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英殿,开始拟定各个部门以及各部的官员任命。
    坐在这里的,从各地赶回来的官员都在翘首以盼,自己在这个新明朝廷里,该有个什么职务。
    是的,现在王学军规定,集英殿等朝会, 群臣不再站着,而是坐下说话。
    前线包括李岩和李锦江都回来了,现在山东,主要就是赵应国支持大局。
    王学军拿出来自己的编制方案,
    “这个方案,既延续了先朝,又有别于先朝。不但部门更全, 而且又展现了新朝新气象。”
    大家都对王学军的方案充满了好奇,都急切的想听一听他的方案,到底是什么,自己在这个新朝里,到底是什么位置。
    “在皇上的下面,分三个总理部门。第一个部门,就是内阁。内阁首辅,是我,阁员有赵应国,朱见深,任民雨,张之及。”
    这里与前朝就不同了,前朝,武将勋贵是绝对没有资格入阁的,内阁是专由文官把持。
    但这里却加了一个武将张之及。
    “我和皇上商量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武将的地位。”
    皇帝也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走下神坛佛龛,坐在群臣之间笑着接口,以体现这个决定是他同意的:“现在是多难之秋, 恢复山河,还需武将。提高他们的地位是必须的。同时,前几朝,太过重文轻武,都已经走入了极端。这不好。一个政府,必须文武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平衡完美。”
    对于小皇帝有这样深刻的见地,大家深表欣慰。至于他的见地是王学军的,还是他自己的,大家心知肚明。
    小屁孩一个,可能懂,但怎么能懂得这么透彻?
    但只要他表态不反对,就成了。
    “设立军机处,和内阁平级。”
    这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这样的设置,就给人一种重叠架屋的感觉了。如此一来两个是平级的,后期就会出现扯皮的现象。
    在这个非常时期,办事拖拉扯皮, 是非常要命的。南明小朝廷,就是扯皮扯死的。
    王学军就解释:“在这里,我正式宣布, 内阁只管民政,不得插手军事。而军机处,也绝对不允许插手民政,咱们的这个朝廷要真正做到最高的是皇上,然后就是我这个摄政王替皇上奔走,下面就要做到绝对的军政分家,避免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
    这就是说,皇上是皇上,王学军是常务副皇上。
    然后也加了一句,主要是给那些旧臣们听的:“这也是真正贯彻了洪武帝,当初废除丞相而设立内阁的初衷了。”
    那意思非常明白,内阁的文武官员,不要对这事抱怨反对,我这是执行祖制。
    当初的朱元璋时代,是有丞相的。
    而历朝历代延续下来的制度,丞相是集军政财权于一身,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就对皇权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所以朱元璋考虑再三,废除了丞相制度,将所有的权利收归于皇帝。
    中央集权是做到了,但也把老朱累得吐血。
    没办法,他就又成立了一个办公厅秘书处的单位,这就是初期的内阁雏形。
    而在仁宗的时候,处于深远的考虑,为了避免自己子孙的无能,或者是胡作非为。仁宗就加强了内阁的权利,形成了和皇权相互牵制的局面。
    这是一个最大的政治进步,要比欧洲早了几百年。
    所以从仁宗以后,大明王朝的皇帝可以不着调,可以不闻不问正事,可以昏聩,但再也没有出现暴虐的君主。
    就再没有出现像朱元璋和朱棣那样,动辄杀人上万的皇帝出现。
    虽然这里也有了一个主要的弊端,一旦出现一个强势的皇帝,或者一个强势的大臣,那就是皇权和臣权的争斗,首先在这里就形成了内耗。
    崇祯朝的灭亡,其实就是这种争斗下的惨剧。
    出了一个强势的崇祯皇帝,结果又出了一群,团结起来的东林党人的强势大臣集团。
    结果双方各不相让,最终闹的朝堂离心离德分崩离析。
