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政一事,虽说不能立竿见影,但是沿途去找康熙的途中,戈柔特意停下来关注了一下百姓吃盐的问题。
    盐干净许多,也便宜了许多。
    虽然只是一小步,但是长此以往,待以后报纸发行, 她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戈柔跟康熙实在山东汇合的。
    “皇阿玛,儿臣幸不辱使命,这是儿臣的折子,请皇阿玛阅览。”
    康熙其实已经知道了戈柔做的那些事,心中很满意,有勇有谋, 手段雷厉风行, 颇有他年轻时的风范。
    “做的不错。”
    这句话,这几年康熙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可是每一次,康熙都是发自内心的觉得她做的好。
    随即康熙又跟戈柔说了一些事,戈柔听着,随即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康熙时不时点头,然后跟她讨论。
    康熙的事说的差不多了,戈柔就把报纸的事跟康熙说了。
    “皇阿玛,儿臣回京后想组织人办官报。”
    “官报?”
    “就是另类的邸报。”
    康熙来了些兴趣:“你仔细说说看。”
    邸报最早起源于汉朝,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
    到宋朝正式有了名称,一直延用至今, 能延用至今, 必然有可取之处,要不然早就被淘汰了。
    戈柔说了一下她的想法。
    “皇阿玛, 儿臣是这么想的,如今有了蒸汽火车,虽说还不能普及到平民百姓,但是未来全国各地方府州,县城,必然都有火车站点,到时候普通百姓想要去别的地方,并非不可能,交通方便,信息也就流通,这样必然能够让政令更加通达,但是儿臣觉得还不够,儿臣想办一份官报,作为朝廷直接对百姓的声音。”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不错的政令,但是很少能回真正惠及到普通百姓什么,儿臣觉得这样不妥,邸报只对各地方官员开放,普通百姓也只能从当地官员口中知道朝廷下的政令。”
    “皇阿玛,您看这个。”说着, 戈柔递给了康熙一份卷宗, 上面是她前不久让人查到的一些东西。
    里面记载了近十几个县城的知县对当地百姓征收的粮食税。
    康熙好面子,也因为在汉人多的土地上当家不够自信,每当有灾祸时,他总会下令减免,甚至全免当地的粮食税。
    戈柔给他的这等卷宗上记载的这些地方,那么年份康熙还记得自己全免了当地的赋税,可当地百姓仍旧交了不下于往年的赋税。
    这样的事情戈柔只查了就近的几个地方,这还都是些比较繁华的地方,在偏远苦寒之地,政令不通,百姓如何生存,其实全赖当地官员的一句话罢了。
    当官的有良心,百姓日子好过些,当官的没良心,百姓日子也就艰难些。
    自古以来,这算是常态。
    康熙未必不清楚,只是水至清则无鱼,想要人人都是大清官,哪那么容易。
    只是亲眼看到这些例子,触目惊心,还是忍不住心惊,这些人真是胆大。
    “皇阿玛,儿臣说句胆大妄为的话,自古以来,朝代更替,虽然有帝王无能不作为,但是跟政令不达也不无关系,很多末代王朝,农民起义,为何会农民起义?再笨的帝王也知道把底层百姓逼急会出事的,可还是有,无非就是那些用来安抚民心的银子被贪了……”
    戈柔说了许多,不是什么深刻的大道理,到句句都是实在话,康熙听进去了。
    是啊!自古以来,政令不达一直都是问题。
    当官的贪。
    朝堂上谁贪?
    谁大贪?
    谁小贪?
    康熙不能说一清二楚,可以说也能把握五六分,但是知道又如何,难啊!
    他不能全都处理了,也没那么精力去查那些事。
    “皇阿玛,儿臣想要做的这个官报,若是做成了,还真可以大大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随即,戈柔把她关于报纸的设想说了一番。
    说实话,听起来就知道琐碎事不少,但是很有可行性。
    最后戈柔还说:“……若是官报做的好,以后还可以在开民报,官报是朝廷对百姓的发声,民报是百姓对朝廷的声音,天下需要官员来治理,官员不仅需要朝廷监察,最应该由百姓监察,涉及百姓利益,小贪容易逃过去,真要是大贪,总有聪明人能够发声让朝廷知道。”
    康熙彻底明白了她的意思。
    就是用官报和民报在朝廷和普通百姓之间搭建一个桥梁,可以直接“对话”,官员还是官员,但是真要如此,他们又如何敢再如从前那般不知顾及。
    至少不会出现这卷宗上明明他免了赋税,结果当地仍旧征收赋税的情况。
    “这事可不容易,你打算自己来做?”
    “是,儿臣打算自己来做。”
    戈柔觉得,这个很重要,真要做成了,那就能够引导舆论,刚开始,她绝对不放心把这事交给任何人。
    那些兄弟如今瞧着一个二个都老实,可若是真掌握了舆论,:也明白了舆论的作用,她可不想阴沟里翻船。
    “好,朕允了。”
    戈柔也是松了口气,其实这个真的很不送,她还以为要再磨磨呢!康熙答应的也太快了。
    康熙当然明白官报的重要作用。
    这事康熙愿意放手让戈柔来做,那是真的不再考虑除她以为另选继承人了。
    “儿臣多谢皇阿玛。”
    “这事一时半会也做不成,回京再做也不迟,从明天起,你每日都过来跟着朕看朕怎么出力折子,怎么跟朝臣打交道。”
    戈柔一震,眼里闪过惊讶:“皇阿玛?!”
    康熙:“怎么?很惊讶?”
    戈柔没说话,不过面上表情很明显,就是很惊讶。
    “你有心为民,说起来,朕也做不到如此地步,是心怀天下,难得也有这个能力,说起来你或许并不是适合做皇帝,但是爱新觉罗家族需要你,这天下百姓也需要你。”
    是啊,戈柔不是个做皇帝。
    她有帝王该有的处理政务的能力,但是也缺少了帝王的冷心冷情。

章节目录

清穿之天作之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凉城心不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凉城心不凉并收藏清穿之天作之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