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晚洲也不是一开始就是这般闲散浪荡的。他作为皇子,自小受到的教育便是为君分忧,自己也想成就一番事业。
    他是想成为太子兄长的左膀右臂,可是太子却把他当成竞争对手。
    他想起现父皇躺在床上,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朕怕他继位了,我的其他儿子就一个也活不下来。我是皇帝,可也是一个父亲。朕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一直谦让于太子。即使这样,太子连你都不信任,能狠心下杀手。现在连朕
    后面的话皇帝没再说下去,但谢晚洲知道,太子要被废了。
    多谢你那张平安符了,要不然我不死也伤。
    身体有疾者,可当不了皇帝。
    都被逼到这个份上,他似乎也只能争了。
    对了,棉花的推广种植一事,父皇已着工部农林司研究了。
    看着司行简波澜不惊,谢晚洲不禁笑了,你是不是早就料到了?
    算是吧。司行简并未否认。
    当皇帝的,很少有不想名留青史的,尤其是这个皇帝还不是什么昏君。而□□建立新朝,太宗在位完善了本朝律法及行政体制。到了这任皇帝,他只需老老实实地按照先皇的安排做个守成之君即可。
    现在有这么个机会,既能造福百姓,又能维护统治、为他添一笔功绩,皇帝自然是乐意做的。
    而这些是谢晚洲呈上去的,皇帝也免不了夸赞赏赐。
    太子多疑又狭隘,自然要记恨谢晚洲为何不将这份功劳让于他。太子之位本就不稳,上有皇帝不喜,下有弟弟虎视眈眈,太子这样冒险也就在情理之中。
    皇帝离京,本就存了试探的心思。太子未必不知,只是这诱惑太大。
    谢晚洲颇感无奈,你这人你就不担心我把这功劳转赠予太子吗?
    你给了他,他也未必会心存感激,多半是殊途同归罢了。
    也是。
    皇帝有意试探,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自然是守卫森严。太子安排的人能近皇帝的身,自然是早就有所准备,而不会是谢晚洲进献棉花一事传回京城才做安排。
    他担了这个名儿,倒是给自己今后的竞争增加了胜算。
    谢晚洲看着司行简再一次郑重道谢,又带着几分遗憾叹道:这一别,或许无缘再见了。我第一次见你,便想为你作画,恐怕也没有机会了。
    京城盛传荣王爱美人,却不知,他只是爱画美人。
    他要装一个纨绔王爷,又不想去那些花街柳巷,就把一些好看的女子买回来,比照着练习作画。花了他不少钱呢,不过今后应该不必这么做了。
    说起来,他还很喜欢那些纸上美人呢。
    这和一些爱国诗人政治上不得志,以美人相喻,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司行简没有告诉谢晚洲,日后他会带着崽崽去京城玩儿。能否再见,一切随缘。即使见了,他也不愿意当模特。
    尤其是见了谢晚洲所绘的美人,他拒绝得就更毫不留情了。
    国师也随同归京,他虽见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情况,但他的想法还是没有改变。仍觉得司行简如果当了国师会做得更好,还颇为遗憾地说道:若是陛下没出事,会亲自来请的,说不定能说动你。
    司行简不想理这个执迷不悟的顽固。在皇帝眼中,下一任国师是谁没有那么重要,除非那人能帮助皇帝延年益寿,长生不老。而看国师自己都救不了自己,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皇帝怎么可能冒着危险来这种地方。
    而且,皇帝来请,是道德绑架,还是以权威逼?
    国师离开了,反倒把夏正阳留下,还嘱咐他多跟着司行简学习,好日后继承国师之位。国师见夏正阳知道上进,颇感欣慰。觉得自己不善教徒弟,甚至问司行简是否有意收夏正阳为徒。
    司行简摇头,我不再收徒。
    国师只听到拒绝,未细想再一字的深意。
    司安锦听着他的拒绝,松了一口气。徒弟如半子,哪怕是她的好朋友,也不行。
    --------------------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想生死时速,一定要写六千字出来。可一看上一章说明天日六,而上一章是在今天凌晨发的。
    也就是说,明天是指5月16日!!
    鸽得理直气壮(bushi)
    第103章纳我女儿你也配(十九)
    之后司安锦和夏正阳倒是常跑出去,也不知神神秘秘在忙些什么。
    现在司安锦有了自保之力,司行简也不太担心她的安全,就任由她去。
    司安锦和夏正阳几乎跑遍了全县城,收服了不少流浪儿和有上进心的乞丐。同时也增加了不少见识。
    谢晚洲把买下的几处房子都留给了司行简。似乎是怕他拒绝,谢晚洲离开几天后,县令才送来盖了官印的红契来。
    如今这几处院子都被司安锦征用了。
    司行简就看着他们一群孩子折腾,也不插手。
    他如今无事,就开始做专门用来纺棉线的纺机。现在对棉花的利用还是停留在最初阶段,只是将采摘的棉花晒干后,用来做棉被或棉袄,甚至都没有弹棉花。
    --

章节目录

仙尊养崽手册[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乔行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乔行之并收藏仙尊养崽手册[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