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五年的最后一个月,羊毛是整个长安城百姓和世家勋贵的话题中心。
    普通百姓见识到了羊毛衣的暖和之后,怎么都会咬一咬牙,至少买上一斤羊毛回去制作一件羊毛衣。
    家境但凡还是不错的,肯定会给家中每个人都准备一件羊毛衣。
    而不少勋贵世家也都纷纷购买了一些羊毛线,赏赐给下人,以便表示自己的仁慈。
    毕竟羊毛线的价格不高, 但是效果很好。
    “大王,我今天去找马周了!”
    “他怎么说?”
    “我一提,他就答应了。”
    “嗯?他答应了?”
    李世民很是诧异的看着长孙无忌。
    羊毛线制作的核心工艺就是羊毛去处污垢和羊毛纺织。
    虽然只要肯花时间,秦王府迟早也能找到相应的办法。
    但是到底要花费多久的时间,成本会不会比东宫高很多,这就充满了不确定性。
    充分见识到了羊毛线的影响力, 又从李渊那边知道了羊毛背后蕴含的意义之后, 李世民立马就知道秦王府不能不参与到羊毛贸易之中来。
    所以才有了今日长孙无忌的渭水新城之行。
    “是的,马周答应了!并且对方表示只要一百个银币的技术转让费, 就可以协助我们修建一个羊毛作坊。”
    “一百个银币?这个价格不算贵啊。”
    虽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辈子可能都存不到一百个银币。
    但是对于秦王府来说,那就真的什么都不算了。
    这个价格,更多的只是象征性的收取了一点费用。
    “是的,不过清洗羊毛的一些材料是如何制作的,对方不会告诉我们,但是可以售卖给我们。”
    长孙无忌这话一出口,李世民就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那岂不是到时候这种材料,他们想要卖多少钱就多少钱?”
    “理论上是这样的,不过我觉得只要拿到了这种材料,我们迟早是有办法自己生产出来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条件可以答应。
    今天马周还跟我透露了一个消息,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等各个世家大族都安排了人跟他们商讨羊毛作坊的事情。
    如果我们动手晚了,以后就被动了。”
    “行,那就都答应他吧!渭水新城选择了跟这么多人合作,我就不信他敢玩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
    “夫君,大郎这一次可是给我们东宫争脸了呢。”
    东宫之中, 郑观音心情非常不错。
    “这一次确实是我们小看他了, 没想到一个无足轻重, 大家都觉得没有任何用处的羊毛,在大郎手中居然玩出了花样,成为解决百姓冬天御寒的重要物资了。”
    办下这个事情的是自己的儿子,李建成倒是没有什么嫉妒。
    “之前在河北立下大功,然后又搞出了棉布,到时候迟早也能成为大唐百姓日常使用的布匹,现在又解决了冬天御寒的问题。
    按照这个节奏,我们大唐百姓的穿衣问题,有望在几年内得到初步的解决。”
    “是啊,不仅穿衣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就连吃饭问题,也改善了不少。
    那武德犁的使用,让今年的粮食收成提高了不少。
    听说他还安排了人去南洋收购稻谷种子,说是林邑国内有一年两熟,甚至是一年三熟的稻谷。
    一旦这种稻谷在江南各地大规模的种植,那么我们大唐的粮食产量立马就可以上一个台阶。”
    说到这里,李建成的心情明显变得激动了几分。
    吃饭问题, 这是最大的问题。
    但凡是百姓还有一口吃的,就很少会选择去造反的。
    说白了,吃饭问题, 那是跟大唐江山的稳定问题划等号的。
    “大郎还说在大海的另一边,有亩产千斤的粮食呢,这话你也信吗?
    南洋那边瘴气横生,是不是真的有他说的那种稻种,我觉得要先看看再说。
    没有必要在此之前把事情搞得大家都知道。
    要不然到时候万一不是这样,会有损大郎的名誉。”
    郑观音对于李承宗可是非常爱护的。
    如果南洋真的有这种稻谷,那么李承宗安排人去找回了这种稻种,肯定可以得到不少的好处。
    但是不着急这一时半刻。
    毕竟没有人敢跟他抢功劳。
    可万一这个事情不是真的,早早的把这事宣扬出去,那就不好了。
    “说的也是,那就看看再说吧!”
    ……
    武德六年春。
    当渭水书院放完寒假,再一次开始上学的时候,里面的人气明显有了很大的上涨。
    而在最近一个月,李承宗也是收获满满。
    之前安排褚遂良去找的人才,又有了大收获。
    王玄策和席君买,都已经顺利的找到了。
    原来,席君买是在去年底才加入到了大唐的军队之中,难怪之前一直找不到。
    至于王玄策,同样是去年底才被任命为黄水县令。
    好在褚遂良虽然心中有疑问,倒也不会质问李承宗,为何在前年就安排自己去找王玄策和席君买。
    “世子,林邑王安排使臣进贡,我觉得趁着这个机会安排船队去探索南洋,那是最好的机会。”
    王玄策刚刚投靠李承宗,自然是希望早点立下一些功劳。
    长安城这边的很多事情,有褚遂良、马周、刘仁轨等人帮忙,王玄策想要出头,显然没有那么容易。
    但是海外的事情的话,就不一样了。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王玄策发现李承宗非常重视南洋、倭国和朝鲜半岛上面的事情。
    甚至已经开始安排了人员去登州和扬州修建造船作坊。
    这是显然要在海外大干一场的动作啊。
    所以王玄策立马就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玄策你说的没错,这段时间渭水书院的科学系,我也会先给学员们上几门跟大航海相关的课程,到时候你好好的听一听,然后下个月就带着船队先去一趟朝鲜半岛和倭国。
    回来之后再接着去南洋。”
    “世子,为何不直接下南洋呢?”
    “去倭国和朝鲜半岛的海域,我们大唐还有一些了解,但是南洋那边的情况,就相对陌生很多了。
    安全起见,你还是带着船队去倭国先练一练手。”

章节目录

大唐皇长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南山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山堂并收藏大唐皇长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