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道长》
    作者:梅弄影
    晋江20150323完结
    当前被收藏数:210 文章积分:7,888,432
    深夜官道上,少年遇见死去多时的鬼。少年不但没有被鬼吓到,反而骗了鬼,并运用道术将其变为白马,拉到集市上卖掉。
    鬼咽不下这口气,从白马修回鬼身,欲寻少年复仇。十年过去,当初的少年已成为道长,单纯的鬼能斗得过?
    本文灵感源自曹丕《列异传》中《宗定伯》一文,故事背景设定在南朝梁代梁武帝萧衍在位时。当时的历史人物萧综、萧绎、萧统、萧纲、萧衍、庾信、徐陵等将次第登场。
    前情提要:
    cp:腹黑道长x二缺鬼
    看得上就包养我吧,欢迎评论欢迎收藏
    内容标签: 三教九流 前世今生
    搜索关键字:主角:狐偃,萧昭文(季尚) ┃ 配角:萧清悠,阿鲤,阿鹤,窦耳,清越,萧综,萧绎,萧统,萧纲,庾信,徐陵 ┃ 其它:南朝梁,怪力乱神,狐狸,道士,鬼怪
    ☆、楔子?少年遇鬼
    梁,天监年间。深夜,荒凉的官道上远远来了个行人。
    此时正值初春,明晃晃的月光下,一树桃花开得正好。银白月光中,粉色桃瓣不时飘落,空气里充溢着桃花的香甜气息。一个半透明的影子,隐约看得出人形,倚着桃树,时不时探出头来肆意窥探迎面而来的行人。见来人走近,影子从树后跳出,在行人面前肆意摆动自己半透明的身体,并发出诡异声响。
    行人停下,看着眼前飘动的白影,没有半点害怕的神色。、鬼有些惊讶,这些年来他就指望着用这招吓吓人,给自己找点乐子。作为游魂野鬼,整夜在荒郊野地里游荡,实在是太孤独无趣了。
    他停下动作定睛一看,来人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身着青衣,身材削瘦,下巴尖细。浓淡适宜的眉毛下,一双如狐狸般狭长上挑的双眼,正盯着他看。这是个长相相当端正的少年,除了那双狭长的凤目略带狡黠之色,其余的五官皆端正得无可挑剔。
    “你是谁?”少年问道,声音相当清朗。
    鬼向他伸出白色的爪子,用一种吓人的语气回答:“我是鬼。”
    银白月光下,少年没有被鬼的回答吓跑,反而嘴角微微翘起,说:“太巧了,我也是鬼。”
    鬼收回了爪子,用一种欣喜的语气说:“真的吗?真是太巧了,难怪你不怕我呢。”
    鬼的声音听上去很年幼,是十来岁少年的声音。他继续道:“你这么早就死了吗?看上去比我还小,多可惜啊。”
    少年回答:“我十四岁,刚死掉,有很多规矩都不懂。”
    “十四岁,果然比我小,我十五了。”鬼的声音相当愉悦,他道:“你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我,我死了不少年,很多事情都是慢慢懂的。”
    鬼开心地转了两圈,拉过少年的袖子,道:“终于碰上能说话的鬼了,大叔投胎之后我还没遇到过新鬼,都是匆匆路过问个好而已。”
    少年笑着看他,问:“我想去会稽,你要不要一起去?”
    “会稽?”鬼有些犹豫,说:“我们做鬼的,最好不要去人太多的地方。”
    少年道:“我们晚上去也不行吗?早上就回来。”
    鬼抬头看天上的月亮,道:“现在子时了,我们还可以玩几个时辰,鸡叫了就赶紧去人少看不见太阳的地方。”
    少年点点头,说:“就听你的吧,这些我不太懂。”
    月光下,鬼的身体忽隐忽现,看不清模样,只有个模模糊糊的影子。少年问:“你难道不能化成人时的模样吗?”
    鬼幽幽叹了声气,说:“还不是我死得早。我死了有些年头,影子越来越淡,连我自己都记不得我长什么模样,死了多少年。”
    少年又问:“我听说人死后是要投胎的,兄台应该快了吧?”
