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出去玩。
    阿鲤迫不及待地去玩鲤鱼,阿鹤站在一旁直哼哼,无聊透顶。
    小尚躲在阁楼,觉得无聊,又跑下去逗了一会儿这个大宅子主人的孩子。这个小孩还未满月,灵气还未消失。小孩子很容易看到鬼,不过他们心灵纯洁,也不知道“鬼”这个概念,因此并不会害怕。
    小尚伸出手来逗弄小孩,小孩也伸出小手与他触碰,呵呵笑了两声。奶妈听见声音走了过来,见原本熟睡中的小世子醒了,而且居然在笑。她摇了摇孩子的小摇床,微笑道:“小世子,今天怎么这么高兴呢?”
    小尚在一旁做鬼脸,逗弄着这个可爱的小子。直到奶妈将孩子抱起,他才换了个地方,继续给自己找乐子。
    “阿鲤阿鲤,别玩了,当心栽到水里去!”
    熟悉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小尚愣了一下,从窗户探出头去。这里是后院,此时天已经黑了,两个小孩围着小池塘,不知在做什么。小尚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两个小孩正是狐偃那妖道的两个小徒弟。
    阿鲤要伸手摸鱼,阿鹤拉住他的腰带不许他这么做。四周静悄悄的,小尚心道:“原来那小子也来了,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小尚决定换个地方躲。他觉着现在还是不要见他为好,免得那妖道用捆妖绳来对付他。他刚咬过他的耳朵,那妖道记仇得很,十年前他不过是吓了他一回,他便如此报复,这次还不知道要用什么招数呢。
    “阿鲤阿鹤,你们去旁边的茶室坐着吧,天黑了就别玩了。”
    阿鲤阿鹤应了一声,牵着手往屋里走。狐偃朝周围瞥了一眼,感到一种熟悉的气息。
    小尚捂着嘴往后退了两步,连忙转身往后跑去。
    狐偃嘴角绽出一丝微笑,轻声道:“小鬼,还真是巧了。”
    小尚没命地往前奔,躲进了萧综的卧室,一个翻身滚进床下,抓着膝盖微微颤抖。他咬了自己一口,暗骂自己没出息。不过是个道士罢了,哪用得着怕成这样?
    狐偃站在庭中,没有着急抓鬼,而是转身去了会客厅。亥时已经到了。
    会客厅里来的术士并没有他想象的多,只有十人。看来这豫章王虽然着急着找术士,却并不想引起他人注意。
    其实豫章王不来他也能猜出,这豫章王并非为鬼魅所迷。
    第一,这府中并无强大的妖气。第二,若豫章王真为妖魅所迷,又为何要找术士?若是真如清悠所说,可能是一种强大得没有妖气的妖物,那他狐偃恐怕也没有能力制止。
    不过豫章王私下寻求术士,所为何事倒令他颇感兴趣。一般达官贵人寻找术士,不过是为了求教长生之法,这在贵族间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根本用不着弄得如此神秘。
    他抿了一口茶,房中龙涎香的味道弥散开来。一个年轻小臣跨进门来,拱手道:“诸位久等。”
    一位黑衣男子不久也踏入门内。他仪表堂堂,正值青年,不过二十来岁,脸上却带着一抹一般人难以察觉的忧郁。
    小臣介绍道:“在下苗文宠,这位便是豫章王殿下。”
    术士们纷纷起身行礼,躬身道:“见过豫章王殿下!”
    萧综微微颔首,抬了抬手,道:“诸位不必客气,坐下吧。”
    狐偃坐下,隔着桌看这位年轻郡王。这豫章王年纪轻轻,眉宇间似乎有种化不开的愁绪。虽然他此时面上带笑,狐偃却能轻易察觉这笑容不过是应酬时的掩饰罢了。
    狐偃当即用气感受了萧综的气息,并未发现任何异常。
    只听他轻声道:“诸位辛苦,本王此次邀众位前来,其实有一事相求。本王一直对术士心存艳羡,也佩服诸位的本事。最近府里有位丫头怀了身孕,却不知是同何人所生。诸位是否有本事,不用孩子的父母口说便能知晓他的双亲?”
    一位年约五十的术士摸摸胡子站起身来,拱手道:“古有滴血认亲之法,可知晓孩子双亲。”
    萧综道:“这个方法本王已有耳闻,却不知具体如何操作。先生可否将方法说与众人?”