    这么看来,当初崇祯像他哥哥那样,也不问世事,是不是大明还能延续几年?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所以这一次,王学军就采取削弱代表臣权的内阁实力,让军机处来制衡内阁,未来做到皇权和臣权的平衡。
    但是将分出来的军权,并没有交给皇帝。
    一旦一个皇帝掌握了军权,即便是软弱的皇帝,也能变得强硬起来,就会变成暴君。分分钟挥起军队这个刀子,杀的反对派血流成河。
    明神宗的样板不远啊。
    所以才有了军机处这个机构。
    就是让军机处和内阁他们两个去找平衡。军队无地方不行,地方无军队不可。
    结果这两个部门将在互相牵制之中,最终只能寻求皇上作为裁决者。
    这样又可以最大限度,保护了皇上的安全和地位的崇高。
    说穿了,王学军就是在内心里缓慢的推行他的君主立宪制体制。
    让皇帝成为内阁和军机处的裁判者,这就足够了。
    在这个封建时代,在这个民智还没有彻底开化的时候,在这个被封建礼教教导了几千年的年代,你跟天下的百姓说实行民主制度,实行共和制度,那不但是对牛弹琴,你时时刻刻都有被当作劈柴烧掉的危险。
    在这个年代,天下人需要有一个人坐在那个椅子上,被大家顶礼膜拜。哪怕那个椅子上坐着一头猪也无所谓。
    其实有时候大家心里更期待,那张椅子上最好是坐着一头猪。
    事情要慢慢的来,要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文臣们对于军机处绝对不许插手内政的决定,也就释然了。所以也没有人出来反对。
    “军机处首席军机,依旧是李岩,成员是许杰,张之及,俞敏忠,李越。”
    这些人选是必然的。
    “但是军机处,只有谋划调度军队之权,却没有指挥军队的权利。”这样的决定,又让文臣们松了一口气。
    军机处其实就是一个参谋部的定位。
    “真正指挥调度军队的,是天机府。”这个就等于先朝的五军都督府。
    “随时有什么战争,由军机处,规划战略全局,由天机府,具体实行战斗过程。”
    大家纷纷点头称是。
    “天机府下辖两块,一块是陆军,暂时由张之及做提督,许杰副之;一个是水师,俞敏忠提督,孙强副之。”
    然后就是各部。
    依旧是吏户礼兵刑工,加了民政部,合计八部。
    各部尚书不变,只是健全了他们的左右侍郎以及郎中等人手。
    刻意的说明了一下,因为有军机处天机府,兵部,几乎就没有了调兵遣将的职能,兵部实际就成了为军队打理后勤的部门了。
    而工部,现在叫工商部,虽然一字之差,却提高了商业的地位。现在也不在专一生产军事武器,而是管理全天下的工商业,除了主要几个重要的工厂之外,全部放开私有制。国家需要,采取竞标采购的方式。
    为了避免突然间收取商人的税收,引起商人们的不满。
    王学军正式宣布,废除商人的贱籍,和大众平等,他们也可以穿丝绸的衣衫,住奢华的宅院,子弟可以科举考试。
    但是严格规定,不管什么人,一旦决定从商,在经商期间,绝对不能做官。而做官的官员,又绝对不能够经商。
    避免像欧洲各国那样,官商一体,用资本捆绑政治。最终让政府纯粹为了资本集团牟利的现象出现。
    红顶商人,要不得。那会要了这个政府的命的。
    这样的状况,咱们的老祖宗早就已经考虑到了。
    当吕不韦弄出一个奇货可居之后,所有的人就都明白了资本的可怕。
    于是在上下几千年,你会惊奇的发现,在中国就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商人,当上高官的。即便你富可敌国,想做个县令也不可以。
    虽然后来出了一个异类红顶商人,结果他的风光不久,下场悲催。
    这和欧美,就有了严重的区别。
    在欧美国家,只要你有钱,做个议长,买个总统,那都是分分钟的事。
    其实国家的所有这些重要职务,在民主的掩盖下,全是为那些财阀巨富准备的。
    有钱才能讲民主拉选票,没钱,你还是趁着天色还早,要饭去吧。

章节目录

带着宝藏复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奔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奔叔并收藏带着宝藏复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