    鬼郁闷道:“我不知道。我听大叔说,人阳寿尽后二十年方可重新进入轮回。我记不清自己游荡了多少年,大叔说我这么年轻,可能是横死,要等真正的阳寿尽后二十年才能重新投胎做人,也不知要等多久。”
    少年点点头,说:“原来如此。”
    少年和鬼爬上山坡,山上桃花飘落。鬼在桃花林里穿行,笑声愉悦。
    少年说:“你走得太快,我走不动了。”
    鬼停下来等他,提议道:“要不然我们互相抬着走吧?就可以每人休息一会儿了。”
    鬼这样说着,立马窜到少年面前,抬起少年。下一刻,他郁闷道:“你怎么这么重?”
    少年被鬼抬着,漂浮在半空,唇边挂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笑。他道:“大概是我刚死掉,所以很重吧。”
    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鬼不好意思反悔,使出吃奶的劲,抬着少年往山下走。到了河边,鬼气喘吁吁地将少年放下,欢快道:“该你抬我了。”
    少年将鬼放在肩上,轻轻松松地跨过小河,往大路行去。
    过了一会儿,少年又问:“我们做鬼的,有什么忌讳吗?我怕待会儿见了人不知道怎么办。”
    鬼呵呵笑了几声,说:“也没什么啦,就是不要让人对着你吐唾沫就好。见人多要躲开,不要晒太阳。还有啊……要是不小心遇上道人,要立马逃走。有的道士可不管好鬼坏鬼,见鬼就抓呢。”
    少年惶恐道:“道士有这么可怕?”
    “哈哈,你也不要太害怕了。”鬼拍拍胸脯,说:“我会保护你的。”
    少年:“真是谢谢你了。”
    鬼摇晃着身子,道:“没事,你刚死,我照顾你是应该的,不必客气。”
    月亮渐渐落了下去,天边泛出鱼肚白。
    少年指着前方渐渐有人的集市,道:“会稽到了,我们过去玩吧。”
    鬼开心地笑了两声,淡色的影子忽隐忽现。他说:“好久都没有来人多的地方玩了,今天一定要好好看一看。”
    此时,少年将鬼从肩上放下,忽然眼神一厉,猛地掐住了鬼的脖子。
    鬼被吓了一跳,厉声尖叫:“你……你放开……放开……!!!”
    少年没有松手,反而朝鬼身上吐了口唾沫。鬼呜呜地哭了起来,淡色的影子在晨光中颤抖。少年嘴里念了几句咒语,鬼影突然幻化为白马。鬼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瞧着不属于自己的蹄子发呆。他是鬼,不是马!然而鬼喘了几口气,大叫一声,却是响亮的马嘶。
    少年嘴角微微上翘,牵着白马往城西走,那里是马贩子聚集的地方。白马狂躁地扭着脖子,少年拿出马鞭在他屁股上狠狠抽了几下。马儿惧怕鞭子的威力,悻悻低下头去。
    “贵人,需要买马吗?”少年牵着马向路人询问。马儿口不能言,只能不安地来回踱步。
    白马个头高模样俏,还真有不少人中意,不一会儿少年就以黄金十两的价格将马出手,卖给一位有钱的生意人。
    临走前少年拍了拍马屁股,微笑道:“兄台再见。”
    作者有话要说: 楔子内容基本上是曹丕《列异传》中《宗定伯》一文的剧情扩写,大家感兴趣可查阅相关资料。
    南朝梁天监年间:“天监”是梁武帝萧衍年号,为公元502519年。
    开新文了yoy ,这是某人的第八本小说,欢迎大家捧场!筒子们发现小说有bug或是有错别字,都欢迎提出哟。看到你们的评论,某人会超开心的
    ☆、照妖镜(一)
    梁普通年间,梁国君主萧衍大兴佛事,寺院林立而起,一时间僧尼众多,达数万之众。佛教盛行之下,世人不求今生,但求来世,求仙问道之人不断减少,方士道人的日子大不如前。
    建康城外有处破败道观,自南朝宋代遗留下来,年久失修,岌岌可危。
    然而,这样一个破败的道观,此时却聚集了不少十五六的妙龄女子。她们伸长了雪白的手臂,挤作一堆,拿着签文焦急地等待着解签之人的出现。
    一位身着青衣的十来岁小童从人群中穿过,清了清嗓子,喊道:“各位姐姐一个个按顺序站好喽,师傅喝口水就出来了,莫急莫急!”