    老者缓缓道:“认亲有两种方法,一为合血法,适用于双亲都活着的情况。一为滴骨法,若是亲人去世,取血滴于骨,若血渗入骨中,则为亲缘关系。”
    另一位中年男子起身反驳,他道:“这位兄长,您说的方法我们也有耳闻,不过从未有人亲身试验过。亦有人言这不过是虚妄之谈,即使二者毫无血缘关系,亦能使血融合。”
    老者摸摸胡子,并不生气,只道:“老朽亦没有亲眼见过,不过除了此二种方法,老朽实在是不知还有何种方法。不知这位小兄弟可有更好的方式?”
    “这……”中年男子答不上来,道:“吾亦不知。”
    场面安静下来,萧综继续道:“诸位是否有更好的办法?”
    会客厅里一时无人应声。
    他似有些失望,这些术士并未提供给他更好的方式。
    狐偃细细思忖一番。这豫章王想了解认亲之法,并私下寻找术士,定不是因府中丫头怀孕或是自己感兴趣那么简单。对于这位郡王他早有耳闻,其母为东昏侯萧宝卷的妃子吴淑媛,被当今圣上封为妃子后七月而产子,坊间早有传言,他并非当今圣上之子,而是东昏侯萧宝卷的儿子。
    萧综叹了声气,又问了一次:“请问诸位先生,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
    狐偃在他身上并未看到戾气,不过以照妖镜视之或许能照出真身。他站起身来,向萧综鞠了一躬,道:“贫道愿意一试,不过此乃草民祖传之秘术,并不想为他人所得。”
    其余术士面面相觑,似有疑惑却不好发作。萧综微微点头,道:“道长随我来吧。”
    苗文宠将狐偃引到内室,萧综坐于座上,令苗文宠挪了椅子,请狐偃坐下。
    “请问道长有何妙法,能辨人父母?”
    狐偃将镜子从宽大的袖中抽出,放于胸前,正对着萧综。镜子清晰照出的是萧综年轻俊美的脸,与普通镜子无异。
    萧综问:“道长,这面镜子是做什么的?”
    镜中并无异象,狐偃心道,果然并非妖物缠身。他说:“这面镜子是祖传之物,是师傅尸解后留予贫道。这面镜子可以感知人之内心,草民能感觉到,殿下为一事所忧。”
    萧综一愣,说:“本王的确为一事所忧。”
    狐偃继续道:“是殿下的身世。”
    萧综有一瞬的惊骇,立马平复过来,沉声:“道长的观察力真可谓敏锐。不过……有些事恐怕还是不要说出来为好。”
    狐偃微笑:“贫道明白。”
    “那么……道长究竟有没有这个本事,能验明人的亲缘关系?”
    “这镜子遇见有缘人,便会现出他的前生今世。但很可惜,殿下并非有缘人。”
    苗文宠怒道:“大胆,竟然欺骗殿下!”
    萧综摆摆手,示意他退下。
    狐偃拱手:“狐某并未欺骗殿下,只是缘分未到罢了。”
    萧综并不死心:“那么,就只有合血法或滴骨法?”
    狐偃道:“方才第二位先生所言极是,这两种方法,未必能验明亲缘身份。不过殿下急于求知,试试也未尝不可。”
    作者有话要说:  尸解:道教认为道士得道后可遗弃肉体而仙去,或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剑) 遗世而升天,谓之尸解。
    ☆、照妖镜(七)
    萧综沉默一阵,对苗文宠道:“去请方才说合血法和滴骨法的那位先生来。”
    狐偃拱手道:“在下告辞。”
    狐偃转身离去。这萧综没有被妖物迷惑,不过是自我心魔罢了。他能感觉到他头顶上不详的阴云,这年轻人恐怕终究会为自己所害。
    离开萧综的书房,狐偃来到庭院。月光下,美人蕉在绽放。他微眯凤目,耳听八方,只听得最高的阁楼之上有轻微的歌声。他唇边绽出一丝微笑:“小鬼,原来你在这儿。”
    小尚在阁楼里房梁上睡觉哼曲,这里是一间客房,但长期并无人来,因此这里现在类似于杂物间。小尚窜来窜去,玩得挺开心。突然,阁楼外传来轻微脚步之声。小尚并未在意,他只是哼哼小曲罢了,他不想让人听见,一般人就听不见的。
    脚步声在他身子正下方停住,小尚觉得有些诧异,低下头去看。
    一身青灰道袍,一双狭长上挑的眼眸,唇边带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
    小尚浑身一抖,鬼叫了一声:“你你你你!”
