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低买高卖,不事生产,从中谋取了重大的利益,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
    既然如此,朝廷对商人征税,朝中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吧?”
    李承宗这么一说,裴寂和萧瑀都是不出声了。
    这个时候, 赞成和反对,似乎都不合适啊。
    你要是赞成,其实也是相当于挥刀自宫。
    因为他们家族背后也有许多的商业。
    并且,传出去之后,到时候其他世家大族对自己也会有意见。
    但是反对的话,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之前一直说商人这样不好,那样不好。
    现在一转身又反对朝廷对商人动手。
    这是什么意思?
    “大郎,这商税, 你想要按照多少征收?”
    李渊没有直接回答李承宗要官的事情, 而是觉得有必要进一步的搞清楚商税的情况。
    “基本原则是十税一,但是后续可以慢慢的进行调整。
    比如镜子、香水、琉璃制品这些奢侈品,可以设定一个更高的税率。
    而贩卖粮食、水果、蔬菜之类的农产品,可以设定一个相对低的税率。
    而像是将商品出口到海外,或者是从海外进口一些东西,税收的比例都是可以灵活处理的。”
    李承宗虽然本来没有打算今天跟李渊商讨税收的问题。
    但是既然碰上了,那就干脆借着这个机会把事情给定了。
    反正今年不说,今年内肯定也是要找机会说的。
    “十税一,倒是不算很夸张。”
    听到李承宗要给镜子、香水、琉璃制品这些东西设定更高的税率,萧瑀无话可说。
    这事,怎么看都不像是李承宗在谋取私利啊。
    哪怕是他刚刚向李渊要官了。
    “世子,你刚刚说的出口和进口,是什么意思?”
    借着这个机会,郑善果也想把商税的事情搞清楚一点。
    这样才知道这个事情对民部来说,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把握大唐的货物售卖到大唐意外的地方,那就叫做出口。
    比如茶砖售卖给突厥人, 琉璃制品售卖到新罗、百济,这都是属于出口。
    对于出口的商品, 我们在正常征收商税的基础上,还要额外的征收一个关税。
    当然了,这个关税的设定,是非常灵活的。
    大唐希望多卖给其他国家的商品,关税可以不要设的那么高。
    大唐不希望多卖的东西,关税可以设的高一点。
    同样的,进口的商品,情况也是相同的。”
    “世子,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是需要增加很多的人员来征收商税?
    这样子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征税,最终不会是得不偿失吧?”
    郑善果这个问题,一下就问到了点子上。
    征税是有成本的。
    如果收入和成本不成比例,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总不能朝廷每年花费十万贯的成本去征收商税,结果之征收回来九万贯。
    那还征什么税?
    “伴随着大唐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商税必定是会越来越多的。
    今年第一年设立,我觉得一百万贯是没有问题的。
    以后的话,商税甚至可以超越农税, 成为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
    李承宗的这个商税,显然是把工业企业的税收和商业贸易的税收都包括进去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比不上农业税,那他对大唐的改革,注定就是失败的。
    “大郎!你想要设立国税总局,朕可以容易!但是前提就是今年必须要征收一百万贯以上的商税,并且还不能给朝廷惹出乱子出来。”
    听到一个商税设立可以给朝廷增收一百万贯,李渊果断的选择了同意。
    一百万贯啊。
    可以做多少事情啊。
    “阿翁您放心,这要是征收不到一百万贯,不够的部分,孙儿给民部补上去!”
    有李承宗这话,在场的人自然就都不会反对了。
    虽然这不是正式的朝廷决议,但是商税的事情,基本上就算是定下来了。
    ……
    大唐税务总局!
    这个招牌,很快就在太原郡王府旁边的一个院子门口挂了起来。
    李承宗亲自担任税务总局局长。
    借着这个机会,渭水书院有不少学员也被抽调到了税务总局担任胥吏或者是九品官员。
    特别是算学系的学员,几乎一下子就少了一半。
    不过这些学员一点都不伤心。
    相反的,他们要开心死了。
    税务总局虽然是一个新设的机构,但是那也是朝廷的正式机构。
    进入到税务总局之后,大家就是正式的朝廷官员了。
    哪怕只是九品的芝麻官,那也是官啊。
    他们很多人的出身都不好,原本是一辈子都没有希望当官的。
    现在却是连书院的三年学习都没有结束,就直接成为朝廷命官了。
    这能不开心吗?
    而从渭水新城各个作坊抽调的一些账房或者伙计,他们的喜悦就更加难以言表了。
    从来没有想过,在作坊里头干活,还能干成大唐的官员?
    此时此刻,李承宗就是让他们去死,都会有一大帮人心甘情愿的去执行。
    不客气的说,通过税务总局的设立,李承宗一下子就拉拢了一大堆的人。
    整个渭水新城的各个作坊,太原郡王府旗下的所有产业里头干活的人员,此时都是干劲十足。
    大家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进入到税务总局。
    更加让大家感到期待的是税务总局成立以后,今后在各州还会设立税务局。
    甚至未来税务局为直接设置到县里面。
    这么一来,需要的官员和胥吏,就不是一点点了。
    只不过是几天的功夫,想要进入渭水书院学习的人员,就有数千人。
    而这个报名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
    哪怕是一些落魄的士子,原本看不上渭水书院,现在也是态度大变,开始主动的投靠了。
    太原郡王府开府建牙之后的第一把火,算是彻底的烧起来了。
    并且还有越烧越旺的节奏。
    不过,李承宗这么一搞,自然有很多人有意见了。
    甚至可以说是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
    所以长安城上空,一时之间也是乌云密布。
    各路人马都准备跳出来跟太原郡王府,跟国税总局掰一掰手腕。

章节目录

大唐皇长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南山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山堂并收藏大唐皇长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