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元在嬴渠梁和卫鞅期待的目光中,解说起本轮变法第四个方面的内容:
    “臣之前已经说过,第四条便是建立巡回法庭,巡回法庭直属于朝廷的廷尉署,相关官员由国君和丞相任命。
    将不定期巡回全国各地,跨区域处理当地弊案,处理当地违反新法之事, 以及接受当地黔首的检举揭发。
    巡回法庭将重点处理各地世族残余势力违反新法,欺压黔首等问题。”
    嬴渠梁笑着点头,说道:
    “这个好,一来可以解决前两次变法产生的遗留问题,二来能够解决民间的诸多隐患,让黔首在地方受到欺负之时, 能有一个向朝廷求助的通道, 国家由此更加稳定。”
    梁元一时想到民间问题, 不禁感慨:
    “以前我曾同卫大夫一起巡视民间,也是想看看变法的成效,结果当时就有很多底层黔首来同我们诉苦。
    其中有一位黔首的事,我至今还印象很深,他说当地有强人自称是三老的亲戚,想要强娶自己的女儿做小,若是不答应,便威胁要杀他全家。”
    三老是县下面乡的长官,类似后世乡长。
    专责收税,调停乡里纠纷,并负责教化等。
    秦国和魏国地方都设有乡长。
    嬴渠梁听得不淡定了:“竟敢打着三老亲戚的名头做这种事?”
    梁元肯定的点了点头。
    卫鞅当时也在场,立即接口道:
    “确有其事,这些地方恶霸自恃有亲戚做官,平常并不守法,做出这种事来也不意外, 这些恶霸作恶还算轻的。
    那些有封地的世族, 在地方的做派更是形同君主, 无法无天。
    有的甚至悖逆到随意诋毁国君, 诋毁朝臣, 更别提什么违法收税,亲近作恶了,杜绰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他又像突然想起来什么,一脸愤恨说道:
    “以前我在魏国还听过一个河伯娶亲的事,当时地方三老和巫婆合起伙来,要乡里的百姓各家每年轮流出一名年轻女孩,投到河里让河神娶亲。
    这样才能让河神保佑当地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若是轮到的那家不想这么做,便要交出许多钱财,方能免除给乡邻带来祸患。
    地方三老是当地的官员,巫婆又用各种鬼神凿凿的话吓唬大家,乡里百姓为此不敢不从。
    他们为此聚敛了大量的钱财,但是他们真的为当地带来丰衣足食了吗?并没有。
    他们是合起伙来欺骗百姓,利用百姓的心理,大肆违反律法,图谋自己的私欲罢了。
    而很多百姓其实也看破了他们的谎言,但他们无权无势,又惧怕邪术,最终还是要认栽被欺压。”
    梁元以前在他那个时代也听过这个故事,不禁脱口而出:
    “好像是在魏国邺县吧, 还好后来有西门豹做了邺县令,他揭破了河伯娶亲的巨大谎言,帮百姓们考回了公道。
    只可惜百姓们先前为此受到的财产损失,却又有谁帮他们去找回来呢?地方势力若不大力整治一番,不得了啊。”
    卫鞅望着梁元顿时一脸惊讶:
    “怎么,上大夫也知道西门君治邺处理河伯娶亲的事情吗?”
    梁元只能笑笑不语。
    卫鞅不明所以,继续说道:
    “以前年轻,我以为这样的事情在魏国只是极少的情况,但我错了,我实在是小看了地方势力的欲望和手段呢。
    类似何伯娶亲的情况,不止在魏国地方普遍存在,我以前待过的卫国、韩国,还有咱秦国,一样都有。
    他们无法无天,藐视律法,如果不随时随地对他们进行监管,指不定做出什么更过分的事情来。
    所谓人性本恶,对于上大夫建立巡回法庭的办法,鞅非常认同。
    而且我认为实行此法还有一个好处,便是可以有效监督剩余世族们对朝廷新法的阳奉阴违。
    鞅很清楚,很多世族虽然现在并没有出来反对变法,但他们心里是不可能同意的。
    他们现在不过换了一种抵抗新法的方式,想要用以拖待变,甚至准备用其他阴谋诡计来拒不执行新法?
    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欺骗到我们吗?也太小瞧上大夫和我卫鞅了。
    而建立了巡回法庭之后,不定期巡回全国各地,便犹如在地方世族们的头顶之上悬了一把利剑。
    若是他们胆敢在地方上为非作歹,藐视新法,巡回法庭便可以立即狠狠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
    鞅以为那些地方世族们,不可能个个都是手脚干净的,即便他们本人隐藏的很好,可他们的亲戚和幸近呢?
    世族之中总有借势违法乱罪的,巡回法庭正好就地借机处理这些弊案,就地发动那些黔首出来检举那些藐视律法的恶徒。
    所以,鞅以为,上大夫建立巡回法庭之事,实为跨时代的创举,此法势在必行,恳请君上立即施行!”
    梁元听着卫鞅的分析,不禁感到惊喜。
    世人都说卫鞅主要是一个改革家,但我现在看来,此人不但是一个改革家,更像是一个见识透彻的政治家。
    既然他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那自己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嬴渠梁听完很快下定了决心:
    “你们说的很有道理,建立巡回法庭,于国于民有大利,便如梁爱卿和卫爱卿所说,立即建立巡回法庭,直属朝廷的廷尉署。”
    随即又微笑看着梁元和卫鞅:“此轮变法,你们还有其他什么要说的吗?”
    见梁元摇了摇头,卫鞅于是补充道:
    “君上,还有一点我看也可以实行下去,这个于国于民也大有用处。”
    嬴渠梁很有兴趣:“请卫大夫细细道来。”
    卫鞅于是认真地说道:
    “应当在秦国统一度量衡,臣见到现在秦国各地度量衡很不统一。
    无论计量长短的器具,测定体积的容器,还有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可谓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这样下去,不仅国家收税很不方便,商品交易也很麻烦,也容易产生地方本位思想,甚至造成割据心理的产生。
    所以臣以为,为了防患于未然,统一度量衡也是意义重大,请君上加以考虑。”
    梁元不禁向卫鞅投去佩服的目光。
    统一度量衡的确意义重大,但却被自己在前两次变法当中给遗忘了,还好这位专业改革家给想了起来。
    嬴渠梁也是感觉到了统一度量衡的重要,当即笑着点头:
    “卫大夫言之有理,此一条也加入第三轮变法当中吧,此事我也会尽快安排各地执行下去。”
    卫鞅感到自己自从来到秦国,长久以来也没有什么好的变法建议给到嬴渠梁。
    此次总算提出了一个好的建议,不禁暗自感慨了一番。
    自己一经提出就得到国君和梁元的认可,又觉得很有成就感。
    激动之下不禁向着嬴渠梁拱手道:
    “多谢君上采纳,鞅相信,统一度量衡之举,定能为秦国带来好处。”
    嬴渠梁笑着点了点头。
    接下来自己得趁着现在心腹之臣都在的情况下,抓紧把另一件重大的人事问题落实下来,才好赶紧推动国家各项事务。

章节目录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燚眼万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燚眼万年并收藏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