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赵旸想好了,医学院刚开始,由太医去教导。
    如果医学院的学生学的非常好,通过考核就能直接进入太医院。对于学医的人来说,进入太医院是梦寐以求的事情。有这个作为条件,他相信来医学院学医的人不会少。
    在乡试三场考试结束前,赵旸就把开建医学院的章程写好,并且交给了宋仁宗。
    在早朝上,宋仁宗和大臣们讨论了这件事情。
    一半以上的大臣觉得应该建立医学院,让越来越多的人学医。
    既然有一半以上的大臣支持,那么开设医学院这件事情就顺利通过。
    医学院先在汴京城开建,等成熟了,再推行到各个地方。
    乡试结束后,赵旸身为总考官和其他主考官们一起批改乡试的考卷。
    别看赵旸年纪小,但是他这十几年读的书并不少,而且他还读的非常好。论才华,他比朝中很多大臣要好。再者,今年的乡试考题有一半是他亲自出的,他来批改考卷没有任何问题。
    赵旸没有特意去找王胖胖的考卷修改。虽然考卷上的姓名是糊着的,但是通过笔迹,他能找到王胖胖的考卷,不过他没有去找。
    王胖胖的考卷是其他人批改的。一开始批改的时候,主考官并不知道是谁的考卷,只觉得这个学子答得非常好,尤其是策论写的特别好,让人看了眼前一亮。
    第134章
    乡试的三场考试, 王胖胖都答得非常好,让主考官批阅卷子的时候,眼前一亮。
    一开始并没有发现是王胖胖的考卷, 主考官发现这份考卷写的非常好, 就忍不住拿给其他主考官看。
    其他主考官看了也觉得非常好, 然后又拿给赵旸看。
    赵旸接过考卷一看,发现是王胖胖的。他没有说,而是认真地看了看,发现王胖胖答得是真不错,尤其是策论写的非常“一针见血”。
    不过, 话说回来, 如果王胖胖答得不好, 赵旸可是会找他算账的。
    “殿下,您觉得这位学子写的怎么样?”
    “写的非常好。”赵旸并不是因为王胖胖是他的好友才这么说的,而是王胖胖的确写的非常好。
    “殿下, 臣等把所有考卷都批阅完了, 就这份考卷写的最为出色,理应为第一名。”
    “对,这份考卷答得最好,应该评为第一名。”
    “这份考卷被评为第一名,臣等没有任何异议。”
    “殿下,这份考卷完全能做范文啊,尤其是策论。”
    “也不知道是哪个学子这么有才华,不仅诗词歌赋写的好, 策论也写得非常精彩。”
    考卷在赵旸手里, 还没有把糊名字的地方拆开, 所以主考官们都不知道是谁的考卷。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的。”
    “王雱?”
    “王小相公的?”
    赵旸把考卷递还给刚才批阅王胖胖考卷的主考官, “我认的他的笔迹,不信你们拆开看看。”
    听完赵旸的话,主考官连忙拆开看,发现果然是王雱的考卷。
    “还真的是王小相公的。”
    “真的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这份考卷是王小相公写的,那就不奇怪了。”
    “这王小相公之前考中了小三|元,经义和策论写的非常好。”
    “王相公当年考科举的时候,文章也非常好的。”
    “这对父子都非常有才华。”
    虽然王胖胖是赵旸的伴读,但是他有才华是真的,主考官们夸奖王胖胖,并不是一味地讨好太子殿下。
    赵旸忽然问道:“你们真的觉得王雱能被评为第一?”
    “殿下,王小相公答得非常好,他理应被评为第一。”
    “你们不觉得他年纪太小,不适合做解元吗?”赵旸是故意这么问的,“不是应该磨磨他的锐气吗?”
    “殿下说的是,王雱年纪太小,之前又考中了小三|元,不能再让他考中解元,连中四|元会让他骄傲得意的。”
    “对对对,他年纪太小,如果让他连中四|元,一定会得意忘形的,这不是好事。”
    “王相公当年也因为气盛被评为第四名。”
    “话不能这么说,王雱答的非常好,他被评为第一是理所当然的。”
    “不能因为他年纪小,就故意打压他。”
    “王小相公之前连中了三|元,这次他又考中了解元,连中四元是一件大喜事。”
    “连中四元可是我们大宋史上第一人啊,会名留青史的。”
    “如果王小相公答得不算好,不能因为要搞一个连中四元的才子,强行地把王小相公弄成解元,这是不对的,但是王小相公是真的答得好,解元非他莫属。”
    “殿下,王小相公理应评为解元。”
    赵旸没有急着下决定,而是说道:“赞成王雱评为解元的人举手。”
    听到太子殿下这么说,赞成王雱被评为解元的主考官们连忙举手。
    赵旸数了下,有十来个人。
    “不赞成王雱被评为解元的人举手。”
    不赞成王雱被评为解元的人也纷纷举了手。
    赵旸数了下,只有五六个人。
    “赞成王雱被评为解元的人比较多,少数服从多数,王雱被评为解元。”
    “殿下,不如让官家评评看吧。”
    “行,那你们拿去给爹爹看。”
    --

章节目录

[历史同人]大宋皇太子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七年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年玉并收藏[历史同人]大宋皇太子日常最新章节