    这小童长得眉清目秀,大大的眼睛清澈明亮,煞是可爱。姑娘们也买他面子,捂着嘴嬉笑一番便乖乖站队,场面安静不少。小童环顾一周,皱起眉头,对忙着在鱼缸旁边逗小鱼的男孩喊道:“阿鲤!别玩了,快过来帮忙!”
    “哦。”阿鲤随意在衣服上擦了擦手,小跑过来,问:“阿鹤哥哥,有什么需要阿鲤帮忙的?”
    阿鹤指着妙龄姑娘们道:“你在这儿让姐姐们排好队,我进去叫师傅。”
    阿鲤呆呆愣愣的,挠着脑袋搞不清楚状况,站在原地发傻。
    有姑娘问:“阿鲤,你家师傅今年多大了?”
    阿鲤咬着手指,摇摇头,说:“阿鲤不知道。”
    就在此时,一位年轻男子从道观中走出,他拱拱手道:“众位姑娘久等。姑娘们想问贫道的年纪,直接问便是,又何必客气?”
    姑娘们见了道长,瞬间骚动起来,尖叫着朝前挤。
    这位道长约莫二十出头,身材颀长,穿着再普通不过的青灰道袍,长相却是难得一见的周正。除了那双眼睛比一般人狭长,如狐狸般略略带了狡黠之色之外,别的五官是没得挑了,说貌胜潘安也不为过。
    建康城外这所破旧道观已多年无人居住,连牌匾上的名称都看不清楚,只因道观外生了几株桃树,附近之人便称这道观为“桃花观”。这位年轻道长是今年初来的此处,还带了两个如仙童般可爱的小徒弟,名唤“阿鹤”和“阿鲤”。他深居简出,只在每月初一到十三给人算卦,行踪十分神秘。
    饶是这样,也有不少姑娘慕名而来,除了为自己求签算姻缘,更为的是见这位美男子一面。因道长从不透露姓名,也没有道号,又容颜俊美,姑娘们便以“桃花道长”称之。
    道长在桌前坐下,按顺序给求签的姑娘们解签。姑娘们一个个面带红云,将手上的签交给道长。一位姑娘大着胆子道:“道长,你还没告诉我们你的年纪呢。”
    道长低头看签文,说:“本道长二十有四,姓狐,名偃。”他抬起头来,看了面前的姑娘,道:“这位姑娘,你是否昨日便来过了?你命中注定于十七岁七夕那日遇见自己的心上人,七夕记得去河边放花灯。”
    姑娘红着脸点点头:“原来道长知道奴家昨日就曾来过。”
    姑娘们嘻嘻哈哈笑成一团,其实这些求签问卦的姑娘有不少来过不止一次,哪里图的是问姻缘?
    狐偃耐心为几十个妙龄女子解签。为姑娘们解签的价钱不贵,一人三文钱而已。若是有男子问功名利禄,要的费用就高了。
    为最后一个女子解完签,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姑娘们恋恋不舍地离去,狐偃站起身,示意他两个小徒弟阿鹤和阿鲤将东西收拾好,便进了道观。
    此时正是暮春,天气渐暖,桃花将落。阿鲤又跑去鱼缸里摸鱼,阿鹤扛起桌子板凳,走到阿鲤边上时敲了他的脑袋一记,道:“阿鲤,不要贪玩,赶紧去收拾!”
    阿鲤摸摸脑袋,恋恋不舍地离开鱼缸,扛着剩下几个凳子回道观。
    道观外突然起了一阵风,吹落不少桃瓣。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山头,一个白影出现在桃树下。
    鬼探出脑袋查看道观的大门,磨着牙齿,叽里咕噜自言自语了一阵,用爪子在桃树干上抓出几道深深痕迹。他觉得这回他找的没错,这道长正是他要找的人。那双眼睛,狐狸一样的眼睛,他没见过别的什么人眼睛长成这样。
    都怪自己太蠢,轻易便信了他,结果这妖人也不知对他施了什么法术,让他变身为马,白白被人骑了五六年。后来他实在是难以忍受,便在横梁上撞死,结束了他的“马命”。随后又四处奔波找那小子好几年,终于在此处见到他。
    鬼越想越气愤,咬着牙恶狠狠道:“小子,爷爷我非收拾你不可!”