    “小鬼,不是要找我报仇么?我就在此。”
    小尚拔腿就跑,狐偃从怀中拿出一只透明的小瓶子,说了声“收”,小尚便化成一阵白烟,被收进瓶中。透明小瓶装了小尚后变得忽明忽暗,发出淡绿色的光芒。狐偃将瓶子收入怀中,穿墙而过。
    阿鹤和阿鲤上完茅厕出来,阿鲤又要去找鲤鱼玩,被阿鹤拉住了。
    狐偃站在他们面前,道:“阿鲤阿鹤,我们回去。”
    两小童连忙回道:“是,师傅!”
    夜已深沉,狐偃带着阿鲤阿鹤去城西金福客栈。清悠叫了一桌子好菜,就等他回来。
    狐偃刚一进房门坐下来休息,清悠便迫不及待进来叨扰。他问:“有情况?”
    狐偃摇摇头,道:“并非妖孽作祟。”
    “那是怎么回事?”
    “不过是个人心魔罢了。”
    “心魔?”
    狐偃微微点头,道:“他想知道自己的身世。”
    清悠似乎明白了什么,也不再问,只道:“辛苦狐兄。虽然你们可能已经吃过了,但清悠还是叫了一桌子的好菜,想吃就再吃些吧。”
    狐偃喝了两杯酒,清悠坐了一阵,突然道:“狐兄,你抓了东西?”
    “真是瞒不过你。”狐偃将收妖瓶从怀里拿出来,透明的小瓶装了绿莹莹的东西,在室内忽明忽暗。
    “这是什么?”清悠一把将瓶子拿走,饶有兴致地摇了摇,问:“是了不得的妖怪?”
    狐偃摇摇头,手指动了动,瓶子又回到他手里。
    “怎么了,有什么看不得的?”清悠摇了摇手中白玉折扇,笑道。
    狐偃道:“没什么,小鬼一只,没什么好看的。”
    房中突然吹了一阵大风,狐偃挥袖将窗子关上,清悠右手一勾,捉妖瓶便到了他手中。他将瓶盖打开,白烟飘了出来。小尚落在地上,瑟瑟发抖。
    “坏蛋……坏蛋……”他喃喃道,身体抖个不停。
    清悠听出了鬼的声音,摇了摇扇子,道:“哟,狐兄。这小鬼你不是说给放了嘛,怎么又把他抓了?”
    狐偃随意道:“我在豫章王府里碰上了他,觉得有缘,就又将他抓起来了。怎么,很奇怪吗?”
    “自然奇怪,我觉着这不像是狐兄的风格。”
    “呵,人有时候就是会心血来潮的。”
    清悠扇子一合,提议:“这小鬼挺有意思,不然你用法术给他一副肉身,让他如同活人一般出现在咱们眼前。”
    狐偃嗤笑一声,说:“你倒说得轻巧,这是很费力气的事情,谁会给这小鬼做这个?”
    “那你将他捉回来做什么?”
    狐偃回答得简单利落:“玩。”
    清悠拿他没办法,对墙角里的小尚说:“喂,小鬼,自己显出原型来吧。”
    小尚默不作声,狐偃道:“他死的太久,已经没有原型可言了,顶多只能化作一个模糊的白影。你若是真要见他,我将镜子拿出来照一照,他会显出生前的样子,不过也只能维持一阵。”
    清悠坚持要见小尚,狐偃只好从袖中拿出那面镜子,将镜子对准了小尚。
    镜中清秀无辜的少年再次出现,身上依旧是一件旧了的白色亵衣。清悠道:“狐偃,你就做善事,给他烧一件衣服好了,总是穿这件衣裳,真是怪难看的。”
    狐偃不屑道:“这小子就是穿了衣裳,你也看不见他。搞不好他哪天见了太阳,就魂飞魄散了。”
    小尚鼓着一双大眼看清悠和狐偃,肚子里满满的怒气。他鬼叫道:“你们两个还有完没完了?放本大爷出去,本大爷要晒月亮!”
