶猜拳,输一局便干尽一杯,好生豪爽,行令的声音惊得偶尔到此歇脚的小鸟扑楞而去。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金菊翠竹掩映下的凉亭中,一双青年男女对坐而弈,神态间悠闲自得,不时抿一口清茶润口。旁边静坐观棋的温婉女子肚腹微微隆起,适时放下手中绣活为他们杯中斟满。忽然不远处孩童的争吵吸引了她的注意,正欲起身去安抚,被下棋的女子叫住:“悠然,你别管,小孩子玩闹哪有不吵架的,你身子重,歇着,让他们去吧。”“啪”地放下手中棋子,“出车”!
    对面的高凌剑眉一挑,稳稳落下一子:“拐子马!”抬头笑对悠然,:“公主说得对,你要是有个闪失,刀哥还不把我们埋怨死?再说那几个当爹的不是都在那儿嘛。”
    悠然这才扶了腰坐下,眼神还是忍不住往孩子们的方向瞟。那厢两个眉宇间极相似的男孩似乎为了抢夺一只草编蜻蜓,争执得越发厉害起来,一人拽一只翅膀用力拉扯,草蜻蜓很快便四分五裂,两个孩子傻眼了一小会儿,开始生气地你推我一下,我搡你一记,最后双双跌倒在地,一个瘪瘪嘴开始哭,另一个则气乎乎地看了会儿对方,再看看四周,忽然一骨碌爬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抢了旁边看热闹的小女孩手中的彩塑小马就跑。这下连女孩也哇哇大哭起来。另一个稍大的女孩见状,又立刻抢回了小泥马塞给妹妹。谁也没想到,原先在哭的男孩竟扑上来一口咬住了见义勇为的小女孩的手腕,于是四个孩子倒有三个在哭,一个则寻机再夺玩具。一时间好不热闹。
    第 149 章
    远处正在指点侍卫们练功的司擅闻声过来,一手一个抱起两个男孩来哄,低头向四个孩子中最大的一个,也就是被咬了一口的女孩问道:“怎么啦?告诉爹爹,你们为什么哭?”
    小女孩忽闪着极似母亲的大眼睛,抽噎着回答:“袁旭抢岳家妹妹的小马,还咬我!”一伸手,嫩藕般的手腕上两个明显的牙印。
    主屋廊下伏案研究作战地型和战术的袁峥兄弟早已被惊动,此刻一齐走了过来。司擅赶紧放下两个男孩,迅速扯下女儿的衣袖:“王爷,小王爷,没事,小孩子争玩具,等会儿我带他们上街再买些就好了。”
    袁峥皱皱眉头:“你别太惯他们,我都看见了。”
    袁岳也摇头:“家里玩具都快堆成山了,还不够他们玩的?不要再买了。”
    袁峥没理一双侄子和外甥女,反而弯腰抱起了司擅的女儿:“娃娃不哭,告诉伯伯,痛不痛?”一手拉起孩子衣袖轻轻吹那已经在淡去的牙痕。
    小女娃挂着泪花摇头:“不痛了……”
    袁峥微笑着在她小脸上亲一口:“娃娃真勇敢,这么小就知道保护妹妹了,将来一定是我们西北的女英雄女侠客!”
    谁知小姑娘一本正经地摇头:“不对不对,娘说我将来一定是女魔头!”
    一句话惹得早已围过来的人们哄堂大笑,倒把小女孩笑懵了,左右看看,一头扑进了韦雁怀里。司夫人红着脸解释:“娃娃顽皮起来连她爹都管不住……”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一边的岳宝宝委屈地嘟着小嘴听妈妈小声责备自己该礼让弟弟,被袁峥护在怀里:“宝宝和娃娃都做得对,自己的东西就该保护好,不能让人抢了去!否则长此以往会被人欺负狠的!以后弟弟们再使坏就来告诉大舅,大舅来教训他们,啊!”转身又对着双胞胎,“袁昭,袁旭,去给两个姐姐道歉,说以后再也不抢她们的东西,不欺负她们了!”
    未满两岁的小男孩们似懂非懂,看着伯父严肃的黑脸,开始往父母身后躲,岳崧和司擅夫妇也赶紧说情:“孩子还小,不懂事……”却被澄华拦住:“大哥说得对,孩子不懂事才要教,等他们长大就晚了。”和袁岳一人一个捉住了,强令他们道歉。
    孩子们很快和好如初,又玩在了一起,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但是大人间气氛却有些儿尴尬,尤其司擅几乎有些不自在。高凌了然地拍拍他,附耳道:“姐夫,孩子们吵吵闹闹才有趣,将来感情才好,你只管忙你的,让这烂人过过当爹的瘾,啊。”司擅这才点头离开。
    事情解决了,袁峥让弟弟继续功课,自个儿想跟两个侄子亲热一番,但是俩孩子看向自己的眼神带着畏惧,令袁峥着实有些无奈,想了想蹲下身,一手揽一个问道:“你们抢姐姐的小马,是不是喜欢马儿?”两个孩子拼命点头。“那好,假马没意思,大伯教你们骑真马!”回头招呼侍卫,“把前天送来王府的那两匹小驹子牵来!”又招呼岳崧,“过来,咱一人一个教他们骑马,看谁先学会。”
    “好咧!”岳副帅答应地爽快。
    高凌急了:“不行!袁峥!他们才这么点儿,长得还没马蹬子高呢!学骑马太早了!”
    袁峥搂着他肩半推半送去凉亭:“放心吧,没事儿,草原上的孩子没学会走路就会骑马的也不在少数,袁昭袁旭够大了!再说我和岳崧亲自教,你还有什么好怕的?难得这么有闲,继续下棋去吧。”
    小马驹牵来,孩子们被抱上马背,兴奋异常。袁峥和岳崧看似大胆,实则小心翼翼地牵着护着,两孩子居然一点不怕,开心地咯咯直笑。高凌边下棋边时不时地张望,见两人很快就放手不扶,让孩子自己坐稳,一直提心吊胆着,倒是澄华放心地很,自顾催他落子,偶尔才瞄几眼。这两局,高凌输得有点儿惨。
    两个小女孩羡慕地看着弟弟们,司大小姐对着母亲撒娇:“娘,娃娃也要骑真马。”齐家姑娘也不甘示弱:“雁姨,宝宝也要骑真马。”韦雁有些为难,王府高头骏马养了不少,但适合小孩子骑的温顺马驹子却只有这两匹。正为难间,听得身后草坪上一声猫咪惨叫,回头看去,原来是红桃这肥猫看两个小主人骑马威风,也想效仿着爬到高凌养的那只鹿背上,结果被梅花鹿不客气地甩下地来,摔得四仰八叉,滚起来一溜烟跑远了。韦雁笑看着这一幕,灵光一闪,抱着两个小女娃骑上了鹿背:“梅花鹿比马儿漂亮,我们两个漂亮姑娘要骑就骑漂
    恋耽美

章节目录

陌上花开缓缓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洛城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洛城东并收藏陌上花开缓缓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