    狐偃和阿鹤阿鲤坐了一桌,他伸伸手指,桌上便多了五六道菜肴,香味扑鼻。阿鲤张大了嘴巴,无论狐偃在他面前施展多少次法术,他都看得目瞪口呆。阿鹤就淡定多了,连忙给狐偃盛饭夹菜,恭恭敬敬递到师傅面前。
    今日是十三,狐偃要下月初一才开始摆摊算姻缘,有要事者可以前来拜访,但十五那日是绝对谢绝见客的。
    师徒三人吃过饭,阿鹤和阿鲤将碗筷撤了下去,阿鲤负责洗碗,阿鹤则负责给师傅烧水沐浴。先将附近的水源引来,阿鹤将手伸入凉水之中,不到片刻,水温便变热了。狐偃摸了摸水温,赞许了一声,道:“阿鹤,你有进步,水温刚刚好。”
    “谢师傅夸奖。”阿鹤挠挠头推门出去,狐偃将身上的长衫脱下,屋里却起了一阵风。他回头一看,是窗子开了,凉风贯进屋来,冷飕飕的。他将窗子关上,敏锐察觉到房内多了股戾气。他依然自顾自地继续脱衣,不过是只小鬼罢了,不足为惧。
    “哈哈,狐偃呐狐偃,房内多了点东西你难道没有察觉?”
    听到人声,狐偃将外衣重新穿上,回头道:“清悠,你怎么又来了?”
    此时房内已然多了一人。来人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男人,容貌俊美,气质温和。他身着水蓝色长衫,头发以青玉冠束起,腰上挂了鱼形玉佩,看打扮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哥。他道:“难道我不能来?怎么说我们也是道友不是。”
    狐偃笑道:“呵,你这公子哥儿就不要和我这种真道士混为一谈了,说罢,所为何事?”
    清悠笑了两声,道:“还不是为了那镜子。听说你找到了你师祖的照妖镜,拿出来瞧瞧罢,我还没见过那镜子是何模样。”
    狐偃道:“你的消息倒挺灵通。世人传的太过,其实从表面来看,只是一面普通的镜子罢了。”
    清悠朝他使了个眼色,指指墙角,道:“狐偃,不妨把这小鬼捉了,用镜子照一照,我也好开开眼界。这鬼趁着你沐浴之时跑到房内,狐兄如此又一表人才,难不成是只了不得的女色鬼?”
    鬼在墙角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虽说眼前二人不像善类,但他必须维护自己身为鬼的尊严!他显出白色的影子,伸出两双手爪,叫道:“我才不是女色鬼!我是男的!”
    不料清悠听了反而哈哈大笑起来,抚掌道:“狐偃啊狐偃,看来你惹上了一只断袖鬼。”
    鬼气得七窍生烟,挥舞着白色的爪子朝他二人撞去,叫道:“你才断袖!你全家都断袖!”
    清悠笑得更欢了:“哈哈哈,狐偃,你赶紧将他抓住,我实在是好奇这只小鬼长的什么模样。”
    鬼撞在狐偃身上,用爪子挠他的脖子。然而狐偃却纹丝不动,脖子也没有受伤。
    任凭鬼挠了一阵,狐偃用手指轻轻点在鬼额头的位置,鬼像被烫伤了一般,惊叫一声连忙退后,缩在墙角里。狐偃拿过放置一旁的白色灯笼,说了声:“收。”鬼便化作一阵青烟,被收进白灯笼中。
    他道:“清悠,你既然这么想看一看这镜子,我便让你瞧瞧。”
    狐偃从床边屉中拿出一面铜镜,这镜子诚如狐偃所说,不过是普通镜子的模样。很旧,镜子边上的花纹都几乎被抚平。
    清悠从狐偃手上接过镜子,镜子中清晰地印出他的脸。他抚摸镜子感慨道:“葛洪曰:‘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托人形以眩惑人目,而常试人。唯不能于镜中易其真形耳。是以古之入山道士,皆以明镜径九寸已上,悬于背后,则老魅不敢近人……’如此有趣的神器,没想到竟被你得了,清悠今日得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狐偃道:“还未看到照妖镜之神力便感慨成这样,清悠你也太过了些。”