    “哟呵,这小鬼头脾气挺冲啊。”清悠微笑着摇了摇扇子,用扇子敲了敲狐偃的肩膀。狐偃淡淡道:“这是你自找的。我就说这小鬼没什么好看的,你非要看。”
    小尚抱着膝盖慢慢坐下来,他累了。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斗不过这两人。尤其是狐偃,他的本事非同小可,除非他变成狐狸失去法术,否则自己逃不掉。
    他喃喃道:“臭狐狸……不知好歹的臭狐狸,早知道上回大爷我就不放过你了……”
    “狐偃,他在说什么呢?”
    狐偃的脸色有点冷,他道:“没什么,一个臭小鬼的自言自语罢了。”
    他拿起收妖瓶,朝小尚那一指,小尚便化成一股青烟,被收到瓶子里去。
    “清悠,今日时辰不早了,咱们都歇下吧。”
    清悠还没过足瘾,不过见狐偃没有心情同他玩乐,便道:“那好吧,我先回房,狐兄早些休息。”
    就在此时,照妖镜突然强光一闪,一阵白光投影在墙上。清悠稍稍愣了愣,见墙上显出画面,便将房内烛火熄了。
    华丽的宫室中,一群少年在玩乐。大的那位年约十七八岁,面冠如玉,眉目如画,唇若点朱,难得一见的好看,说是貌胜潘安也不为过。他微微笑着,招呼着身后的一帮小小少年。这帮小少年大约十来岁,有的更小,模样青涩可爱。在一群小少年中,狐偃和清悠认出了小尚。
    此时的小尚比镜中他们看到的年龄更小,睁着一双大眼,拉扯着那位美貌少年的衣摆,跟着他玩耍。这群少年正玩投壶,旁边设了美酒佳肴,还有一帮伺候的宫人。少年们的打扮皆是皇宫贵族的衣装,准确地说,应该是皇子一类。清悠将扇子收了起来,专注地盯着墙面。
    一炷香过后,画面消失,只剩一室黑暗。
    清悠挥挥手,桌上的油灯亮了起来。他感慨道:“狐兄,没想到这镜子还有这种能力,能看见鬼在人世时的生活。此前你知道么?”
    狐偃颔首:“上次你来的时候,我便见了一次,这镜子自行放映了小尚生前的模样。”
    “是什么妖物都能显么?”
    狐偃道:“目前不清楚,恐怕要等我抓几只小妖才能知道。”
    清悠想了一阵,道:“这宫室,看上去是皇宫,这些少年人的打扮像是前朝齐时的装扮。我看呐,小尚的身份恐怕不简单……”
    “你能推出他的身份么?”
    “方才看到的东西太少了,狐兄上次看到了什么?”
    “一个黑衣男人给他喂了一碗药,将他毒死。去的时候,带了一个御医。”
    “那男人多大年纪?”
    “四十来岁。”
    清悠的扇子开开合合,思考半晌,突然抚掌道:“对了,前朝海陵王萧昭文,字季尚。他不是说从前常有人叫他小尚么?这不就对上了。”
    清悠呵呵笑了两声,继续道:“海陵王在其兄郁林王萧昭业死后被萧鸾推上帝位,才不过几个月又被罢黜为海陵王,最后和其兄一样被萧鸾所杀。他死的时候不过十四五岁,跟小尚的年纪也对上了。”
    末了,清悠使劲扇了两下扇子,感慨道:“其兄郁林王萧昭业果然是一代美男子,能在此镜中得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狐偃轻笑道:“清悠,你够了吧。你若是真喜欢,也可以去荒郊野地里找找,说不定那位美男子也和这小鬼一样,在野地里游荡着,还没投胎。”
    清悠缓缓说:“这样算来,小尚已经死了三十来年。他死的时候不过十四五的年纪,若是没被乱臣贼子杀死,一般至少也能活到四五十岁。估计他还得在人世间活动二十来年,甚至更久。”
    捉妖瓶在狐偃的袖中微微颤动,不过狐偃觉得捉妖瓶里的小尚应该是听不见的。
    “哎,这样挺可怜的啊……”清悠自顾自地念了一阵,对狐偃道:“狐偃,你也发发善心嘛,这小鬼怪可怜的,你对他好点呗。”
    狐偃有些头疼,道:“清悠,天色已晚,你还是回房睡觉吧。”
    清悠将扇子收好,插在腰上,拱拱手,道:“那清悠回自己房中去睡了。明日一早,咱们回建康。”
    作者有话要说:  小尚身份揭晓!
