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皇帝抢媳妇这种匪夷所思的事,的确不靠谱。
    但在大明,大臣和皇帝争利益叫板,那是司空见惯的事。也不算是怎么离经叛道。
    按照礼仪规矩,大将外出带兵打仗,回来是要先到皇帝那里解剑,交回兵权的。
    陪都皇宫没有午门, 所以,王学军只能带着宝剑上殿。
    这是新明崇祯十九年最后的一场朝会,于是齐集文武,在当初大雄宝殿改名的太和殿召开。
    王学军进殿,冲着当初佛爷坐的那个高高在上的丹阙施礼:“臣王学军此次出征,没有实现北伐计划的胜利,臣有罪。”
    小皇帝面对王学军有些扭捏尴尬。
    是吗,天下人几乎都知道, 张紫妍和王学军已经互相心有爱慕,而王学军为国拼死在外征战,结果家里,安稳的这个皇帝横插一杠子,要跟臣子抢媳妇,这能不尴尬别扭吗?
    现在两个人,一个是皇上,一个是常务副皇上;一个是君,一个是臣。
    但更确切的说是情敌。
    面对王学军,小皇上只能笑着欠身:“摄政王何罪之有?能重创满清,攻城略地,解救了无数的百姓,乃是大功,当赏。”
    王学军谦虚的推迟:“没有完成计划,就是失败,臣不敢领赏赐。
    若要赏赐,万岁当赏赐此次作战有功之将士。”
    小皇帝就笑着道:“将士该赏,摄政王也该赏。着有司将赏赐有功名单列出, 赏赐规格计算明白。”然后就不说这事了。
    为什么不说,是因为按照新明规矩,皇上对军功的赏赐,已经不再出于内帑,而是出于户部。赏赐多少,他说了不算。
    “摄政王辛苦,代朕亲自为摄政王解甲。”
    话是这么说,哪有真要皇帝动手的。
    一个太监过来,为王学军解甲卸下佩剑。
    然后就是年终,惯例的各部门的工作总结汇报了。
    户部尚书坐在帘子后面,一一汇报了整年的财物收支。
    都是个大略。
    但总的来说还好。
    “既然户部还算有钱,就把当初借的那三百万的款子的利息,付给借款人,让大家过个好年吧。”
    王学军下令。
    小皇帝点头:“这才是体恤大家的好办法。”
    这里的群臣,大部分都是这两个正副皇上的债主,听到这个消息,无不露出满意的微笑。一个肥年到手了。
    吏部尚书站出来,公布了今年主要职务的任免状况,其中就有任命姜曰广为国子监祭酒的事。
    王学军点头:“姜大人德高望重学问渊博, 准。”
    小皇帝松了一口气,任命姜曰广为祭酒的事,是自己在王学军不在的时候定的。到现在,内阁诸臣还没用印属理,就等于没有通过。
    就等着内阁首辅王学军这一关呢。
    王学军要是不同意,那就等于白说。
    这回王学军痛快的同意了,也算是给了自己一个面子。
    礼部尚书站出来,说了和南面潞王唐王联系的事,归根结底一句话,人家根本不鸟自己。
    然后就汇报了为皇帝大婚的事。
    刚要宣布人选,王学军直接切断:“此事再议。”
    一下就把朱见深给怼了回去。
    这一下,大家立刻感受到,王学军的心思了。
    朱见深当时梗着脖子强辩:“这是国朝最大的事,怎么能再议?摄政王,必须现在给个准确的态度。”
    王学军一阵冷笑:“皇帝的事,当然是国家大事。但越是国家大事,越不可草率行事,怎么能在这朝堂之上一言而决?那岂不是儿戏,所以我说再议有错吗?”
    这时候,姜曰广站出来,大声道:“皇上选后妃,是皇上自己家的事。这个不需议论,当由皇上自己决断,所以,没必要提请摄政王知晓。”
    意思很明白,你摄政王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王学军看了一眼姜曰广。
    一个干瘦的老头,但精神矍铄,腰板笔挺,很附和民族英雄的形象。
    他不想和他太多怼,不是尊重他,而是尊重那个民族英雄的称号。
    “天家无小事,选妃选后,关乎到天下兴衰。如果选吕雉那样的,刘邦子孙差点断绝;如果选武则天那样的,大唐不再姓李;如果选择慈禧那样的,那就是大汉百年屈辱。啊,慈禧是谁你不知道?你国子监祭酒都不知道,那你还配这个职位吗?”
    姜曰广被噎到差点背过气去。
    但收肠刮肚也真不知道这个娘们是谁,看来,自己还是才疏学浅啊。
    话都说到这份了,那就干脆挑明:“我反对皇上选择张紫妍做为皇后,我反对姜曰广孙女做为妃子。”
    此言一出,满殿大哗。
    几乎所有的群臣在心中大呼:“来了,来了,戏肉来了。赶紧,沙发,板凳,西瓜瓜子,茶水上,看戏。”
    任民雨站出来:“皇上都决断了,摄政王反对,你太过跋扈了吧。”
    王学军一皱眉,没想到,任民雨倒戈这么快,可惜自己的信任了,该让这个家伙挪挪窝了。
    “任大人,本王受先帝托孤,责任重大。在这么关键事情,关键时期,怎么敢任何放松?我这不是跋扈,我这是行我摄政王责任。你可小心,你说我跋扈,我告你毁谤噢。”
    就后面的这一句,任民雨立刻就有些后悔了。
    本来姜曰广这些日子上串下跳,勾连前面遗臣,暗中准备着小皇帝亲政的事。
    小皇帝不小了,过了年,就十八了。按照当初先帝遗诏,二十岁,摄政王就要还政给皇帝。
    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一个人,哪能心甘情愿的让出权柄?
    周召共和,伊尹霍光?那都是传说,都是故事。
    大家切实看到的是董卓,曹操,是王莽。是汉唐一来无数的权臣,野心家。
    大家要预做准备。
    所以,先给皇上娶媳妇,向天下宣布,皇上已经成年,在声势上先声夺人。
    然后拆分王学军和张之及的联合,让英国公彻底的站队皇上。
    再培养新生,为将来做足人才储备。
    到时候打倒了王学军,会牵连大批官员的,别到时候没官可用。
    从龙之功是大功,谁不想?
    于是,任民雨当然支持,所以这次站出来。
    结果王学军的一番驳斥,当时就让任民雨后悔了,不后悔别的,是自己跳出来的早了。
    但这时候,站都站出来了,再想做缩头乌龟也不能了,只能挺身而上了。
    最后还有皇上替自己保驾护航,王学军也不敢拿自己怎么样。
    “群臣同僚,都认为张紫妍为后,姜济儿为妃非常合乎现在的局面,你为什么反对?”
    王学军笑了一下:“大家都知道我和英国公交情深厚,本不该反对。但我为国,必须反对。”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告诉大家,虽然我和张之及哥俩好,但为了国本,我还是要“大义灭亲”
    我可不是为巩固我自己的地位,因为那已经没有必要。我的地位还需要巩固吗?我是真心为国滴。

章节目录

带着宝藏复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奔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奔叔并收藏带着宝藏复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