    清悠回过神来,笑道:“也是,狐兄赶紧把那小鬼放出来瞧瞧,我等不及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南朝梁普通年间:“普通”是梁武帝萧衍年号,为公元520526年。
    葛洪(公元284~364年),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
    清悠说的那段话,选自葛洪《抱朴子内篇》登涉卷十七。
    ☆、照妖镜(二)
    鬼在灯笼里挣扎,白色的灯笼壁上不时往外凸出一块,他大叫道:“放开我!放开我!你们这些坏蛋!”狐偃弹了弹灯笼壁,道:“这小鬼精力还挺充沛。”
    他抖动灯笼,鬼又化作一阵青烟,落在房间中央。狐偃将镜子对准了那阵青烟,镜子感受到鬼怪的存在,突然间绽出强光,直射在鬼身上。鬼尖叫了几声,化成人形,抱着大腿瑟瑟发抖。
    镜中出现的是个约莫十四五岁的清秀少年,身着白色单衣,一双杏目含泪,眉间一点红痣,那是被狐偃的手指给烫出来的。他对着二人颤颤巍巍道:“你们……你们不要过来,否则……否则大爷我就不客气了……”
    清悠叹了一声,上下打量了这个小鬼一番,道:“没想到这断袖鬼倒长得挺不赖,狐兄有福啊。”狐偃笑了笑,道:“我可不好这口,清悠兄若是喜欢,拿这灯笼把他带走。”
    鬼颤抖着缩进墙角,双手抱着膝盖,瞪着狐偃,眼神中带着恨意。
    清悠问道:“小鬼,你叫什么名字?”
    鬼偏过头恨恨道:“我不知道,不记得了。”
    狐偃用手指了指鬼的双手,便有丝线将他手脚缚住,令他动弹不得。丝线越绷越紧,鬼终于受不住了,叫出声来:“妖道,快停下!快停下!疼死了。”
    狐偃淡淡道:“那你不好好说话?”
    鬼委屈道:“我是不记得了嘛,……我只记得……记得从前常有人叫我小尚。”
    清悠道:“噢……难不成你生前是小和尚?可我看你头发生得好端端的,也不像是当和尚的呀。”
    小尚气得牙痒痒,怒道:“你上辈子才是和尚呢,我不是!”
    清悠继续问:“你为何偷偷潜入狐兄的房间?难不成真是偷看他洗澡来的?”
    小尚咬牙切齿:“呸!你才喜欢偷看男人洗澡!我是……我是来报仇的!”
    “哦?报的是什么仇?”清悠饶有兴致地用手肘碰了碰狐偃,问:“难不成你之前跟这小鬼有过什么?”狐偃自然记不得小尚,背着手等着小尚说话。
    小尚一脸怨念看着狐偃,缓缓道:“十年前,前往会稽的官道上,你骗我你是鬼,骗我背你下山,还将我变成白马,拉到集市上卖掉。你是个坏蛋……你是个坏蛋……”
    小尚在墙角碎碎念,清悠瞧了狐偃一眼,大笑:“还真是你对不住人家小尚,狐偃呐,你是不是该跟人家赔礼道歉?哈哈哈哈……”
    狐偃想起十年前之事,对缩在墙角的小尚道:“若我没记错,那次是你先从树后跳出来妄图吓倒我的吧?像你这种小鬼我见得多了,没什么坏心思,就喜欢躲在暗处吓唬走夜路的人,我将你卖了算是对你的惩戒。怎样,被人骑的滋味还不错吧?”
    小尚眼中含泪,想起悲催往事,嘴里不断骂着:“坏蛋……坏蛋……”
    清悠道:“哎,我说小尚啊,你骂人骂来骂去也就只有‘坏蛋’之类,实在是太单调了,换点新词怎样,我教教你吧。”
    小尚偏过头去,咬着嘴唇,不说话了。
    狐偃掐指一算,道:“你已死了不少年,为何还未投胎?”
    小尚不理狐偃,狐偃用手指了指,缠在小尚身上的丝线缠得更紧。他哀叫道:“疼疼疼!我不知道我死了多久,你快放开我!”
    “那好,你就暂且在灯笼里歇一会儿吧。”
    狐偃拿起灯笼,说了声“收”。小尚化作一阵青烟,被收进白灯笼中。
    狐偃将灯笼挂在床边,手指一点,灯笼里的灯芯亮了起来。小尚在灯笼里跳来跳去,叫道:“好烫,好烫!”