    萧昭文(480年d494年),字季尚,南朝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南齐的第四任皇帝,494年在位。文惠太子萧长懋的次子,母亲为宫人许氏,郁林王萧昭业之弟。隆昌元年(494年)四月,萧昭业被辅政的萧鸾杀死,扶立萧昭文即帝位,改年号为延兴。 十月,被萧鸾废黜为海陵王。十一月,被萧鸾所杀,谥为恭王,年十五。
    萧昭业(473年―494年9月5日),字元尚,小字法身,齐武帝萧赜之孙,文惠太子萧长懋长子,母王宝明(追封文安皇后),南北朝时期南齐第三任皇帝。萧昭业在位1年,被萧鸾杀死,终年21岁,葬处不明。
    萧鸾(452年-498年),萧道生之子,字景栖,小名玄度,萧齐的第五任皇帝。
    以上资料来自度娘。
    ☆、照妖镜(八)
    狐偃衣袖一挥,桌上的残羹剩饭全都消失无踪。他摇了摇手中的铃铛,阿鹤便推门进来,恭敬问道:“师傅,有何吩咐?”
    “阿鲤已经睡下了?”
    阿鹤老实答道:“是,徒儿叫不醒他。”
    “让他睡吧,你去唤小二过来,为我弄些热水洗漱。”
    “是,师傅。”
    洗漱过后,狐偃换了件月白色长袍,捉妖瓶被放在床上。他将窗户打开,十五过后的月光对他并无影响。他仰头看天边明月,微微眯起眼眸。
    这照妖镜不止能看到妖物原型,还能照出别东西。他拿起镜子,对着自己,镜子中清晰地印出他的脸,还是白天时的模样。上挑的凤眼,浓淡适宜的眉毛,五官精致得无可挑剔。镜中的他并未变成白毛狐狸。
    看来,只有十五那日才能照出他的原型吧。
    这镜子既然可以数次显出小尚的生前状况,那么……月十五时他照了自己之后,会不会恰好显出自己出生时的情况甚至出生前的情景?
    若是能见到那个男人,他至少能知晓些许线索。这么多年了,他从未出现过。他从未见过他,即使是母亲,也没见过几次吧。这样的妖物,若是不除,恐怕还会遗祸人间。
    捉妖瓶发出淡淡荧光,小尚在捉妖瓶中被挤得难受,转个身都很困难。他突然有点想念狐偃从前关他用的白色灯笼,想念灯笼里狐偃特意给他放的小宅子,里面还有床可以睡呢。他大声呼喊,可这瓶子结实得很,外面似乎什么都听不到。
    狐偃走到床边,见瓶子还在发光。他算了算时间,估摸着小尚在里面已经难受的不行了。他将瓶口打开,瓶中突然冲出一阵白烟,小尚化成一个白色的模糊影子,在房间里乱窜。
    狐偃用符咒将门窗封上,小尚想要逃,撞在符咒上,大声鬼叫起来。
    “闭嘴。”狐偃冷冷道。
    小尚感到一种强烈的不安,连忙安静下来,躲在墙角。
    照妖镜又开始忽明忽暗。狐偃将镜子收入袖中,穿墙而过,竟是出去了。
    小尚纳闷,想跟出去瞧瞧,但门上窗上都贴了符咒,他是出去不得的。他叹了声气,只好乖乖在房中休息。
    狐偃御风而行,月光下黑色的影子在晃动。夜晚是鬼魅出行的绝佳时机,他往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地里行去。荒野里闪动着绿色的萤火,这些是一些植物或是小动物们的幽魂。狐偃将镜子对准林中最大的一棵榕树,这棵榕树足有好几百岁,树干需六人合抱。这样的大树,一般都具有灵气。果然,照妖镜射出光芒,树干上显出一张老者的脸。
    老树惶恐道:“道长,我乃林中普通的树精一只,几百年来一直安安分分,并未做过坏事。”
    狐偃道:“你不必担忧,贫道不过在练法术罢了,叨扰之处还请见谅。”
    树精安静下来,道:“哦,呵呵,原来如此啊,道长随意。”
    狐偃在原处等了一会儿,镜子并未如前几回那样,映射出树精的往事。他将镜子收回袖中,慢慢走出树林。
    荒原上,绿色的幽魂在游荡。照妖镜一出,许多幽魂纷纷散开。这些是不成形的魂魄,被镜子一照,便会散开,已没有灵魂可言。
    他慢慢往回走。这镜子对小型的幽魂无用,对树精一类也无用。莫非真是要有缘人镜子才能显出前尘?此时夜已过三更,野外静悄悄的。他看天色着实不早,便动身回客栈。
