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太阳书局请不少学子帮忙抄写书籍,就是为了给太阳学堂的学子们。
    招收学生一事,赵旸也交给了太阳书局的人办。
    目前,已经招收到二十个学生。
    招收学生的时候,很多人不相信能免费读书。不管太阳书局的人怎么说,他们就是不相信。但是,也有一些人相信。与其说他们相信,不如说他们抱着试一试态度。对他们来说,反正读书不要钱,为什么不去试试。
    也有不少孩子想去读书,但是家里人不同意。
    对贫困家庭来说,孩子也是一个苦力,能帮家里做事,帮忙赚钱,哪怕是去街上乞讨。再说,让孩子去读书,那就不能帮家里做事。
    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多。在他们看来,哪怕是免费读书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准确来说,是一件没用的事情。
    这些人不是不知道读书会有出息,但是读书不是马上就有出息,要读书很多年才能去考科举。就算参加了科举,也不一定有那个命考中。与其浪费时间读书,不如帮家里忙。
    其实,哪怕在后世,也有很多家长是这样的想法。
    赵旸亲自检查了送给太阳学堂的书籍。当然,四书五经肯定是要有的。还要有《千字文》这样的启蒙书。孩子们刚开始读书的时候,并不是读四书五经。就是赵旸,他刚开始读书的时候,读的也是《千字文》。
    除了书籍,还要字帖。赵旸让朝中每个大臣制作一个他们的字帖,送给太阳学堂的学子们描红。当然包括欧阳修和范仲淹他们等人的字帖。
    确认送给太阳学堂的书籍没有任何问题后,赵旸这才回宫。
    赵旸一回宫就去找宋仁宗,商议设立审计院一事。
    四年前,赵旸让皇城司招收会算术和算账之人,然后设立了审计院。经过四年的实验,皇城司里的审计院已经成熟了。
    宋仁宗是知道审计院的。虽然审计院在皇城司里,但是这两年审计院帮朝廷做了不少事情。
    “爹爹,该正式成立审计院了。”赵旸建议道,“审计院可以划分到户部,但是户部不能干涉审计院。”
    “为什么不让户部干涉?”宋仁宗问道。
    “一旦让户部插手,审计院就会变得不纯。”赵旸的神色非常严肃,“审计院必须中立,这样才能好好地为朝廷效力。”
    宋仁宗明白赵旸的意思,点点头说:“好,就依你。”
    “对了,朝廷必须正式招收审计员。”赵旸说道,“审计员必须会算术算账,他们的待遇和朝廷官员的待遇一样。”
    “你觉得几品好?”
    “就跟翰林院一样吧。”赵旸想了想说,“日后要在太学里成立审计一学,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学习审计。不止太学,地方的官学也要设立审计学,毕竟地方衙门也要审计。”
    “你的意思是每个县都要有审计?”
    赵旸点点头:“没错,每个县必须要有审计。”
    宋仁宗思索了下说:“好。”
    这两年来,宋仁宗充分的认识到审计的重要性,所以赞成在每个县设立审计院。
    “还有钱庄一事,既然要正式建立审计院,那么钱庄也一起搞起来吧。”赵旸说的钱庄,其实就是银行。如今,民间里有不少钱庄,但是这些钱庄都是私人的,并没有朝廷的。赵旸觉得该设立朝廷钱庄,让老百姓们把钱存到朝廷开设的钱庄里。同时,也能贷款给百姓。
    由朝廷开设钱庄一事,赵旸早就跟宋仁宗说过。
    “钱庄一事,你具体写个劄子,明日早朝上奏。”说完,他又说道,“和审计院一起上奏。”
    “好啊,我待会回去写劄子。”从今年年初开始正式上朝后,赵旸就写了不少劄子。
    宋仁宗问道:“还有什么事情吗?”
    “我回来之前去看了下举子仓。”赵旸把在举子仓看到的事情跟宋仁宗说了说,“爹爹,只是汴京城修建救济院可不行,地方也得修建。等汴京城的救济院弄好后,你该下旨让地方修建了。”
    宋仁宗微微点了下头:“好。”
    赵旸摸了摸下巴说:“好像没有其他的事情了。”
    “你的太阳学堂办的怎么样了?”
    “准备工作准备的差不多了,五日后正式开学。”赵旸说完,想起来柳七,就跟宋仁宗说起他。
    宋仁宗还记得柳七,“柳七是有些才华,可惜啊……”
    “现在他已是太阳学堂的先生,没有什么可惜了。”
    “你竟然会请他做先生。”
    “我这是让他发挥余热,他自己也乐意。”赵旸笑眯眯地说道,“爹爹,我回去了啊。”
    “回吧。”
    赵旸回到东宫,就忙着写有关审计院和开设朝廷钱庄的劄子。
    等写完劄子,已经天黑了。他还要忙着写有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的《论语》,就没有去坤宁宫用晚膳。
    用完晚膳,赵旸就开始写汉语拼音。
    曹许见赵旸在画符,忍不住好奇问道:“殿下,你这画的是什么符啊,怎么没见过?”
    “符?”赵旸被曹许的话逗笑了,“这可不是符,这是拼音。”
    “拼音?”曹许满脸茫然,“拼音是什么?”
    “就是每个字的音。”赵旸在纸上写下曹许的名字,接着在他的名字上标号拼音,“这就是你名字的拼音。”
    --

章节目录

[历史同人]大宋皇太子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七年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年玉并收藏[历史同人]大宋皇太子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