    清悠道:“你就别难为他了,把火熄了,换成萤火吧。”
    小尚在灯笼里跳了一阵,狐偃看差不多了,他手一挥,黄色的火焰立马消失,灯笼里充满了绿莹莹的萤火,十分漂亮。小尚安静下来,抱着双膝看萤火,脸蛋上挂着几点泪痕。
    清悠拱手道:“狐兄,今日打搅,时间不早,清悠该走了。”
    狐偃问:“清悠此次前来,是否还有别的话要同狐某讲?”
    清悠踌躇半晌,道:“有个人我想让你看看,不知你是否得空。我知狐兄每月十五闭门谢客,过了这月十五,你若得空,能跟我走一趟么?”
    狐偃笑道:“还有清悠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倒是奇了,什么样的人能令清悠烦心?”
    “你就别抬举我了,狐兄的法力清悠难以企及。此人谈不上令我烦心,只是清悠看不出此人是否中了魔障,所以想请狐兄以照妖镜探之。”
    狐偃问:“身上没有妖气?”
    “没有妖气,但突然性情大变,同以往不太一样了。”
    狐偃思虑半晌,道:“此人身份是否在我去之前不便透露?”
    清悠微微颔首。
    狐偃笑道:“这倒挺有意思。十五过后,我来建康城寻你。”
    清悠抱拳告辞,穿墙而出。狐偃看了挂在床头的灯笼一眼,随手一挥,浴桶边上便多出一道山水屏风。小尚在灯笼里小声嘀咕,晃悠着身子,灯笼微微摇晃。狐偃沐浴完毕,随手一指,浴桶和屏风瞬间消失。他披散着湿漉漉的头发坐在床边,用巾帕慢慢擦拭头发。
    此时,桌上放置的照妖镜突然射出一道光芒,照在昏暗的墙上。
    狐偃微微皱眉,这镜子从未出现这种情况。
    镜子中影像投影在墙上。华丽的宫室,重叠的檐角,宫殿一座连着一座。
    宽敞的房间雕梁画栋,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风格毛毯。屏风是白玉做的,以金线绣出牡丹的图案。一个十四五的少年躺在床上,两手拽着被子瑟瑟发抖。
    狐偃只消一眼便认出了他,那是小尚。看来,这是小尚生前的情景。
    影像只有画面,听不见声音。但从小尚的表情来看,他在惧怕。
    厚重的雕花木门徐徐开启,素衣医者背着药箱,手里端着一碗黑乎乎的汤药。与此同时,进来的还有一位身着黑衣的男子。男子四十来岁,身材高大,眼中带了杀气,嘴角却勾出一丝笑容。
    “小尚。”狐偃看出了男子的口型,他在叫他。
    小尚将头埋进被子里,整个人缩成一团。
    医者上前几步,跪在宽大的床前,嘴里说着什么。男子见小尚装睡,一把将被子掀开,小尚在挣扎,大声说着什么,男子并不理会。他将药从医者手中端来,用调羹搅拌几次,伸到他嘴边喂他。小尚摇头,整个人蜷成一团缩进床角。男子抓住他衣襟,将药碗递到他嘴边,捏住他的下颚,将黑乎乎的药汁灌了下去。末了,捂住他的嘴,不让他吐出来。
    明黄色的帷帐在飘,窗外的风吹了进来,居然带了零星雪花。男子示意医者将窗子关上,帷帐停止飘动。小尚双眼望向房梁,那里绘着彩色莲花图案。慢慢地,他白净的脸蛋透出一股死气。男子将手放开,黑血自小尚的鼻孔和嘴角徐徐流出。男子唇边挂着一丝冷笑,对医者说了几句,用白色丝帕擦去手上的污血,走出二人视线。
    小尚苍白秀气的脸上挂着几道黑血,永远不动了。医者颤颤巍巍地起身,查看小尚的气息,末了,用白布将他盖上。
    画面至此,光芒渐渐暗了,墙上的影像逐渐消失,狐偃将镜子收入屉中。
    白色灯笼中绿色萤火在飞,狐偃能感觉到小尚已经歇下了。夜已至三更,窗外明月皎洁。他宽衣入睡,脑中却是方才看到的画面。
    那宫殿分明是建康宫城,而黑衣男子并不像当朝之人。小尚尚未投胎,说明他死的时间不会太长,至多几十年。那么,小尚大约是齐或者宋时人罢。
    狐偃不再多想,合眼睡去。灯笼中,小尚吸着鼻子瑟瑟发抖。