    翌日,一行人踏上去建康的路。小尚被装进一只稍大一些的捉妖瓶。他蜷曲着身子,郁闷地蹲在瓶中。马车在晃荡,他昏昏欲睡,干脆闭眼休息。
    眼看着黄昏将至,四周是荒无人烟的荒地。狐偃说了声“起”,马车便飞到空中。
    阿鹤飞身而上,化作白鹤,在前引路。
    清悠摇了摇扇子,道:“狐兄好本事,同你行路还真是省功夫。”
    马车飞跃大片林地,到了有人居住的小镇,马车缓缓下降,落到地面上,继续朝前赶。
    日落之时,桃花道观已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狐偃下了车,阿鲤阿鹤也下车。清悠拱手道:“狐兄,告辞。”说罢扬鞭抽马而去。
    赶了一天路,两个小童都累了。阿鹤还好,阿鲤已是累得睁不开眼了。
    狐偃道:“阿鹤,你去弄点吃的,阿鲤留下。”
    “是,师傅。”
    阿鲤迷茫地看着狐偃,不明白师傅要他留下来做什么。
    阿鲤是只鲤鱼精,狐偃当时算出自己与他有缘,便将之收为徒儿。这鲤鱼精着实有些懒惰,不过慧根还是有的。狐偃将照妖镜拿了出来,对着阿鲤照了照。镜子突然闪出一道白光,阿鲤已然变成了一只红黑相间的花鲤鱼。
    “师傅,师傅您做什么呐?”
    阿鲤摆着尾巴问道,在地上扑腾。
    狐偃不答,专注看着镜子。但此后镜子并无其他反应,未显出阿鲤的前事。
    过了半晌,他收回镜子,袖子一挥,阿鲤又变回了一个十来岁的可爱小童。他继续问道:“师傅,您做什么呀?”
    狐偃道:“无事。阿鲤,你该好好用功学道术了。”
    狐偃回房,百思不得其解。这镜子他上月方寻回,还不了解其具体用法。为何这镜子会映出他和小尚的前尘,却对阿鲤树精一类无效?
    阿鹤做好了晚饭,正端上桌,忽然一道白光闪来,阿鹤变回了一只仙鹤。
    他扑扇着翅膀,疑惑道:“师傅,怎么了?”
    狐偃在原地等了一会儿,镜子也没有放映前尘的意思,他将镜子收回袖中,淡淡道:“无事,咱们用饭吧。”说罢,用道术将阿鹤变回了小童。
    夜晚,小尚被放了出来。他迫不及待地活动着身子,觉得自己不成形的鬼身都要被挤坏了。
    刚晃动两下,一道白光射来,又是那妖道在用照妖镜照他!
    小尚心想,这妖道自己就是个妖精,每天用这个不嫌累啊!
    小尚翻了个白眼,在镜子中完整地显现出来。狐偃嗤笑一声,道:“小鬼,我劝你老实点。”
    小尚蹲下身去,在墙角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待着。过了一阵,镜子突然射出一阵光芒,映在黑色的墙壁之上。
    一个二十来岁俊美的男人坐在撵上,被抬出宫去,他阴着脸,一言不发。宫中羽林军整装待发,剑拔弩张。小尚躲在宫殿朱红的柱子后面,远远地看着,脸上带着一抹惶恐之色。
    前几次放映画面时,小尚被关着,都未曾看见,这回他是清清楚楚地看见了自己出现在画面中。
    画面中这位年轻俊美的男子他似乎认识,这个人,是他的大哥。
    他愣愣看着墙面,有些话卡在喉咙里,发不出声来。眼泪从眼角流出,他捂着嘴,仿佛感受到当时的惶恐和悲伤。
    狐偃看到了画面。据清悠说,画面里那个俊美男子很可能是郁林王萧昭业。萧昭业为萧鸾所杀,萧鸾在杀死萧昭业后,拥海陵王萧昭文,也即是小尚为帝,又在几个月后杀死了他。看来,这判断应该是没错了。
    小尚沉浸在往事的悲伤中,一下子回不过神来。虽然他记起的东西不多,但感觉到了悲伤。
    狐偃看了看小尚的状况,他的魂魄已经很轻了,搞不好哪天不小心见了太阳就魂飞魄散。他用心再掐指算了一次,小尚不止跟这镜子有缘,更是与他有缘。算命之人一般是不能为自己算的,他只算出缘分便止住了。看来,这只小鬼,他不能轻易将放走。
    画面慢慢消失,狐偃道:“小鬼,你得罪了我,就必须留下赔罪。从明日开始,我给你一副肉身,你在道观里做苦力直到我原谅你为止。”
    小尚鬼叫道:“什么?!!你这妖道,臭狐狸!你做的事情比我恶毒百倍,我还没还回来呢!”
