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一会儿科举考试的事情后,赵旸跟王胖胖说起这三个月朝堂上发生的事情。
    这段时间,除了科举考试,朝堂上并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都是一些小事。
    这些小事都是赵旸在处理。
    从去年开始,宋仁宗就放手让赵旸处理很多政事。除非是一些重大的事情,需要宋仁宗亲自处理,不然都是赵旸处理。
    大臣们见宋仁宗开始锻炼赵旸处理政事的能力,自然支持。就算他们不支持也不行。
    现在,如果有什么事情,大臣们会直接来东宫找赵旸商议。
    就算大臣们去福宁宫找宋仁宗商议,也会被宋仁宗赶到东宫来。
    等赵旸和大臣们商议好,然后再转告给宋仁宗。
    基本上,宋仁宗都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别看去年赵旸只有十二岁,但是处理政事却非常老道,并且周到。
    一开始,大臣们还担心太子殿下处理不好政事,毕竟太小了。但是,太子殿下处理政事却比他们想象中要好很多。
    当然,刚开始,赵旸处理政事会有些青涩,但是他聪明又好学,没过多久就上手了,之后就越来越熟练。不仅如此,赵旸对政事非常敏锐,大臣们想要在政事忽悠赵旸是忽悠不到的。
    赵旸见王胖胖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关心地问道:“胖胖,你有事?”
    “殿下,不是我有事,而是我爹爹他……”王胖胖心里有些纠结,不知道该不该跟赵旸说他爹爹提出变法一事。
    “你爹爹怎么了?”赵旸忽然想到什么,揶揄地笑道,“你又被你爹爹欺负呢?”王安石经常以欺负儿子为乐。
    “没有,我爹爹他……”这事应该由他爹爹自己说,但是爹爹因为顾忌科举考试,暂时不想提出来。王胖胖不知道由他跟赵旸说他爹爹提出变法一事合不合适。
    见王胖胖一副吞吞吐吐的模样,赵旸有些急了:“你爹爹到底怎么了?”
    王胖胖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告诉赵旸:“我爹爹提出了变法。”
    “变法?”
    赵旸心想,王安石的变法终于要来了。
    第127章
    王胖胖简单地跟赵旸说了说他爹爹提出来的变法, “殿下,你觉得我爹爹提出来的变法怎么样?”
    赵旸听完王胖胖说完王安石提出来的变法,神色非常平静, 但是内心却一点也不平静。虽然他早就知道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但是现在听王胖胖这么说, 他心里还是抑制不住地吃惊。
    王安石的变法真的太前卫, 非常符合后世,但是却不适合宋朝。
    能想出这么前卫的变法,王安石真的是异于常人。
    曹许听了后,张大着嘴巴,一副惊诧地表情。
    “这……这变法……”这些年,曹许长进了不少。虽然在读书上面,他比不过王胖胖和赵旸,但是要比其他人聪明多了。
    王胖胖见赵旸沉默不语,心头微微一沉:“殿下,你觉得我爹爹的变法不好吗?”
    赵旸对王胖胖微微笑了笑:“胖胖,虽然你只是说了一个大概, 但是我能听出来你爹爹提出来的变法很好……”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见王胖胖的脸色露出一个笑容。
    “但是……”
    王胖胖听到这里, 刚刚才扬起的笑容就立马僵住了。
    “不切实际。”
    “不切实际?”王胖胖心里有些不服气,“殿下, 哪里不切实际了?我爹爹提出来的变法, 都是他以前在外地任职一点点积攒下来的经验,也是他认真考察过民情总结出来的。”
    如果赵旸说其他的评价,王胖胖能心平气和地接受, 但是说不切实际, 他就不能接受了, 甚至有点生气。
    “胖胖,我说的不切实际,并不是说你爹爹提出来的变法的内容虚浮。”说句实话,王安石提出来的变法是很好,但是它真的不适合宋朝。
    听到赵旸这么说,王胖胖的心里稍微好受了些,但是他不太明白赵旸的意思。
    “殿下,那你说的不切实际是什么?”
    “胖胖,我说的不切实际是执行起来不实际。”
    “执行?”
    “对,执行会是一个大问题。”赵旸说道,“你爹爹提出来的变法本来是好的,但是一步步执行下去会变质的。原本是为了老百姓好的事情,结果会变成坑害老百姓的元凶。”
    “什么意思?”王胖胖被赵旸这句话吓到了,“殿下,我爹爹提出来的变法怎么会害老百姓?”他爹爹就是为了百姓着想才提出来变法。
    “不是你爹爹的变法会害了老百姓,而是执行变法的人会害了老百姓。”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就是执行的人害得。“就比如说,衙门借牛给农民耕种,农民是不是可以自愿去借?”
    这话说得王胖胖有些茫然,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是,这样没错。”
    “你爹爹原本的意思是让农民自愿去借,但是到了地方的衙门,他们为了政绩,会逼迫农民借牛耕种。”赵旸皱着眉头说道,“有的农民家有能力借牛耕种,能把衙门的牛养的好好的,但是有的农民家却没有这个能力。”
    “当地衙门要是把牛强硬地借给这些没有养牛能力的农民,那么农民会有什么下场?”
    “殿下,可以下旨禁止当地衙门为了政绩逼迫农民借牛耕种。”
    “胖胖,你想得太天真了。”赵旸摇摇头说,“就算明确下旨让当地衙门不能逼迫农民借牛,但是当地衙门要是阳奉阴违,朝廷怎么可能知道?”
    --

章节目录

[历史同人]大宋皇太子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七年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年玉并收藏[历史同人]大宋皇太子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