    他方才感到一阵光芒,但因被关在灯笼中,看不真切。他觉得大概是那妖道又在施展什么法术,玩害人的把戏。他想起前几年被那富商骑着到处跑的情景,气不打一处来。他当时绝不该听信他的鬼话!大叔说的不错,道士不是什么好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
    ☆、照妖镜(三)
    徐州,豫章王府。
    夜已深沉,年轻男子坐于桌案前,桌上油灯忽明忽灭。春寒料峭,他仅着单薄里衣,头发散乱,眼神涣散。一位年轻侍从走上前来,为他披上一件黑色大氅。
    “王爷,夜深了,早些歇息。”
    男子回过神来,对身后之人道:“梁话,你先行下去,本王还有些事情要想。”
    梁话摇摇头,为男子重新沏了一壶热茶,悄然退下。
    这名男子年约二十出头,相貌出众。浓黑的双眉下,一双如星辰般明亮的眼睛。他抿着薄薄的嘴唇,眼里带了丝阴郁。窗外传来猫叫之声,他猛然站起,叫道:“梁话,把文宠叫来,本王与他有事相商。”
    梁话没有走远,在门外答了一声:“是,小的这就去。”
    男子不安地在房间内来回走动,月影在窗子上晃动。不到一刻,与他年纪相仿的近臣已至门外,轻声叩门道:“王爷,小臣苗文宠。”
    男子眼睛一亮,道:“文宠,快快请进。”
    苗文宠向他鞠了一躬,道:“王爷深夜来寻小臣,不知所为何事?”
    “文宠,还记得本王上回与你提过的事情么?”
    苗文宠点点头道:“小臣记得。”
    “办得怎样?可曾寻到方子?”
    “小臣四处寻找术士,眼下已寻了几个德高望重之辈,派人私下去问了,他们都多少知道些方子,可以呈给王爷。”
    男子颔首道:“行,你再去观察,他们这些人的办法究竟可不可靠。你若觉得可以一试,便让他们到本王这里将方子呈上,明白了么?”
    苗文宠低头领命,道:“小臣明白。”
    男子低声道:“此事不宜张扬,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行了,下去吧。”
    苗文宠鞠了一躬:“小的退下了,王爷早些歇息。十五过后文宠便能将术士挑选出来,王爷要办的事情,相信定有人能令王爷做到。”
    苗文宠走后,男子稍稍宽心,吹灭桌案上的灯火,宽衣睡去。
    月亮落下,旭日东升。建康城外桃花道观中,阿鹤已经起床。他叠好自己的被子后,推了推睡在自己身边的阿鲤,叫道:“阿鲤,阿鲤!快点起床!”
    阿鲤纹丝不动,被叫得烦了将头埋进被子里,把自己蜷成一团。
    阿鹤受不了阿鲤如此懒散,一把将被子掀开,在他耳边大喊:“起床!!!再不起床不给饭吃!”
    阿鲤揉了揉惺忪睡眼,软软道:“阿鹤哥哥,今日师傅不是闭门休息么?不用起那么早呀。”
    “这还早?太阳都晒屁股了!快起床给师傅做饭去,还要练功呢。”
    阿鲤不情愿地起床穿衣,他道:“学道术真累,每天都好忙。”
    阿鹤道:“你若不学,就是一条普通的花鲤鱼,指不定哪天就被人捉来吃了,学道术可以长生不老嘞。”
    阿鲤刚伸了伸懒腰,又往床上一倒,变成了一条红黑相间的花鲤鱼,翻着眼睛道:“阿鲤好累……”
    阿鹤用葫芦瓢舀了一瓢水,哗地往他身上一泼,阿鲤好像快活了不少,喝了几口水,又变成十岁小童的模样。他道:“我还是起来吧,用功学道术,学精了就交给我的弟弟妹妹,让它们也能长生不老。”
    阿鹤道:“这才对嘛,懒洋洋的像什么样子,当心师

章节目录

狐狸道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梅弄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梅弄影并收藏狐狸道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