    狐偃不与他多言,将他收进灯笼中,宽衣睡觉。
    作者有话要说:
    ☆、照妖镜(九)
    “阿鹤,去隔壁镇上荷塘里挖一筐莲藕回来。”
    “师傅,是用来吃的么?”
    狐偃道:“用来做别的事情的,用剩下的你和阿鲤可以吃。”
    阿鲤刚刚睡醒,揉着眼睛等师傅交代任务。狐偃道:“去把被子叠好,然后去厨房做菜。”
    小尚在灯笼中百无聊赖,只觉又过了大半天,突然灯笼一阵抖动,他被放了出来。
    地上放了一大堆莲藕,刚挖出来的,上面满是黑泥。阿鲤和阿鹤两个小童正卖力地将莲藕洗刷干净。
    狐偃将洗净的莲藕放在凉席之上,摆成一个人形模样,小尚疑惑道:“妖道,你在做什么?”
    阿鹤敲了他的头一记,道:“不许对师傅无礼。”
    小尚捂住脑袋,愤愤道:“你这小妖怪,真是讨人厌。”
    小尚还准备再说几句,狐偃用手一提,他便无法控制地被抓了过去,然后被塞进那堆莲藕里。
    狐偃念起符咒,小尚晕了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便失去意识。他想着,这妖道估计是真要他的命了。
    “师傅,您今天这是要做什么?”
    阿鲤啃着剩下的莲藕,抬起头问狐偃。
    阿鹤捂住他的嘴,道:“阿鲤你先安静一会儿,师傅正忙着呢。”
    只见狐偃往莲藕身上贴了符咒,又用自己的发丝缠绕于莲藕人关节之处,最后,他以银针刺破手指,将血滴在莲藕人的眉心。
    约莫一刻钟,密室中突然掀起一阵狂风,狂风消失后,莲藕人竟然变成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四肢修长,模样清秀。他闭着眼睛沉沉睡着,长长的睫毛微微扇动。阿鲤张大了嘴巴,连手里拿的莲藕都掉了下来。
    阿鹤也吓了一跳,这种高段位的法术他此前还从未见过。
    狐偃似乎累极了,额上出了一层细汗。他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下歇息。莲藕人化成的男孩沉沉睡着。
    阿鲤跑过去捏了捏他的手指,居然和人的一样,是软的,手感不错,就是有些凉。
    阿鹤抓住他的手,道:“阿鲤不要动。”然后朝狐偃看了一眼。见狐偃也没有制止的意思,一时好奇,也摸了摸男孩的手。
    狐偃擦去额上的汗,道:“你二人守着他,等他醒了,给他点东西吃,别让他乱跑。为师先行回去休息了。”
    “是,师傅。”这次,两个小童都回答得很精神。
    狐偃走后,阿鲤和阿鹤围着男孩团团转,一会儿戳戳他的脸,一会儿摸摸他的手,玩得不亦乐乎。男孩很漂亮,此时他静静地睡着,不言也不语,像一只安静的娃娃,随他们摆弄。
    小尚醒来时天已经黑了,他伸了伸手臂,感觉有些奇怪。平时轻飘飘的身体,怎的突然沉重起来?他看了一看自己的双臂,光溜溜的,又白又长,不像是平时半透明的模样。他猛地翻身起来,发觉自己不着寸缕躺在凉席上。旁边两小

章节目录

狐狸道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梅弄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梅弄影并收藏狐狸道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